<h3 style="text-align: left;">2015年是武漢軍區軍醫學校(簡稱"平大")</h3><h3 style="text-align: left;">85屆三隊同學們畢業三十周年。</h3><h3 style="text-align: left;">為紀念這個極其特殊的日子,</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根據同學們的積極倡議和熱烈響應,</h3><h3 style="text-align: left;">于2015年11月6-8日在武漢中南花園酒店</h3><h3 style="text-align: left;">舉辦了畢業三十周年的聚會活動。</h3> <h3>三十年前畢業大合影??三十年后聚會大合影</h3> <h3>一、吹響集結號</h3> <h3>聚會主題:"一個都不要少"!<br /></h3><h3><br /></h3><h3>追憶往事相互交流,深化友誼互助共進</h3><h3>感恩軍校感謝同學,感念青春感悟人生</h3><h3><br /></h3><h3>軍校同窗三載,溫馨回憶如昨。</h3><h3>三十年前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激情滿懷。</h3><h3>曾記否,你我同窗共讀,在一起度過了人生最美好、最純真的綠色清純時代。</h3><h3><br /></h3><h3>三十年轉瞬即逝,荏苒已半百。</h3><h3>當年的同窗海北天南,國內海外。</h3><h3>照片雖已經發黃,日記已塵封許久,</h3><h3>但無論你身在故里,或遠在海外.. ...</h3><h3>我們的同窗之情永遠不會變……</h3><h3>你終究永遠不會忘記那校園里、操場上、課堂上的嬉戲打鬧,宿舍里的促膝攀談... ...</h3><h3>三十年前的我們釀造了一壇壇美酒,儲存在記憶深處,三十年后的今天</h3><h3>讓我們相聚一起,把酒言歡共同把它打開。</h3><h3><br /></h3><h3>來吧!同學們!</h3><h3>三十年滄海桑田,別因您的缺席而使聚會失色!</h3><h3>來吧!戰友們!</h3><h3>人生三十能幾回,讓我們重溫美好的記憶吧!</h3><h3><br /></h3><h3>本次聚會以加深和拓展同學們之間的友誼為根本宗旨。不拘地域遠近,與富貴貧賤無關,拋開一切世俗,共話同學之情誼,以提高我們三隊的凝聚力為根本目標,增進感情維系同學之誼,加強交流與溝通,促進同學們之間保持聯系,互幫互助,在我們老去的路上提攜共進,繼續一路同行!</h3> <h3>《我想對你說……》</h3><h3>五班長董惠為聚會而作</h3><h3><br /></h3> <h3> 在這里我想對同學們說幾句心里話。能成為你們的班長,是我與你們前世修來的緣份。盡管在你們的心目中我不是那么稱職、那么完美、那么令你們信服,但這絲毫不影響你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和份量,以及我應該承擔的責任。<br /></h3><h3> 軍校三年的同窗生活,已深深奠定了我與你們的那份純樸、簡單、無瑕的姐妹情誼。我在意你們的喜怒哀樂,也愿盡己所能為你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是為了獲得贊許,只是求得良心的慰籍,等到變老的那一天,多一些回憶的內容。在這個"歲月如飛刀,刀刀摧人老"的時光中,人生能有幾個三十年?人生又能等待幾個三十年?所以,咱們是不是都應該用心去呵護、去培育、去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姐妹情誼,讓其發揚光大呢!</h3><h3> 在這次全隊聚會之際,我衷心地希望咱們班的同學"一個都不要少",當然這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望,決定權在你們自己的手中,心靈所向,無所不能。請各位同學認真斟酌,適時把握,十一月份我們在武漢等著你!</h3><h3> </h3><h3>2015年8月3日</h3> <h3><br /></h3><h3><br /></h3><h3>二、籌委準備</h3><h3>籌委會11月5日武漢集中<br /></h3> <h3>籌委們先合個影留作紀念</h3> <h3>開心工作中<br /></h3> <h3>簽到指引牌就緒</h3> <h3>簽到接待處準備就緒</h3> <h3>為聚會定制的紀念品</h3> <h3>接待工作人員就緒</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三、報到花絮</h3><h3 style="text-align: left;">6號報到時攝取的張張笑臉??暖心</h3> <h3>簽到開始咯</h3> <h3>韓宇、胡波、韓秀燕、李紅艷、吳文霞、黨艷雪</h3> <h3>王素玉、李漢林、杜玲凡、胡波</h3> <h3>李二虎、曾秋華、劉丹丹、吳建軍</h3> <h3>諶冬英、牛亞華、閆曉霞、李學彬</h3> <h3>陳虹、趙俐、齊霞、曹建萍</h3> <h3>毛琪、吳文霞、楊小華、黨艷雪</h3> <h3>蔡何麗、賈曉麗、栗文麗、雷愛萍</h3> <h3>王艷、萬玲、安海霞、盧淑梅</h3> <h3>李曉瓊、魏咸恩、朱艷君、彭澤英</h3> <h3>陳柳青、杜秀琴、黃少春、陳明瑛</h3> <h3>程仙娥、黃傳新、李萍、劉演文</h3> <h3>楊海鷗、張洪義、黃祥君、肖廣敏</h3> <h3>肖潔、張英、黃春霞、韓桂英</h3> <h3>郭強、李茹靜、張海南、曾秋華</h3> <h3>余中風、楊青松、張新勇、耿蕊華</h3> <h3>洪瓊、鄭滿富、管淑萍、葛斌</h3> <h3>閆文正、楊建華、趙莉</h3> <h3>黃靜、冉卜喜、江成葵、楊靜</h3> <h3><br /></h3><h3><br /></h3><h3>四、集體合影</h3> <h3>全隊合影</h3> <h3>一區隊合影</h3> <h3>二區隊合影</h3> <h3>三區隊合影</h3> <h3>四區隊合影</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五、演出預熱暖場<br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h3> <h3>11月7日下午兩點聚會演出開始</h3> <h3>聚會總負責和主持人</h3> <h3>參會同學陸續就位</h3> <h3>熱鬧的預演互動</h3> <h3>預演互動</h3> <h3>預演互動</h3> <h3>預演互動</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六、聚會表演大會流程安排</h3><h3 style="text-align: left;">以班為單位上臺依次自我介紹表演節目</h3> <h3>主持人:</h3><h3>李江、韓秀燕</h3><h3>宣布聚會演出開始</h3> <h3>籌委李紅艷致開場詞</h3><h1><u>主題《一個都不要少》</u></h1> <h3>尊敬的陳隊長、親愛的同學們:<br /></h3><h3>大家好!</h3><h3>歡迎來到夏冬一天之內直接穿越的江城----武漢!</h3><h3>作為本次聚會籌備組織者之一,代表籌備委員會的全體同學們,對大家給予"一個都不要少"主題聚會的熱烈響應和鼎力支持表示我最最衷心地感謝!謝謝大家給予的信任!</h3><h3><br /></h3><h3>2015年注定與以往年份有很大的不同!</h3><h3>今年,是三隊同學走出軍校畢業整整三十周年!</h3><h3>今天,我們115位依然帥氣的老小伙兒和依然靚麗的老妞兒們從祖國的四面八方齊聚武漢,開啟了我們以"一個都不要少"為主題的畢業三十周年聚會大趴!共敘三十年風雨歷程,互道離別思念情。</h3><h3>憶往昔、那年那月青春年少;</h3><h3>今再見,雙鬢華發如霜染;</h3><h3>高喊著握手、激動的擁抱、彼此的凝視、努力尋找從前熟悉的影子。吵吵鬧鬧的報到場面持續了整整一天。</h3><h3> </h3><h3>八五屆三隊是我們共同擁有的人生標簽。佛說:前生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同窗三年,是彼此前世多少載修來的緣分;</h3><h3>因有這緣分、我們來到了三隊;</h3><h3>因有這緣分、我們才成為了同學。</h3><h3><br /></h3><h3> 人常說,老之將至,情倦事遷,感慨再多,多不過對往事的回首;身后縱然流芳百世,怎抵得上生前的歡聚,濁酒一杯對飲言歡。</h3><h3> 翻看整理著12個班級匯集而來的幾百張老照片,那一張張青春的面孔,不覺之間恍惚帶我穿越帶我飛回到三十年前;那份思念、那份回憶、那份美好抑或是淡淡的傷感,一時間竟不知所以然,感慨萬千……</h3><h3> 三十年前的歲月是我們共同的美好記憶和最最真實的友誼情感,這些回憶只有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回味、才會更加的醇香久遠。</h3><h3>讓我們一起,共同回憶昨天的你、看看今天的他、記住明天的我們吧。</h3><h3>此時相聚,用一杯清酒幾聲歌喉,好好的問候下彼此,我的同學們!這三十年來你們大家過的可好啊?</h3><h3><br /></h3><h3>共祝愿:我的同學們!手和手相握、心和心相牽;</h3><h3>請記住本次聚會的主題:"一個都不要少"!</h3><h3>我們一日為同學,終生會是親人!</h3><h3><br /></h3><h3>通過本次聚會,</h3><h3>我堅信:三隊會是我們永遠的家!</h3><h3>無論你走多遠,家!永遠是你堅實的大后方!</h3><h3>最后、我要特別提出感謝武漢籌備組的全體同學們:</h3><h3>她們是:</h3><h3>王薇、韓宇、吳建軍、董惠、曾秋華、黃靜、楊靜、楊青松、舒瓊等等各位同學。</h3><h3> 特別提出感謝吳建軍同學為本次聚會的住宿、就餐、會場安排付出的心血、各班敬酒可以掌握下重點!<br /></h3><h3>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祝聚會快樂!!也請各位多多保重!期待我們再次重逢的那天!</h3><h3> </h3><h3><br /></h3><h3><br /></h3> <h3>陳江海隊長致詞</h3> <h3>同學代表致詞:</h3><h3>一班長:李二虎</h3> <h3>尊敬的陳江海隊長,親愛的各位同學:<br /></h3><h3>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暮然回首,我們已別離三十個春秋。三十年前,我們有緣相識,同吃一鍋飯,同唱一首歌,聆聽同樣的教誨。三十年間,流光溢彩,人生如歌,我們經歷了人生不同的歷練。走過了無數的歲月蹉跎,在品嘗人生的苦辣酸甜及世事沉浮之后,才發覺軍校三年的生活是那么的真誠、質樸,讓人難忘。</h3><h3>那三年的同學友誼是一段割不斷的情,是一份分不開的緣,多少歡笑多少故事,校園里點點滴滴的往事,多少次出現在我的夢里。閃現在我的眼前。盡管由于通訊地址的變化,聯絡方式的改變,我們曾經無法聯系。由于工作的忙碌我們疏于聯絡,可我們之間友誼沒變。互相默默的祝福從未間斷。因此,當李紅艷等同學發出"一個都不要少" 的聚會倡議時,激活大家沉默的心,一拍即合,一呼百應,相思之情,想念之火,燃成今天這場激情之相約。三十年來三隊首次同學大規模聚會終于在美麗的大武漢成功舉辦。</h3><h3>在這里我代表全體同學向百忙中前來參加聚會的陳江海隊長及各位同學表示衷心的感謝,向為本次聚會奔波勞碌的 等武漢的同學以及籌委會籌備組全體成員,尤其是咱們的群主李紅艷同學表示崇高的敬意。真誠的道一聲--你們辛苦啦!向因種種原因未能到會的同學表示誠摯的問候和美好的祝愿!</h3><h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同學友誼情。讓我們的聚會成為同學情的碰撞,戰友情的升華,讓我們在重逢的時間里,聽久違而難忘的聲音,看熟悉而陌生的面孔;坦誠相待、真心面對,不問收入多少,不問職務高低。讓我們拋開種種顧慮,放下所有的恩怨,更多的說說心里話,暢敘非凡的經歷,互道別后的思念,盡情享受重逢的喜悅。共訴衷暢,傳遞真誠,讓三隊的聚會成為一道讓人羨慕的風景線,成為軍醫學校一種美麗的永恒!</h3><h3>擁抱吧同學們,歡笑吧戰友們!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誼不因遠而疏。相逢是短暫的,友誼是永恒的,讓我們記住今天的聚會,讓我們多走動多聯系,在電話中延續我們的思緒,在交流中增加我們的幸福,在微信微博中見到我們的親情。讓平大85屆三隊之家提供給我們見面的機會,讓惦記生長在我們的思念中。</h3><h3>相見時難,別亦難。我們永遠是同學,無論集結號何時再吹響,友情這個陣地我們永遠堅持,積極參與。</h3><h3>同學們,讓我們共同祝愿江海隊長身體健康,生活幸福美滿,我衷心的祝愿各位同學身體棒棒,永遠年輕,謝謝大家。</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 </h3> <h3>聚會演出開始</h3> <h3>(一)、男兵班表演節目《打靶歸來》</h3> <h3>一班合影</h3> <h3>二班合影</h3> <h3>男兵班合影</h3> <h3>男兵班合影</h3> <h3>男兵班三十年前后</h3> <h3>(二)、三班表演節目</h3> <h3>三班三十年前后</h3> <h3>(三)、四班表演節目</h3> <h3>四班三十年前后</h3> <h3>(四)、五班表演節目</h3> <h3>五班三十年前后</h3><h3>聚齊了十三釵</h3><h3>("一個都沒有少"的班級)</h3> <h3>當年十三位</h3> <h3>現今十三釵</h3> <h3>(五)、六班表演節目</h3> <h3>盧方靜表演詩朗誦</h3> <h3>六班三十年前后</h3> <h3>(六)、七班表演節目《今夜無眠》</h3> <h3>全隊唯一的一對夫妻</h3><h3>二班閆文正和七班齊霞</h3> <h3>七班三十年前后</h3> <h3>(七)、八班表演節目《茉莉花》</h3> <h3>八班三十年前后</h3> <h3>集體合影里不見了阿廣</h3> <h3>只有這樣的合影才有阿廣</h3> <h3>(八)、九班表演節目</h3> <h3>李江演唱《青藏高原》</h3> <h3>九班三十年前后</h3> <h3>左手第四周關紅??永遠定格在這美麗的容顏時</h3> <h3>(九)、十班表演節目《女兵電話》</h3> <h3>依然優美的舞姿</h3> <h3>依然標準帥氣的軍禮颯爽英姿</h3> <h3>閆曉霞和朱艷君表演的太極拳</h3> <h3>十班三十年前后</h3> <h3>(十)、十一班表演節目《旗袍秀》</h3> <h3>端莊優雅貴氣十足的造型</h3> <h3>好有年代穿越感的旗袍秀</h3> <h3>十一班三十年前后</h3> <h3>(十一)、十二班表演節目《相逢是首歌》</h3> <h3>為臨時班長王亮點贊????</h3> <h3>十二班七人組</h3> <h3>十二班三十年前后</h3><h3>(華鋒班長定格在年輕的36歲時??)</h3> <h3>(十二)、江成葵的女兒</h3><h3>軍旅女歌唱家宋月親情助力演出</h3> <h3>三隊的77年老兵們:</h3><h3>從左至右</h3><h3>韓宇、杜秀琴、黨艷雪、楊建華、劉麗君、管淑萍、萬玲、楊小華、李紅艷、趙莉、吳文霞、曹建萍、趙俐、韓秀燕、李江</h3> <h3>王薇是本次籌委會幕后功臣</h3><h3>默默付出提供全方位服務保障</h3><h3><br /></h3> <h3>籌委會致結束詞:</h3><h3>畢業三十周年的聚會是如此令人難忘。各班準備的節目是如此的專業、豐富多彩。聚會讓我們重溫了舊情、再續了友誼、加深了彼此間永恒的情感。</h3><h3>晚餐時才得知:</h3><h3>今天我們還有三喜臨門:</h3><h3>第一喜:我們畢業三十周年后武漢再相聚;</h3><h3>第二喜:有兩位同學是今天過生日,她們是三班的謝景萍同學、六班的楊海鷗同學;</h3><h3>讓我們一起共同舉杯,一起祝她們生日快樂!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這個生日將和我們的聚會一樣令人難忘!大家一起為她們共唱了生日快樂歌!也請后廚為她們送上了一碗長壽面和兩個荷包蛋。</h3><h3>第三喜:是男兵班的胡普選同學今天榮升輩分成了爺爺,喜得了一個孫子!</h3><h3>讓我們一起分享她(他)們的快樂喜悅!</h3><h3>共祝同學們身體健康、闔家幸福!??</h3><h3><br /></h3><h3><br /></h3> <h3><br /></h3><h3><br /></h3><h3>七、聚會感想收錄集</h3> <h3>NO:1《本真與初心》</h3><h3>五班長 董惠</h3> <h3>軍校畢業三十周年聚會紀實 </h3><h3> 原本以為聚會結束后,讓陳明英同學寫一篇紀實文章,就算是對此次聚會做個了結了。不曾想時間前行,思緒卻定格在了2015年11月6-8日那三天里(這三天必將成為平大85屆三隊一個歷史性的時間節點,而銘刻在115名同學的記憶里)。近日來除了應對忙亂的工作,只要靜下心來,眼前浮動的全是聚會的場景;只要翻開微信,滿屏全是聚會的點評;只要打開手機,系統一定會提示"內存已滿",全是同學們發來的合影。一肚子想說、想表達的心愿只有一吐為快,方能撫慰自己那顆激動難平的心靈。</h3><h3> 此次聚會的發起人和策劃組織者李紅艷群主,早在一年前就置身于聚會的籌備工作之中。從最早制定"一個都不能少"到現在改為"一個都不要少"的主題,雖只有一字之差,卻充分體現了組委會對同學們的殷切希望,而非是過分強求,使之更具理性化和人性化。曾經幻想過多個版本的聚會模式,也翻閱過許多其他同學聚會的資料,也同群主本人交流過一些想法。作為組委會成員之一的我,常有幸聆聽和目睹群主她嚴謹、睿智和自信的做事風格,便會更加堅定對她有能力主辦一場高質量、有品位、聚人心聚會大宴的信心。她的確沒讓同學們失望,從前期收集老照片,到各班班長撰寫班長寄語,制作成"懷舊影像集";從秘密精心挑選禮物,到親自為禮品設計圖案;從準備報到攝像,到每個同學一個大特寫……一個又一個的沒想到,一個又一個的意外,且一個又一個的驚喜。我特別喜歡那個"懷舊照片集",形式新穎,構思獨到,且獨具匠心。如果說這次聚會能如此完美,那一定是群主你一年來辛苦的付出、執著的努力,同學們的贊譽你是當之無愧的。</h3><h3> 聚會的那幾天,整個中南花園飯店被我們平大八五屆三隊的同學們給"霸占"了,115名俊男靚女就是一道流動的風景線。錦繡樓也好,南苑樓也罷,同學們的歡歌笑語無處不在,拍照的"咔嚓"聲此起彼伏四處響起。這時年齡不再是問題,顯擺才最具魅力。全隊十二個班十二種顏色的圍巾(這也是此次聚會的亮點之一),既是標志,也是裝飾甚是好看。最難能可貴的是,有些同學克服自身的病痛以及腿腳的不便,從外地也趕來了;有些同學因單位工作的特殊,從外地也趕來了;我們的陳江海隊副放下正在照顧的孫女,從外地也趕來了,旅途的疲勞絲毫沒有影響到參會的熱情。太難得了,畢業三十年后的今天,很多同學都是第一次相見和相聚。</h3><h3>"哎呀,你一點都沒變,還是那個樣子";</h3><h3>"你好,你比以前更漂亮了,心態好呀";</h3><h3>"年輕的外婆,你好福氣呀"。</h3><h3>……</h3><h3>道不完的重逢喜悅,訴不盡的分別相思,聊不夠的同學情誼。身臨其境我被融化了,三十年彈指一揮間,我們的本真沒變初心未改。</h3><h3> 寫到這里,發生在我們班的所見所聞也是繞不開的話題。特別要提到的應該是我班的"政委"小趙俐同學,這個官銜的由來這次不作贅述。因其樂觀豁達,善解人意,從頭到腳都散發著風趣的因子,是我們班名副其實的"開心果"。這次聚會,她考慮到我是組委會成員接待工作較多,便主動請纓擔負起接送班里外地同學的任務。全程陪同接送的除她和小瓊、王榮外,還有一個"編外"志愿者------她的老公。后來我才知道,這位家屬志愿者直到9號還分別在為其他班的外地同學服務,漢口站、武漢站忙的不亦樂乎,卻毫無半點怨言,并樂在其中。我由衷的被他的善舉所感動,真誠的道一聲:謝謝啦!</h3><h3> 再來說說我們班的百靈鳥------潘玲同學。她的歌聲如同百靈鳥一般,清脆、甜美且有韻味。原聚會安排上有一個卡拉OK表演環節,各班可派選手參加。自從接受這個任務之后,她就樂此不疲地忙碌開了,不是選歌曲就是找伴奏帶。我們都知道她非常喜歡那首《相逢是首歌》,而且演唱的也很不錯,但考慮到她本人祖籍安徽,唱段黃梅戲一定會獨樹一幟與眾不同。決定后黃梅戲《女駙馬》中的經典選段《誰料皇榜中狀元》作為表演曲目上報組委會。誰料在聚會當天臨時取消了卡拉OK表演環節,這對我們潘玲是個不小的"打擊",精心準備的開場白也派不上了用場。為了安撫一下這只百靈鳥,活動結束后我們回到房間,自發組織了一場班內小型演唱會,讓她跟全班同學作一次匯報表演,其他擅長的同學也加入其中,場面其樂融融真摯感人。小攝手彭恒用自帶的DV全程攝下了表演的過程,作為永久的記錄一直保存下去,"等我們老的哪也去不了"了,再拿出來慢慢品味、慢慢回憶……</h3><h3> 聚會是短暫的,記憶卻能永恒。其實想寫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印象很深的還有十一班優雅的《旗袍秀》、十班歡快的《女兵電話》、八班淡淡的《茉莉花》;還有王微、秋子、冬梅的自拍神器;還有栗文莉裝滿行頭的旅行箱;還有汪霞多年來所載滿的榮譽……太多太多此刻已無以言表。無論怎樣就像我們班歌里唱得那樣"久違再相逢,友情是緣分",李紅艷在大會致辭中的一句:"一日為同學,我們終身會是親人",說得真好,讓我們永葆本真,初心不改。</h3><h3> </h3><h3>2015年11月17日</h3><h3> </h3><h3> </h3> <h3>NO:2《久違再重逢、友誼是緣份》</h3><h3>五班 陳明瑛</h3> <h3> 醞釀準備一年之久的同學大聚會即在眼前,可老天妒忌加興奮,一場狂風暴雨裹著冷空氣自北向南席卷全國。然氣溫的跳水,路程的艱難都沒能阻擋學們相聚的欲望和行程。五號至六日下午,一百多名同學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穿著不同季節的服裝,從全國各地趕往我們的聚會地武漢市中南花園賓館。<br /></h3><h3> 六號下午,我裹著羽絨服走出武漢站時,天上既沒下大雨也沒飄小雨,氣溫也不是預報的10度以下而是24度,悄悄的觀察一下周圍,幾個陌生人正像看外星人似的看著我。真沒想到,昨晚我還笑王素玉同學穿棉襖,今天自己就成了另類。抱怨氣象臺的同時,趕緊扒下羽絨服換上風衣,盡管如此,還是汗津津的來到中南賓館。然而聚會接待大廳讓我感受到的是更熱烈的溫度。同學們相見不管曾經是否同班,也不管是否認出了對方、叫出了彼此的名字,大家先熱烈擁抱,大聲問候,然后才想著彼此年輕時的樣子、在哪個班、叫什么名字,認出的更是手腳齊動,聲像并茂。幾位稀有動物(男同學)的出現更增添了不少的笑場,在我們這個女學員占主導又強勢的三隊,男同學本來顯得就弱勢,今天在這些忘我、興奮、熱烈又久違的資深美女們面前顯得更有些扭捏,然經不起同學友誼和三十年重逢的感染,隨即也跟著女同學嗨了起來,整個大廳充斥著同學們的嬉鬧聲,這可害苦了組委會的幾位同學。她們問候接待每一位同學,為同學們安排住宿,大聲的向大家介紹聚會事項,其實她們早在幾天前就已經開始忙碌。尤其是群主李紅艷同學,她背著個包在接待站和賓館前臺不停的奔跑,沙啞著嗓子招呼同學,那疲憊負責的樣子即帥氣又讓人心疼。一個下午的縱情歡呼,大家聲嘶咽燥,好在吳建軍同學為大家準備了喉片。</h3><h3>當我們舉杯高歌共享喜悅的時候,同雖然我們的喧鬧引得賓館負責人22次的警告,但我們的同學情還是感動得老天藏起了風收起了雨。得以讓我們在這個美麗的地方留下我們久違了三十年的再合影。今天我最郁悶,之前說好的,我要帶全套的攝像器材,為我們班的同學好好拍些合影照,可關鍵時刻掉鏈子,上了火車才發現相機包忘帶了。趕緊通知趙冬梅同學帶相機,相機帶來了,可它怎么都不聽使喚。盡管如此,同學們合影留念的興致并沒降低,我們用手機自拍神器鎖住我們的友誼,用VD留下我們的浪漫。全隊同學和我們一樣全都陶醉在再相聚的熱情中,大家都一樣,碰上誰都合影,鏡頭掃到誰都咔嗒,在這個歡暢的時辰,人人都是影模人人都是攝影師。同學們都想抓住這美好的光影都怕失去這相逢的幸福。在過去的三十年人生旅程中,不管是事業發達、幸福美滿還是曲折坎坷歷經磨難,在這里大家的心扉是敞開的,心情是愉悅的,情感是真誠的,因為,曾經的軍校是我們的緣,三年同學情是我們的份,"一個都不少"是我們今日之主題。我們隨著緣分奔著主題而來。我們忘記煩惱,忘記年齡忘記地域,但沒忘記我們的青春,沒忘記自己曾屬于某個溫馨、向上的集體。這一點我認為我們五班做的最好。三十年來我們五班十三釵不曾失去聯系,我們互相關心,彼此牽掛,相互鼓勵。我們從來都沒離開過我們這個低調、溫馨 、團結的班集體。不管何時何地只要班長一招呼,大家一起出發,不分早晚,一人網上點名全班答到,這次聚會也不例外,班長一發通報,十三姐妹不加思索同時報名,群主發出號令作相冊,我們五班最早完成。班長選好節目,同學們在網上排練。作為五班的成員,我自己都被我們五班精神而感動,這或許也是我們董慧同學作為五班班長而值得驕傲之處。當然這和她的努力付出是分不開的,也是我們十三姐妹同心協力,互愛共珍惜的結果。團結、向上、奮進是我們學員三隊的精神,當年我們三隊全體學員憑借這種精神魅力四射,凡事必先。三十年過去了,同學們用嘹亮的歌聲、曼妙的舞姿、優雅的旗袍秀、深情的詩朗誦展示我們風姿依舊,精神不減,友情更濃。</h3><h3>學們都沒忘記這次聚會的發起人李紅艷和組委會的同學以及武漢的同學們,為了這次聚會,她們付出了一年辛苦和努力,其中的艱辛是可想而知的,直到聚會結束她們還都在為同學們做服務工作,有幾位同學把自己的老公、家人都派來做自愿者。所以當我們班長和大家商量說出一句最想說的話時,我們十三人異口同聲:謝謝!一聲謝謝不足以贊揚組委會同學的無私奉獻,但卻包含了同學們全部的情感。</h3><h3>相見時難別亦難,未曾回眸已想再見。親愛的同學們在今后的人生之旅中不管你境遇如何,不管你健康與否去,也不論你身處何地,請別忘記我們曾經擁有的青春,我們曾經屬于的集體,別忘了時時刻刻都有一百多顆真誠的心在為你祝福!</h3><h3>我們五班的口號是;自信到底,美麗永遠!</h3><h3> </h3><h3> </h3><h3> 五班 陳明英</h3><h3> 2015.11.12</h3> <h3>NO:3《為旗袍秀點贊》</h3><h3>十一班毛琪</h3><h3><br /></h3> <h3> 為了活躍氣氛,加深了解,這次畢業30年聚會組委會要求每個班上臺表演一個節目,我們班的旗袍秀那是轟動全場的重頭戲。 當一個個眼睛含情脈脈的江南美女手拿花紙扇一出場,舞臺像有強大的磁場,吸著全場人的眼球。整個會場的人都被吸引到了大廳的前三分之一。 女兵們看呆了,男兵們看傻了,睜大眼睛在尋找。這是我年過半百昔日的同學嗎?這是三十年前我們一起上課一起備考;一起踢正步一起出早操;一起勞動一起站平安哨,一起八卦一起吵鬧的同學嗎?那一幕仿佛就是昨天,今天舞臺上的同學個個都是逆時光生長的女神,變的更優雅睿智自信了。就連見多識廣的賓館服務員也停下手中的工作冒著被開除的風險,沖到前面來看這些年過半百魅力依舊女兵的風采。 臺下有人戲言,這個是正房,那個像二姨太三姨太。那一刻在我眼里全是褒義詞。原配的自信淡然,姨太太的漂亮嫵媚,那就是一個字那就是美。 聚餐宴上,男同學女同學們像潮水一樣涌向11班,你們的節目太好太驚艷了。就連我們的隊領導陳隊副也拖著不方便的身體來給我們祝賀。陳隊長清您老原諒呀,不是我們11班的同學不懂規矩沒有先給您老敬酒,我們實在是太忙了,分身無術呀。那會的感覺身在11班太幸福了。 特別感謝為編排這個節目付出心血的胡波班副,一次次的示范傳視頻,熬夜失眠就是為了做到最好。吳文霞班長,我們11班的主心骨,都是當外婆的人了,還要抽時間一遍遍排練,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還有我們的曾秋華大秘,買道具,借服裝,這個節目沒有你的堅持就不可能有這么好的效果。 謝謝你我親愛的同學姐妹,感謝你的到來讓我再次見到你。拜托各位了工作再忙也要好好吃飯,事情再煩也要好好睡覺,為了我們畢業40年50年60年再相聚。<br /></h3> <h3>NO:4《相逢是首歌》</h3><h3>六班盧方靜</h3> <h3>寫給畢業三十周年聚會<br /></h3><h3> 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和我,這優美的旋律和著我們的心情就這樣,一直在我們的耳邊回響著,我們的思緒也因為近幾天不斷被刷屏的各種相冊和一張張都能說出一段段溫馨故事的照片,就這樣一直沉浸在三十年再重逢的幸福里,一個"難忘"太不足以表達此時此刻我們的心情了,太多的感想也使此時的我急的抓耳撓腮恨自己沒有能寫出此時心情的文筆。<br /></h3><h3> 2015年的11月,注定會成為平大85屆三隊學員永遠的記憶,115名軍校的同學,在分別三十年后,參加由紅艷發起倡儀"一個都不要少"的聚會,這次聚會從前期的倡儀到實施,歷經一年之久,前期組委會的辛勤付出及后期學員們的積極參與和自覺守紀,使這次聚會舉辦的非常成功,給每一個參會的學員都留下許多珍貴的影集及回憶。</h3><h3> 6號是同學們的報到日,115名同學從祖國的大江南北,穿著節日般的盛裝來到江城的中南花園賓館,幾乎是從上午9點開始,接待大廳里就響徹著同學們久別重逢的歡叫聲,盡管三十年了,可我們的心依然那么近,情還是那么濃,笑容也是那樣的甜,話也是那樣的親,歲月也許催老了我們的容顏,但我們的同學情永不裉色,歲月沉淀的是我們的稚嫩,卻帶給我們沉穩和睿智,磨去的是我們的棱角,卻帶給我們淡然和灑脫。</h3><h3> 三十年聚散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所有的話語都包含在相逢一笑的握手中,在舉杯一碰的愉悅中,三十年聚會是一個句號,也是一個新的開始,不要問何時再相逢,現代的科技讓我們的每一天都能在一起,我們只期望當我們老了的時候,還能象今天一樣一直保持著這同學加戰友的純潔真摯的友誼。</h3><h3> 我因為有些個人的私事是提前兩天到漢的,5號的那天我和先期從昆明趕來的12班的王亮就被"地主"王榮、咸恩、春英及孟榮等盛情款待一番,她們帶著我們在博物館里找楚文化、傾聽編鐘音樂,在陽的驀色里慢步東湖之濱,我們不是一個班,卻因同學牽手,卻因戰友情相聚,三年同窗緣一世親人份,謝謝我的武漢的同學們,因為有你們,江城才讓我們有一種家的感覺。</h3><h3>6號的中午,我與咸恩在武漢站迎來了與我今生最有姐妹情緣的艷君和艷子,我們仨在兒時就是同學,又一起當兵一起考學,有著半世的情緣了,現在的我們因為各自在咸寧,廣洲,北京也是難得一聚,當她們出現在我的面前時,那同學老鄉及戰友的情感一起迸發,讓再緊的擁抱都顯得無力。</h3><h3> "一個都不要少"是本次聚會的主題,我們6班盡管在今年的5月才在北京小聚,但還是積極響應群主的號召,克服人員最分散的困難,聚于江城,最讓我新喜和感動的是,我們在6號這天,一會兒收到一份禮物一會兒收到一份禮物,大家盡管事先并沒有做任何的商量,可每一份禮物都有自己特別的寓意,吉祥如意的浙江桔子,喜慶滿堂的咸寧桂花酒,最有新意也最應景的就是那雙情侶筷子,那是送禮的人在對我們說,年過半百的同學們,你們可要抓緊抱一個隔代娃哦!一份份禮物是特殊的問候,六班人總能在彼此的關愛里讀懂三年同窗情一世親人緣的份量。</h3><h3> 讓我們一起合個影吧,30年的相聚讓所有高科都在這里上和用場,我們有一個千個合影的理由,一個班的,一個區隊的,一年當兵的,同桌的,同宿舍的,同新兵連的,同鄉的,唉呀那是太多太多了,所在人的手機內存全用完了,我們用相機拍下我們的情誼,用不同的圍巾裝點我們的浪漫,也用自拍神器讓一個都不少的笑臉定格在我們的鏡頭里,難忘的是聚會更難忘的是我人這份永存心底的真摯的同學戰友情。</h3><h3> 7號的聚會演出是這次聚會的高潮,無論是群主的聚會致詞,還是學員代表的發言,12個班的全體是觀眾更是演員,油紙傘下走來了婀娜的十一班的旗袍美女,清脆的電話聲里,十班的美女們在給我們傳遞著親人話語,打靶歸來唱出了當年的士氣,在這臺小小的晚會上,大家的情感是真摯的,心情是愉悅的,節目沒有好與壞,我們鎖定的我們一世的情緣。</h3><h3> 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我們在短暫的聚會里,灑下的笑語,傾訴了衷腸,珍藏了友誼,淡忘了憂傷,也收獲了夢想,放飛了希望,時光你可以帶走我們青春韶華,卻帶不走我們深深的同窗情誼。</h3><h3> 謝謝組委會全體的辛勤付出,謝謝大家!</h3><h3> </h3> <h3>致敬!我們的青春年華!??</h3> <h3>編后記:</h3><h3>@三隊同學:</h3><h3>11月7日是我們畢業三十年武漢聚會滿兩年。當年聚會結束刻錄了完整視頻和照片光盤??給每個同學。小編當年一直想制作一個能方便保存和隨時查看的美編給大家,但兩年前美編功能只能收錄30張照片,所以無法展示我想做的,就擱置至今……在聚會兩年后的今天,美編的功能不斷強大,現在能收錄100張照片,完全可以基本完整展示聚會的感人溫暖場面……好飯不嫌晚、這個方便存看的美編算是送給大家的畢業三十年聚會紀念日滿兩年的小禮物吧!??緣份不易、且聚且珍惜!生命不易、且行且珍惜!??????</h3> <h1>期待來年……</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鸡市|
石嘴山市|
磐石市|
赞皇县|
象州县|
云浮市|
辽阳市|
邵东县|
盈江县|
武宁县|
象州县|
兴山县|
龙里县|
九龙城区|
通化市|
三河市|
海淀区|
当雄县|
辉南县|
军事|
谷城县|
绵竹市|
遵义县|
乃东县|
祥云县|
五家渠市|
南漳县|
教育|
山丹县|
北票市|
常州市|
满城县|
丰都县|
新郑市|
上蔡县|
炎陵县|
绥芬河市|
苏尼特左旗|
宜都市|
深圳市|
万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