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盛夏季節,萬物生機盎然,景色絢麗多彩,正是觀光旅游的好季節。今年的七月暑期,我和好友去河北、內蒙、天津等地游覽了一番。這是一段美好的經歷,令人難以忘懷。現在,重溫一下當時的夏游經歷,權當是對那次旅游的小結吧。</h3><h3><br></h3><h3> 北戴河,位于秦皇島市西面,如一顆明珠鑲嵌在渤海灣北岸中部。海濱避暑區,西起戴河口,東至鷹角亭,二十里長、曲折平坦的沙質海灘,沙軟潮平,背靠樹木蔥郁的聯峰山,自然環境優美,風光秀麗,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暑期平均氣溫只有24.5攝氏度),具備海濱旅游的五大要素(海洋、沙灘、空氣、陽光和綠色),溫柔的海浪拍打著細軟的沙灘,儼然是人間的伊甸園,亦是康復療養的最佳場地。在這里,可以感受“浪淘沙·北戴河”的磅礴意境,亦有機會欣賞“紅日浴海”的壯麗景觀。</h3> <h3> 鴿子窩公園,位于北戴河海濱的東北角。在那由于地層斷裂所形成的臨海懸崖上,有一塊嶙峋巨石,似雄鷹屹立在海邊,因這里曾是野鴿的棲息地,所以留下了鴿子窩的名字。鴿子窩公園是北戴河最著名的景點。公園包括一山、一湖、一灘三大部分,山是指海邊的鷹角石,湖是指公園中心的鴛鴦湖,灘便是沿海的沙灘濕地。鴿子窩公園正面對著浩瀚的渤海,視野開闊,是北戴河觀看日出的最佳地帶。如果天氣好,游人可以起早在鴿子窩公園的望海長廊或大潮坪的岸邊棧道,遙看東方海面一輪紅日噴薄欲出的壯麗景象……1954年夏天,毛主席在雨后來到鴿子窩公園,遠眺茫茫大海,感慨萬千,寫下了著名詩詞《浪淘沙·北戴河》。偉人的詩篇氣勢磅礴,北戴河也從此聞名天下。</h3> <h3> 奧林匹克公園,位于北戴河奧林匹克大道東側。第28屆北京奧運會的女足賽場設在秦皇島,為此特建立了這座體育公園。公園以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綠色奧運為設計理念,通過浮雕、雕像、噴泉、冠軍手足印等多種形式展示奧運發展史,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漫步于公園,游人會被這里的體育雕像煥發活力,到處是力與美的精彩綻放,東與西的珠聯壁合。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歌寫得寓意深刻,其中那句“用橄欖枝編成的花冠頒贈給優勝者”最能體現奧運精神,也最為動人。</h3><div><br></div> <h3> 山海關,位于秦皇島市東北部,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徐達大將軍奉命修建,用于抵御外族侵犯。因其北依燕山,南連渤海,故得名“山海關”,是一座防御體系完整的軍事要塞。古時常說的“關內關外”,就是以山海關為界。山海關是明長城東段最重要的關隘,與西段的嘉峪關遙相呼應,互為首尾,有“天下第一關”之美譽。山海關關城周長4公里,與長城相連,古城內明代城墻保存完好,部分街巷民居保留原樣,古韻猶存。最引人注目的是東門的鎮東樓,即“天下第一關”城樓,該樓聳立于長城之上,箭樓結構,設有68個箭窗,與牧營樓、臨閭樓、靖邊樓、威遠堂在長城上一字擺開,形成五虎鎮東之勢,展現了山海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偉氣勢。“天下第一關”匾額乃明代進士肖顯所書,長5米多,寬1.5米,筆峰蒼勁,渾厚有力,堪稱古今巨作。山海關,常勝將軍徐達奉命修建,抗倭名將戚繼光鎮守十六年,遼東總兵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雄關重鎮,見證了大明王朝的興衰與滿清鐵騎的入關,見證了闖關東的數百年滄桑歷史。登樓望遠,長城向南伸向老龍頭隱沒在煙波浩渺的渤海之中,向北蜿蜒上升消失在白云深處的燕山之顛……</h3><div><br></div> <h3> 老龍頭,位于山海關城南5公里的渤海之濱,是萬里長城的最東端。長城像一條巨龍橫亙在華夏大地,東端在此伸入大海,猶如龍首昂揚,弄濤舞浪,因此被稱為“老龍頭”。老龍頭由入海石城、海神廟、靖鹵臺、南海口關、寧海城和澄海樓組成,由明代抗倭英雄戚繼光命屬下修建而成,鑄就了一座拱衛京城的海防要塞。寧海城是老龍頭軍事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明代軍營,城內有龍武營、武官府邸、守備署、把總署等兵營區。澄海樓高踞于老龍頭之上,樓上有明朝大學士孫承宗所書“雄襟萬里”和清乾隆帝所書“澄海樓”匾額,自澄海樓南下3層城臺有一塊獨聳的石碑,鐫刻著“天開海岳”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據考證為唐代碑刻。站在城樓上,南可望海天一色、浩瀚無垠,北可望雄關漫道、烽臺連綿……</h3> <h3> 烏蘭布統大草原,位于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這里很美,既有一望無際、自由遼闊的廣袤美,也有草浪起伏、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動態美,還有藍天白云、綠草如茵、牧人策馬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美。盛夏七月,風光迷人的大草原己變成一片綠色的海洋,水草豐美,繁花似錦,藍天中飄浮著朵朵白云,駿馬奔騰,牛羊遍地,牧民的蒙古包錯落有致,新鮮的空氣充滿芳香,所有的一切,讓溶入大自然的游人們心曠神怡,美不勝收。臨近塞罕壩的草原中心,建有“紅山軍馬場”,為邊防部隊供應軍馬。游人乘坐越野車進入草原深處,更能感受大草原的深廣壯美。歷史上,這一帶是清朝木蘭圍場72圍之一的圖爾根伊扎爾圍場所在地,清朝歷代皇帝每年秋季都在這里舉行“木蘭大典”。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率20萬大軍御駕親征,通過著名的烏蘭布統之戰,一舉平定了葛爾丹叛亂,也留下了“將軍泡子”、“清康熙舅舅佟國剛墓”、“熙水泉”、“十二座連營”等歷史遺跡。其中的“將軍泡子”,是一片水面開闊的濕地,四面環山,水草旺盛。根據民間傳說,當年葛爾丹率兵打到塞罕壩,并在將軍泡子附近布下駱駝陣與清軍抗衡。烏蘭布統戰伇打響后,清軍大炮齊射轟散了駱駝陣,葛爾丹落荒而逃,強烈的炮轟震動使地下水涌出,形成一個大泡子,由于康熙舅舅佟國綱將軍此戰陣亡,“將軍泡子”因此得名。看到當年金戈鐵馬、拼死廝殺的古戰場,如今變為綠草如茵、波光漪漣的旅游勝地,游人不禁有桑田滄海的感慨……近年來,許多影視劇組把烏蘭布統草原作為外景拍攝地,《還珠格格》、《三國演義》、《漢武大帝》、《康熙王朝》、《羋月傳》等幾十部電視劇外景在這里攝制完成……烏蘭布統大草原,依靠它獨特的歷史文化和美麗風光,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人前來旅游觀光。</h3> <h3> 承德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始建于1703年,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是清朝皇帝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也是除了北京紫禁城以外清朝的第二個政治中心。它是世界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與頤和園、拙政園、留園并稱為中國四大名園。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山莊分四大區域,南邊是宮殿區和湖泊區,北邊是山區和平原區,其中宮殿區和湖泊區是山莊的精華所在。宮殿區地形平坦,占地10萬平方米,由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筑組成。湖泊區面積43公頃,有8個小島嶼,將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區域,洲島錯落,碧波蕩漾,富有江南水鄉特色。山莊周圍的外八廟是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廟群,乘游覽車上山觀景,可遠眺外八廟中的普陀宗乘之廟(俗稱“小布達拉宮”)和普寧寺。山莊的著名景點有宮殿區“金絲楠木大殿”(澹泊敬誠殿)、湖泊區的塞外江南“煙雨樓”(模仿嘉興南湖煙雨樓而建)……承德避暑山莊,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具有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景色秀麗,值得一游。</h3> <h3> 天津古文化街,津門十景之一,5A級景區,景名“故里尋蹤”,位于南開區東門外,海河西岸,北起老鐵橋大街,南至水閣大街。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書“津門故里”和“沽上藝苑”,長687米,寬5米,系商業步行街。街內有近百家店堂,大多是天津老字號店鋪,充滿濃郁的民間特色,比如神態逼真的彩繪泥塑“泥人張”、使用木板印繪年畫的“楊柳青年畫”、制作形態各異的風箏的“風箏魏”等,都是久負盛名的民間工藝品店鋪。游人在逛街的同時,還可以品嘗天津特色美食,譬如狗不理包子、煎餅果子、天津大麻花、耳朵眼炸糕、老翟藥糖等。除了工藝品和美食外,這里還有不少名勝古跡。天后宮位于古文化街中心,始建于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占地5352平方米,從東至西由前殿、正殿、鳳尾殿、藏經閣、啟圣祠、鐘鼓樓等組成,是天津現存最早的古建筑群體,也是天津城市形成和發展的搖籃,“先有天后宮,后有天津衛”之說由此而來,這里的天后宮與福建莆田湄洲媽祖廟、臺灣北港朝天宮并列為世界三大媽祖廟;大獅子胡同是近代思想家、教育家嚴復故居所在地,原房屋己不在,現在舊址上建了天演廣場,鑄有嚴復銅像;還有通慶里、玉皇閣等等,各有特色。古文化街毗鄰海河,作為天津的母親河,海河變化巨大,兩岸高樓林立,特別是河面上綿延的二十多座橋梁,造型各異,典雅美觀,演繹了不同時期的橋梁建造文化。</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凉城县|
清河县|
常德市|
西贡区|
利辛县|
南昌县|
睢宁县|
仁寿县|
大冶市|
东乡县|
镇坪县|
珲春市|
南投县|
安庆市|
澜沧|
锦屏县|
承德县|
高州市|
宝丰县|
志丹县|
祁连县|
太白县|
大埔区|
乃东县|
博湖县|
达日县|
天峨县|
宾阳县|
宜良县|
且末县|
卢氏县|
丰县|
石泉县|
祁东县|
常州市|
酉阳|
阿勒泰市|
个旧市|
罗山县|
榕江县|
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