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寫在前面)</font></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font></h3><h3> 一直想為安康小城寫點什么,總因為種種原因一再擱淺!2009年9月,因為誤抄高考志愿,陰差陽錯來到這里,同時讀了我并不十分喜歡的專業——漢語言文學。四年大學時光,我感慨良多也收獲頗豐,曾是名噪一時的風云人物!2013年7月,本科畢業,隨著滾滾人流將四年夢想打包成行囊,躊躇滿志,向往遠方!</h3><div><br></div><h3> 回到西安半年,因為種種不適,其實我明白,更多的是瘋狂的思戀著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又在家人質疑和不解的眼光中,于2014年3月將所有行囊一并帶回,決意留在安康!隨后在工作穩定情況下常常覺得“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因為需要繼續求學,所以經常往返于西安、安康兩座城市!每次去西安都是來去匆匆,學習結束逃離式的迅速離開!一過秦嶺頓覺神清氣爽、浮世清涼!曾很多次感慨“此心安處是吾鄉”!</h3><h3><br></h3><h3> 彼時年輕,以為我可以跨越命運的山高水長并常常憧憬能夠在這青山綠水間與一人白首!2014年9月,我有了人生第一次愛戀,當然,印象至深,仿佛在安康安家落戶的夢想一步步接近現實。奈何造物弄人,因為家人極力阻撓于2016年7月在我被“苦口婆心”勸說無效后不由分說強行遵從父母之命被帶回西安!當時正是暑假,我也處在失戀的痛苦中郁郁寡歡! </h3><h3><br></h3><h3> 2016年9月,開學在即,我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然只身來到安康繼續投身我深愛的教育事業。我的全部家當,于同年11月在家人的無可奈何和嘆息失望中被全部送回安康!我卻從此心安理得,生活愜意,舒心爽氣!人生總是有太多的無常,有些變故讓你唏噓不已卻又無可奈何,更不容你選擇!2017年6月因為工作調動在一個飄雨的下午我來不及與好友一一道別便隨家人“輕裝”回省城。所謂的輕裝就是家人在旁邊一再嘮叨“只選重要的拿,西安能買到的一律不拿!”我反反復復猶豫不決,八年時光,西安——安康兩座城,四次搬家,我的青春我的愛戀我的夢想,怎么是區區一個后備箱就可以容納得下?在家人一再催促中我拿了三箱書和一些衣物很快離開!陪伴我八年的被褥也在媽媽嫌棄的目光中被冷落被擱置!</h3><h3><br></h3><h3> 窗外遠山如黛,細雨微蒙!我的心頭也翻江倒海劇烈撕扯!八年,我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這座小城,諾大一個城,可終究容納不了一個小小的我!</h3><h3><br></h3><h3> 回西安后,工作順利,家人和睦,同事熱心,生活也算順心順意。有句話是“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安康小城無數次闖入我夢,有時醒來竟是淚濕枕席!無數次我想著有時間我一定回去看看,奈何回憶太洶涌,我心已悲傷!脆弱的我不敢想象那個生活了八年的城市再回首我會是怎么樣的心境!</h3><h3><br></h3><h3> 2017年11月初,因為一個非去不可的理由,我在闊別安康150多個日日夜夜(<font color="#ed2308">八年來除過畢業那次這是分別最久的一次)</font>之后,忐忑不安心事重重的再次踏上了這條路!那天正是周五,下班一路飛奔跑去熟悉的城南客運站,排隊買票。上車已是晚上六點!在無數個隧道的穿梭中,在無數次黑暗與光明的飛速更替中,<font color="#010101"><b>蒼穹如蓋,巨山如籠,孤月高懸。我的心再一次劇烈疼痛,這條我走了八年的路,如今我不是歸人,卻成了過客!</b></font>9點,再次看到高速入口處熟悉的“安康”兩個字竟是五味雜陳百感交集!有了“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怯懦與脆弱!我暗暗告訴自己,此行,我必須放下兒女情長,我必須狠心以旁觀者的姿態,以挑剔的眼光審視這座城!可是,路過漢江大橋,燈火輝煌江水滔滔,這熟悉的夜景將我的故作堅強一下子吞噬;將我的虛張聲勢一下子擊敗,潰不成軍!換之而來的滿是親切與感動!</h3><h3><br></h3><h3> 這時,我才明白,八年!我對你的愛已深入骨髓,滲進血脈!八年,濃的化不開的情,何止是青春?隨后輕車熟路開心快樂而又倉促不舍的度過了安康兩天的周末時光!現搜集安康八年的一些老照片,是為舊事重提,更是朝花夕拾!同時我鄭重的寫下了這樣幾行字</h3><h3><br></h3><h1> <b>你存在時,要有人關注<br> 你離去時,要有人牽掛<br> 你歸來時,要有人守候</b></h1><h1><b><br></b></h1><div> 謹以此篇小文獻給我的第二故鄉——安康小城,以此緬懷安康八年的那些過往,并真誠的祝福這座小城安寧康泰,這兒的朋友永遠幸福!</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漢江邊</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漢江作為長江最大的支流奔騰不息。沿江兩岸的人們享受著這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江邊吃飯、喝茶、納涼。夏天的江邊人更是密密麻麻。而我一反常態,常常喜歡在雨后或者深秋初冬這樣的時候一個人去江邊走走停停!張繼在《楓橋夜泊》里有句話“江風漁火對愁眠”!寫盡了一個落榜人的孤寂與失落!項羽自刎烏江留給了江東父老永遠的嘆息,而我,喜歡去江邊,大抵內心深處有高考失意的深刻印記!也許,江水可以收納古往今來一切不順遂之人的淚水</h3> <h3> 2014年9月,一個心事重重的夏天傍晚,一個人江邊散步,涼風起天末,大雨驟然而下,江邊的行人步履匆匆,一個個都在返回自己的避風港,我卻撐傘走近江心,坐在一個石頭上,任憑黑暗將我包裹!江水肆流、無論八荒。夜是一面鏡子,照出游子幾多心酸與孤獨!我用手機拍下了這樣一副圖。</h3> <h3> 大雨初霽,云蒸霞蔚,迅速拿出手機,定格下的美好一瞬</h3> <h3> 表妹王甜新婚后來安康玩,走在江邊橋上意氣風發</h3> <h3> 江邊安瀾公園旁夜幕下留念</h3> <h3> 本科畢業時和舍友江邊拍照,此時我正對著一朵怒放的花朵貪婪的吮吸!仿佛空氣里氤氳著全是青春的味道!一瞬間竟然忘了此刻我正穿著學士服!舍友蕾子抓拍下這一幕,我取名“心有猛虎,細嗅薔薇”。</h3> <h3> 2015年3月,在經歷了人生第一次愛別離后于春寒料峭的夜晚一個人踏上了江邊東堤,身穿羽絨服,月涼如水,光影斑駁。回眸,驚喜發現堤邊搖曳著一縷迎春花!此時大部分地區還被寒冷裹挾,一如我的心寒索而冷峭!而在這時看到迎春花無疑給我帶來歡欣與感動。遂于瑟瑟寒風中掏出手機記錄下這動人心魄的一幕,仿佛有了川端康成凌晨看見“花未眠”的欣喜!隨后開心返回并配圖發朋友圈“春天已經到了”!那一夜,無夢,安穩</h3> <h3> </h3><h3> 2015年4月雨后江邊散步,落英繽紛,沒有“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的綺麗,更多的是黛玉“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落寞與孤寂!所以手機定格了這一張。</h3> <h3> 2016年4月,杭州臨行前一夜,舍友帶孩子一起在金州廣場邊走邊聊,結束時路過羽毛球場看到光線出奇的好,不愛自拍的我出其意料的拿出手機迅速按下這一張。</h3> <h3> 2017年11月再回安康時,周末早上江邊等閨蜜。江風微涼,吹動我的發!一如我的思念,肆無忌憚,放浪形骸。</h3> <h3> 熟識我的人都知道我酷愛秦腔,江邊上河街看到這個戲劇臉譜,自然是要留影的 </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高新公園</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高新三大公園風景優美,綠草如茵,是人們休閑聚會的常去地之一!那些陽光如煦的午后,高新草坪更是備受青睞,因為住江南,所以我不是常去,但每逢有親朋好友來,這兒都是必去地。</h3> <h3> 2014年8月,高新公園近距離拍攝一朵花。聽,花開的聲音……</h3> <h3> 和妹妹在高新公園合影</h3> <h3> 2014年5月,表妹王甜一家來安康時高新公園我的單人照</h3> <h3> </h3><h3> 2016年4月, 高新公園帶學生英語課外實踐活動。此刻正在近距離進行英語口語突破訓練中</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張灘鎮賞油菜花</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張灘鎮離城區很近,13路公交車即可直達!每年我們都去看油菜花。那兒的油菜花一望無際,有種“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恍惚之感!每次來都是大飽眼福。</h3> <h3> 當時覺得拍的特別美急著曬朋友圈,從電腦上拍的翻片!至今也沒有上傳原文件!這張圖片甚是喜歡,做了一段時間的朋友圈封面!喜歡這樣的姿態,也許所有的優雅,都來自長久的準備。</h3> <h3> 有點大明湖畔夏雨荷的感覺,“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h3> <h3> </h3><h3><br></h3><h3> 這怒放的油菜花,仿佛一樹一樹的陽光,灑進游人的生命里。</h3> <h3> 還珠格格來穿越</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漢陰這座城</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由于大學輔導員是漢陰人,加之漢陰縣城景點繁多,每年我們都要去賞荷花,同時兩河崖風景區也是去了很多次!所以在這兒留下了很多照片。</h3> <h3> 大學期間在漢陰兩河崖景區內竹林里留下最青澀的一張照片。那時年輕,光陰慵懶而漫長。</h3> <h3> 因為喜歡這四個字,所以有了這張圖</h3> <h3> 2012年與大學好友一起在漢陰雙乳鎮荷花池擺陣“千手觀音”。</h3> <h3> 我的大學同學,也是老鄉,更是男閨蜜,在一起總是嬉笑怒罵,那時,快樂如影隨形!他在辛苦拍攝,我幫他撐傘。</h3> <h3> </h3><h3> 2014年和省作協副主席、安康市作協主席張虹老師雙乳鎮荷花合影!說是老師,對我而言,她更多的是媽媽。八年,視為己出,疼愛有加。她總是親切的喊我“女兒”。我們經常相約一起玩,走走停停,也給了我很多文學方面的熏陶。所以,常常想念安康,她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也是我揮之不去深入骨髓的愛。</h3> <h3> 給張媽媽來張特寫。腹有詩書氣自華,大家能看出來她已是年過花甲的人嗎?不,絕對不可能。她是我生活的導師更是親人,愿她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饗讀者。我也將一如既往的追隨。就在剛才,我們通話,她一句“你走后我很難過”讓我無限感傷!我將記住我們在一起的每一次美好。愛,永在心間。</h3> <h3> 裙擺隨風起舞,一切的贊美之詞都顯得蒼白無力!朱自清筆下“亭亭的舞女的裙”大概就是這樣的吧!</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石泉實美</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石泉縣城景點很多,中壩大峽谷、燕翔洞、子午銀灘、后柳古鎮等等!這些景點也是反反復復去了很多次。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歸來都是不虛此行。</h3> <h3> 2014年4月, 子午銀灘入口處留念</h3> <h3> 子午銀灘瑜伽照</h3> <h3> 詩與現世,圓夢遠方</h3> <h3> 妹妹跟我學</h3> <h3> 在這青山綠水間</h3> <h3> 姐兩好</h3> <h3> 2013年8月,中壩大峽谷景區途中留念</h3> <h3> 景區內一角。“繁華盡處,與一無人山谷,建一木制小屋,鋪一青石小路。與你暮鼓晨鐘安之若素”!當時我就想到了這樣一句話。</h3> <h3> 此水可與九寨媲美。</h3> <h3> 后柳古鎮很有名的一棵樹,從屋里長出來,據說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了</h3> <h3> 后柳古鎮古街前留念。</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瀛湖</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湖光山色美,詩話一卷秀。煙波浩渺一望無際是我對它最初的印象。</h3> <h3> 2013年10月,表姐來安康玩時我在瀛湖初次留念</h3> <h3> 2014年5月,瀛湖船上,突然感慨“風光不與四時同,”所以就有了這張自拍。</h3> <h3> 2016年3月陪家人于初春再游瀛湖,遠山有積雪,近看柳吐芽!生命前仆后繼,病樹前頭萬木春。</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白河采風</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白河縣城因三苦”精神而聞名遐邇。唯一一次去是于2016年4月市作協組織的“云間桃花,水色白河”系列采風活動上。</h3> <h3> 與大學古代文學老師——安康學院孫鴻教授(左二)、著名作家王曉云老師(左三)合影。兩位老師無論從氣質還是才情,都讓我敬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祝愿我的兩位女神老師一直美下去。</h3> <h3> 在天寶山莊暮色中拍下的比較喜歡的一張照片</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八、旬陽太極城</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r></h1><h3> 從遠處俯瞰旬陽縣縣城,呈現出典型的太極八卦圖案。該城四周疊翠,峰高谷低,溝壑分明,八卦羅列,且綠水繞廊,陰陽回旋,故稱“太極城”。我曾兩次前往,每每都是驚嘆不已。</h3> <h3> 2014年5月,再游太極城!這次是參加同事兒子婚禮,雨中俯瞰這座城,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再次感慨大自然鬼斧神工。</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九、紫陽是個好地方</b></h1><div><br></div><div> 紫陽萬山綜錯,河溪密布,漢江自西北至東南橫貫全境,任河由西南向西北注入漢水,兩條河水將該縣分割為東南部大巴山區、西南部米倉山區、北部鳳凰山區,加上蒿坪河川道,從而形成了她<font color="#010101">三山兩水一川”的地貌特點。紫陽是世界著名的志留系弓筆</font>石古生物化石裸露地帶。因為大學舍友是紫陽人,所以09年開學伊始便知道這個地方。前去一睹芳容已是2013年以后了。</div><div><br></div> <h3> 紫陽縣城全景!城水相依,水城互動。</h3> <h3> 紫陽真人廣場留影。真人得道乘風去,游客慕名過江來。曾三游此地,感慨良多!</h3> <h3> “萬丈紅塵一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紫陽是出名的“茶鄉”,被茶文明學家稱為“史上最早的貢茶產地”。也曾有幸欣賞過茶山對歌的熱鬧場面,很受感染!當然,初識紫陽,還是在著名作家李春平老師的《郎在對門唱山歌》里,加之舍友大四畢業論文寫的這個,所以那時山歌常常在耳畔飄蕩,久久不能忘。</h3> <h3> 2014年11月陪張媽媽去紫陽紅椿鎮,初識盤龍茶業副總孫洪清女士!那天小雨如斯,山路盤旋,姐姐車技很好,帶我們越過一山又一山。張媽媽深情講述了她的《藍嶺紀事》等一系列文章寫于此地。很清楚的記得細心的孫姐姐一直在循環播放“為什么總在,那些飄雨的日子,深深地把你想起”。讓張媽媽很是感懷。圖為姐姐帶我們參觀她們“盤龍茶業”時留影!也是那天,我才身臨其境的理解了“殺青”等關于茶葉制作工藝的詞!在她的英明領導下,所有盤龍人齊心協力共創輝煌。所以該企業聞名遐邇,享譽中外!這些當然不是套話,而是實至名歸!為姐姐的勇氣和魄力點贊,“福天下,盤龍茶”。祝姐姐事業越做越大!</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平利平利</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br></b></h1><h3> 初去平利是2010年9月西安朋友過來玩。大學同學全程導游,對廣場那棵“千年紫薇”印象至深。后來去了兩次,不過都沒有去縣城。</h3> <h3> 平利絞股藍很是有名,這是平利龍頭村掠影。一個“茶”字醒目而亮眼。</h3> <h3> 平利琵琶島因形似琵琶而得名,曾兩次陪友人前往!第二次去時,湖面有些垃圾!我配圖發了這樣一個朋友圈“再好的景點也無法抵御人類肆無忌憚的污染,保護環境,從你我做起”。</h3><h3><br></h3><h3> 現在想起來,覺得有點夸大其詞。當年發圈時義憤填膺。也許,人生,就是不斷發現自己曾經多么執拗的過程。愿我永保敏銳永保孤獨。<br></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一、關于嵐皋</b></h1><h1 style="text-align: left;"><b><br></b></h1><h3> 《詩經》載曰:山中霧氣謂之“嵐”,水邊高地謂之“皋”,嵐皋位于陜西省南沿,系北方地域,南方水系。海拔懸殊,“高山飄雪花,低山開桃花”;全縣被山、河、溝支解破碎,層巒疊嶂,溝壑縱橫,呈現出山地、古冰川地貌特征·。我對這個城,有著揮之不去的特殊感情,也將成為我永遠的親切的懷戀。</h3> <h3> 2014年5月初游南宮山。雖已是初夏,山上卻是白雪皚皚。我當時想到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h3> <h3> 2015年8月再游南宮山,玻璃棧道處,我凝望遠方!此時,我在海角;眺望,你在天涯。舉起杯中酒,一杯敬自由,一杯敬遠方!青春,終是一道明媚的憂傷。</h3> <h3> 2016年5月,去嵐皋拜訪一位長者。晚上涼風習習,駐足橋頭,他給我講述嵐皋幾年變化,讓我懷念過去也憧憬遠方。</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二、香溪洞</b></h1><div><br></div><h3 style="text-align: left;"> 香溪洞是我09年開學前查閱資料景點介紹中排名第一的。第一次去并不是很喜歡,這里香煙裊裊,鐘聲陣陣,出奇的靜謐。樹影婆娑,有時覺得有些陰森。隨著時日推移年歲增長,慢慢的喜歡上了安靜,也迷戀上了孤獨。于是,畢業工作這四年里,這條路我幾乎天天走,越來越熟悉的風景,越來越喜歡的感覺!歲月無悲喜,日常無新事!愿清明自在永相隨,你我福德智慧皆圓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9年11月宿舍全體出動初游香溪</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每日必走之香溪洞途中自拍</h3> <h3> 2015年3月,參加朋友保險公司活動,香溪洞旁農家樂留念</h3> <h3> 2015年4月,與好友漫步香溪洞后山沐浴陽光。山間的日色變得很慢很慢。但愿,慢到,一生,只夠愛一個人</h3> <h3> 香溪洞散步途中發現這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h3> <h3> 香溪洞沿途之千樹萬樹梨花開</h3> <h3> 每天從南環大道去往香溪洞,途中淘到八裂瓷,愛不釋手。旋即跑到陳家溝廣場撿了一朵玉蘭一起拍照!對于綠,我總是無法自拔,不可抗拒的愛。圖片應該是拍于2015年10月的</h3> <h3> 2017年初,重建香溪洞旅游文化廣場,驚喜發現《道德經》。愿菩提與法,行于布施!</h3> <h3> 2017年2月,帶幾個學生香溪洞寫作訓練。已是寒冬,萬物蕭索。香溪洞卻也依然蒼柏翠竹,蓊蓊郁郁,很多樹木已是亭亭如蓋!我用手機全程拍照,孩子們像出籠的小鳥,這兒看看那兒瞅瞅。甚是欣喜。順理成章的,當天也上交了較為滿意的習作。圖為天梯處留念。</h3> <h3> 2017年11月故地重游,感慨良多!人成各,今非昨。那天正是重陽節,游人如織,中老年居多!三三兩兩各得其所,似乎很快樂!此景該更好,倘若你在場……</h3> <h3>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h3> <h3> 百福圖前留念</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三、大學那些事兒</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大學四年,我活躍在社團文化中,大二下學期就已經曲徑通幽成為整個學校的社聯副主席,因此也成就了我的光輝歲月!也因為文采出眾口才絕佳被一致公認為“才女”!(當然,這些話都是別人對我的評價,)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感謝母校栽培,感謝老師關照。愿母校越來越好。</h3> <h3> 09年第一次帶領國學讀書社全體社員去漢濱區早陽鎮進行國學下鄉活動!這張是活動結束后于破落的校園中找到較為生機的一個景,故留念。那次活動感觸很深,當時還寫了一篇題為《留守兒童之痛》的文章。也不知道那里的孩子現在怎樣了,愿知識改變命運,也愿你們被歲月溫柔以待!</h3> <h3> 2010年10月,我們國學讀書社被評為“最具魅力社團”,我作為社長代表領獎。</h3> <h3> 2009年元旦晚會上,與安康學院中文系主任戴承元教授(左二)、著名作家李春平(左四)同臺演出!戴主任唱紫陽民歌、李作家唱上海灘(李作家曾在上海生活十余年)、我唱秦腔</h3> <h3> “三秦書月,書韻安康”,當時我任國學讀書社社長,前前后后組織同學反復排練,圖為在市群藝館演出。我作為安康學院學生代表做了激情洋溢的發言。當時安康電視臺記者采訪我,我竟然出口成章文思泉涌,那年,我剛大二!</h3> <h3> 2010年5月,安康龍舟文化節之江邊誦讀活動。演出當天,我幫班上男生化妝。說是化妝我也不專業,好在男生要求不高,我就在臉上亂抹一通!記得當時給班長剛化了一邊臉便急匆匆去點名。他頂著畫了一半的臉到處追著我補妝“哎,哎、不能把我畫一半不管了嘛”!我戲回到“你底版那么好,不畫都帥氣”讓他當時哭笑不得!回憶,將永遠被珍藏!</h3> <h3> 2015年3月,中文系桃花詩會活動,老師帶我們提前去考察場地!我和團支書途中合影</h3> <h3> 中文系“桃花詩會”活動,我榮獲二等獎 。 </h3> <h3> 將我推為安康學院風云人物之頂峰的大事件——安康學院“金雀杯”辯論賽。我當時作為四辯總結陳詞,也因此獲得了“最佳辯手”等諸多榮譽 。那年大一,活力四射激情洋溢!此后,辯論年年有,黑馬頻頻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縱使多易其主,那又如何?青春,每一個人都該絢麗綻放!</h3> <h3> 2010年5月,紀安玲老師帶我們去江北城市規劃展覽館進行思政課課外實踐活動留念</h3> <h3> 2013年7月,二號教學樓前讀書角留念</h3> <h3> 我們七號公寓樓下留念</h3> <h3> 安康學院門口留念。</h3> <h3> 2016年10月一個下雨的午后,一個人撐傘漫步學院,這是外語系教學樓前用手機拍下的。</h3> <h3> 外語系樓前之蜂戀花,拍這張圖時距離很近,怕打擾了沉溺的蜜蜂,所以我屏息凝神,很輕很輕。</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四、安康居</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曾經的夢想,也是文末這首詩歌的題目</h3> <h3> </h3><h3><br></h3><h3> 哪里也不去了,就在這個小城</h3><div> 坐南朝北,守著一條江</div><div> 這是我最后的地址</div><div> 一封信可以到達的地方</div><div> 守著江水和兩岸的秋天與漁火</div><div> 看著寒風中的鷹、炊煙</div><div> 棉田和菠蘿。守著</div><div> 麻雀的故事,老照片,鄰居的舊生活</div><div> 春天,在安康,江南</div><div> 江北,慢慢悠悠地長著</div><div> 麥苗,水草在鄉村、城池</div><div> 慢慢悠悠地長著</div><div> 這是我最后的地址</div><div> 一封信可以到達的故鄉</div><div> 我一個人,慢慢悠悠地長著</div><div> 變老了,左邊的秦嶺,右邊的巴山</div><div> 鐵樹,也在日復一日</div><div> 慢慢悠悠地長著,變老</div><div> 這是一個四季分明</div><div> 雨水充沛的城市,我的</div><div> 最后的地址,有櫻桃</div><div> 燕子、詩行和自由</div><div> 兩岸有一些和我一樣的人</div><div> 走過平平仄仄的大街</div><div> 走過抑揚頓挫的小巷</div><div> 哪里也不去了,就在這里</div><div> 坐北朝南,守著一條江</div><div> 守著我的土地,我花園里的</div><div> 花,我的櫸樹和香樟</div><div> 這是我最后的地址</div><div> 一封信可以到達</div><div> 一封信也不再到達</div> <h3> 以這張圖片作為結尾。我的愛戀給了這座城……</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寫在后面)</font></h1><div> </div><div> 安康八年,感謝朋友的溫情相向、感謝老師的悉心教導、感謝同學的陪伴與共、感謝領導同事的鼎力相助無私分享、感謝小城的溫柔接納,深情守候!感謝我的諸位文友,是你們讓我有動力堅持寫作,用文字記錄美好,用文章再現時光!感謝我的親人愛的供養,讓我有更多的時間讀書和思考!最最感謝的還是您——我的讀者朋友。有你們的品讀我的寫作似乎具備了某種儀式感!值得一提的是,特別感謝一個人——<font color="#ff8a00">“家在茶鄉”</font>美友,是你的作品讓我驚嘆不已一時興起下載美篇APP并且牛刀初試,感謝你無私奉圖并悉心指導。愿你繼續用影像記錄生活、定格美好、演繹精彩!我會持續關注、學習。</div><div><br></div><div> 我一直喜歡看書,喜歡做筆記,但貌似什么都沒有記住。也許,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中。寫作也是斷斷續續,好在一直在路上。在我心中,文學始終神圣,我輩任重道遠。記得省文聯副主席——黃道俊先生,曾在一次培訓會上給我們講到“文學陜軍陣容龐大,愿大家站在高原創出高峰”!賈平凹先生也對陜西作家寄予厚望——“文學陣地需要你們這些志存高遠且又具備實力的作家”。當然,這話不是說給我。即便如此,我也會堅持我筆寫我心,堅持在文字中行走,在寫作中救贖!誰的一生,不是一邊丟盔棄甲,一邊重立山河?</div><div><br></div><div> 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在這里,我只是將八年過往做以誠懇的表達,是舊軀也是新生;是告別,也是下一場的序幕。愿未來,我們都有成長的無限可能!</div><div><br></div><div> 這篇文章,前前后后歷時一周,數易其稿,甘苦自知!感謝美篇這樣一個好的平臺,能讓我圖文并茂將八年過往傳神再現。再次感謝各位讀者朋友,感謝你們耐心品讀我的文字,也感謝自己苦心孤詣,認真記錄!以此才能不負小城八年愛的滋養!當然,值得一說的是,我寫文并非嘩眾取寵,刻意宣傳。不料卻撥動無數人記憶的神經,紛紛表示期待前往一睹小城芳容,很是開心。著名攝影師——焦波先生《俺爹俺娘》攝影紀錄片展出后引起軒然大波,全國各地一時竟是萬人空巷!這,也是一個傳媒人的使命。當然,對于他,我深深佩服也一直追隨;但能用文字這樣的形式做以記載,我,也是很欣慰的!再次感恩,一并致謝!!!</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回西安后大興善寺留念,總在這個時候,思念不聽話,自己跑出來……</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安康八年</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用六小時記錄</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欲說還休</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卻道天涼已是冬</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lef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文字:海水火焰</span></div><font color="#ed2308"><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圖片:海水火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微信:lnn1101587553</div></font></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沃县|
安吉县|
册亨县|
南澳县|
饶阳县|
太仓市|
夏邑县|
沙湾县|
醴陵市|
佛山市|
静海县|
广宗县|
辰溪县|
龙川县|
新津县|
贺州市|
临高县|
泰来县|
绥中县|
石楼县|
曲水县|
丘北县|
乌苏市|
民勤县|
黄平县|
华安县|
克什克腾旗|
北票市|
达孜县|
克东县|
宁南县|
方城县|
常熟市|
行唐县|
商洛市|
靖远县|
剑河县|
湘潭市|
华亭县|
中超|
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