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回顧我的軍旅生涯

王玨

<p class="ql-block"><b>也許是過分的愛你</b></p><p class="ql-block"><b>我才穿上這身軍衣</b></p><p class="ql-block"><b>告別家鄉的溫暖</b></p><p class="ql-block"><b>走向遠方的風雨</b></p><p class="ql-block"><b>把所有的苦和累</b></p><p class="ql-block"><b>都讓我一人擔起</b></p><p class="ql-block"><b>不許馬蹄硝煙</b></p><p class="ql-block"><b>驚擾你甜甜的</b></p><p class="ql-block"><b>甜甜的小夜曲</b></p><p class="ql-block"><b>我是那樣</b></p><p class="ql-block"><b>深深地愛著你</b></p><p class="ql-block"><b>愛你我才更愛</b></p><p class="ql-block"><b>這綠色的軍衣</b></p><p class="ql-block"><b>我是那樣深深地愛著你</b></p><p class="ql-block"><b>愛你我才更愛這綠色的軍衣</b></p><p class="ql-block"><b>也許是過分的愛你</b></p><p class="ql-block"><b>我才珍惜這身軍衣</b></p><p class="ql-block"><b>沿著親人的目光</b></p><p class="ql-block"><b>融進雄壯的軍旅</b></p><p class="ql-block"><b>把戀你的情和愛</b></p><p class="ql-block"><b>都捧給南北東西</b></p><p class="ql-block"><b>不許冰霜風雪</b></p><p class="ql-block"><b>打落你的金色</b></p><p class="ql-block"><b>金色的小茉莉</b></p><p class="ql-block"><b>我是那樣</b></p><p class="ql-block"><b>深深地愛著你</b></p><p class="ql-block"><b>愛你我才更愛</b></p><p class="ql-block"><b>這綠色的軍衣</b></p><p class="ql-block"><b>我是那樣</b></p><p class="ql-block"><b>深深地愛著你</b></p><p class="ql-block"><b>愛你我才更愛</b></p><p class="ql-block"><b>這綠色的軍衣</b></p><p class="ql-block"><b>我是那樣</b></p><p class="ql-block"><b>深深地愛著你</b></p><p class="ql-block"><b>愛你我才更愛</b></p><p class="ql-block"><b>這綠色的軍衣</b></p><p class="ql-block"><b>我是那樣</b></p><p class="ql-block"><b>深深地愛著你</b></p><p class="ql-block"><b>愛你我才更愛</b></p><p class="ql-block"><b>這綠色的軍衣</b></p><p class="ql-block"><b>綠色的軍衣</b></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軍人與艱苦、責任、犧牲、榮譽相伴</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回顧我的軍旅生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王 玨</b></p><p class="ql-block"><b>  有人認為和平年代的兵好當,穿著軍裝神氣,待遇高,生活條件相對較好,復員轉業后工作也有保障,不可否認這是事實。但當過兵的,特別是在野戰部隊干過的都知道,這只是看到了事物的表象,對軍人深層次的東西還不太了解。回顧四十多年的軍旅生涯,我深深感到軍人與艱苦、責任、奉獻、犧牲、榮譽等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此,我通過一些在野戰部隊生活和工作的事例,談談個人的親身感受。</b></p><p class="ql-block"><b>  一、部隊環境艱苦 </b></p><p class="ql-block"><b>  軍隊是執行特殊任務的武裝集團,平時就要培養和訓練在艱苦環境下的生活和作戰能力。</b></p><p class="ql-block"><b>  1969年初,在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珍寶島戰事爆發的大背景下,我從南京南師附中入伍來到了12 軍36 師108 團3 連。我們這個團的前身是紅軍團,黃崖洞保衛戰英雄團,</b><b style="color:inherit;">是赫赫有名的“朱德警衛團”。我所在的班排都是“上甘嶺一等功臣”班排。</b></p> <h3><b>  部隊的生活、工作和訓練環境比我想象的要艱苦的多。當兵第一年就在安徽全椒縣荒草圩的部隊農場種水稻,實際上就是“穿軍裝的農民”,駐地沒有電燈,沒有自來水,吃飯時在場地上一個班圍在一起,早晨要到河邊砸冰取水洗臉刷牙。作為城市兵,平田、打田埂、育秧、拔秧、插秧、除草、滅蟲、田間管理等農活都要學著干,確實不容易,很辛苦。</b></h3> <h3><b>  辛勤的勞動并沒有換來豐碩的成果,連隊負責的近五百畝水稻都已揚花抽穗了,卻被那一年的特大洪水給毀了。為了保護農場周邊群眾的安全和利益,部隊主動破圩蓄洪,洪水淹沒了營房,只露出個房頂。我們也被迫離開家園,幾千畝已經揚花灌漿的水稻顆粒無收,但這一年的“莊稼部隊水稻兵”沒有白干,我深深體會到了農民的辛苦,糧食來之不易,同時自己經受了磨煉,也學會了很多很多,為后來在艱苦環境下的成長邁出了第一步。</b></h3> <h3><b>  部隊的訓練同樣也是十分艱苦的。1974年冬季拉練到大別山,要徒涉一條四、五十米寬的河,寒冷的冬天赤腳過河是件十分痛苦的事,師醫院的女兵更是倒霉,由于想抄近道,少走些路,沒有按規定路線行進,河水漫過腰部,但她們堅持下來了。</b></h3> <h3>  <b>一次部隊演習,連續沖鋒8里路,提槍的手都抽筋了,有些戰士都累得吐了血,但還不能停下來。我當班長時,行軍訓練中經常要幫身體較弱的戰士背槍,最多時身上有過三支槍。<br></b><b>  一次夏季拉練,氣溫高達四十多度,該死的路上一棵樹都沒有,沒有避陽的地方,在烈日的烘烤下,人都虛脫了,不斷有戰士暈倒,有的剛把戰友扶躺下,自己沒走兩步也倒下了,沿途的一些農村大娘見到后直掉眼淚。口渴,水壺早就沒有水了,路邊有牛洗澡的水塘,不管三七二十一,照喝不誤。<br></b><b>  當時,部隊的攜具備裝很不科學,一個人負重平均達五、六十斤,炮團指揮連的一個方向盤手,本身體重只有96斤,負重卻達108斤,坐下后都起不來了。<br></b><b>  部隊往往都找惡劣的天氣訓練,雨天在田埂上行軍,經常摔得渾身是泥,炮連、機槍連的馱馬摔倒后就干脆不起來了。野營拉練每天行軍四、五十公里是常事。<br></b><b>  一次打空降演習,部隊一天一夜只吃了一頓飯,連續徒步強行軍一百多公里,最后還要翻躍一座600多米的高山,演習結束后三天,還有一些體弱掉隊的戰士才歸隊。</b></h3> <h3><b>  在艱苦的環境下也不是沒有樂趣,前面講到的特大洪水,在洪水退去的時候,我們幾個看守營房的兵在破圩口處扎上網,每天可以網到幾百斤魚,晚上七時左右網得全是蝦子,很有規律,連隊天天改善伙食。老兵們很有辦法,用粗繩子拴上裝有石塊的網袋,撐著用鋪板臨時拼湊起來的“船”在連隊的小生產地上來回拖拽,許多已經成熟的茄子、辣椒、西紅柿、黃瓜、筍瓜、東瓜、南瓜等從幾米深的水下紛紛浮了上來,解決了連隊吃蔬菜的問題。<br></b><b>  戰士都是年經小伙子,勞動和訓練強度大,飯量也大,炊事班往往做得不夠,老兵就教新兵一招,第一碗不要盛得太滿,趕快吃完,第二次結結實實弄上一碗,這樣就不會餓著了。晚上沒燈看不見,吃飯時最好用叉子,有選擇性,叉到硬的是蘿卜,軟的是肥肉,不硬不軟的是瘦肉,老兵的這一招還真靈。<br></b><b>  夜間訓練按方位角行進時,不準打手電,行進的第一個人不小心摸進地頭間的糞坑卻不聲不響,第二個人不知道也就跟著下去了,前一個人還振振有詞地說,這叫“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同甘共苦”。冬季夜行軍,有人在喊誰的“棉帽”掉了,伸手一抓,卻是一堆牛糞。一次夜間訓練觀察與潛聽,沒有發現目標卻抓到了七只刺猬。<br></b><b>  戰斗連隊都是清一色的男性,平時很少見到女性,有的老兵調侃道:“當兵三年,母豬變貂嬋</b><b style="color: inherit;">了”。有時連隊來了探親的家屬,值班排長喊向右看齊卻怎么也看不齊,大家的眼睛看著另一個方向。</b></h3><h3><b>  像這樣有趣的事還有很多,這真叫苦中有樂,樂在其中。</b></h3> <h3><b>  二、軍人肩負責任</b></h3><h3><b>  當兵為什么光榮,因為肩上責任重。為人民服務是軍隊的宗旨,每當危急時刻,軍人都是沖在最前面,每當遇到急難險重任務,都有軍人的身影。</b></h3> <h3><b>  1975 年,河南駐馬店地區遭到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三天降水量達一千多毫米,幾座大型水庫垮塌,數億立方的水直瀉而下,真是水火無情。據有關資料顯示,京廣鐵路被沖毀一百多公里,死亡人數僅次于唐山大地震。參與搶險救災行動的部隊有南京、濟南、武漢軍區,還有空軍、海軍,出動的裝備規模超過了后來的汶川大地震。洪水還在向安徽阜陽地區撲來。</b></h3> <h3><b>  為了保住淮南、淮北煤礦,保住津浦鐵路,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不再受到危害,我師接中央軍委命令,緊急前往防汛救災。我作為作訓參謀,隨師長先于部隊到達阜陽開設前指。</b></h3> <h3><b>  當時情況非常危急,我們到達阜陽縣城時要過一個大水閘,洪水都已漫過大閘,我們小車是從上面沖過去的。我隨師長到最前沿現地勘察情況,遠遠看見一條白線,洪水像錢塘江的潮水迎面而來,內陸地區成了一片汪洋,像到了海邊一樣,水中有一些稍高地方猶如小島。</b></h3> <h3><b>  阜陽縣的梁縣長見到我們后眼淚嘩嘩往下淌,子弟兵在最需要的時候出現了,怎么能不讓他激動呢?當時我深深感到人民群眾對軍隊的信任和希望,同時也感到肩上責任的重大。</b></h3><h3><b>  我們守得是最后一道防線,身后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軍委命令必須嚴防死守,不能讓洪水再前進一步。</b><b> </b></h3> <h3><b>  全師和陸續趕到的數萬民工在105華里的防汛地段上展開,最危險的地段都由部隊堅守。戰士下車后就直奔大堤,由于缺少防汛器材,河堤危在旦夕,戰士們不等命令就直接躍入水中,用自己的身軀筑起一道護堤。</b></h3> <h3><b>  黨團員組成的敢死隊沖在了最前面,上甘嶺一等功臣連沖在了最前面。紅軍團、“朱德警衛團”、“左權獨立營”上去了,戰爭年代有著卓越功勛的部隊像當年前輩一樣,為了人民的利益沖上去了。</b></h3> <h3><b>  天上下著大雨,坡陡堤滑,為了能更迅速地加固河堤,許多戰士躺在護坡上,讓戰友踩著自己的身體向上運沙包、石塊。當時的水利部長錢正英看到后,非常激動,高度贊揚我們部隊是支能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部隊,是支英雄的部隊。</b></h3> <h3><b>  為了與洪水搶時間、拼速度,部隊的指戰員們在大堤上不顧疲憊晝夜奮戰,災情稍有緩解,有些戰士就坐在自己堅守的泥濘的河堤上睡著了,一旦有了險情,他們又迅速撲向自己的崗位,拼死奮戰!</b></h3> <h3><b>  我在指揮所三天三夜沒合眼,時刻關注著水情和災情,協助首長調動資源,指揮部隊行動,最后我們守住了陣地,取得了抗洪斗爭的勝利。</b></h3> <h3><b>  1975年,蚌埠卷煙廠樓房車間倒塌,四層變成了一層,許多工人被埋壓在里邊,接到救援命令后,我隨師工兵營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展開營救,許多被埋壓的工人被及時救了出來,遇難工人的遺體也被一一找到。遇難工人的家屬們集體跪在警戒線外高呼:“解放軍萬歲!”這是對子弟兵最大的褒獎,這一幕深深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b></h3> <h3><b>  三、軍人準備犧牲</b></h3><h3><b>  現在已不是戰爭年代了,軍人還要準備犧牲嗎?回答是肯定的。我們師是北方甲種師,是全訓師,一直擔任總參作戰值班和機動作戰任務,一旦有戰事,隨時準備上前線。</b></h3><h3><b>  1979年初,中越邊境局勢緊張,軍委決定對越實行自衛還擊,要求我們師抽調部分戰斗骨干支援一線部隊。當時我擔任108 團9連連長職務,連隊被分配到23個名額,非常遺憾,不抽調干部參戰,我沒有機會上去了。</b></h3> <h3><b>  我們連是上甘嶺一等功臣連,也是全團的先訓連、標桿連,戰士們紛紛寫血書請戰,為了對戰士負責,為了捍衛連隊的榮譽,我與惲芒青指導員商量,選調軍事素質最過硬的戰士參戰。結果,我連參戰人員除了兩名被地雷炸斷腿外,沒有一位犧牲,而第一個犧牲的是5連的炊事班長,因為平時訓練少,戰術動作不到位,被越軍擊中。</b></h3> <h3><b>  訓和不訓大不一樣,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后來我在組織訓練時,經常用此事例教育戰士們不能偷懶,不然上戰場第一個被掛的就是你。</b></h3> <h3><b>  1985年我們師與1師、炮9師代表南京軍區參加了中越邊境的輪戰,又很遺憾,我已調離了原來的部隊。后來戰友們聚會時講到,此次輪戰,全師共犧牲了36名同志,有的戰友永遠留在了祖國的南疆。</b></h3> <h3><b>  2月8日下午,越軍突然向連隊陣地炮擊,陣地上一片火海,彈藥庫隨時有被引爆的危險。107團7連連長傅永先帶領戰士奮力挽救,并命令全連隱蔽。當進防炮洞隱蔽時,發現戰士江云發還沒有隱蔽好,他躍上前把小江推進防炮洞,并用自己的身體擋住正往洞口飛來的炮彈,被爆炸的炮彈片擊中犧牲,被中央軍委授予“勇于獻身的好連長”榮譽符號,追授一等功。</b></h3> <h3><b>  戰友們出征前喝“壯行酒”、“生死酒”,寫遺書的場面是非常感人的,因為他們明白,此去有些戰友可能永遠也回不來了。</b></h3> <h3><b>  特別是在攻打“A 型工事”的戰斗中,我軍一個連奪取了敵人的陣地,結果被反擊上來的越軍包圍,為了更多的殺傷敵人,他們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指揮員向我炮群發出了“向我開炮”請求,好在防炮工事被覆層有一米多厚,幾個炮群齊射,一頓狠揍,越軍傷亡過半,我軍沒有傷亡,守住了陣地。</b></h3> <h3><b>  軍人平時玩槍弄刀的,特別是實彈演習時,出現傷亡事故是難免的。我在師作訓科任參謀時,經常下部隊檢查、指導和考核部隊訓練,親眼目睹過戰友在訓練時犧牲的場面。</b></h3><h3><b>  108團特務連連長孫祥華在組織實彈投擲時,為了保護戰友而犧牲,被南京軍區授予“雷鋒式好連長”的榮譽稱號,追授一等功。</b></h3><h3><b>  106團炮兵股長上午還與我一塊兒交談,而下午卻在排除啞彈時犧牲了。</b></h3><h3><b>  1975年我師在山界組織加強步兵團夜間進攻實彈演習,107團工兵班副班長為了戰友脫離危險而犧牲。</b></h3><h3><b>  一次考核106團無后座力炮連實彈射擊,由于操作不慎,裝填手被炮尾噴出的火焰摧掉了半個身子,當場犧牲。</b></h3><h3><b>  108團7連組織手榴彈實彈投擲,想不到在安全距離以外200 米的一位戰士被彈片擊中而身負重傷。<br></b><b>  軍人時刻準備犧牲并非說說而已,一些戰友并沒有犧牲在戰場上,但他們同樣是為了母親的微笑,為了大地的豐收,為了祖國的安全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共和國的旗幟上同樣有他們血染的風采,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敬仰。</b></h3> <h3><b>  四、軍人崇尚榮譽</b></h3><h3><b>  美國西點軍校的校訓是“國家、責任、榮譽”。軍人把榮譽看得很重,因為榮譽反映了一個部隊的歷史和傳統,一個部隊的戰斗能力,它既是對你所作所為的一種肯定,也是對你今后發展的一種鞭策。</b></h3><h3><b>  我所在的師是一支具有光榮歷史和輝煌戰績的部隊,全師的三個步兵團,有兩個是紅軍團,另一個團由抗戰時期的“左權獨立營”發展而來。我當兵時所在的108團前身是紅軍團,是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又稱“朱德警衛團”。每個連隊都有自己的榮譽室,掛滿了錦旗,新戰士入伍后的第一堂政治課就是參觀榮譽室。</b></h3> <h3><b>  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直至抗美援朝,我所在的部隊參加了許多重大的戰役戰斗,如抗日戰爭時的平型關大戰、夜襲陽明堡機場、響堂鋪伏擊戰、百團大戰、黃崖洞保衛戰,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第五次戰役、金城防御作戰、上甘嶺戰役等,涌現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愛兵模范、愛民模范、模范共產黨員、一級戰斗英雄王克勤,“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伍先華、楊春增、胡修道等。</b></h3> <h3><b>  受到先輩們光輝業績和榮譽的影響,我從戰士到干部,始終都在一等功臣班、排、連任職,時刻警示自己要保持和發揚軍人的榮譽。入伍半年入團、一年入黨、兩年提干,所帶領的連隊榮立集體二等功,擔任科長的作訓科榮立集體三等功,個人被南京軍區評為 “軍事訓練標兵”,先后兩次榮立三等功,多次受到嘉獎,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優秀教員。這些除了領導的教育信任,戰友們的關懷幫助外,離不開個人對軍人榮譽的崇尚和追求。<br></b><b>  </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部隊榮立的三等功獎章</b></h3>   <b>回顧我的軍旅生涯,當年的艱難困苦、頑強拼搏、挑戰極限,已然成為人生路上豐厚的財富,我無怨無悔,沒有遺憾。部隊教會了我怎樣當好一名戰士,如何做一名真正合格的軍人。我沒有辜負父輩們對我的期望,如果有來世,我還要穿這身軍裝。</b>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农架林区| 灵武市| 武宁县| 上饶市| 静乐县| 定日县| 永州市| 红桥区| 邹城市| 香港 | 三穗县| 牡丹江市| 内江市| 衡水市| 芦山县| 台东市| 鄂州市| 昌宁县| 平定县| 菏泽市| 岳池县| 昭通市| 威海市| 老河口市| 兴国县| 屏南县| 荣成市| 灵石县| 安达市| 朝阳市| 永泰县| 梅河口市| 庆元县| 盖州市| 江城| 留坝县| 白河县| 西乌珠穆沁旗| 邓州市| 蓝山县| 晋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