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年的我感覺有點野,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眼看著秋盡冬來,草木枯黃。計劃著封了手杖,卸了背包,潛心讀書吧,但內心還是有點躁動,或許是人性使然,天生如此,有友相約南太行。在綜合各種因素后,策劃了這條雙底村--十八缸--馬武寨--七星潭--抱犢村-八里溝--雙底白陘古道環線線路。要想感受它的美,一定要親身去體驗,走入它,感受它,記錄它。</h3> <h3> 第一日 十八缸</h3><h3></h3><h3>先交待一下此次出場 的人物,本人老胡,還有老鄭、老王、老薛、老崔、老劉,老李,正如美女只是代表性別一樣,雖然顏值不高,但也自稱“呂梁七帥” ,要在江湖混,最好是光棍!因屬于探險性質,因此不敢組織女驢友。27日凌晨五點多,背著大包潛伏出家屬院,以避開同事如看猴般的好奇和領導對你臥病在床還背這么多古怪東西的疑惑,當然,還要對門衛解釋清楚里邊放的不是別人家的東西。按時到達集合點老薛家門口,就差一個老薛了,等待中我問老李:“見你早上四點多就在群里吵了,你怎么每次出行早上醒的那么早?上鬧鐘了?”老李搖頭:“不是,每天早上我都是被自己帥醒的!頓時石化!等了有十多分鐘,老薛才跑了出來,大家會意的笑了,其實是壞意的笑了,老薛趕緊解釋:看錯表了,真看錯表了。閑話少說,經過五小時的奔波,車行至雙底村,先找個歇腳的地方,路邊有“一線天客棧”,一問每人50元,住宿帶三餐。這價格便宜的都不想告訴別人了。美滋滋的感覺撿了個大便宜。雙底村周邊的景點太多了,有白陘古道、南北扒絕梯,十八缸,磨河大峽谷,先挑險的來,直奔十八缸。十八缸地處地八洞河村,聽其名就感覺頗有趣味,但從字面上就能直白讀解為:地下有八個洞的河道。村名與蝴蝶谷內的天然缸坑是否有某種聯系,無法考究,無從得知,但名若其村,地八洞河的巨大天然缸洞使其名聲大噪。轉入溝內,山路彎彎,蜿蜒向前,曲徑通幽。疊瀑連連,最神奇的是這一座山頭,象極了一匹馬。看著跨過的瀑布,還有馬,腦補了一幅《西游記》片尾的畫面,老王、老崔皆光頭,誰要當唐僧誰當吧,我也不爭,再說了,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穿紅衣服的那家伙象個猴子,就我這貌相,我主動牽個馬吧。</h3> <h3>十八缸所在的溝叫蝴蝶谷(地八洞、蝴蝶谷、十八缸,滿滿的武俠味兒),因在路西,當地人一直叫西溝,蝴蝶谷據說是為旅游開發而取的名字,據說里面有大量蝴蝶聚集。溯溪而上約二三里,路遇一老頭一老婦匆匆而下,擦肩而過也沒作停留,及至離去才猛然醒悟,莫非此二位是蝴蝶谷谷主夫婦?說起這夫婦兩人頗有些來歷,男的名叫寧金鎖(腦子里忽然跳到了范冰冰),此谷原不可行走,寧谷主硬是利用鋼釘鐵鏈樹枝等器材搭出了一條可供行人通過的道路,想想也是非常辛苦的,每天寧谷主鎮守谷口,過往驢友需每人出五元錢的材料費。急忙跑回去追上了谷主夫婦,請求谷主給我們放行,谷主搖頭不語,我們說可以加錢,每人給你十元,或者你說多少也可以,谷主夫人似乎有些動心,但谷主一面菜色,說我走了五里山路出來了,肚子餓的要吃飯了,不回去了,無論怎樣哀求,均不能讓谷主回心轉意,事已至此,抱著不撞南墻不回頭的決心,繼續前行。</h3><h3></h3> <h3>不一會的功夫就到第一缸,果不其然出了問題,缸內原放著兩個梯子不見了蹤影,第一缸旁邊山崖下有個草棚,里面放著三個梯子,梯子上了幾把鎖鎖在一起,寧金鎖啊寧金鎖,這名字真不是白叫的,如果采用暴力手段,是可以將鎖子砸開的,但實非我輩所為,李老師突然看到這一根棍子,心生一計,拿這根棍子能否先把一個體重較輕的人頂上去,剩下的就好辦了,利用繩子就能一一拉上去,老薛自告奮勇,俗話說英雄不問出路,流氓不看歲數,這老薛年齡雖大,但手腳真的利索,三竄兩蹦就上去了</h3><h3></h3> <h3>老崔帶的15米的大繩派上了用場,各施絕技,或攀或爬,大家一一通過。通過第一缸后,大家對老薛的表現一致叫好,認為他立了汗馬功勞,各種贊美之辭一一送上,老薛表示非常受用,兩只小眼睛都快迷的看不見了,我也加入了拍馬屁行列,感覺好久沒有人把馬屁拍的這么清新脫俗了!</h3><h3></h3> <h3></h3> <h3>由于寧谷主并非專業人士,所搭建的簡易繩梯安全度不高,有的用樹枝有的用鐵鏈,人上去,晃晃悠悠、戰戰兢兢,恐高的人會腿腳發軟,危險重重。這條路走起來真是驚險刺激,過癮十足。好在除了我們呂梁七帥,再沒別人,否則的話,等待就要浪費很多時間。</h3><h3></h3> <h3>入缸,攀缸,復入缸再攀缸,把能用的力量與靈活度都用上了,夠刺激,夠勁,夠味。就象喝了悶倒驢,可謂是缸連缸,缸摞缸,缸套缸。缸沿高度也從最開始的三、四米,猛增到了十多米。一缸更比一缸高,一缸更比一缸陡,一缸更比一缸險。缸的形狀也各有特點,圓的、扁的、長的、方的、條狀的、缸缸絕壁圓滑,</h3><h3></h3> <h3>阿健與崖壁和鐵鏈無數次的擦肩而過,衣服都快擦破了,也沒擦出個火花來。怪不得 人們說鐵石心腸的不容易走火!</h3><h3></h3> <h3>一定要抓緊這救命的梯子,否則一失足成千古風流人物還看今朝</h3><h3></h3> <h3>老鄭爬的是熱血沸騰,大汗淋漓,沖鋒衣纏腰上當裙子了,鄭大哥,要少解衣裳多解風情!不了解風情的話,風一吹可容易感冒啊</h3> <h3></h3> <h3>抬望眼,仰天長嘯,三十米外聽不見,八千米上云日現</h3><h3></h3> <h3>有一缸略有不同,不同之處在于有缸蓋,說是缸蓋其實是上面有一塊大石頭壓頂,只露一小洞,胖人很難鉆出來,就連我這樣的體型鉆出來也很費勁,需要先把背包卸了,然后艱難地鉆出去。那情形如同重生,正如五臺山佛母洞一般</h3><h3></h3> <h3>好怕怕!從哪里伸出來的手!</h3><h3></h3> <h3>王老師雖然體胖,但也鉆了出來,抑制不住喜悅之情,發出杠鈴般的笑聲,我隨之為之一震。</h3><h3></h3> <h3></h3> <h3>原以為剩下的就是好走的路了,結果要爬接近八十度的坡,手腳并用,真正的在爬山</h3><h3></h3> <h3>哇!上來就這么刺激!這么驚險!真夠意思!這樣的路我真心喜歡,內心探索的精神立刻升騰起來。</h3><h3></h3> <h3></h3> <h3>終于到了山頂,山頂屹立一棵600年白皮松,腰圍達3米多,枝葉覆蓋面積達100多平方米,十分壯觀。</h3><h3></h3> <h3>山頂有一村莊叫老皮莊,原已經全部搬遷,自有驢友行走后,有一村民回遷,買飯為生,每碗十元,這么艱苦的環境下,確實不貴。一狗、一老人、一村莊,觀日出日落,看云卷云舒,想必也是很愜意的事,老婆孩子熱炕頭,農婦山泉有點田。這樣的人生目標其實也是蠻不錯滴!</h3><h3></h3> <h3>楓葉紅櫨葉黃,最美的季節邂逅最美的太行山。下山的路好走了許多,不久便追上了上午入溝的湖北驢友,大家一起站在高崗上,尋找對面山上天險--南北扒絕梯,突然有一人指著對面大叫“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其他人順著他指的方向,也喊到:看到了,看到了,這時老崔提著褲子從灌木從里跑了出來,“看到就看到了,吼什么吼!”</h3><h3></h3> <h3></h3> <h3></h3> <h3>晚上回到雙底村,為祝賀成功穿越,大家多叫了幾個菜,還要了酒,無兄弟不戶外,一起干杯!本人實在不勝酒力,一喝就多,魯迅先生說,有一種幸福,把自己灌醉,給別人機會。。。。魯迅先生還說有一種痛,把自己灌醉別人也不要這機會.........半夜夢到魯迅先生找我談話,說他真沒說過這話!</h3><h3></h3> <h3>第二日 雙底村--馬武寨--抱犢村</h3><h3></h3><h3>路經村口一片柿子樹,秋去冬來萬物休,唯有柿樹掛燈籠,寓意事事如意</h3> <h3>山澗溪流潺潺,疊瀑隨處可見,清澈的泉水從石縫、草叢中汩汩流淌,匯集溝底,形成頗為壯觀的水流,向下游激流猛進,落差大的地方,便形成了這小壺口瀑布</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沿著兩岸忽左忽右,逆流踏水而上,趟過溪流,翻越巨石,穿梭在原生態的峽谷中,與溪流、瀑布零距離接觸,溪水從巖石上流過,經年累月,巖石被沖出一個個的小坑,在一塊塊石頭上沖出斑駁的花紋。</h3><h3></h3> <h3></h3> <h3></h3> <h3></h3> <h3>三岔口左行便進入了紅豆杉大峽谷,上世紀八址年代,山西師范大學師生在此發現了瀕臨滅絕的南方紅豆杉,大峽谷獨特的小氣候,使得一個物種在高緯度地區幸存下來。由于從此到馬武距離較遠,我們選擇右行,沿著小山谷走不久便開始爬山。感覺爬升不是很高,綠樹成蔭,讓人倍感溫暖的一路上戶外俱樂部的紅路標,總是在最需要的時候跳入眼簾</h3><h3></h3> <h3>不知不覺已爬上山頂,山頂小路一邊靠著崖壁,一邊臨著深淵,順著山勢蜿蜒,好在林木夾道,有驚無險,途中有兩條小路通向突向山谷的兩個觀景臺。觀景臺位置不是很高,站在其上,雖沒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但山高谷遠,層巒疊嶂,盡收眼底,心中別有一番感受,</h3><h3></h3> <h3>附近常有不少獼猴出現,說明這里的原始森林沒有遭到破壞。我們一行興奮的瞪大眼睛盯著兩岸懸崖,試圖尋找獼猴的蹤影,但峰叢相疊,森林稠密,”兩岸猿聲聽不見,身形已上萬重山。</h3><h3></h3> <h3>前往馬武寨的途中,老革命遇到新問題,由于沒有將軌跡導入地圖中,導致走錯了路,好在及時修正過來,但也耽誤了有半個小時才走上正軌。中午時分到達馬武寨。</h3><h3>馬武寨:據傳東漢名將馬武曾在此屯兵。有遺址。此地山上棘無刺,池中青蛙不鳴。相傳為光武帝劉秀因避王莽追趕,曾被棘牽衣而命去刺,因厭蛙聲聒噪而禁蛙鳴。此乃神話,但棘無刺,蛙不鳴屬實。</h3><h3></h3> <h3>從馬武出來,再走不遠便是一處斷崖,遠看峽谷中道崩俎,路不知歸處。走近看別有洞天,斜向左側崖壁中有一掛壁小路,傾斜而下,與崖底小路銜接。崖壁小路中央,有一道柵欄,布滿羊糞,想必是羊避雨之處。</h3><h3></h3> <h3>進入抱犢溝,峽谷呈蛇曲狀蜿蜒向深山里延伸,兩邊都是高聳入云的懸崖峭壁,山勢巍峨險峻,崖上枝繁葉茂,谷底植被稀少,晚秋時分,散落的樹葉鋪滿小路,“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h3><h3></h3> <h3>環顧四周,石壁禁錮,前不見出口,后不見來路,直到近前才峰回路轉,峭壁又生出一小徑斗折而下,石壁濕滑,有些地方不得溜起滑梯,終于熬到豁然開朗,發覺自己仍處在懸崖之上,此前曾有驢友墜亡,后釘了數根鐵柱。</h3><h3></h3> <h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h3><h3></h3> <h3>快到抱犢村右轉有一絕美之處七星潭,又名七仙潭,堪稱世外桃源。為當地人稱為整個太行山脈最美的地方,驢友們稱之為“密境”-----(東漢馬武藏糧草的地方),-意為此地景色窒人,卻少人問津。當地老百姓傳說:這七個潭,是天上的七仙女下凡沐浴的地方,所以叫七仙潭。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呂梁七帥豈能錯過這樣的機會!</h3><h3></h3> <h3>竟然有兩位高人在此仙境釣魚,魚竿的一頭觸摸著內心,魚鉤的一頭懸掛著夢想,也是醉了</h3><h3></h3> <h3>兩岸蒼山夾峙,瀑布水流化成騰空的泡沫,躍入深潭,激起陣陣水霧煙云,</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傍晚時分終于來到一個只有幾戶人家,不通公路的村莊--抱犢村。在村委會門口,留下這張照片。時光苒茬,人生苦短,一晃幾十年的蹉跎歲月盡已化作記憶殘留,當我老去時,還能有幾個曾經的朋友在一起喝酒吃肉回憶我們今天的征程和探險,夫復何求?</h3><h3></h3> <h3></h3><h3>第三日 抱犢村---八里溝--白陘古道</h3>抱犢村的標志---老龍口<h3></h3><h3>從老龍口左行500米,有一抱犢天梯,下去后便是八里溝,不下天梯直行十五公里便是錫崖溝,但我們選擇了右行下八里溝。</h3> <h3></h3> <h3>從老龍口 右行不遠便見到了抱犢村最重要的運輸工具,卷揚機。據說此機高程800米,村里要買東西,從河南雇三輪車拉進山溝,再從懸崖下吊上來即可由于崖高,而且無信號,底下人裝完了貨物無法通知上邊的人,只能以放炮為號。</h3> <h3>在晨光的掩映下,凝神抬望,但見峰巒起伏,重疊環繞,山路蜿蜒深邃,漫山紅葉,織就了深秋的彩錦。</h3><h3></h3> <h3></h3> <h3></h3> <h3></h3> <h3>八里溝標志性景點----石人迎客</h3><h3></h3> <h3>“行走山間,你會獲得山的正能量。</h3><h3></h3><h3>自然的平和之氣會像</h3><h3>陽光照耀著木林一樣涌進你的心田,</h3><h3>風會吹散你心中的陰霾只留清新,</h3><h3>暴雨會釋放它的能量、</h3><h3>讓關懷如同秋季的落葉一樣灑滿人間。”</h3><h3> ----約翰 繆爾</h3> <h3></h3> <h3>八里溝天河瀑布</h3><h3></h3> <h3>穿山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溪澗焉能留得住,終須大海作波濤</h3><h3></h3> <h3></h3> <h3></h3> <h3></h3> <h3>從八里溝景區出來后,包車再次前往雙底村,目標白陘古道。白陘自公元前550年齊師伐晉之前就存在了,距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1968年以前,此路一直是村民的出行的通道。保存的如此完好,不禁讓人感嘆。為了降低上山的難度,古人將路修成之之型,連續形成了72拐,盤旋而上,和現在的盤山公路一樣,雖然稱72拐,但走起來卻不至于勞累,不一會兒便登頂。</h3><h3></h3> <h3>黑毛溝,溪水天然的阻斷了南北通道,但現在已經沒有人類到達不了的地方了,現在修建了公路,天塹變通途</h3><h3></h3> <h3>當眾驢友面對太行山美景,發出陣陣驚嘆:“真好啊!太美了!太行山風景真好啊!”的時候,我卻對越來越寬的小路、越來越多的的垃圾、越來越消失的石頭房子古樸村莊,越來越新的建筑,越來越商業化的村子、充滿了迷惑與不安!</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宁县|
乐东|
建水县|
平利县|
德昌县|
遂溪县|
温泉县|
穆棱市|
定兴县|
郎溪县|
贵溪市|
剑川县|
青州市|
松滋市|
连云港市|
郓城县|
铜川市|
双柏县|
马公市|
林口县|
凌源市|
沈阳市|
饶河县|
文化|
项城市|
富锦市|
南宫市|
乐昌市|
莎车县|
泾阳县|
万全县|
石嘴山市|
双桥区|
宁国市|
甘德县|
义乌市|
吉水县|
时尚|
贵德县|
江口县|
罗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