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楔子:</h3><h3> 2017年,隴海鐵路寶雞到蘭州段高鐵正式通車。橫貫中國北方大陸的鐵路(至烏魯木齊)終于實現了全線高鐵覆蓋。國慶,我計劃一路從陜西寶雞乘坐高鐵到蘭州去看看久違的朋友、同學。坐上開往甘肅的列車,頓時感覺同行的旅人變得淳樸起來!沖出秦嶺,就是甘肅天水,天變得高了很多,不到三小時就是蘭州了!晚上和同學聚會時剛剛復轉不久的蘭空上校同桌就問我第二天什么安排?我說,如果交通便利,我想回永登看看。他們詳細地把去永登的各種交通方式告知我,我謝絕了他們的陪同,決定獨自上路。</h3><h3> 永登,這是我童年發送信件的唯一目的地,應該是:甘肅省永登縣84703部隊!!!那里,是我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一段不可能忘卻的記憶;是我父母生活和戰斗過30年的地方;是父輩們青春和熱血的見證。如今,這個早已不復存在的番號已經成為歷史的留存,現在的兵,可能都沒聽說過了!</h3><h3> 今天之所以寫這個楔子,是源于我回京后便想把永登的圖片整理起來,就做了個集子的初稿,想著工作閑暇再把它的內容豐滿起來,也算是對人生經歷的一種記述。我每走過一個地方都有記錄的習慣,但許多會半途而廢只留了圖集,朋友圈是個好東西,能讓你隨感隨發。于是漸漸的卻忘了這還沒有完成的:滿城~永登!直到這兩天我爹在他的戰友群里轉發了我的一篇游記,有叔叔阿姨通過點擊我的作品發現了這篇關于永登的未完成的集子,告訴老爹我才想起。</h3><h3> 一個只有圖片,還沒來得及補齊所有文字的集子,居然勾起父輩們的集體回憶,記起他們年輕時代的崢嶸歲月!在那段依舊戰火紛飛的日子里,一批批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有志青年走到一起,為共和國的安寧筑起銅墻鐵壁!</h3><h3> 當年意氣風發的革命軍人,今日許多已到耄耋古稀之年,年輕的也是花甲之人了!我知道你們當中有很多人和我爹一樣想過要回老部隊看看,但是由于身體、家庭、身處環境等種種原因不能實現。于是我決定,要趕快把這篇東西整理完成,盡量詳實的用我的所見所聞,把這個昔日你們曾經生活和戰斗過的地方比較完整的展現在大家面前。請允許我用我的文字和圖片帶您重溫那片你們曾播撒青春,為之奮斗的土地!!!</h3><h3> 文章冗長,敬請海涵。??????</h3> <h3> 故事一定要從蘭州站開往張掖方向的列車開始。這是原來的蘭州火車站,現在在西固區有了現代化的高鐵站~蘭州西。蘭州市人非常智慧,把老式綠皮火車串聯成連接機場、高鐵站,火車站的城際列車,稱作~蘭鐵城鄉惠民列車,極大方便了需要往返幾處的旅客和市民,大大縮短了幾處重要地標之間的通勤時間和通勤成本,的確便民。我從高鐵站到市區火車站的票價是1元,通勤時間12分鐘,這么好,我也是醉了!??只是,這里面太熱!??<br></h3> <h3> 這丹霞感覺比張掖的丹霞如何?這還是中午十一點,天氣不太晴朗的樣子,如果是晴朗天氣日暮時分,也是赤焰一般妖嬈。其實由蘭州向西北,過永登、天祝、武威一直到張掖,盡是這樣神奇美麗的丹霞地貌。現在我就坐在去張掖的列車上,去三十年前到過的只有兩條橫豎交叉街道的小縣城~永登!<br></h3> <h3> 車行此處,列車員開始兜售苦水鄉特產的玫瑰精油香皂了。不過,價格沒有貴的離譜,甘肅河西走廊一帶的人,畢竟淳樸,差不多10-15元一塊。而且,真的好用!</h3><h3> 記起來昨天做通勤車的時候,坐在對面的女人約晚飯,約了靖遠縣、蘭州郊區、蘭州市區,以及其他各處的朋友共進晚餐。現在蘭州交通發達成這樣了嗎?她們要去黃河劇場邊的火鍋店,然后晚上8點還要去中川機場趕飛機??????我不是故意聽的,她說話聲音太大!????<br></h3> <h3> 到了,火車上看下去滿城營區的面貌,那個水塔還是當年的水塔。</h3> <h3> 現在的永登火車站,原址未變。記得那年自衛反擊戰蘭州軍區回防,凱旋門一直從這里搭到營區門口。感覺有無數輛炮車開進院里來了!</h3> <h3> 如今的我已經進不了營區,只有在外圍轉上一大圈。</h3><h3>滿城村~社會主義新農村!??????<br></h3> <h3> 老鄉們問我找誰,我說我在很多年以前在這里上過學。他們費解而又親切的看著我。誰會想到三十多年前的沒有桌椅,沒有黑板,只有高年級留下的舊課本,周一升旗只能靠嘴唱國歌的那個農村希望小學,現在是這個樣子:教室窗明幾凈,花團錦簇,綠樹成蔭,操場平整,和大城市一樣的塑膠跑道,墻報板報都是孩子們新奇的創意……</h3> <h3> 記得一天放學回家,沒有和同學一起走,自作聰明就是從這里看上去結實無害的土地里抄近路回滿城大院。結果一腳踩進去,就沒到了膝蓋。原來這是冬灌過得土地,外面只干了一層外皮,里面是富含水分的土壤,其實就是稀泥地,而且很深??我當時已瘋,大聲哭嚎,把七里八鄉的老百姓都喊出來了??????,大人們把我從爛泥里拖拽出來。最后此事以我被火車站上班的家屬阿姨騎車帶回大院交給正在醫院上班的我媽,我媽有理有據地成功打我一頓作為終結??????<br></h3> <h3>一般我干壞事都不讓大人抓住,這回沒轍了,被活捉現行??當地人把挨打叫‘熟皮子”,第二天上學,同學問我被熟皮子沒?我瞪死你們??????<br></h3> <h3>現在地里多是種滿了經濟作物,農民們多少年如一日的在烈日下勞作,這個季節像是豐收的樣子。</h3> <h3>村里全是瓦房,而且是很有民居特色的那種。這和我第一次來甘肅的印象有了千差萬別,那應該是在從北京到酒泉的列車上,我看到的是清一色的土坯房,在我印象里,甘肅的房子就該是那個樣子滴。</h3> <h3>村里有完備的康樂設施供村民們使用,完全和城里的小區沒什么兩樣。</h3> <h3>墻壁上也涂滿了充滿傳統文化內容的宣傳圖文,頗有些世代書鄉的味道!這點,遠遠勝過某些城市的城市公共圖文。</h3> <h3>鄉村街道整潔,纖塵不染!</h3> <h3>通往村外的道路也是平整的水泥馬路。</h3> <h3>站在這田邊,一種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激壯情懷油然而生。</h3> <h3>田地盡頭的高樓大廈,是永登縣新縣城,開發區。</h3> <h3>這芹菜真新鮮,走過旁邊就能聞到撲鼻的芹菜特有的香氣,這在城里是無論如何感受不到的!</h3> <h3>當年的農村荒河灘,今日又染秋色!<br></h3> <h3> 永登雖然只距離蘭州110多公里,但兩地間海拔卻差出將近1000米,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高原氣候,年平均氣溫為5.9℃,年均降溫水量為290毫米,年日照時數為2659小時,平均無霜期121天。這成為當地植被自然選擇的先決條件。</h3><h3> 這種叫做“木槿”的花,是當年我家院子里的當家花旦,也是能在這個地區茁壯成長的主流花卉品種之一。還有一種是八瓣梅,是另一種典型的溫帶高原花卉,長大后知道他還有另一個更文藝的名字:格桑花!</h3> <h3> 這條大路是在滿城西門外新修的濱河大道!寬闊筆直,可以直接上到高速。旁邊莊浪河水靜靜地綿延流淌。濱河綠帶園林綠化做的非常好!現在是縣城人民休閑納涼的好去處!</h3> <h3> 莊浪河位于甘肅省永登縣境內,屬于黃河干流水系,是黃河的一條重要支流,在河口達川鄉附近匯入黃河。
莊浪河流域位于黃河中游左岸,在甘肅省西部蘭州以上,北自北緯37°27′南至36°10′。西起于東經102°29′東至103°30′。北以雷公山、烏鞘嶺、毛毛山與古浪河流域為界,東以 大松山、小松山與騰格里沙漠為界,西以朱固大阪、黑剌山、馬營山、馬牙山與大通河流域為界。流 域 長 度 為1 7 9公 里,平均寬度僅23公里,北寬南窄,全部流域成為狹長三角形。<br></h3> <h3>莊浪河,永登的母親河!<br></h3> <h3>這條翻騰著泥沙的河流,孕育了兩岸上千年的農耕文明!</h3> <h3>林蔭小路,浸染秋色。</h3> <h3>《小路》。 </h3><h3>作詞:謝波杰爾柯夫 作曲:尼伊凡諾夫
一條小路曲曲彎彎細又長
一直通往迷霧的遠方
我要沿著這條細長的小路
跟著我的愛人上戰場
他在冒著槍林彈雨的危險
實在叫我心中掛牽
我要變成一只伶俐的小鳥
飛到愛人的身邊
陪伴他,伴著戰場的硝煙
一條小路曲曲彎彎細又長
我的小路通向遠方
請你帶領我吧我的小路
跟著我愛人到邊疆<br></h3> <h3>霜葉紅于二月花!</h3> <h3>不是雨季,水量似乎還是比較充沛。記得在這里上初一那年,上午都是晴空萬里,但是每天午后,都會有一場大雨倏忽而過,天空又被刷得碧藍了!這里海拔高,通常過了9月1號天氣就很冷了!那年9.1開學第一天,天氣預報說有雪??,于是我爹我媽愣是逼我上學必須穿棉襖??????。這日子在北京我都是穿裙子的,我說什么都不愿意,覺得會被同學笑話死。后來成功被我爸打了一頓,這是他這輩子第二次打我。其實第一次,也是在這個滿城里打的我??????</h3> <h3>營區西大門。</h3> <h3>虹鱒魚是炮一旅參加自衛反擊戰的那年,滿城村從美國引進的,甘肅永登地區獨特的地質地貌蘊藏了豐沛的天然地下水資源,這里水溫水質與它在美國的家最為相似。現在虹鱒魚已在此安家三十余載,并且早成為滿城鄉最出名的吃食,多少食客千里迢迢過來就為了這一口純鮮美味!<br></h3> <h3>這家四海魚府,就在河邊。我剛被隔壁一個磕著瓜子的胖子女人開的滿城魚府拒之門外,正感嘆滿城人也不淳樸了。馬上,就被這家老板熱情接待了,沒有因為是一個人收到任何冷落,還貼心的給了一個小小包間,好不愜意。<br></h3> <h3>他家直接把飯店蓋在了魚池上面,客人直接看到腳下的虹鱒魚。這個真是好吃,嫩極了,鮮極了。這么多年,這里的虹鱒魚依舊最好!??????<br></h3> <h3>你看大姐給我沏茶放了多少冰糖。<br></h3> <h3>高湯調制的鍋底!</h3> <h3>永登獨特的海拔,地下水終年不高于18°的水溫,區別于旁邊莊浪河裹挾大量的泥沙,清冽的水質造就了美國虹鱒最適宜的生活環境,這一點是中國其他地方,永遠無法復制模仿的。如今全國那么多虹鱒魚,肉質口味無論如何無法匹及。<br></h3> <h3>Q彈的肉質,鮮美的蘸料,造就了永登虹鱒舌尖上的饕餮!</h3> <h3>格桑花開!~滿城<br></h3> <h3>營區東西兩邊的馬路上,是成排的民用設施,基本都是機動車4S店,東邊多為國產農用或客貨兩用車行,西面則是民用臥車轎車城市SUV店。這里是凱悅旗艦店。</h3> <h3>滿城南側的村子,我問老鄉這個村的名字,他們說就叫南門村。沒有滿城村那么整齊劃一,整個村子成黃色調,與滿城村在視覺上產生很大差異。村子文化建設似乎也沒滿城村那么到位,但卻有一座醒目的財神廟,不知里面供奉著哪位上仙???相隔不遠的兩個村落,民風差異竟如此之大,我也是醉了!??????</h3> <h3>隱約看到舊城墻。</h3> <h3>這里是滿城營區的南門,南門村是否以此得名?(經資料查考,這村現在應該叫復興村,竟然與滿城村同樣是幾百年歷史的古老村落)村民說,這里面還有一層老城門,而我想象中,這扇門里面應該停了一架炮車??????</h3> <h3>滿城~前世今生</h3><h3>清高宗乾隆二年(1737年),清政府派北京滿城軍營正白旗副都統色爾古楞率八旗滿洲,八旗蒙古的協領、佐領、防御步軍尉及八旗驍騎1400多人駐守莊浪(今蘭州永登縣)。(我說我爹為啥會來這當兵?原來幾百年前老北京旗人就班師來過這兒了,還是驍騎營??)滿城軍營,南北長752米,東西寬527米,呈長方形,面積0.4平方公里。城墻底寬10米,頂寬8.5米,高11米,墻外包磚兩層。該城建有內外8門,有門樓8座,角樓4座,鋪樓16座,軍房50間,馬步兵房2442間。東門外有一開闊平地,辟為教場,并建牌樓1座,演武廳1座。城內東西、南北兩條大街,有縱橫數條小巷相通,大什字建有關帝廟,全城設計合理,布局整齊。滿城軍營建成后,遠近行商漢民逐漸前來貿易,加之滿城位于絲綢古道,又離縣城較近,便很快形成南、北門(現柳樹鄉復興村、城關鎮滿城村)街市,比較繁榮。乾隆初駐防滿城軍營的有506戶2000余人 。
清乾隆年間,清政府又從寧夏滿城軍營派幾百八旗鐵騎前來駐防莊浪(今蘭州永登滿城軍營)。下設佐領5名,防御5名,筆帖式1名,云騎尉3名,領催30名。 道光初編制為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官兵及家屬。 光緒時期,莊浪(永登)滿營計有前鋒領催馬甲680名,步甲64名,炮手10名,養育兵75名,弓箭鐵匠15名,馬320匹。 至宣統時永登滿城軍營由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共同駐守。 民國政府及國民黨對各族人民實行了剝削和壓迫的政策,滿族人民還受到排滿政策的傷害。民國4年(1915年),裁城守尉。民國8年(1919年),甘肅提督張廣建強令城內滿人遷往坪城滿州營耕種自食。城內滿族人大部分分散謀生,少數仍留住城內西側。民國17年(1928年),滿民亦遇涼州鎮守使馬廷勃之西軍燒殺,更使城內一片荒涼,破敗不堪。民國24年(1935年),駐防武威的騎五師馬步青部韓起祿旅在滿城內東部建營駐防。民國27年(1938年),國民黨中央稅務總局又利用滿城營房集訓緝私總隊。
解放后,至1952年,人民解放軍某炮師(你們懂的??????,一支英雄的部隊??)進駐滿城,城內的20余戶滿族人遷出滿城。 滿城從建城至今已二百六十余年,經歷了興盛——衰落——復興的歷程。自解放后,該城受到了很好的保護。現在城內柏油馬路寬闊整潔。路旁綠楊偉岸挺拔,直沖藍天,—排排營房白墻紅瓦,整齊劃一。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清朝時期這里就是朝廷屯兵之所,直到今天,軍種和番號不知改變了多少回了!</h3><h3><br></h3> <h3>軍營正門口沒法拍照,現在更是進不去,只是遠遠望去依稀還是記憶中美麗的樣子:高楊挺拔,內城巍峨。只是大禮堂不知道晚上會放什么電影?操場上還停了多少輛炮車?每天早中晚的軍號聲是否依舊那么嘹亮?內城樓左手邊的師醫院,老媽的同事摁住我給我打針輸液的地方(其實最早醫院應該在城樓門洞右手邊,后來軍人服務社的地方。)之前的夯土城墻里面就應該是內城,原來家屬院的位置,那里是我曾經的家。</h3> <h3>感覺這是在原來城墻外又筑起一道城墻。</h3> <h3>從縣城打車回來的軍人和家屬。</h3> <h3>從這里,我叫了一輛出租車,問他能不能帶我去看看永登縣城?司機大叔躊躇一下問我:30塊錢,我帶你把永登都轉遍,行不?我說:給您50,咱們出發!</h3><h3>之后,他開車帶我走遍永登的每一個地標性地點,一刻不停的為我介紹新城,老城;政府,公檢法;從幼兒園到高級中學;他家配套完備的新小區;引以為豪的人民公園,人民廣場,青龍山公園;縣城西面半坡上正在興建的開發區;永登縣最高級的四星級酒店;還有那年代久遠的古老城垣遺址……</h3> <h3>永登縣隸屬于甘肅省蘭州市,位于甘肅省中部,東經102°36’至103°45’,北緯36°12’至37°07’。東鄰甘肅省皋蘭縣和景泰縣,西靠青海省民和縣,南接蘭州市的紅古區和西固區,北連天祝藏族自治縣。從南到北最長距離107公里,從西到東最寬距離101公里,總面積6090平方公里。永登縣地形特征可概括為“兩河夾三山”形成黃土丘陵區和秦王川盆地。<font color="#010101"><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white-space: normal;">地貌上表現為石質山地與黃土丘陵交錯分布。地勢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與黃土高原西部過渡地帶,也是祁連山</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white-space: normal;">支脈東延與隴西沉降盆地間交錯的過渡地區。境內山巒重疊,丘陵起伏,河水縱貫。高聳入云的烏鞘嶺</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white-space: normal;">矗立縣北,黃河在縣南蜿蜒流過,整地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在3000~1600米之間。</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white-space: normal;">永登縣屬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為5.9℃,年均降溫水量為290毫米,夏季雨水較充沛,年日照時數為2659小時,平均無霜期121天。金</span>屬礦藏有銅、鋁、鋅、鐵、錳、金等。截止2010年,探明非金屬礦藏主要有:石灰石儲量約2.94億噸,石英石儲量約3.1億噸,石膏儲量1674萬噸,煤儲量約1.3億噸,還有大理石、芒硝、磷等礦藏。</font>
永登是漢族聚居、少數民族散雜居的地區。截止2010年,主要有漢族、回族、滿族、藏族、土族、東鄉族等17個民族。其中漢族占全縣人口的98%,回族占1.2%,藏族占0.2%,其他少數民族占0.6%。2010年,年末總人口52.2萬人,年末常住人口人口41.94萬人,自然增長率7.41%。
</h3> <h3>如今永登縣公檢法部門都搬到了新城區。</h3> <h3>拔地而起的功能齊備的生活小區。</h3> <h3>2010年永登縣擁有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5.43萬人,其中小學在校學生3.20萬人,初中在校學生2.23萬人,分別比"十五"末減少1.53萬人和0.47萬人。2006年至2010年,小學從319所減少到253所,減少66所;初中從43所減少到36所,減少7所。小學、初中入學率均達到100%,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100%。永登縣城鄉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生活費補助標準每生每學年小學500元、初中750元。
2010年,永登縣有完全中學4所,高級中學4所,普通高中在校學生達1.25萬人,比"十五"末凈增了0.13萬人。高中升學率達到57.9%,比2006年提高了13.17個百分點。2010年永登縣擁有幼兒園41所。<br></h3> <h3>人民的公園~今天的永登,簡直就是一個水清景明的城市大花園!給我當向導的出租車司機大叔自豪的說,今年永登縣被評為文明衛生城市,這里空氣質量良好,無論新區還是老城,街道干凈整潔,綠化程度高,人民安居樂業。夏天時候,各個廣場被廣場舞者占據,還不夠跳的!當初的永登人總是想著要是能去到百公里外的蘭州省城去生活便是最好不過的了。現在許多出去的人卻想回到這個寧靜安詳的小城。這里物價穩定,生活成本較低,城市建設,基礎設施,人民生活水平卻不輸大城市。更主要是永登的自然風光明麗,空氣質量優良,人口密度較低,外來人口適度,生活節奏安逸,這是任何大城市都無法復制的。如今,這里是53萬人口的城市,并且都是永登本地人。<br></h3> <h3>公園里有人工湖面,湖水倒映著綠樹紅花,一番秀美的江南景象。這一切,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是難以想象的。那時,水對永登而言是何等寶貴?!滿城軍營每天是定時供應自來水的。每天晚飯后必須馬上洗碗,否則一會兒就要停水了!實在要吃水,就要到院里的水井里去打水!現在想來,當時的生產力水平的確有限。</h3> <p style="margin-bottom: 15px; padding-right: 17px; padding-left: 17px; border: 0px; line-height: 29px;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white-space: normal;"><font color="#010101">大麗花(Dahlia pinnataCav.)~我認為西域最美麗的花朵。別名大理花,天竺牡丹,東洋菊,大麗菊,菊科、年生草本,有巨大棒狀塊根。光照時間一般10~12小時。莖直立,多分枝,高1.5-2米,粗壯。原產于墨西哥,墨西哥人把它視為大方、富麗的象征,因此將它尊為國花。該花喜歡涼爽的氣候,9月下旬開花最大、最艷、最盛,色彩極其絢麗鮮艷,花期較長。但不耐霜,霜后莖葉立刻枯萎。生長期內對溫度要求不嚴,8~35℃均能生長,15~25℃為宜。此花種植環境并不苛刻,非常適合內陸高海拔較干旱地區種植,我在美國西部也看見過一些被作為景觀花卉的大麗花!如今真是氣候變暖,十月一了,大麗花盛開!</font></h3> <h3>那個原來只有兩條街道的大西北小縣城,誰會想到它今天是這樣滴!<br></h3> <h3><font color="#010101">這里的彩色葉植物種植技術已很成熟。</font></h3> <h3>這個縣政府還在老城區,從門外看去,里面一片濃蔭庇護。</h3> <h3>這是當年的那條縱向的大街。就是縣政府的所在地,現在已經不是人員密集區域了。</h3> <h3>司機大叔一定要我看清這個酒店的名字,說這里是永登最豪華的大酒店。他非常自豪的告訴我這是個叫某愛萍的女士,他們縣最成功的人士,發跡之后回饋鄉里蓋的大酒店。問我聽沒聽說過這位知名人士,我表示沒有。從他的小眼神可以看出,他這是一定看出我是個從小地方來的,沒見過什么大世面不知道什么大人物的人了!??????</h3> <h3>這是我能看到的,永登縣城最北面的樣子,是個駕校教練場。再向北就沒有路了,只有農田。</h3> <h3>老城區!唯一可以隱約摸索到的永登古城遺跡的地方恐怕就是這兩段被淹沒在居民小區里的古城墻了!就這樣被鑲嵌在現代建筑物當中,幾百上千年的風霜今天是最美的風景,他鐫刻著西部世界的風云變幻,歷史滄桑!大叔開車走街串巷,帶我走近他能找到的每一段古城墻遺址。大叔鄭重地和我說:他們被保護的好好滴!<br></h3> <h3>我初一曾經就讀過的永登縣第一中學,大院里的所有適齡孩子都曾在這里學習。現在,仍是全縣乃至全省最好的學校。</h3> <h3>青龍山公園是凝聚永登人民智慧和心血創造的“人工花園”,總占地面積32公頃,1981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園內有鐘鼓樓、眼光閣、臥龍橋、騰云橋、玉皇殿、牌坊亭、蝴蝶亭、鴛鴦亭、永寧寺等十多處仿古建筑,總建筑面積達4000多平方。明代長城橫穿公園,漢代長城在后山穿過。<br></h3> <h3>永登-----
西漢元狩二年(前121年),漢武帝開辟河西,從此永登正式納入西漢的版圖。令居,元鼎二年(前115年)建縣。令居轄區為今永登縣北部與天祝一帶。西漢末,王莽建立新朝,將令居、允街、浩縣分別改名為罕虜、修遠、興武縣。東漢設令居、枝陽、允街、浩亹4縣,歸涼州刺史部金城郡轄。東漢末年,曹魏統一中國北方后,仍由金城郡轄,廢枝陽縣,令居、允街、浩亹3縣依舊。
西晉末,涼州刺史張宜復設枝陽縣,并在建興四年(316年),分金城之令居、枝陽二縣,又立永登縣,合三縣立廣武郡。這是“永登”名稱在歷史上首次出現,取永遠五谷豐登之意。五胡十六國的前涼、前秦、后秦、后涼、南涼、北涼先后占據。南涼禿發烏孤建都于廣武。北涼沮渠蒙遜加固允街縣城。
南北朝時,拓拔魏在莊浪河川設廣武縣屬廣武郡。
唐武德二年(619年),設廣武縣,乾元二年(759年),又改廣武縣為金城縣,歸隴右道蘭州轄。
北宋初仍為廣武縣屬蘭州,為吐蕃唃廝啰統治。景德年間,為西夏占領,屬西涼府,在今紅城子駐有卓羅和南監軍司,進行區域性統治。
元代元年(1264年),設莊浪縣,歸永昌路管轄。
明洪武五年(1372年),將莊浪縣改為莊浪衛。明初,元宗室脫歡率部投誠,安置在連城。自明初至民國改土歸流,魯氏家族一直統治連城一帶。
清代,“康熙二年改衛為所,雍正三年裁所,設平番縣,隸涼州府”。并在河橋驛附近設浩分縣(后改名為西大通分縣)。
民國二年(1913年)歸河西道,民國三年改屬甘涼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歸蘭山行政區。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為永登縣,由甘肅省政府直轄。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劃為第一行政督察區轄。民國三十年(1941年)又劃為第六行政督察區轄。
解放后,最初由甘肅省武威專區領導,1955年河西三專區合并,歸張掖專區領導,不久劃歸定西專區。1958年12月,撤銷永登縣,設蘭州市永登區。1961年,恢復永登縣,仍屬蘭州市。1963年,又從蘭州市劃出,改歸武威專區。1970年,復歸蘭州市至今。<br></h3> <h3>所謂軍人者,就是守這樣一方疆土,保無數百姓平安!</h3> <h3>夕陽如血,又照在這山巒大地之上,看著這西部壯美的大地,你是否依舊激情豪邁!</h3> <h3> 真心感謝父母前輩為我們開墾了能夠堅守忠誠,善良,剛強,堅韌,果敢,正義的土壤,為我們今生前行指明方向。感謝滿城的那座充滿綠色的軍營,承載我們多彩的年少時光! <br></h3><h3> 時光荏苒,四季更替。時代尖兵,芳華永駐!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再有戰爭,我們仍將必勝!????</h3><h3> 人生此處,未必夕陽!你們仍應該有當年的意志和希望:保重身體,樂觀向上。不為疾病所妥協;不為瑣事而憂傷。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用樂觀豁達的心態度過人生最愜意時光!戰友相聚,不吸煙,少喝酒,莫激動!這是子女們最大的愿望!</h3><h3>謹以此文,獻給所有在:
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炮十五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炮一旅,
現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某部
生活和戰斗過的全體官兵及其家屬子女。
文中如有不妥,請叔叔阿姨兄弟姐妹們指正!
<br></h3><h3> 公元 二零一八年八月一日</h3><h3> 賀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九十一周年</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安县|
潢川县|
延津县|
柘荣县|
呼伦贝尔市|
江西省|
彰化市|
历史|
武宣县|
拜泉县|
嘉荫县|
华亭县|
邹城市|
视频|
冕宁县|
金坛市|
南安市|
正镶白旗|
同德县|
乌拉特中旗|
南华县|
丰镇市|
惠来县|
利川市|
大姚县|
峨眉山市|
镇雄县|
玛沁县|
永仁县|
威远县|
九龙城区|
大连市|
黔南|
乐清市|
衡东县|
若尔盖县|
巴中市|
谢通门县|
淮阳县|
河曲县|
拜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