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那年,她說她喜歡法國梧桐</h3><h3> 他就把梧桐種滿了整個南京</h3><h3> 金秋的中山陵</h3><h3> 黃色是用梧桐樹編織的絲帶</h3><h3> 藍色的寶石是美齡宮</h3><h3> 這是一個只有南京人</h3><h3> 才懂的愛情奇跡</h3><h3> 這是兩個人的曠世愛戀 </h3> <h3> 黃色是梧桐樹的絲帶</h3><h3> 項鏈上的藍寶石就是美齡宮</h3><h3> 那是蔣介石送給宋美齡的別墅</h3><h3> 這個沒有說出聲的愛</h3><h3> 世人在幾十年后的今天</h3><h3> 竟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h3> <h3> 夏天的美齡宮</h3><h3> 宛如一顆璀璨的綠寶石</h3><h3> 同樣美得讓人心醉</h3> <h3> 這絕對是全世界最牛的項鏈</h3><h3> 全世界最浪漫的傾城之戀</h3> <h3>宋美齡 1897年出生于上海浦東,生平跨越了三個世紀(jì),中華民國前第一夫人,精通六國語言</h3><h3>多才多藝,興趣廣泛,活躍于政治外交領(lǐng)域,棋琴書畫樣樣精通,曾向張大千學(xué)習(xí)山水畫,拜黃君璧、鄭曼青為師,學(xué)習(xí)花鳥畫。</h3><h3> 她,就是一個內(nèi)心藏著</h3><h3> "風(fēng)騷"的文藝女青年</h3><div> 宋美齡</div> <h3> 上帝讓我活著,我不敢輕易去死</h3><h3> 上帝讓我去死,我絕不茍且偷生</h3> <h3>1943年,為取得美國對中國抗戰(zhàn)的更多支持和幫助,宋美齡以第一夫人身份訪問美國,受到了國家元首級的待遇。</h3><h3><br></h3><h3>2月18日,宋美齡在美國國分別向美國參、眾議院發(fā)表了長達20分鐘的演講。當(dāng)天,宋美齡穿著黑色金絲絨旗袍,胸前別著鑲有寶石的中國空軍徽章。</h3> <h3>這也是美國國會歷史上第二位女性登上國會演講臺,此次演講被列為美國國會歷史上重要的演講之一。</h3><h3><br></h3><h3>當(dāng)時,議員和旁聽席上皆座無虛席,國會議員們凝神聆聽宋美齡演講。</h3><h3><br></h3><h3>當(dāng)她說到,經(jīng)過五年半的抗戰(zhàn),中國人民相信,"與其忍辱接受失敗,不如光榮地冒失敗之險,去爭取勝利"時,議員們?nèi)w起立,熱烈鼓掌長達四分鐘之久。</h3> <h3>這一幕成為了永載史冊的珍貴鏡頭</h3><h3><br></h3><h3>有議員說,他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場面,蔣夫人差點讓他流下淚來。</h3><h3><br></h3><h3>她的美麗和優(yōu)雅、魄力與智慧迅速征服了美國人,旋即刮起了"宋美齡旋風(fēng)"。她的演講通過收音機在全美轉(zhuǎn)播,許多雜志以她的肖像作為封面</h3><h3><br></h3> <h3>隨后的幾個月里,宋美齡遍訪了多個州舉行演講,總計有超過25萬人聽過她的演說。美國民眾也更加了解與關(guān)心中國的抗戰(zhàn)進程,慷慨捐款。宋美齡此行為抗日戰(zhàn)爭贏得了數(shù)億美元的物資支持。</h3><h3><br></h3><h3>羅斯福也主動表態(tài),要以"上帝充許的速度"向中國運送軍火,美國國會更順勢廢除了實行已有60年之久的惡名昭彰的"排華法案",提高了美國華人的地位。</h3> <h3>美國總統(tǒng)夫人埃利諾對其欽敬不已:"我不得不為她動人的氣質(zhì)感到榮幸之至。演講時,她又儼然像一個斗士"。</h3><h3><br></h3><h3>1943年11月,宋美齡隨蔣介石出席中、美、英三國首腦開羅會議。</h3> <h3> 開羅會議</h3> <h3>明眸皓齒,一襲繡著金色菊花的緊身黑緞旗袍更襯得宋美齡雍容典雅。彼時,她扮演的角色不是夫貴妻榮的女配,更不是聊勝于無的"壁花”,穿梭于蔣介石和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等一眾決定世界走向的巨頭中間,她毫不怯場,更不輸陣,充分展示了她圓熟自浴的交際能力和縱橫捭闔的外交才干。</h3><h3><br></h3><h3>由于蔣介石不會說英語,居中斡旋,翻譯協(xié)調(diào)的工作全部有宋美齡負(fù)責(zé),羅斯福事后說:"現(xiàn)在想想,我對蔣先生的認(rèn)識,幾乎全部是通過他夫人"。</h3><h3><br></h3><h3>他答應(yīng)給中國九十個師的武器裝備,連一向剛愎自用的丘吉爾都爽快地同意出兵緬甸,幫助中國打通滇緬公路。</h3> <h3>丘吉爾對羅斯福說:"這位中國女人可不是弱者"!</h3> <h3>宋美齡成為他在這個世界上最欣賞的少數(shù)女性之一:"夫人的著裝極為瀟灑合身,非常特殊亦極有魅力”。</h3><h3><br></h3><h3>旗袍隨她征戰(zhàn)各種重要場合,外事活動。左右逢源的她儀態(tài)萬方,妙語連珠。魅力四射的宋美齡總能牢牢攫住全世界的目光。</h3><h3><br></h3><h3>她一手創(chuàng)建了中國空軍,被譽為空軍之母。此后的八十余年,包括她出席美國國會,都會在華麗的旗袍上別一枚空軍徽章。</h3><h3><br></h3><h3>"飛虎隊”的陳納德將軍在第一次見到宋美齡后就對其非常仰慕,在日記中稱宋美齡為"我永遠的公主”。</h3><h3><br></h3><h3>宋美齡的巨大魅力令蔣介石倍感榮耀:"夫人的力量,抵得過二十個陸軍師</h3> <h3>旗袍作為中國最具傳統(tǒng)美的服飾之一,不僅對身材比例有著高要求,更對女人的氣質(zhì)神韻尤為茍刻。體態(tài)非濃纖合度者穿不得,氣韻非雅致逸態(tài)者襯不起。</h3><h3><br></h3><h3>宋美齡為了保持這種骨肉勻停、綽約多姿的狀態(tài),對自己的身材管理極為自律。多年以來,她一直堅持合理膳食,飲食清淡。</h3><h3><br></h3><h3>她精彩的一生堪稱傳奇,但她的生活方式宛如清教徒一樣節(jié)制內(nèi)斂。</h3> <h3>在宋美齡的官邸放有一小臺磅秤,每天都要稱自己的體重,一旦超出既定標(biāo)準(zhǔn),她會立刻開始控制飲食,正餐改為蔬菜水果沙拉,直到身材輕盈如初,才會恢復(fù)吃點肉類。</h3><h3>她從年輕時候體重50公斤左右,后來幾十年的時間里,她的旗袍很少修改尺寸,直至百歲高齡,她的體態(tài)也未出現(xiàn)過任何臃腫。</h3><h3>她收藏的一千件旗袍顏色參差,款式各異,但她最鐘愛的始終是那么幾款,不僅見證了她最美麗的時刻,也收納了生命中那些風(fēng)云際會或彌足珍貴的時光。</h3><h3><br></h3><h3>當(dāng)她站在演講臺上,慷慨激昂時,旗袍成了她的戰(zhàn)衣。當(dāng)她依偎在他身邊,千嬌百媚時,旗袍成為了她的錦衣。</h3><h3><br></h3><h3>旗袍作為她的御用服裝,每每令她光彩照人時,少有人知,她穿著戰(zhàn)服亦有不遜軍人的勇毅。</h3><h3><br></h3><h3>當(dāng)年宋美齡在武漢保衛(wèi)戰(zhàn)中,冒著槍林彈雨,四次到前線,五次差點送了命。</h3> <h3>宋美齡在前線給抗戰(zhàn)受傷士兵包扎</h3> <h3>在71軍死守河南富金山的第九天,前沿戰(zhàn)壕里的團長沈芝生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身著軍服,頭戴鋼盔的宋美齡竟然出現(xiàn)在陣地上。軍長宋希廉聞報后要來奉陪,也被宋美齡嚴(yán)令擋在了山頭指揮部。宋美齡不但帶來了最急需的武器彈藥,還有自己真情的鼓勵。</h3><h3><br></h3><h3>人人皆謂她的夫君權(quán)傾天下,她可以順理成章養(yǎng)尊處優(yōu),但她的志向不是成為金絲雀,而是一只既可以翩躚于長空,亦能迎擊風(fēng)雨的云雀。</h3><h3>小女人的嫵媚,大女人的果敢在她身王相得益彰,妙合無垠。</h3> <h3>宋美齡自少女時期,又僅將化妝當(dāng)成一種社交禮貌,更視之為一個人精神風(fēng)貌的外顯。即便人至暮年,每天仍會花上很長時間去精心打扮</h3><h3><br></h3><h3>宋美齡畢業(yè)于美國著名的威爾斯利女子學(xué)院。</h3><h3>她博覽群書,學(xué)貫中西,精通六國語言。</h3><h3><br></h3><h3>此外,她還多才多藝,涉獵廣泛,遍及音樂、外語、宗教、體育、美術(shù)等多個領(lǐng)域,而繪畫是她終生愛好。</h3><h3><br></h3><h3>上世紀(jì)30年代,宋美齡曾師從張大千,后來到了臺灣,又隨黃君璧和鄭曼青學(xué)畫。黃君璧教她習(xí)山水、鄭曼青教她繪花卉。</h3> <h3>國畫大師黃君璧指導(dǎo)蔣宋美齡作畫</h3> <h3>剛開始學(xué)畫時,她每天下午,都一個人鉆進畫室,埋頭苦練,滿地都是她畫壞揉成一團的廢紙。</h3><h3><br></h3><h3>到臺灣后,生活平靜,她對書畫的熱愛與興趣更是如雪融春泉般地傾瀉出來。她三天兩頭跑到臺中看古字畫,并悉心研磨,勤學(xué)不輟,她的畫作進步神速,日臻佳境。</h3><h3><br></h3><h3>宋美齡當(dāng)眾揮毫潑墨,勾皴染點。在場的人都紛紛贊嘆宋美齡的畫筆精墨妙,意趣盎然,清逸處顯靈氣,厚樸處毓舒潤,某些地方甚至還勝老師一籌。從此,大家宋美齡畫作真?zhèn)蔚馁|(zhì)疑煙消云散。</h3> <h3>西安事變次日,宋美齡給蔣介石寫信,要他</h3><h3>"為國珍重"</h3> <h3>包括她的小楷,不僅清麗俊秀,亦鸞回鳳舞。剛?cè)嵯酀墓P格,令人驚艷不已。</h3><h3><br></h3><h3>西安事變時,她親履險境,救夫于難。她寫給丈夫的信以端正的小楷寫就,骨骼清雅,亦有不遜須眉的剛節(jié)之氣,字里行間充滿牽掛與關(guān)愛:"妹日夕祈禱上帝,賜福吾兄,早日脫離惡境。請兄亦祈求主宰,賜予安慰。為國珍重為禱……妻 美齡"。</h3><h3><br></h3><h3>蔣感嘆:"妻之于夫,不惜犧牲其本身之一切,以保全余之身心為唯一目的,殊為可感。"</h3> <h3>在蔣介石的日記中,更是將其對愛妻的繾綣之情展露無遺。</h3><h3><br></h3><h3>蔣介石第一次見到宋美齡,就在當(dāng)天的日記里寫了四個字——心甚依依。他曾莽撞孟浪,獵艷漁色,但遇到她,變成那個"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的歸人。</h3><h3><br></h3><h3>多少風(fēng)雨夕,多少危境淵藪,她與之同度共涉。他因此剖白對她的感念與愧疚:"三妹愛余之切,無微不至,彼之為余犧牲幸福,亦誠不少,而余不能以智慧、德業(yè)自勉,是誠愧為丈夫矣!"</h3><h3><br></h3><h3>抗戰(zhàn)初期,宋美齡勞軍途中遭日機轟炸,車翻受傷,此后疾病纏身。</h3><h3><br></h3><h3>1942年,宋美齡赴美治病。在日記中蔣介石用大段篇幅記述了送別妻子的過程,精確到每一個節(jié)點:"五時醒后又能安眠,默禱妻此行平安成功……九時,送妻至九龍鋪機場,同上機,送至新津大機場,換大機……十二時,送妻登機……別時,妻不忍正目仰視,別后黯然銷魂,更感悲戚。"</h3><h3><br></h3><h3>在一份代遺囑中他鄭重交代,"余死后,不愿國葬,而愿與妻美齡同葬于紫金山霞洞西側(cè)山腹之橫路上。"</h3> <h3>宋美齡與蔣介石 蔣經(jīng)國坐在石墻上</h3> <h3>甚至諄諄告誡經(jīng)國、緯國兩兒皆須聽從其母美齡之教訓(xùn),凡認(rèn)余為父者,只能認(rèn)余愛妻美齡為母,不能有第二人為母也。</h3><h3><br></h3><h3>她此生的一大驕傲當(dāng)是,又僅令他愛,亦讓他敬。</h3><h3><br></h3><h3>她是他甘苦與共的妻,也是與子同袍的戰(zhàn)友。</h3><h3><br></h3><h3>蔣去世后,臺灣政壇數(shù)度更迭,她自知大勢已去,自1994年起,遂長居紐約。</h3><h3><br></h3><h3>1995年7月26日,宋美齡以近百歲高齡,應(yīng)美國國會之邀從紐約飛抵華盛頓,出席為慶祝二戰(zhàn)結(jié)束50周年而特意為她舉辦的酒會。宋美齡從走下專機的那一刻起,一直精神矍鑠。在平地上不坐輪椅,接受中外人士致意時,亦頻頻起身答謝。</h3> <h3>1995年,美國華盛頓,美國國會特意為她舉辦慶祝二戰(zhàn)結(jié)束50周年的酒會,接近百歲高齡的宋美齡發(fā)表了演講</h3> <h3>當(dāng)日下午5時,宋美齡在眾人扶持下步入會場,發(fā)表了演講,受到熱烈歡迎。一位美聯(lián)社資深記者說:"我覺得她的腔調(diào)和咬字比撒切爾夫人還要好。"</h3><h3><br></h3><h3>2003年10月24日,宋美齡在紐約辭世。</h3><h3><br></h3><h3>生于19世紀(jì),歷經(jīng)20世紀(jì)的波詭云譎,見證了21世紀(jì)文明曙光,這位跨越了三個世紀(jì),享年106歲的宋家小妹安詳?shù)亻]上眼睛。"穿著旗袍,妝化得很好,就好像只是睡著了一樣"。</h3> <h3>宋美齡生前不接受口述訪問,也表示未曾留下任何日記類資料,宣稱"把一切交給上帝"。</h3><h3><br></h3><h3>她曾說,上帝讓我活著,我不敢輕易去死,上帝讓我去死,我決不茍且地活著。</h3><h3><br></h3><h3>宋美齡十一度成為《時代》的封面人物,美國前國務(wù)卿基辛格如此評價她:"一位亂世美人,以女性非凡的情感,影響了大千世界。"</h3><h3><br></h3><h3>是非成敗,自有千秋公論;而歷史功過,亦清濁可分。但對于宋美齡而言,這樣的謝幕,也許正是她要的收梢。</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漳县|
贵溪市|
三门县|
砀山县|
湄潭县|
松阳县|
昌宁县|
辽阳市|
金塔县|
琼结县|
响水县|
广宁县|
辽阳县|
高邮市|
鹿邑县|
隆德县|
安徽省|
大冶市|
宾川县|
唐海县|
平顶山市|
和静县|
临猗县|
长岭县|
美姑县|
赤城县|
阜阳市|
依兰县|
郸城县|
新乡县|
虞城县|
云龙县|
蒲城县|
教育|
白城市|
读书|
肥西县|
九台市|
亳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大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