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 <h3>看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榮國府、寧國府兩座宅邸,浩浩蕩蕩竟占了一條街。如此龐大的家族,上千口人丁,究竟是靠什么在維系?</h3><h3><br></h3><h3>除了先人留下的豐厚的家底,還有圣上的偏愛垂青,“家訓”、“家風”,才是他們歷經(jīng)百年而不失大家風范的秘訣。</h3><h3><br></h3><h3><b>《紅樓夢》不僅是部經(jīng)典,還是現(xiàn)代家庭借鑒學習的最佳范本,來自賈府的十條家訓,條條發(fā)人深省,只要讀懂一條,就能受用終生!</b></h3> <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1</font><br></b><font color="#ed2308"><b>要疼愛不要溺愛<br></b><b>要天性不要任性</b></font></h1> <h3>“可知你我這樣人家的孩子們,憑他們有什么刁鉆古怪的毛病兒,見了外人,必是要還出正經(jīng)禮數(shù)來的。若他不還正經(jīng)禮數(shù),也斷不容他刁鉆去了。”</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紅樓夢》 </h3> <h3></h3> <h3>一回,賈府來了遠客,老太太便讓寶玉出來見客。客人見寶玉長得可愛,便都走上去拉著他的手問話,寶玉笑著回答,絲毫不敢怠慢。</h3><h3><br></h3><h3>臨走前,客人們紛紛感嘆:寶玉作為一名嬌生慣養(yǎng)的公子哥,性格怎么這樣好?被幾個陌生人拉來拉去,還問長問短,不僅沒生氣,還如此溫順有禮。</h3><h3><br></h3><h3>可見,寶玉雖是賈母心尖兒上的肉,自小在外人面前卻總是循規(guī)蹈矩,絕不任性而為。寶玉還是個孩子,自然爛漫放誕,但天性的釋放要建立在”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的基礎(chǔ)上,方釋放得得體,方爛漫得可愛。</h3><h3><br></h3><h3>假如賈寶玉是個沒里沒外、無休無止的“熊孩子”,憑他生的怎樣漂亮好看,也不可能受到賈府上上下下的真心喜愛。</h3><h3><br></h3><h3><b>大人溺愛孩子是很常見的,可真正的“愛”絕不是放縱,而是教會他行事的規(guī)矩,讓他明白家訓背后源遠流長的道理。</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2</font></b></h1><font color="#ed2308"><b><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念書的時節(jié)想著書</b></h1></b><b><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不念的時節(jié)想著家些 </b></h1></b></font> <h3></h3> <h3>說到讀書,《紅樓夢》里最討厭此事的就是寶玉了。有一回,賈寶玉要開學了,臨行前,他的大丫鬟襲人囑咐他說:</h3><h3><br></h3><h3>“讀書是極好的事,不然就潦倒一輩子......但只一件:只是念書的時節(jié)想著書,不念的時節(jié)想著家些。別和他們一處頑鬧......雖說是奮志要強,那工課寧可少些,一則貪多嚼不爛,二則身子也要保重……” </h3><h3><br></h3><h3>襲人雖是個年輕的丫鬟,說話卻成熟老道,短短幾句話卻抓住了教育事業(yè)的核心問題:為什么要讀書?如何讀好書?</h3><h3><br></h3><h3>首先,作為學生,上學是第一要義,若是你該讀書的年紀不好好讀,不去學知識、練本領(lǐng),那今后又該如何走進社會?又何談修身齊家?其次,<b>讀書講求一個度,貪多不益,寧可慢工出細活,也別想一口氣吃成個胖子。最后,不讀書的時節(jié)要多多惦念家中的親人,長輩的叮嚀、父母的教誨更要時刻放在心間。 </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3<br></font></b><font color="#ed2308"><b>掌控人生<br></b><b>從管住“嘴”開始 </b></font></h1> <h3></h3> <h3>劉姥姥第一次進大觀園時,心中就佩服道:這些老爺太太、小姐公子,每天有多少美酒佳肴擺在面前,要換做別人早就吃成個胖子啦!可奇怪的是,賈府里的男男女女都身材勻稱,各個如同畫里走出來的金童玉女!</h3><h3><br></h3><h3>尤其像林妹妹、王熙鳳、平兒等人,都是一水兒的苗條身材,好似弱柳扶風。劉姥姥發(fā)現(xiàn),這群小姐們吃飯只吃七分飽,再好吃的東西最多只夾三筷子就一定要放下了,不僅可以保持身材,還能鍛煉自我的意志。劉姥姥不禁感嘆:這才是真正的大家風范! </h3><h3><br></h3><h3>“吃”是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動,也是最難管控的部分:<b>如果你想要主宰自己的人生,就要從“管住嘴”開始,不可隨心所欲,切忌暴飲暴食。 </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04<br></b><b>尊重每一個生命<br></b><b>不論貧窮與富貴</b></font></h1> <h3></h3> <h3>很多人只看見劉姥姥被眾人取笑,卻沒看見賈母對她的喜歡與憐愛,見她吃飯吃得香甜,便趕緊把自己的菜也端去給他,又命一個老嬤嬤將各樣菜都給劉姥姥的孫子板兒夾在碗上,好讓孩子吃得開心。</h3><h3><br></h3><h3>吃完了飯,方才“捉弄”劉姥姥的王熙鳳和鴛鴦也都來向姥姥賠不是,生怕姥姥受委屈,她們紛紛解釋說:一切都為了老太太開心,并無他意。等到劉姥姥回家那天,不僅老太太,還有王夫人、鳳姐,包括丫鬟平兒,都貼心地準備了禮物,有吃的,有穿的,有用的,還有一筆讓劉姥姥一家置辦田產(chǎn)或做小本買賣的本錢。不得不說,確實是無微不至,尊重有加了。</h3><h3><br></h3><h3>這便是賈府的教養(yǎng):哪怕你王侯貴胄,我也不卑不亢,不攀附,不諂媚;哪怕你平頭百姓,甚至于街頭乞丐,我也以禮相待,絕不傲慢。<b>尊重每一個生命,不論貧窮還是富貴,因為生命都是珍貴的,人要學會感恩,學會回饋,真正成為一個“大寫的人”。</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05<br></b><b>有了“佳”人<br></b><b>也不能忘了“家”人</b></font></h1> <h3></h3> <h3>《紅樓夢》里寶黛的愛情羨煞旁人,人人都希望和黛玉一樣能有一個知己寶玉,把她時時放在心里,似乎“愛情”就是他倆人生的全部。可實際上,寶玉絕不是個“唯愛情主義”的人,在他的心里,人世間除了美好的戀愛,還有父母長輩需要悉心服侍,家人在他內(nèi)心永遠是第一位的。</h3><h3><br></h3><h3>就連他對林妹妹表白心意時,也沒有將孝道拋之腦后。賈寶玉是這么說的: “除了老太太,老爺,太太這三個人,第四個就是妹妹了……”</h3><h3><br></h3><h3>佳人雖難得,但<b>家人是永遠支持你、保護你的血脈至親,他們無條件地站在你身后,從你來到這個世界上開始,毫無怨言地愛著你。</b>這種愛,雖不轟轟烈烈,也沒什么浪漫情懷,但它平淡真切,永遠不會隨著時光流逝而消散。</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6<br></font></b><b><font color="#ed2308">給孩子多一些愛的教育</font></b></h1> <h3></h3> <h3>還記得賈寶玉被父親賈政毒打的情節(jié)嗎?那可堪稱是《紅樓夢》里戲劇張力最足的片段,為了賈寶玉這個“孽障”,不僅賈政痛心疾首、怒其不爭,王夫人也傷心不已、捶胸頓足,連一向氣定神閑的老太君也怒發(fā)沖冠,言辭狠戾,但她生氣不是因為寶玉犯錯,而是為了賈政“暴力”的教育方式。</h3><h3><br></h3><h3>老太太說的好,哪有小孩子不犯錯的?可一犯錯,你就打罵,長此以往你可以知道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孩子是要教的,一遍不行就兩遍,兩遍不行就三遍。可如果為了一時的憤怒,圖一時的痛快,把孩子給打怕了、打壞了、打碎了心,那種靈魂深處的傷痛可是父母永遠不能彌補的。</h3><h3><br></h3><h3>對待年幼的孩子,悉心的教導永遠比呼來喝去要明智得多,一個巴掌打下去很容易,可它留在心坎上的印記,卻一輩子也抹不掉;縱然孩子有淘氣的地方,有搗蛋的行為,但家長們都是知書明理的,都是成熟穩(wěn)重的,我們更應該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愛。</h3><h3><br></h3><h3><b>因為孩子需要的,是愛的教育。 </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07<br></b><b>真君子<br></b><b>說的出就要做得到</b></font></h1> <h3></h3> <h3>書中貌比黛玉的尤三姐,一心只鐘意柳家公子柳湘蓮,卻不想冷心冷面的柳公子雖然答應了這門婚事,之后卻又心生悔意。最后,柳湘蓮上門退婚,一定要討回定親信物——鴛鴦寶劍。剛烈的三姐痛心不已,她一生只愿嫁他一人,如今既然對方反悔,她也無意茍活,于是三姐拔劍自刎,香消玉殞。</h3><h3> </h3><h3>柳湘蓮后悔不已,自己言而無信,反斷送了佳人性命。 </h3><h3> </h3><h3>所謂君子,說的出,就要做得到,要為自己說出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負責,捍衛(wèi)言語背后的那份神圣。<b>誠信,是每個人立足于人世間所需具備的最基本的品質(zhì):言必行,行必果,才是真君子。</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8<br></font></b><b><font color="#ed2308">衣服,是你的第二張臉</font></b></h1> <h3></h3> <h3>襲人因母親病重,要即刻回家侍奉。丫鬟回家,本不是件大事,但因襲人的身份不同,既是賈府里的大丫鬟,又是寶玉將來的屋里人,于是王夫人命王熙鳳仔細打點襲人的包裹,還有她穿戴的衣服首飾。</h3><h3> </h3><h3>鳳姐見慣了世面,最懂規(guī)矩,也最識大體。</h3><h3> </h3><h3>她見襲人雖然戴了些釵镮,卻沒有一件足夠體面的大衣。王熙鳳便拿出自己的衣服來,送給襲人,好讓她穿著回家。一來是為了賈府的規(guī)矩,不能讓旁人小看;二是為了襲人自己,她如今不是普通下人,而是未來的姨奶奶,只有穿著得體,才能受到府里上上下下的尊重。</h3><h3> </h3><h3>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從事什么工作,哪怕是最平凡的職位,最普通的活計,你的衣服都代表了你的第二張臉。衣服雖是身外物,卻能第一時間顯露出你的個性、心態(tài)、地位甚至處境。<b>一件好的衣服,未必昂貴奢華,但一定要大方得體,符合你的氣質(zhì),展現(xiàn)你的審美。這樣無論遇到什么樣的事情,只要穿著那件衣服,你都能昂然自信地應對。 </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09<br></b><b>樂善好施<br></b><b>好人終有好報</b></font></h1> <h3></h3> <h3>劉姥姥因家道艱難,來至賈府里打秋風,討些施舍。</h3><h3> </h3><h3>換做一般人家,不是嫌棄地把人趕走,就是閉門裝看不見;可賈府里的王夫人、鳳姐兒,卻一點兒都沒有瞧不起初來乍到的劉姥姥,反而請她吃飯,熱情款待,還體體面面地贈她一包銀兩,絕不提“施舍”二字,只道是親戚間的“情分”。</h3><h3> </h3><h3>樂善好施到這樣的程度,可見家訓的存在是多么重要!</h3><h3> </h3><h3>雖然日后賈府不幸落難,王熙鳳昔日給予劉氏的恩情得到了回報,她的女兒巧姐幸免于難。但人世間多的是不求回報的付出,人們因幫助了他人而發(fā)信內(nèi)心地快樂。<b>如果人人都能在別人危難時伸出援手,幫他一次,拉她一把,那愛的能量必然會不停地流轉(zhuǎn)下去,有一日,它也會降臨到你我的身上。 </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10<br>凡事當有度<br>做人應知足</font></b></h1> <h3></h3> <h3>書中著名的《好了歌》曾唱到人世間四種叫人忘不了得“好東西”:一<b>個是功名,一個是金銀,一個是嬌妻,一個是兒孫。</b></h3><h3> </h3><h3>為了功名利祿,為了美女如云,為了權(quán)勢地位,為了不肖兒孫,人們不舍晝夜,傾盡所有,以為如此便能換來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卻不知,所有金碧輝煌、光彩奪目的東西不過是稍縱即逝的夢幻泡影。</h3><h3> </h3><h1><b><font color="#ed2308">只有平淡自然,才是真真切切。</font></b></h1><h3> </h3><h3>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可別讓這句話,再在你我的身上重演。</h3><h3><br></h3><h5><font color="#808080"><b>來源:百草園書店</b></font></h5><h5><font color="#808080"><b>圖片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b></font></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平县|
白水县|
浏阳市|
杨浦区|
繁峙县|
儋州市|
清新县|
焦作市|
迭部县|
射洪县|
当雄县|
油尖旺区|
明溪县|
蒙阴县|
惠州市|
贵阳市|
祁连县|
曲松县|
云龙县|
瑞丽市|
东辽县|
皋兰县|
苍溪县|
应用必备|
岑溪市|
桐梓县|
亚东县|
县级市|
汶上县|
宿迁市|
凉城县|
元氏县|
韩城市|
望江县|
泽州县|
杂多县|
清涧县|
利辛县|
西和县|
襄垣县|
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