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長大以后,我們似乎害怕的東西越來越多,顧慮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過多杞人憂天的想法像是籬笆一樣將我們圈禁在了自己安逸又狹小的世界里。</h3><h3><br /></h3><h3>破除籬笆對我們的禁錮,走出自己被局限的世界,不妨學著去做一個積極的悲觀主義者吧。建立一個即使很小的目標,嘗試在犯錯和失敗中吸取經驗增加自己的切身體會。在朝著目標全力以赴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更享受的是努力的過程中帶給自己的踏實感,而不是目標達成之時那短暫的成敗感。</h3> <h3><br></h3><h3>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和挑戰,但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你停止努力,也不能阻止你成為你想成為的自己。做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做一個積極的悲觀主義者。</h3><h3><br></h3><h3><br></h3> <h3>從小到大,每個年齡段的我們都會懷揣著自己的夢想和愿望,對未來充滿著美好的憧憬,但現實卻是我們很多的愿望往往是不會實現的。接受這一現實往往讓我們很痛苦。不是說一分耕耘 一分收獲么,不是說好了牽了我的手就不放開了么,不是說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么……</h3><h3><br /></h3><h3>但事實卻是童話里都是騙人的,名人警句都是騙人的。</h3><h3><br /></h3><h3>除了每個人終將邁向死亡是我們所共知的以外,我們并不知道我們的未來究竟會怎樣,我們不知道現在的付出和努力是否一定會有收獲,我們不知道我現在還愛著你下一秒會不會愛上了別人,我們也不知道現在吃的苦會不會一定讓我成為一個人上人。。。。。。</h3><h3><br /></h3> <h3><br /></h3><h3>梁實秋在 悲觀 一文中寫到:悲觀是從壞的一方面來觀察一切事物,從壞的一方面著眼的意思。悲歡主義者無時無刻不料想事物的惡化,唯其如此,他才能最積極的生活。我想原因大概是他看透了生活的無常,選擇了活在當下。</h3><h3><br /></h3><h3>我一個朋友前段時間失戀了,原因是她對對方不滿意不想結婚但是又舍不得分手,所以他們一直維持著此種狀態四年之久,最終男生想明白劈腿其他人的同時跟她提出分手。朋友各種悔不當初,冷靜下來時覺得這樣分了也好,反正不是很滿意。不冷靜時每天不上班給對方打n通電話,甚至多次找到對方家里,去祈求他回頭。幾個朋友多次的勸說只管當時一時,第二天又陷入同樣的糾結,后悔,痛苦。猶如祥林嫂一般。。。</h3><h3><br /></h3><h3>她常說感覺自己嫁不出去了,為了逃避失戀帶給她的痛苦而沉重的感覺她一直活在他們的過去借以逃避事實和現狀,一遍遍給我們講他之前對她如何如何好,做了如何如何的承諾等等,完全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這其實是一種消極的悲觀主義。</h3> <h3>之前在參加一個赴日本領隊翻譯的面試現場,我曾遇到一個在見面試官之前想放棄的應試者。我問他擔心什么,他說去陌生的環境怕適應不了。我說,已經有前輩在那邊了,你不是孤軍奮戰。他又說:現在的工作收入一般想換一個多掙些錢的,但是聽說日本那邊經常會有加班,會不會很累?我說,加班多了不正應了你想賺更多錢愿望么,年齡比你小的女生都能堅持下來,男生你還擔心什么。他又說:中途萬一想家了怎么辦?我說:工作簽證,假期那么多,來去自由。。他又說:其實我現在工作也還湊合,去日本回來之后我現在公司肯定回不去了,現在工作也不太好找,還擔心去了之后飲食啊各類不合自己口味。。。</h3><h3><br /></h3><h3>至此我已經不想回應他任何問題。。。</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我們逃避一件事的時候,往往就會否認它,好像只有否認它,才會讓自己更輕松,因為那似乎意味著不是自己的原因。</h3><h3><br /></h3><h3><br /></h3><h3>他們一個活在過去的回憶中,一個活在對未來的擔憂中。。。這種實際是一種避免接觸客觀事實中必然會存在的種種不愉快感覺的幻想。因為抱有這種幻想所以他們對客觀存在的現實持消極不滿的態度,所以他們無法積極的行動。少了行動,他們失去了大量可能的經歷和機會<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如果他能接受沒有任何一種工作可以滿足他所有的愿望的這一事實,他只能選擇一個能夠滿足當下最重要的需求的工作,再舍棄一些其他的需要,他應該很容易做出取舍。就算維持現狀長時間在一份工作上堅持投入也應該會有了不少的累積。隨著積累的經驗的增多,他的選擇也才會越來越多,積累到一定程度他才可以有能力選擇一份可以滿足他更多需求的工作。能力足夠強的時候就不是工作挑你而是你挑工作。</h3><h3><br /></h3><h3>如果更多的人明白這個道理,大概不會有那么多覺得低不成高不就、心中抱著遠大理想而現實中卻在繼續啃老,基本生活來源都不能保證的群體了。</h3> <h3><br /></h3><h3>經歷越多的人在面對人生選擇,不幸和挫折時更能保持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平靜,他知道在人生的路途上會遇到各種不可預期的磨難和考驗,他把當前的事看作是堅韌自身意志的力量。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他接受這個真相,他不擔心未來他是否能修煉出一顆 曾經滄海難為水 的強大平常心,而是甘心活在當下去迎接這些會讓他變得強大的可怕的挑戰。</h3><h3><br /></h3><h3><br /></h3> <h3><br /></h3><h3>每個人最終的的結局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走向死亡,但是你能因為最后都將歸于黃土就放棄努力放棄現在的自己么,世界上的大多數人不還是為了更好的自己在不斷努力的尋找活路和出路。人生的煩惱,大多來自于對過去的遺憾回憶和對未來的擔憂,卻唯獨忽略了可以把握的當下。林清玄說:我們的生命是由許多的片刻組成的,但是我們容易在青少年時代活在未來,在中老年時代淪陷在過去。<br /></h3> <h3>同樣是面對死亡,積極的悲觀主義者選擇向死而生的態度,接受這個既定的結局,然后積極投入在當下的每一天。</h3><h3><br /></h3><h3>消極的悲觀主義者目光過多的關注在了未來的收獲和目標的達成上,卻放棄了每一個可以抓得住的當下。許多人總是說我很努力,每年制定了很多計劃,但就是沒辦法執行。歸根到底還是沒法徹底放下心中的幻想有關,幻想著自己的愿望會自動實現,幻想著自己付出一點點努力就馬上收獲。</h3> <h3>《了凡四訓》中有云: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坦然接受不完美,讓過去的成為過去吧,生命歷程中的快樂和痛苦都只是寫在水上的字,一定會在時光里流走。那些拒絕接受現在的,企圖讓自己停留在過去的美好快樂記憶中的人,看似活著,生命的發展早已停滯不前,再也無法體會到鮮活的的內容。那些過于杞人憂天擔憂未來而沒法保持臨在關注當下的人同樣也會錯失很多機遇。</h3><h3><br /></h3><h3>積極的悲觀主義者無論過去是美好還是痛苦都能夠讓過去成為歷史活在當下,無論未來是風雨兼程抑或陽光大道,都能不過于期盼和擔憂,關注腳下。</h3><h3><br /></h3> <h3>每個人都是有局限的,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h3><h3><br /></h3><h3>忘記從哪看到看到這樣一段話:遇到挫折的時候,有的人會選擇告訴自己都是因為自己還沒有投入,如果投入的話困難就不存在了,為了維持這種幻想,他們根本就不敢真正的投入,一投入就會發現自己也沒有比別人有更多的優勢,甚至發現很多方面可能比別人糟糕。還有一些人能夠很快接受自己原來知道的不夠多,接受這個事實之后反而可以平靜下來投入到更多的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能夠承認自己的不足,承認別人那里能夠有好的知識,所以會常常從別人那里吸收到不一樣的觀點和想法擴充自己。</h3><h3>這也是消極的悲觀主義者和積極的悲觀主義者的區別。</h3> <h3>面對同樣悲歡的客觀現實,采取悲觀的態度還是積極的態度,最終決定了我們在過程中的收獲和積累。</h3><h3>成為一個積極的悲觀主義者:未來是渺茫的寄托,不如從此刻做起,放下心中不切實際的幻想接受自己不完美的現實,不憂昨日,不期明日,活在當下,活在眼前,活在現成的世界,做一個積極的悲觀主義者,唯有如此生命的過程才會豐富多彩。</h3> <h3>2017.10.26晚 青島市市南區團島</h3> <h3>后記</h3><h3><br /></h3><h3>我想,倘若你沒有經歷這么多苦難,沒有這么多抱憾,我是不會這么熱烈地愛你的,我不喜歡正確的,從未摔倒的,不曾失足的人。他們的道德是僵化的,他們面前沒有展現生活的美------ 日瓦戈醫生</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河县|
西乌珠穆沁旗|
浦县|
洛宁县|
博爱县|
桃园县|
玛曲县|
开化县|
大关县|
石台县|
铜梁县|
五家渠市|
延吉市|
威宁|
安义县|
岳池县|
桓仁|
宝应县|
阳江市|
门源|
仁化县|
波密县|
诏安县|
乐山市|
和田市|
澳门|
锡林郭勒盟|
耒阳市|
博乐市|
杨浦区|
广州市|
浦县|
苍溪县|
重庆市|
札达县|
石泉县|
广灵县|
萝北县|
建瓯市|
溧水县|
临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