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子餃是客家地區的著名傳統風味小吃。<div> 一般餃子大都用面粉做皮包餡而成的,而“芋子餃"卻是芋子煮熟后剝去毛皮,碾成芋泥加適量地瓜粉做餃子皮,餡一般多為肉餡,芋子餃的皮相比面粉而言,具有軟、香、韌等特性,味道特別美味。芋子和地瓜那是當地的主要雜糧,正如農諺所言:“蕃薯芋子半年糧"。在客家地區芋子被視為“農家最重之蔬",它既可當蔬菜,又可當糧食。因此,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種植,每至秋季,家家戶戶的地窖、房角都堆滿那紅姣姣的地瓜和黑黢黢的芋子。當地還流傳著一個“芋賑饑"的小故事:古時有一寺僧,專力種芋,歲收極多,杵之如泥,筑造為墻,后遇大饑,獨此寺四十余僧食芋泥以度兇歲??梢娪笞邮莻€好東西,是山中之珍品。而聰明能干的客家人在吃雜糧時,不斷變換口味,變換芋子的吃法,更新芋子的烹制花樣,以芋子烹制菜肴宴請客人,于是就在生活實踐中烹制出鄉間美食_芋子餃。</div><div> 芋子餃出現在江西贛州北部和福建閩西一帶。其中以江西石城的芋子餃最為知名,其做法和味道最為地道。和石城當地的其他兩種特食品_棋子塊、肉丸并稱為石城三大特色美食。</div> <h3> 自去年和好友們客家行一游,在江西嘗過芋子餃的美味之后,一直難以忘懷,希望能再次嘗試芋子餃的美味。在當今祟尚健康養生的新理念之下,芋子餃這一粗糧細做的美食,不失為不錯的選擇。</h3> <h3> 今天和朋友們一起分享芋子餃這一客家美食的制作方法。</h3> <h3>準備食材:</h3><h3> 農家芋子</h3><h3> 豬肉</h3><h3> 香菇</h3><h3> 云耳</h3><h3> 紅蘿卜</h3><h3> 涼薯</h3><h3> 叉燒</h3><h3> </h3> <h3>以上食材切碎,除叉燒肉外,其他各種食材全部用油鍋炒至七成熟。( 因芋子餃子皮較厚,餡比較難熟,一般都將餃子餡炒熟) 炒制餃子餡時,加入鹽、生抽、雞精等調料,最后將所有餡料混合,加入切碎的叉燒肉拌勻,美味芋子餃餡就調制好了。</h3> <h3>芋子用高壓鍋煮熟,剝皮搗(爛)成芋泥后,加入適量地瓜粉和精鹽揉成面團,芋泥和地瓜粉的比例1:1,如需加水要加入開水揉合,揉好的面團餳20分鐘。</h3> <h3>餳好后的面團,搓成長條,切成等量小劑子,因面皮沒筋道,所以芋子餃皮一般用手捏,邊捏邊包,包成月牙形和獨特的三角形兩種芋子餃。</h3> <h3>這是我包的三角芋子餃</h3> <h3>芋子餃包好了??????</h3> <h3>各種形狀的芋子餃</h3> <h3><font color="#010101">美美噠</font></h3> <h3>月芽狀</h3> <h3>三角狀</h3> <h3>包好的芋子餃下鍋煮了,一定要煮透煮熟才行哦!</h3> <h3>起鍋了!你看,芋子餃,晶瑩影透的外觀,Q軟嫩滑的口感,以及長輩在和芋頭地瓜面時的溫馨,時常讓人覺得芋子餃已經不僅僅是一道美食,更是我們濃濃的鄉情。</h3> <h3>芋子餃皮滑餡香,無論蒸、煮、包、煎都比通常用面粉制作的餃子更可口,可稱得上獨具風味。</h3> <h3>芋子餃的肉餡非常鮮美,因為芋餃面皮可以滴水不露地,完好地隔絕煮芋餃的湯汁。</h3> <h3>還可以直接蒸,蒸好后撒上用蔥等煮好的調味汁。</h3> <h3>我煮好了紫菜湯,撒上窩筍葉,直接加入煮好的芋子餃</h3> <h3>開動了</h3> <h3>美味芋子餃,營養又可口</h3> <h3><font color="#010101">味道好極了??????</font></h3> <h3>嘗嘗鮮吧!</h3> <h3>喜歡?? 你就點個贊??唄</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河县|
昔阳县|
攀枝花市|
井陉县|
东兴市|
阳曲县|
永丰县|
苏尼特右旗|
梓潼县|
宁安市|
阿图什市|
漳州市|
张家口市|
诏安县|
新宾|
珠海市|
上饶县|
丰原市|
余庆县|
娱乐|
邹平县|
孝昌县|
云梦县|
永州市|
伊春市|
五大连池市|
岳西县|
仁布县|
锦州市|
西华县|
丹江口市|
墨竹工卡县|
松溪县|
石城县|
武定县|
潞城市|
黄骅市|
灵武市|
银川市|
雅江县|
大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