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鄭志強攝影原創</p><p><br></p><p> 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關于西藏的夢。上一次到西藏旅游是2014年9月,因為是首次進藏,不知道我們能不能承受那令人談及色變的高原反應,所以沒敢去珠峰大本營看世界最高峰,更沒敢想去阿里朝拜神山圣湖。都說“不到阿里,等于沒有到過西藏”,上一次的錯過在心里留下很深的遺憾。雖然先后也去了一些地方游玩,看過不少美景,可是心就像被它時刻牽扯著一樣,總是心心念念,就是想去那個離天最近的地方,那個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去看看那片藍天那塊凈土,去享受那里的陽光空氣,去體會生命禁區的遙遠和艱苦,去感受那份圣潔和神秘。雖然我們已年逾60,雖然還有著對體力對高反的擔心,雖然聽說在阿里的日子就是身處地獄,但就是無法割舍那份向往。于是就有了這次——珠峰阿里南線之行。</p> <p> 這是我們此次阿里之行的路線,全程平均海拔4600多米,對于年輕人這可能算不上什么,但對于60多歲的我們來說,能全程堅持下來是非常棒的了,給我們自己點個贊????。</p> <h3> 9月24日——在對身體心理行裝食品藥品等等等等好一番準備之后,我們出發了。在北京西站登上Z21次列車。火車到達高原門戶西寧后,青藏鐵路從這里開端,這條神奇的天路帶我們走進青藏高原。沿途穿過昆侖山脈、可可西里、沱沱河、唐古拉山、藏北羌塘大草原……,一路飽覽著中國最美鐵路沿途的壯麗景色。</h3><h3> </h3><h3> 老伴兒事先準備了一塊麂皮,火車開車前他把車窗玻璃擦的干干凈凈,為的是……對了,拍照。車廂里還有好幾個人向他借用呢????。</h3><h3><br></h3><h3> 青藏鐵路沿線風光</h3> <h3><font color="#010101"> 9月26日 40多個小時的車程不算短,但青藏鐵路沿線的風景讓人完全沒有疲勞感,我們又一次踏上西藏這片圣土。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走出拉薩火車站,藍天白云,九月高原的風還是暖暖的,深深吸入第一口拉薩的空氣,清爽爽直沁心脾。剛剛進藏不敢到處亂跑,下午就在酒店老老實實休息,晚上到“老魚飯局”吃了在拉薩的第一頓飯。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 9月27日——剛剛到高原還是稍有頭痛和不適,老伴兒反映更強烈些。為了適應高原反應,我們在拉薩停留了兩天。雖然知道初到高原不能劇烈活動,要好好休息,但也不舍得把時間消耗在賓館里,我們還是決定出去走走,但是一定要遵守在高原活動的準則,行動一定要慢慢的。我們在拉薩市里尋找不同的角度欣賞高原明珠——布達拉宮。<br></h3> <h3>在藥王山觀賞清晨的布達拉宮</h3> <h3>在“老魚飯局”看夕陽下的布達拉宮</h3> <h3>在“宗角祿康公園”看布達拉宮漂亮的倒影</h3> <h3>在夜色下感受靜靜的布達拉宮廣場</h3> <p class="ql-block">在“拉魯濕地”遠眺布達拉宮</p> <p class="ql-block">在賓館頂樓賞山影掩映下的布達拉宮</p> <p class="ql-block">9月28日——為適應高反,我們繼續在拉薩‘慢’游??。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薩城,再加上大昭寺供奉著有2500年前釋迦牟尼親自開光,后又由大唐文成公主帶來西藏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這件神級別的寶貝,所以從宗教意義上來說,大昭寺的地位要比布達拉宮的地位高很多。來到拉薩,大昭寺是一定要來朝拜的。</p> <p>雙手合十向神靈,為朝拜更為信仰。</p> <h3> 9月29日 行程:拉薩—羊湖—卡若拉冰川—宗山古堡—日喀則,全程約360公里。</h3><h3> 今天艱苦的珠峰阿里南線之行正式開始,真正的考驗也開始了??,今后的幾天要在平均海拔4600米的高原上度過。一早從拉薩出發,雅魯藏布江一路相隨,海拔也一路上升,到了崗巴拉山口已經達到4990米。 </h3><h3> 翻過埡口,車子繼續在云霧中盤山而行,轉過幾個彎后,不經意間一條藍色絲帶般的水面突然岀現在眼前——【羊卓雍措】藏語意思為“碧玉湖”,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441米,因湖面枝枝叉叉像珊瑚枝一般,藏語中又被稱為"上面的珊瑚湖"。傳說她是神的女兒將高貴的綠松石耳墜落入凡間,幻化成湖水,鑲嵌在了這片遠山草地之間。那一片藍,藍的純粹、藍的醉人。</h3> <h3> 盤山公路像一條項鏈環繞在羊湖邊,我們的車子沿湖多次停靠。藍天白云下,湛藍的湖水環繞著遠方的群山,湖畔的青稞和油菜黃綠交錯擁抱著湖水,湖面波平如鏡倒映著雪山,還有遍地的牛羊和藏家的村落,瞬間感覺自己都融化在了這片湖光山色之中,與羊湖再次相見還是被它的美艷所震撼。</h3> <h3>這張照片是2014年9月第一次來羊湖時拍的,它永遠那么美。</h3> <h3> 離開羊湖簡單吃過午飯繼續前行,海拔還在升高。翻過4330米的斯米拉山口后就來到了【卡若拉冰川】的冰舌下,此刻我們腳下海拔已達5020米,我有了踩棉花的感覺??。卡若拉冰川背靠海拔7191米的乃欽康桑峰,巨大的冰川從山頂云霧飄緲處披掛而下,晶瑩幽藍的冰舌一直延伸到距我們腳下很近的地方,捎過來幾許嗖嗖涼意。冰川在陽光的照耀下,銀光閃閃。非常可惜的是,這里曾是電影《紅河谷》的拍攝地,當時為制造出真實的雪崩情境,用炸藥在冰川上炸出了一個三角形的缺口,我們站在這里可以清晰的看得到,而卡若拉冰川作為著名的古冰川之一,這個缺口再也無法補上。</h3> <h3> 從卡若拉山口西行不遠,山谷里又一抹綠色出現在眼前,大家誤以為是羊湖的枝叉。這就是滿拉水庫,它是一個以灌溉、發電、防洪為主的水利樞紐工程。這里的景色著實又驚到了我們,一個水庫都可以這么漂亮。水面平靜得沒有一絲波紋,像一塊柔滑的絲綢,比起羊湖湛藍的湖水,滿拉水庫的水是碧綠的,綠到了已經不真實。大家都顧不上高反的不適,在觀景臺爬上爬下,尋找自己喜歡的拍攝角度。</h3> <h3> 再往西就進入了江孜縣,海拔也逐漸下降了一些,大家明顯感到身體舒服了許多。著名的宗山古堡遺址就矗立在江孜古城中央的懸崖峭壁上。讓江孜最享盛名的是它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歷史——宗山抗英。光緒29年(1903),近萬英軍從印度、經錫金進入西藏,一路進攻,目的是攻占拉薩。而江孜是必經之地,英軍到達江孜后13世達賴下令西藏軍民抵抗。藏軍以劣勢武器在宗山城堡與圍攻的英軍激戰,損失慘重。宗山城堡失守后,最后的藏軍不愿被俘,全部跳崖。江孜從此以“英雄城”聞名中外。到達古堡時天色已晚,很遺憾我們只看到了燈光中的古堡。</h3> <h3> </h3><h3> 離開宗山古堡,今天行程中的景點就全部結束了,車子一路向日喀則方向駛去。日喀則從古到今都是后藏重鎮,藏語意思是“土地肥美的莊園”,被稱為后藏的糧倉,它也是西藏第二大城市,這里海拔3840米,今晚在這里住宿。</h3><h3><br></h3> <h3> </h3><h3> 9月30日 行程:日喀則—扎什倫布寺—拉孜—薩嘎,全程約500公里。</h3><h3> 早飯后從日喀則出發。九月正是收獲的季節,可以看到清晨勞作的人們,田地里堆放著一垛垛剛剛收割的青稞。行程中的扎什倫布寺由于修路無法通行,所以只好取消。扎什倫布寺建造于1447年,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為歷代班禪駐錫之地,規模宏大。好在我們上次進藏已經參觀過,對于沒有來過的團友還是很遺憾的。</h3> <p class="ql-block"> 途中經過拉孜縣城,縣城很小,充其量也就算是一個小鎮子,可是別小看這個小縣城,它可是有名的“藏刀之鄉”。而且號稱中國最美國道的318國道從起點上海到拉孜正好是5000公里,這里有一座5000公里標志碑。</p> <p class="ql-block"> 從拉孜前行不遠我們路過一個小湖叫“浪措”,湖雖不大但湖水非常清澈。一陣小雨過后湖面出現了一道美麗的彩虹。</p> <h3></h3> <h3> 又是一個不知名的小湖,湖中不知是什么水生植物紅紅的,也只有在西藏,路邊隨便一個小湖都可以美得這么令人難以置信。</h3> <h3> 繼續向西,路上開始變得荒涼人煙稀少。前面沒有什么值得停留的景點,主要是趕路了。傍晚我們到達薩嘎。薩嘎縣城也不大,只是一橫一縱兩條街而已,重要的是薩嘎是阿里南線的起點。今晚住在薩嘎,這里海拔4491米。</h3><h3><br></h3> <h3> 10月1日 行程:薩嘎—仲巴—帕羊—公珠錯—瑪旁雍措—吉烏寺,全程約500公里。</h3><h3> 今天是此行最令人期待的一天。因為從今天開始就要進入阿里地區,前面等待我們的不僅是高寒缺氧和艱苦遙遠,更是真正的雪域高原,是最美最神秘之地。<br></h3><h3> 一早離開薩嘎繼續西行,很快就進入了仲巴草原。清晨剛剛蘇醒的草原籠罩在輕霧之中,初升的太陽一寸一寸漫過山巔,漫過河谷,趕走了黑暗的影子,把金色鋪滿草原。這里是馬泉河流域,馬泉河發源于仲巴縣境內的杰瑪央宗冰川,它是雅魯藏布江的源頭。這里廣闊無垠視野遼闊,舉目望去左側是連綿的喜馬拉雅群山,右側是云霧中的岡底斯山脈。兩山之間是碧藍的湖水、翠綠的草地、淺黃的沙丘還點綴著一些藏式民居,仲巴美的如此真真切切。</h3> <h3></h3> <h3> 隨著海拔的逐漸上升,植被越發低矮和稀少,過仲巴縣城即將進入阿里境內時,出現了一大片延綿的沙丘,和一個個像鏡子一樣的水潭。這里就是有名的“仲巴沙丘”。這些沙丘也是由于草地日益沙化形成的,多的地方像鏈條一樣連接起來,倒也形成了高原上一道獨特的景觀。這里海拔將近5000米,慢慢走都會一步三喘,可大家都興奮的在柔軟的沙子上盡情的凹造型。</h3> <h3> 中午在帕羊鎮休息午餐,帕羊是藏語“中間寬廣”之意。這是個極具西部風味的草原小鎮,海拔將近5000米。小鎮內松散地排列著整齊的民居,村路上皆是干凈的沙土,鎮外還有一大片牧場,牛羊悠游于草原和雪山之間,一派美麗自然的高原風光。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鎮,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h3> <h3> 吃過午飯繼續向西,剛剛出仲巴縣的地界,就到了馬攸木拉橋邊防檢查站。阿里屬于邊境地區,要進入阿里在檢查站驗明正身是必不可少的,所有人都得下車接受檢查,武警戰士可都是荷槍實彈,拿著身份證和邊境證一個人一個人的核對,極其嚴格。</h3><h3> 過了馬攸橋檢查站,前方不遠橫跨公路聳立著一個藏式門樓,上面寫著:“藏西秘境天上阿里歡迎您”。此刻我們就要正式進入阿里地區了,心情突然說不出是激動是興奮是膽怯還是什么。阿里,生命禁區,活的艱難,痛的容易,身處地獄,眼在天堂......來到這里一切文字都是徒勞的,讓我們去走近它吧。</h3> <h3></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進入阿里就開始慢慢向上翻越馬攸木拉山,經過了一段路況很差的道路,就到了海拔5211米的馬筱木拉埡口,這里是日喀則與阿里的分水嶺。這么高的埡口大風是必然的,層層疊疊的經幡被山風吹得嘩嘩作響。</font></h3> <h3></h3> <h3> 翻過馬筱木拉山埡口不久,公路左邊出現了一片碧藍的湖水,這是【公珠措】,是經阿里南線進入阿里地區的第一個高原湖泊,湖面海拔4786米。湖邊草地肥沃,牛羊成群。</h3> <h3></h3> <h3> 進入阿里之后,明顯的感到了干燥,紫外線輻射也更強了,頭頂上棉朵般的白云似乎觸手可及。野生動物漸漸多起來了,這里是野生動物的天堂,一路上不時的有藏野驢藏原羚藏羚羊黑頸鶴在視線遠處撒歡奔跑,再有就是阿里的風時刻伴在你耳邊呼嘯。這里更加遼遠,越發荒蕪,沒有人煙,一路蒼涼的美。</h3> <h3> 過了公珠措后,不一會兒在公路左側,就看到了海拔7694米的納木那尼峰,它被藏民稱之為“圣母之山”或“神女峰”。在當地的傳說中,納木那尼峰與瑪旁雍措是一對忠貞不渝的情人,千百萬年來它們一直廝守在一起。 遠遠望去,納木那尼峰山谷間傾瀉著好幾條巨大的冰川,東面的山脊如刀削一般,十分陡峭。</h3> <h3></h3> <p class="ql-block"> 在納木那尼峰腳下,那一片將整個天空收入湖心的湛藍,便是圣湖【瑪旁雍錯】,它海拔4588米,位于岡仁波齊峰和納木那尼峰之間。瑪湖波平如鏡,有“世界江河之母”的美譽。在佛教傳說中,認為瑪旁雍措的湖水直接來自神山的融雪,是圣水,用它來洗浴能清除人們心靈上的五毒,肌膚上的污穢,使人的心靈純潔。朝圣者如繞湖轉經,可以功德無量。因此每天湖邊有很多轉經的信徒,他們把在圣湖邊轉經洗浴做為人生最大幸事。</p><p class="ql-block"> 如果是在別的什么湖邊,你感受到的只是它的清澈美麗,而站在瑪旁雍措旁,除了驚嘆它的壯美,更有一種強烈的敬畏之情從心底升起。撿幾塊小小的石子,壘一個小小的瑪尼堆,你的心仿佛也會隨之平靜。</p> <h3>放大看,湖邊就是我們住宿的藏族村子</h3> <h3> 在納木那尼峰對面的,就是海拔6700米的神山【岡仁波齊】。它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它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的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宇宙和世界的中心,岡仁波齊的藏語意思就是“神靈之山”。<br></h3><h3> 岡仁波齊峰形似一個金字塔,它最著名的標志是由峰頂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形成了天然的佛教萬字格,而且終年不化。這在佛教中是精神力量的代表,意為佛法永存。因此在藏區眾多雪山當中,無論是高度、險峻還是風景,岡仁波齊實在算不上翹楚,但是,它至高無上的宗教地位足以令眾峰望塵莫及。<br></h3><h3> 世界上各種佛教教派眾多,他們所持的信仰各不相同,所信奉的神靈也不一樣,但相同的是,他們共同聽從于神山的召喚,凝聚在它的腳下完成著同一個最虔誠的儀式:行走——也就是轉山。</h3><h3> 信奉佛教的人堅信:轉山能洗盡前世今生的罪孽,增添無窮的功德,免下地獄之苦,能夠榮登極樂。因此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不遠千里,歷盡辛苦來到這里,沿途磕頭祈禱,轉山朝拜,以了卻宿愿。</h3><h3> 站在神山腳下,你能感受到它強大的氣場,會不由自主的屏息凝神,會深切地體會到天地之威,不可抗拒,也會頓感自己的渺小。轉山的信徒們匍匐著朝向神山,他們苦累的是身體,而心靈得到凈化。</h3> <h3>岡仁波齊盡顯王者風范</h3> <h3> 離開神山圣湖,我們到了今晚的住宿地吉烏寺,這里海拔4580米。吉烏寺依山而建,寺廟不大卻很有名,相傳蓮花生大師曾在寺內洞穴中打坐過。而且它的地理位置正處在“神山圣湖圈”的中心,東臨圣湖、西鄰鬼湖,西北是神山,東南是納木納尼雪山,站在吉烏寺所在的山上,兩山兩湖盡收眼底。我們住在坡下的藏家民居,多人一間,這里條件很艱苦,用電靠發電機,每天只供三小時,藏家人不懂漢語溝通全靠比劃,沒有地方吃飯,沒有條件洗漱,夜里起來方便,大狗狗就蹲在簡廁門口,最主要是這里的高海拔,夜里翻個身心臟都要咚咚跳半天,喘不上氣,真是有種身處地獄的感覺。</h3> <p class="ql-block"> 安頓好住宿吃過自帶的干糧,馬上就要日落了。我們要爬到旁邊吉烏寺所在的坡上,那里是觀賞圣湖日落最好的地方。要是在平常爬這么一個小山坡實在不算個事兒,可這是在4700米的高原,而且還是刮著讓你打趔趄的狂風,好心的司機師傅把我們送到了半山坡車子能開到的地方,還有一小段坡路我們走一步喘一喘,終于艱難的到了山坡上,放眼望去,遠處的神山圣湖安靜的沐浴在夕陽中,太美了。</p> <h3> 太陽完全落下,神山圣湖淹沒在暮色中,凌冽的狂風卻絲毫沒有減弱的意思。這時候感覺又冷又累。下山回到駐地趕快睡覺,高反睡不著,強迫自己睡,明天還要早早起來拍圣湖日出呢??。</h3><h3> 阿里有著最干凈的天空,老伴凌晨四點多不顧高反,冒著寒冷,在圣湖岸邊拍下了這美麗的星空。</h3> <h3> 10月2日 行程:吉烏寺—拉昂措—札達土林—扎達,全程約260公里。</h3><h3> 早上六點天還沒亮,我們冒著高原黎明前的寒冷來到湖邊等待圣湖日出。當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最先被陽光照耀著的,便是納木那尼峰,然后周圍的山峰都很快變成了紅色。此時的神山圣湖完全籠罩在了金紅色的霞光之中。</h3> <h3></h3> <h3> 拍完日出回到駐地,收拾行囊,向下一站出發,前往被稱為“鬼湖”的拉昂措,它就在距離圣湖瑪旁雍措不遠處。其實這里風光同樣美麗,湖水同樣藍得心醉,可是它的名氣卻遠不能與圣湖相比。據說圣湖與鬼湖本是一體,因氣候變化湖面退縮,才變成兩個湖,兩湖的湖底如今依然相通。神奇的是,僅隔一條公路,圣湖是淡水湖,拉昂措卻是咸水湖,人畜皆不能用,并且常常波濤洶涌,鬼魅異常,湖邊沒有人跡,沒有牛羊,沒有植物,站在這里感覺到死氣沉沉,也許這就是被叫做“鬼湖”的由來吧。</h3> <p class="ql-block"> 離開神山圣湖,今天要前往札達土林,經過岡仁波齊腳下的草原,遠處黑頸鶴在覓食、藏野驢在自由的奔跑著。車子沿盤山公路而上,翻越幾座山丘,便踏上了阿里地區最艱難也是最壯闊的路段——近百公里長的札達土林峽谷。</p> <h3> 札達土林成因于百萬年前的地質變遷和喜瑪拉雅造山運動,讓曾經是巨大湖泊的盆地,變成了寸草不生,綿延170多公里的黃土山林,歷經歲月和風雨侵蝕,雕琢打磨出了今天的模樣。常有人說初見札達土林時,竟會產生“審美暈眩”,你會恍惚覺得自己置身于地球之外的什么地方,荒蕪、雄壯、神奇、不可思議。放眼望去方圓幾百公里的土林在高原夕陽的幻影下,滿目的金壁輝惶。土林里的“樹木” 高低錯落達數十米,千姿百態,有的像城堡、像宮殿、像佛塔靜靜矗立,也有的如人物如動物栩栩如生,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h3><h3> 穿行在土林當中,在這毫無生命跡象的無聲世界里,有如穿越進時光隧道,令人感受到歲月的厚重和滄桑。<br></h3><h3> 札達土林以前沒有路,車子只能沿著軋出的車轍穿行在有如天陣的土林之間,現在雖然修了簡易的道路,但如果是沒有經驗的司機,也很快就會迷路。而且依地勢而修的路,非常顛簸,左右搖晃上下跳躍??,要是暈車的朋友可就……??。 </h3> <h3></h3> <h3> 傍晚我們到達阿里腹地,也是古格王國遺址的所在地——札達縣, 藏語意思是"下游有草的地方"。扎達坐落在象泉河谷地,海拔只有3650米,這可能是我們在西藏見到的最小的一個縣城,四周幾乎全是土林,人們形容它是“土林環城”,但是小城卻非常干凈。由于一般的游客很難到達這里,所以城內幾乎見不到人,出奇的安靜。小縣城的賓館建筑很有特色,住宿條件也不錯,可以洗澡,有獨立衛生間,被褥也很干凈。經歷了吉烏寺艱苦的住宿,今天可以好好睡一覺了。</h3> <h3></h3> <h3> 10月3日 行程:札達—古格王朝—普蘭,全程約320公里。</h3><h3> 古格王朝遺址距離札達縣城也就十幾分鐘車程,建在一座300多米高的黃土坡上,被遠近的土林環抱其中,古老城堡的斷壁殘垣與腳下的土林渾然一體,每當太陽初起或者夜幕降臨,便是古格遺址最壯美的時候。為了拍攝晨曦下的城堡,天還未亮我們就驅車來到遺址的山下,等待著日出的那一刻。天光放亮了,星空慢慢退去,太陽漸漸升起,古格王國在陽光照耀下,好象被施以了魔法,從深藍色漸漸幻化成金黃色,無比神奇壯麗。</h3><h3> 古格王朝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它最神秘之處在于,曾經非常成熟興盛擁有燦爛文化的王朝,300年前幾乎一夜之間突然徹底消亡,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神秘遺址。在其后的幾個世紀,人類幾乎不知道它的存在,而這一切又是如何發生的,至今仍然是個迷。如今古王朝遺址靜靜佇立于此,仿佛它有許許多多古老悲壯的故事在等待你的傾聽。</h3> <h3> 拍完日出我們爬上山坡參觀遺址。因為海拔高,好累啊。不過從山頂俯瞰整個遺址,太壯觀了,付出點體力還是很值得的。</h3><h3> 遺址從山麓到山頂高300多米,到處都是和泥土顏色一樣的建筑群和洞窯,據考證當時王國的房屋、寺廟、佛塔、洞窟等有數百間密布全山,現在除幾間寺廟外,全部都已塌頂,只剩下一道道土墻。在寺廟里還有一些殘存的壁畫,雖然它們已經沉睡了幾個世紀,如今依然光彩照人。我們只能通過那些僅存的精美壁畫和古老滄桑的土林建筑,來追尋它曾經輝煌一時的歷史。</h3> <p class="ql-block"> 從拉薩出來后我們一直在一路向西,現在我們已到達此行的最西端札達,之后將開始返程。</p><p class="ql-block"> 普蘭被譽為 " 雪山環繞的地方 ",快到縣城時,經過一個很有名氣的多油村,四周山體經過自然風化形成一道道高大的紅褐色沙墻。村落、沙丘、雪山,由近而遠色彩層次分明,也形成了普蘭獨特的地理風貌。此處海拔已降低到 3900 米。今晚我們在普蘭住宿。普蘭縣人口只有不到一萬人,但它毗鄰尼泊爾和印度,是一個處于三國交界處的小鎮,這里的邊貿市場非常有名。</p> <h3></h3> <h3> 10月4日 行程:普蘭—帕羊—仲巴—薩嘎,全程約540公里。</h3><h3> 又是早早起床,在多油溝看到了中、印、尼三國交界處的雪山日出。今天要原路返回到薩嘎。迎著高原普照的陽光,沿途欣賞高原的美麗風景。</h3> <p class="ql-block"> 又一次路過神山圣湖,藍天白云下它們是那么圣潔。我們雖然不是佛教信徒,在它們面前只有仰望與敬畏。我們這個年紀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朝拜他們了,深深的凝望,以此作別。這里依舊是狂風烈烈,那五顏六色的經幡,隨風而舞,發出嘩嘩的聲響,據說經幡每一次飄動,都是一次最虔誠的祈禱。</p> <h3> 再次站在【馬攸木拉山口】,大家回想著在阿里的日子。人們這樣形容阿里——它是西藏以西的西藏,世界屋脊的屋脊,神秘之中的神秘,遙遠之后的遙遠。在阿里我們體驗了眼睛在天堂身體在地獄;在阿里我們感受了神山圣湖的圣靈之尊,在阿里我們追尋了古王朝的文明足跡。盡管每天都會干燥到流鼻血,干燥到唇干喉啞,干燥到臉龐撕扯,但我們依然那么向往,那么癡迷,那么堅持……阿里的一切一切都醉在了心里。再見了阿里,再見了這片神靈之地。</h3> <h3> 10月5日 行程:薩嘎—佩枯錯—希夏邦瑪峰保護區—崗嘎(老定日)—珠峰大本營,全程約340公里。</h3><h3> 今天是讓人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天,我們要向著世界之巔珠穆朗瑪進發。<br></h3><h3> 早上離開薩嘎這座邊境小城,來到日喀則地區最大的湖泊【佩枯措】。佩枯措海拔4590米,是個半咸水湖。與藏區其他湖泊相比,佩枯措的確談不上什么名氣。幸好,在它南側是希夏邦馬峰,北側是雅魯藏布江。就是希夏邦馬峰的倒影與雅魯藏布江的濤聲,成為人們前往觀賞和駐足佩枯措的理由。據說能在佩枯措拍到希夏邦馬峰的人都會交到好運。</h3> <p> 早上路過一個小藏村,清晨的陽光下,幾間錯落的土坯房被裊裊的炊煙籠罩,牛群悠閑的吃著草,婦女們在擠牛奶,還有黑黑的小臉小手流著鼻涕的孩子害羞的躲在媽媽身后。原始質樸像油畫一樣美,但也讓人們感受到了阿里地區自然條件和生存條件的艱苦。</p> <h3> 沿318國道前行,我們進入了希夏邦馬保護區。一路莽莽雪山草原,路邊藏野驢、藏羚羊還有牦牛群多起來。很快就看到了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馬峰】,它在世界14座8000米級高峰中排名第14位,也是唯一一座整個山體完全在中國境內的8000米級山峰,藏語是“氣候嚴寒、天氣惡劣多變”的意思。遠眺陽光下的希夏邦馬峰,白雪皚皚,巍峨壯觀。藏族人民有許多神話和歌謠稱頌其為吉祥的神山。</h3> <h3> 到達乃龍鄉,天氣格外晴朗,上天真的是太眷顧我們了。站在海拔5210米的加烏拉山口極目遠望,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四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一字排開。它們自東向西依次是:世界第五馬卡魯峰(8463)米、世界第四洛子峰(8516)米、世界第一珠穆朗瑪峰(8844)米、世界第六卓奧友峰(8201)米。看著眼前的四座世界級高峰,我們驚呆了,完全不敢相信……全世界超過八千米的山峰只有十四座,這里一眼就可以看到四座,這是何等的視覺盛宴?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再有。此刻再華麗的文字都顯得蒼白,再先進的鏡頭也攝取不下眼前的雄偉。</h3> <h3> 車子駛上中尼公路,海拔不斷升高,只覺得天空離我們越來越近。不久到達了通往珠峰的標志性入口,也是珠峰景區售票處。從山口放眼望去,四周全是連綿不絕的雪峰,查了下百度,在珠峰周圍20公里的范圍內,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這里距離珠峰其實還很遠,還看不到珠峰的影子,但是眼前這皚皚群峰的雄姿已足以撞擊心靈。</h3> <h3> 從珠峰售票處到珠峰大本營,雖然已是新修的柏油路,但看著這條沿山崖有無數彎道的路,也著實讓人心頭一緊。好在我從不暈車,一開始還在認真的數彎道,可轉來轉去也開始頭發暈,到底也沒有數清楚,據官方給出的是一共有104道拐。真是技術高超的司機師傅,真的要謝謝他。</h3> <h3> 車子向著珠峰的方向行駛,大家的眼睛都直盯著車窗外面,搜尋著珠峰的身影。現在甚至還不知道向哪個方向尋她,但心情已經越來越激動。</h3><h3> 8844米的珠穆朗瑪,峰首地極高聳入云,常常被云霧遮蓋。我們歷盡艱辛、滿懷期待來到這里,只為看她一眼,但能不能看到它只能靠運氣了。大家都在默默祈禱,乞求女神的恩賜,哪怕就看一眼,哪怕只一瞬間。因為這是我們此生唯一一次機會來看她,我們這個年紀不可能再來了。</h3> <h3> 在老定日縣吃午飯,喝了有生以來感覺最棒的甜茶。飯后向前行駛不遠就到了絨布寺。絨布寺海拔約5154米,這里地勢高峻寒冷,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而且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僧尼混居寺。</h3><h3> 車子還沒停穩,只聽車內一片驚呼,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毫無遮擋的就這樣矗立在視線前方,我們真的見到它了,激動興奮難以言表,此刻感到我們好幸運好幸福。它潔白、雄偉、神圣、高傲,在它的腳下,我們覺得自己渺小似一粒微塵。在這里我們一直等到太陽落下,夕陽下金色的女神更加魅力四射。</h3> <h3> 拍過日落我們到達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住宿。 大本營在絨布寺南面約8公里處,就是由一圈帳篷旅館圍成的空地,中間樹立一面國旗和一面珠峰保護區旗幟。這里與珠峰峰頂的直線距離約19公里。可是這個大本營,被驢友們說成是山寨版的??,因為這里只是普通游客可以住宿的最靠近珠峰的地方。真正攀登者的大本營距這里還有約5公里,但是一般沒有專業登山資格資質的人是不允許進去的。大本營設有帳篷旅館、茶座、商店還有郵政所,可以購買明信片加蓋紀念戳。這里除了兩座代表了現代文明的公共廁所外,再沒有其他永久性建筑。</h3> <h3> 今晚我們就住在大本營的帳篷里。這里是我們整個行程中海拔最高的住宿地,雖然我們已經在高海拔的阿里適應了好幾天,但畢竟是在海拔5200米過夜,所以大家都不同程度出現了高原反應。這就是我們帳篷的內部情景,團友們男女混搭大通鋪,說實話被褥很臟,大家都合衣而臥,前半夜還燒著牛糞取暖,后半夜冷的無法入睡。食物要自己準備,熱水是要付費的,至于唯一的廁所距離很遠,夜里就在帳篷外就地解決了??。我們就這樣在珠峰腳下,在滿天星星注目下入眠。</h3> <p class="ql-block"> 由于高反稍微運動就心跳加快,我一直躺在床上不敢亂動。看珠峰是老伴兒此行最期待的,他幾乎一夜未眠,冒著高原的嚴寒,忍著高反,在帳篷外拍珠峰拍星空。之后他描述說:那一晚的記憶太深刻了,正好是農歷八月十六,圓月高懸,繁星滿天,視野非常清楚。月光灑在山谷里,在暗藍色的天幕下,珠峰被映成銀白色。雪山融水和河灘里的每塊石頭都在月光下閃閃發光。就在這童話般的世界里,看星空一點點流轉,看云層一點點把珠峰包圍,又一點點散去。</p> <h3></h3> <h3> 10月6日 行程:珠峰大本營—白壩(新定日)—拉孜—日喀則,全程約340公里。</h3><h3> 黎明前的珠峰大本營寒氣逼人,我們把所有保暖的衣服都穿上,等待珠峰日出的時刻。山峰慢慢泛起紅光,天邊的云彩也被慢慢漂染,直至朝陽在世界第一高峰升起,這時我們心潮澎湃激動不已,只有在這里,生命與天地宇宙才是絕對的真。</h3><h3> 天光放亮回到帳篷吃過早飯,告別珠峰,經白壩返回日喀則。</h3><h3> 再見珠峰,再見我們一生所能到達的離天空最近的地方!</h3> <p class="ql-block"> 10月7日 行程:日喀則—拉薩。</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行程結束日,從日喀則返回拉薩,一路欣賞著雅魯藏布江兩岸秋日的風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再見 ? 阿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沒有哪片土地會比這里更接近太陽</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沒有哪座雪山會比這里更厚重蒼涼</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沒有哪葉湖泊會比這里更莊嚴神圣</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沒有哪張笑臉會比這里更燦爛陽光</p><p class="ql-block"> 這里,就是萬山之祖,百川之源的阿里</p><p class="ql-block"> 這里,就是人人向往,生命禁區的阿里</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人變得越發渺小</p><p class="ql-block"> 心靈卻變得越來越寬廣</p><p class="ql-block"> 在這個人神共居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心中有的是敬畏與虔誠(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藏 ? 扎西德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謝謝欣賞</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湛江市|
清河县|
建始县|
乌鲁木齐县|
河西区|
天柱县|
扎兰屯市|
资兴市|
房山区|
松原市|
南乐县|
洛阳市|
姚安县|
格尔木市|
西畴县|
基隆市|
鹿泉市|
集贤县|
北宁市|
卢龙县|
沁阳市|
吴旗县|
秦安县|
南宫市|
锡林浩特市|
岳西县|
汕头市|
雷山县|
仁寿县|
九寨沟县|
都匀市|
古丈县|
遵义市|
耒阳市|
师宗县|
道孚县|
长宁县|
福建省|
将乐县|
当雄县|
凤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