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重慶市南岸區對口援助西藏察雅縣紀實</b></h1> <h3> 瑰麗的雪山圣境,五光十色的瀾滄江,成群結隊的牛羊,像上天撒下的璀璨明珠,似繁星點綴在美麗的雪域高原,令人心馳神往。這片神秘的土地就是西藏昌都市察雅縣。</h3><h3> 察雅,藏語意為“巖窩”,相傳十七世紀中葉,藏傳佛教格魯派高僧嘎曲·扎巴江措在克貢村附近山頭的懸巖下修行,后人將他修行的地方叫作“察雅”。</h3> <h3>察雅縣城全景</h3> <h3> 受自然條件的制約、歷史原因的束縛、地理位置的限制……這一系列的因素,致使這片神秘的土地生活水平低下,社會經濟發展長期滯后,全縣66000人口中,近1/3戴著貧困戶的帽子。</h3><h3> 為改善邊疆環境,提高群眾生活水平,維護邊疆和諧,凝聚民族合力,也為了帶動300多萬藏族同胞與全國人民一道在2020年之前同步實現小康,黨中央、國務院實施了對口援藏國家戰略,習總書記在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重要國家戰略,明確了“依法治藏、富民興藏、長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實基礎”的工作原則,繼續實施17個省市、70多家中央和國家機關、17家央企對口支援西藏相關地市縣和區級單位。在此政策背景下,確定了重慶市南岸區、綦江區對口支援西藏昌都市察雅縣。</h3><h3> 南岸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承接了這一艱巨而光榮的使命,全力選拔援藏干部,精心謀劃援藏計劃,。2016年7月,重慶市選拔了8人加入重慶第八批援藏察雅工作隊。他們懷著一顆執著的心,一顆家國的情,承載著無數人的期盼,帶著共產黨人的責任和義務,譜寫出一個個動人的援藏故事。而作為來自南岸區的領隊楊鷗,則擔任著察雅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分管縣里的組織、黨建、人社、旅游、招商引資、受援辦等工作。</h3> <h3>察雅縣舉行盛大儀式歡迎援藏工作隊的到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高度重視 全力支持援藏工作</b></h1> <h3> 在派出援藏干部后,南岸區從上至下都高度重視,傾力支持援藏工作,成立了以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黃紅為組長的對口援藏工作領導小組,由區政府辦副主任、民生辦主任鐘創新負責協調援藏事宜。</h3><h3> 援藏干部到任后,第一時間抓緊調研、熟悉崗位,開展了“援藏為什么、在藏做什么、走后留什么”的大討論,察雅援藏隊在熟悉崗位、全面調研的基礎上迅速擬定了5432的三年對口援助規劃。</h3><h3> 2016年8月29日,南岸區區委書記鄭向東到昌都,對援藏工作給予大力支持。要求南岸區援藏干部在艱苦地方工作要“認窮不認輸,落后不落伍”,以平視的視角尊重當地干部群眾的智慧與創造。王俊區長表示對口支援察雅是南岸的政治任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要盡全力圓滿完成。區人大朱維主任和區政協聯君主席都非常關心援藏工作,多次聽取匯報,親切叮囑援藏干部要注意安全、不辱使命。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黃紅作為分管領導,把關援藏項目,運籌援藏資金,注重援藏實績,關心援藏干部。</h3> <h3>重慶市南岸區委書記鄭向東在昌都召開對口援藏工作座談會</h3> <h3> 2017年9月12日,南岸區委常委、組織部長程效帶隊親赴察雅關心援藏工作、看望援藏干部。他要求南岸援藏干部要發揚“老西藏精神”,遵守紀律、轉變角色、融入察雅、管好資金、樹好形象;區財政局局長梁平表示,南岸區面臨三期疊加形勢,亦處于爬坡上坎階段,財政也不是很寬裕,但站在講政治、講原則、講奉獻的高度,一定要盡最大努力支援察雅的建設。隨后,程效代表南岸區援助1450萬元用于察雅縣第二幼兒園建設、捐贈200萬元用于異地扶貧搬遷、捐贈20萬元用于改善辦公環境,充分體現了藏漢一家親血濃于水的情懷。</h3> <h3>南岸區區委常委、組織部長程效與察雅縣長其珠多吉簽訂援助協議</h3> <h3> 在重慶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南岸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第八批援藏察雅工作隊迅速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及項目建設指揮部。工作隊堅持把干部隊伍教育管理放在第一位,對《重慶市第八批援藏干部管理制度》、“八嚴禁”“十不準”等具體管理規定進行了深入學習,做到了管理有制度、工作有規矩、生活有規范。截至目前,所有隊員外出嚴格請銷假,充分尊重當地風俗,嚴格遵守援藏干部的各項管理規定,低調務實,少說多干,積極作為,勇于擔當,形成了較強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在當地樹立了很好的援藏干部形象。</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多措并舉 讓愛散滿察雅大地</b></h1> <h3> 按照國家對口援藏總體部署,各對口省市將拿出上一年度財政收入的1‰支援受援藏區,此為計劃內援助資金;對口省市及相關區縣額外支持的援助,為計劃外援助資金,各地視自己情況確定。南岸區深刻認識援藏工作的重大政治意義,將援藏工作與全區整體發展部署緊密聯系起來,舉全區之力、傾全區之情,形成了以產業援藏、教育援藏、醫療援助、人才援藏等為內容的科學援藏的南岸模式。</h3> <h3>心手相牽—重慶市為察雅群眾捐贈4000多輛摩托車</h3> <h3><b>經濟發展是援藏的核心。</b></h3><h3><b> </b> 加快項目落實,助推經濟發展。十三五期間,重慶計劃內共計援助1.29億元,主要實施重慶新村、縣實驗小學、縣第二小學、縣疾控中心、香堆鎮衛生院等11個項目。截至目前,察雅援藏隊爭取計劃外援藏資金和物資5260萬元。其中,南岸區計劃外共援助1810萬元,用于建設察雅縣第二幼兒園等基礎設施援藏項目和察雅南濱路推廣中心等產業援藏項目及培訓、掛職學習等人才援藏項目。</h3> <h3><b>民生改善是發展的關鍵。</b></h3><h3><b> </b>強化醫療教育,改善就醫就學條件。全面啟動了察雅縣“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創建工作,援藏醫生在多個項目開展了第一例手術,手把手指導提升醫技水平,進村入寺開展健康體檢、肝包蟲病篩查和義診活動;援藏教師深入開展執教示范活動,跑遍了全縣所有學校和教學點,與師生同吃住,指導鄉村學校教學工作。</h3> <h3><b>人才培養是發展的動力。</b></h3><h3><b> </b>在人才培養方面。南岸區已擬定人才培養計劃,三年間將對察雅黨政干部、教師、醫生及其他專技人員進行多批次的輪訓。到目前,已分4批將察雅黨政干部、教師、醫生及其他專技人員110人次安排到南岸區、綦江區學習培訓。目前在南岸區掛職學習的有4人。在組團式援藏教師中組織精兵強將為察雅縣培訓本地教師。截止目前,已開展2期基層黨政干部培訓,參訓人員達100人次。</h3> <h3><b>產業促進是發展的源泉。</b></h3><h3><b> </b> 產業援藏方面。積極招商引資,與重慶嘉馳投資有限公司達成開發察雅縣卓瑪溫泉的初步意向,與重慶龍者建材有限公司達成在察雅投資生產生態水泥的初步意向。由南岸區投資50萬元的察雅縣旅游及特色產品推廣中心,已于2017年4月在重慶市南濱路投入運營。</h3> <h3></h3><h3><b>物質是發展的基礎。</b></h3> 物資捐贈方面。南岸區利用公車改革削減車輛的契機,挑選了兩輛價值40萬元的多功能車捐贈察雅縣;工作隊發動重慶大江中學、大江小學及隊員親友捐贈文具、衣物達8000余件,并自籌資金三萬元,先后捐贈縣內最為困難的三所鄉村小學。 <h3>心手相牽—在楊鷗的積極協調下,南岸區為察雅縣援助2輛公務車</h3> <h3> ……</h3> <h3> “這一系列的援藏實招,為察雅縣帶來了生機,也為援藏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質條件。”楊鷗說,他相信,未來的察雅縣定會加快發展腳步,人民群眾生活將得到進一步改善,重慶與昌都,漢族與藏族將更加團結友愛。</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兩地攜手 共建幸福家園</b></h1> <h3> “在南岸區的大力支持下,察雅縣整合各項資源,也精心謀劃了一系列工作計劃,讓南岸區的援藏項目在察雅縣落地生根。”楊鷗說,為了盡快的改善察雅縣的生活條件,援藏工作隊進行了有針對的計劃,將從項目建設、黨建、人才管理、醫療衛生改善等方面加大建設力度。加快推進援藏項目建設。“十三五”期間,共有3.1億的計劃內援藏資金支持察雅建設,其中重慶資金1.29億元,全部用于教育、衛生和精準扶貧項目建設。計劃外新增2450萬元用于察雅縣第二幼兒園、南岸新村、綦江新村的建設。所有項目都已進入招標程序或開工建設。嚴格按照重慶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隊下發的《重慶市第八批援助昌都市項目建設管理實施辦法(試行)》的文件精神實施,以“交支票”工程為原則,把重慶援察項目建設好、管理好。 </h3><h3> 同時,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昌都干部職工重慶退休養老基地建設在南岸區茶園穩步推進。</h3> <h3>楊鷗查看援藏項目建設進展情況</h3> <h3><b>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b>經察雅縣委、縣政府同意,對現有招商引資體制機制進行了調整,加強招商引資力量,進行責任分解、實施考核獎懲、配齊招商機構人員,加強經費保障,察雅縣的招商經驗得到了昌都市相關領導及市經合局的高度肯定。先后主辦了察雅縣瀾滄江文化藝術節招商引資推介會、南岸區對口招商推介會,參加了昌都市茶馬文化藝術節、第十六屆西部博覽會并進行了項目推介。2016年達成48.98億元的招商引資協議,其中實際到位資金2.12億元,2016年昌都市招商引資工作評比,察雅縣獲全市第一名。2017年新增招商引資項目10個,總投資1.72億元,部分已落地。</h3> <h3><b>全面加強黨建工作。</b>推動機關黨建工作向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發展,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對原有的察雅縣直機關黨支部進行了重組和優化設置,將原來的22個縣直機關黨支部細化調整為41個。引入內地較為成熟高效的工作流程,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特別是在2016年8月縣委換屆期間,嚴格按照中央和區黨委、市委的有關要求,制定科學的工作措施,嚴格執行相關程序,全面落實換屆紀律,換屆工作取得圓滿成功。2016年全市黨建工作評比,察雅縣獲全市第一名。</h3> <h3><b>進一步推動人社管理工作,改善民生取得新成績。</b>遵循“以業管人”的原則,進一步加強流動人口就業和用工管理,2017年察雅縣技能培訓完成目標任務的78.7%,勞務輸出收入達2.04億元,實現轉移就業35225人;按照“十三五”規劃綱要關于“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的要求,全面實現全民參保登記工作。縣人社局被評為2016年自治區先進集體。</h3> <h3><b>逐步規范醫療衛生工作</b>。全面啟動了察雅縣人民醫院“二級甲等”綜合創建,綜合樓擴建工程進展順利。協調聯系重慶援藏醫生16人次,開展了察雅縣首例全麻下開腹膽囊切除術,實現察雅縣住院手術零的突破;開展了第一例無痛人流手術、第一例胎頭吸引助產術;進行了嚴重手外傷清創肌腱吻合術、自制指骨夾板外固定術。南岸區還接收了5名察雅籍醫生掛職培訓,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讓察雅人民足不出戶享受比肩內地的高質量醫療服務。</h3><h3>縣衛生服務中心、縣疾控中心及吉塘、香堆、巴日等幾個鄉鎮衛生院都將于今年內動工建設。</h3> <h3><b>有效組織商貿會展活動</b>。昌都市“四家班子”主要領導先后至察雅展區參觀指導,并給予褒獎。察雅縣瀾滄江文化藝術節期間,籌備打造了“美食一條街”和特色產品展銷會,取得了很好的銷售業績和宣傳效果。先后主辦了察雅縣第一屆蘋果藝術節、南岸區察雅招商引資專場推介會、昌都重慶商會招商推介會;參加了重慶第二十屆投資洽談貿易會、昌都市茶馬文化藝術節、西藏旅游博覽會、昌都市第二屆茶馬文化藝術節農牧特色產品展銷會,并進行了項目推介。</h3> <h3><b>維護聯系鄉鎮的穩定發展。</b>援藏領隊、副領隊分別聯系新卡鄉、香堆鎮,其余隊員聯系對接煙多鎮聶歐村困難戶,援藏領隊、副領隊多次深入鄉鎮、村社、寺廟調研指導精準扶貧、社會穩定工作,幫助制定脫貧致富的工作計劃,協調各方資源助推發展,積極貫徹執行維穩工作措施,實施學經回流人員的管控教化工作,確保了聯系鄉鎮精準脫貧工作的順利推進和社會穩定和諧的持續保持。隊員們多次深入聯系困難戶看望慰問,幫助其脫貧致富。</h3> <h3>楊鷗看望慰問蟲草采挖點群眾</h3> <h3><b>專技干部作用充分發揮。</b>為充分發揮全體援藏干部協調帶動作用,6名專技干部全部任命為相關單位的副職領導,入藏工作的幾個月,不僅發揮了自身專業技術特長,同時在引入工作理念、規范制度流程、協調內地資源、帶動集體作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如協調沙坪壩區市政委援助50萬元修建察雅廣場星級衛生間;協調璧山區援助10萬元改善縣財政局辦公條件;改進教學方法、規范財務賬目、加強基建程序管理、提升扶貧精準度、提升外科及婦產科醫技水平等工作,有效提升了援藏工作隊整體實績和對外形象。</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高原見證真情,奉獻詮釋大愛。</b></h1> <h3><b> </b>一年多的援藏經歷猶如一朵盛開的格桑花,將鐫刻在楊鷗的心里,點亮他的生命旅程。楊鷗說:“援藏是一種緣分,更是一份責任;是一次歷練,更是一生的財富。”</h3><h3> 面對來之不易的成績,楊鷗沒有驕傲自滿,而是繼續砥礪前行,以平常心帶領重慶市第八批援藏干部察雅工作隊不斷開創察雅新篇章。楊鷗表示:“援藏工作的進步,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而是無數援藏干部共同凝聚起來的,是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支持的結果;更是南岸區委區政府的援助和不懈努力的結果;也是察雅縣委、縣政府及重慶市援藏總隊的信任和正確領導的結果。”</h3> <h3>南岸區黨政代表團考察結束后與察雅縣領導合影</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坝|
明水县|
吉隆县|
南江县|
梁河县|
岐山县|
黄平县|
青铜峡市|
镇平县|
新泰市|
安龙县|
米泉市|
汶川县|
汕头市|
永宁县|
崇明县|
郸城县|
老河口市|
偃师市|
云安县|
抚宁县|
长治市|
阜阳市|
那曲县|
泗水县|
叙永县|
万山特区|
四子王旗|
仁怀市|
彝良县|
元朗区|
武夷山市|
忻州市|
工布江达县|
德格县|
娄底市|
永宁县|
内乡县|
固始县|
舞钢市|
曲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