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號 449231
海波,五零后
被訪問 13251837 收獲贊 128322 被收藏 6
掃碼分享到微信
2305
6
7762
從2000年加入民進算起,本人的黨外人士生涯已逾22個年頭。22年來,本人在完成高校教學、科研和中層管理工作之余,全力投身民進和
昨天高中同學蔡玉珠之子微信告知,其母病危,將不久于人世。蔡玉珠身患癌癥已抗爭三年,我與蔡玉珠是多年的同學、插友、同事,聞
1969年元月,二萬八千名北京知青到陜北延安插隊落戶,在黃土地上度過了青春年華。插隊三十年之際,我在中國美術館辦了以插隊為題
這本書我構思了好久,提筆開始了不下十次,但都沒能寫下去。寫不下去的原因不是因為沒得寫,而是能寫的太多;不是對路遙不熟愁,
兒子發來微信,祝我父親節快樂。我的心里一糾,淚水上涌,滿眼模糊了。不僅是因為兒子送來的這份寬慰,是我也想在天堂里的父親了
我大概是從1972年農歷2月開始上學的。其時,由于農村沒有幼兒園和學前班,而我們村也沒有小學。所以,我一上學,就是從距我家大約
說起來我們也太不應該,真的對不起曹谷溪老師。那是一個盛夏的中午,當時路遙的《人生》已經獲獎并拍成了電影,全國一片叫好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