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號 23109492
成熟的人不問過去,聰明的人不問現在,豁達的人不問未來!
被訪問 55439 收獲贊 1161 被收藏 3
掃碼分享到微信
73
3
266
憶往昔,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千百萬知識青年積極響應。時隔50余年,下鄉的不是知識青年,而是“
——謹以此文紀念我逝去一周年的母親,親愛的媽媽:今天是農歷六月初七,一個讓我刻骨銘心而又痛心疾首的日子,去年的今天,您懷
巜春痕》文學社社員在周立波銅像前,運動會,益陽文化名人:葉夢、劉春來、馮明德、盛景華等,站在第一名的位置體驗一下,同事和
益陽湘運汽車站走廊氣勢宏偉,72根大紅柱子頂天立地,一派壯觀景象。可進站乘車的旅客寥寥無幾,諾大的售票大廳冷冷清清。周圍的
2022年3月19日,在參加完周立波故居舉行的益陽同城美友會首次線下見面活動后,在回家途中經福中福路段時,巧遇環衛工人不辭辛苦,
并非題外的話:今天是女兒生日的正日子。我們父女倆要再慶祝一番。她說今年已經吹過4次蠟燭了,老爸陪她再吹一次豈不更好?生日是
新春佳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南渡江畔—候鳥老人最中意的宜居之地,南國威尼斯城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這里雖無北方千里冰封萬里
元月15日,“覺之舞”百城巡講益陽站在湘穗女子學堂開班,當踏著寒意走進現場,不覺一眼生緣,周國平的散文詩《邂逅》立即浮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