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號 20446619
曉風暮笛 野曠幽徑
被訪問 115829 收獲贊 3912 被收藏 18
掃碼分享到微信
111
18
535
荍壩,亦謂之蕎壩,因盛產蕎麥而名,明中期即有此稱謂,地處馬邊、屏山、沐川三縣之交。荍壩曾屬屏山,民國初,馬邊設縣,歸其所
樂山師院要整體搬遷到蘇稽大學城,檔案館找有關人員,寫點文字匯編成書,為過往學校留點痕跡做念想。館長鄒敏教授,約鄙人也來一
余在水獺溪時,到荍壩趕場,常走兩條路:一條是繞過宋家灣,翻螞蝗坳,經新民雙河大隊,過鐵索橋,直到荍壩;另一條是走高橋,穿
一陣風,讓我完成了川西北高原之旅。秋天披著斑斕的風衣從高處走來,雪峰卻在背后變幻著狡黠的鬼臉。崇山峻嶺簇擁著晶瑩碧透的小
南京此行,蒙艾總于百忙中盛情款待,多方關照,無以為報,賦小詩一首,聊表謝意。享世何須太費功,佳篇自在與心同。福從綠映鶯啼
二○一九年十二月一日于鹿泉棕櫚灣,注:【1】“塞外雁留嘉景,橫槍躍馬戍邊安”。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
2019年5月伊清高老師來宻重返劉寨二中校園,題詩以記之。少年書堂今重游,舊貌全非痕無留。夢幻鐘聲耳邊響,錯把銀基當鄭州。學子
凌云山上望云凌,放眼峨眉浪里行。人道嘉州風物好,三江水潤鳳凰城。靈寶塔,矗立千年開寶光,船家守望不迷航。莫言佛道皆虛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