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們這代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蘇聯情結,從小聽著蘇聯英雄卓婭與舒拉的故事長大、心目中崇拜的英雄人物與本國董存瑞、黃繼光并列的就是蘇聯的卓婭、舒拉、保爾.柯察金,最先映入腦海的外國電影、音樂美術舞蹈、小說是蘇聯的,再后來是大學所學專業有關的列寧、斯大林著作、蘇共黨史、蘇聯史,也耳聞目睹了兩國關系從最初的“蜜月”到意識形態爭吵直至邊境武裝沖突,珍寶島與鐵列克提,雙方打了個平手,從20世紀80年代末兩國關系的修復、蘇東劇變,蘇聯解體,到中蘇友好變成了中俄戰略友好協作伙伴等歷史變遷……。2011年8月,向往已久的俄羅斯之旅終于成行,零距離接觸這個多少有點神秘的國度。</h3> <h3> 莫斯科共有五個國際機場,從中國各地到莫斯科的航班大都降落在其中的謝列梅杰沃機場。美國叛逃的間諜斯諾登申請到俄羅斯政治避難在獲準前也在這個機場的國際區滯留了相當長的時日。</h3><h3></h3> <h3> 乘坐大巴進入市區,在距離機場不遠的公路邊矗立著三個巨大的“拒馬”(路障)。這是二戰時莫斯科保衛戰所設的防線,德軍坦克推進至此才最終被抵擋住了,此處距離莫斯科市中心僅22公里。戰后作為歷史遺跡保留至今以示后人。如今在其身后不遠處是莫斯科最大的超市。(此幅照片系下載)</h3> <h3> 入住莫斯科奧運村不遠處的酒店,因不識俄文不知其名。</h3><h3></h3> <h3></h3> <h3> 莫斯科城里樹林遍布,許多居民樓都坐落于綠樹叢中,但許多房屋的建筑風格似曾相識,仿佛置身于北京一些機關或高校老宿舍區,大概是50年代初北京許多建筑和居住區都是仿照蘇聯的模式建設的。</h3><h3></h3> <h3> 紅場位于莫斯科市中心,地面用方石塊鋪成,油光瓦亮但不太平整。意料不到的是紅場的面積之小,南北長僅695 米,東西寬130 米,總面積9 萬多平方米,只有天安門廣場的1/5。西側就是克里姆林宮。</h3><h3><br></h3><h3> 圖中的帳篷是為籌備莫斯科建市紀念活動而臨時搭的。其身后就是列寧陵墓。</h3><h3></h3> <h3></h3> <h3> 紅場的北側是國立歷史博物館。</h3> <h3> 在紅場北端,國立歷史博物館側面矗立著二戰時期蘇軍著名將領、指揮蘇軍攻克柏林的最高司令官朱可夫元帥騎在白馬上的雕像,以紀念1945年6月4日,蘇聯在莫斯科紅場舉行勝利閱兵,朱可夫代表斯大林騎著白馬檢閱蘇軍部隊的輝煌。</h3><h3></h3> <h3> 紅場上的無名烈士墓,火炬經久不息,墓銘:“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與世長存”。</h3><h3></h3> <h3> </h3><h3></h3> <h3> 新人舉行婚禮時到著名歷史遺跡獻花是俄羅斯民族的傳統風俗,這是到無名烈士墓獻花的一對新婚夫婦。</h3><h3></h3> <h3> 列寧墓坐落在紅場西側,在克里姆林宮墻正中的前面。1924 年1 月27日建成,最初是木結構的,1930 年改用花崗石和大理石建造。墓頂是平臺,蘇聯時期每逢重大節日都在紅場舉行閱兵儀式和群眾游行,蘇聯領導人就站在這個平臺上檢閱部隊和群眾游行隊伍。列寧墓兩側還有觀禮臺。</h3><h3></h3><h3> 1994年,列寧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良好。</h3> <h3> 排隊等候到列寧陵墓瞻仰列寧遺容的中國游客。列寧陵墓及其周邊戒備森嚴,不得隨意進出,需要通過安檢門,開包檢查,而且不允許拍照。</h3><h3></h3> <h3> 列寧陵墓內部中心是安放列寧遺體水晶棺的悼念廳,處半地下,沿黑色大理石臺階而下,可瞻仰水晶棺內列寧遺容。因不允許拍照,只好下載了列寧在水晶棺內的遺容照片。</h3><h3></h3> <h3> 列寧墓的后面與克里姆林宮紅墻之間并列有12塊墓碑,每個墓碑底部安葬的都是蘇聯各時期的重要領導人。其中包括斯大林(圖中第二位),還有列寧的親密戰友、十月革命勝利后首任全俄最高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相當于我國全國人大委員長)斯維爾德洛夫、內戰英雄伏龍芝元帥、歷屆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捷爾任斯基、加里寧、日丹諾夫、伏羅希洛夫元帥(曾任政治局委員、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相當于國務院總理職務>)、布瓊尼元帥(非政治局委員)、蘇斯洛夫(政治局委員),還有蘇共中央最后幾任總書記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因此地不允許久留和拍照,只好匆匆看過走過,此照片系下載)</h3><h3> </h3> <h3>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后,遺體最初是裝入水晶棺,與列寧水晶棺并列于列寧墓內。1962年10月31日蘇共22大通過決議,決定將其移出火化,其骨灰葬于列寧墓后的墓群,給予其已逝重要領導人的同等待遇。可見“全盤否定”、“焚尸揚灰”之說言過其實了。</h3><h3> 其墓碑后的克里姆林宮宮墻上鑲嵌著諸多銅牌,上面雕刻著人名,系蘇聯一些著名人物的骨灰安放處,其中包括朱可夫元帥,列寧的妻子克魯普斯卡婭,高爾基,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員加加林等。(因此地不允許久留和拍照,只好匆匆走過,此照片系下載)</h3><h3></h3> <h3> 現任俄共中央主席久加諾夫向斯大林墓獻花圈。(此照片系下載)</h3><h3></h3> <h3> 紅場南端,緊傍克里姆林宮的是圣瓦西里大教堂。該教堂是為紀念戰勝喀山韃靼軍隊,根據沙皇和伊凡大公的命令,由俄羅斯建筑師巴爾馬和波斯特尼克主持修建,于1560年建成。</h3><h3></h3><h3> 圣瓦西里大教堂的建成,標志著莫斯科成為俄國的宗教和政治中心,它是俄羅斯民族擺脫外族統治、完成統一大業,繼而逐漸走向強大、直至建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的里程碑。</h3> <h3> 紅場東面,與克里姆林宮相對是著名的“古姆”百貨大樓。</h3><h3></h3> <h3></h3> <h3> 克里姆林宮。</h3><h3><br></h3><h3><br></h3><h3></h3> <h3> 克里姆林宮大門之一</h3> <h3> 克里姆林宮大門之一</h3> <h3> 大門之一,專供游客入內參觀的入口,須通過安檢。</h3><h3><br></h3><h3> 以下是宮內的場景:</h3> <h3></h3> <h3> 總統府,普金辦公的地方。</h3><h3></h3> <h3> 兵器陳列館</h3><h3></h3> <h3> </h3> <h3></h3> <h3></h3> <h3> 宮內大會堂。蘇共歷屆黨代會、蘇聯歷屆蘇維埃代表大會(相當全國人大會)都在此召開。</h3> <h3> 在宮內行進的士兵</h3> <h3> 圣母安息教堂</h3><h3></h3> <h3> 天使報喜教堂</h3><h3></h3> <h3> 鐘樓</h3><h3></h3> <h3></h3> <h3> “炮王”,鑄于1586年。炮重40噸,長5.34米,口徑0.89米。炮彈重2噸,炮口可同時爬進3人。</h3><h3></h3> <h3> “真大!”</h3><h3></h3> <h3> “鐘王”,鑄于1733 ~ 1735年間,重200余噸,高6.14米,直徑6.6米,壁厚0.7米,鐘體環飾精致有浮雕及銘文。據說鑄完第一次敲時就出現裂紋,后又經火災焚毀而斷裂。</h3><h3></h3> <h3> 宮內占地面積很大的花園和樹林</h3> <h3></h3> <h3></h3> <h3> 宮內的導游兼保安、清潔員大都是老太太,游客若越過警戒線她會吹哨予以制止。俄羅斯許多旅游景區或博物館、展覽館的導游兼管理員是老太太的也并非鮮見。民間相傳的俄羅斯幾大怪之一:“干活的都是老太太”。</h3> <h3> 克里姆林宮內往外拍的大門,此處是專供游客參觀后的出口。</h3><h3><br></h3><h3> </h3><h3></h3> <h3> 其余幾怪有:“大姑娘大腿露在外”</h3> <h3> “大蓋帽像鍋蓋”。還有“人高體寬床很小”。</h3> <h3> 莫斯科大學,全名莫斯科國立羅蒙索夫大學。成立于1755年,現有23個系,15個教學和學術中心,11個科學研究所,并開設有44個高等職業教育專業、180個研究生專業方向,有4300名教授和教師,4800名研究員,其中85%以上擁有博士學位,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60多人。本科生學生2.6萬人,進修生10000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約5000人。外國留學生4000多人。</h3><h3> 圖為莫斯科大學主樓。建于1953年。其中心塔高240米,共36層,周圍有四個副樓。據說其走廊共長33千米,包含5000多間房間。</h3><h3></h3> <h3> 新圣女公墓,位于莫斯科西南郊,因附近有座新圣母修道院而得名。這里安葬著許多俄國近代以來及蘇聯時期著名的社會活動家、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蘇軍戰功卓著的高級將領。</h3><h3><br></h3><h3> 下圖是蘇聯英雄卓婭</h3><h3><br></h3><h3></h3> <h3> 卓婭的弟弟舒拉和他們的母親</h3><h3></h3> <h3>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其胸像下方雕塑著伴隨其大半生的軍帽和馬刀。</h3><h3></h3> <h3> 斯大林第二任妻子娜杰日達·阿利盧耶娃</h3><h3></h3> <h3> 著名芭蕾舞藝術家烏蘭諾娃</h3><h3></h3> <h3> 唯一沒有安葬在紅場的前蘇共中央總書記赫魯曉夫。</h3><h3> 赫魯曉夫的墓碑頗具戲劇性。這塊墓碑是蘇聯著名現代派雕塑家涅伊茲維斯內的作品。赫魯曉夫生前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粗魯地責罵這位雕塑家“吃的是人民的血汗,拉的卻是臭狗屎”,但在臨終時卻囑托家人請涅伊茲維斯內雕塑自己的墓碑,白黑各半的大理石頭墓碑似乎印證了他功過間雜的一生。</h3><h3><br></h3><h3></h3> <h3> 著名米格飛機設計師米高揚</h3> <h3> 空軍元帥波克雷什金</h3><h3></h3> <h3> 著名火炮工程師拉夫里洛維奇</h3><h3></h3> <h3> 著名詩人馬雅可夫斯基</h3> <h3> 二戰時期戰功卓著的空軍飛行員</h3><h3></h3> <h3> 尤利·鮑里索維奇·列維坦,蘇聯著名播音藝術家。1931年11月進入國家廣播電臺從事播音工作。直到1983年8月逝世,在話筒前面工作了50余年,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播音風格。二戰時期斯大林的命令、指示、演說以及最高統帥部命令和其他重要新聞、蘇聯情報局的重要戰報,大多由他播出。他的播音生涯與蘇聯人民的脈搏緊密相連,人民驕傲地稱他的播音是"國家"的聲音。其播音極具魅力,音色優美、富有激情和表現力,對于鼓舞人民斗志和宣傳國家號令起了重要作用,而敵人聽到他的聲音恐懼萬分恨之入骨。1941年冬,德國軍隊兵臨莫斯科城下時,希特勒擬定的十三人黑名單中第一位是斯大林,第二位就是這個列斯坦,懸賞10萬馬克擒拿他。,后又派飛機多次轟炸莫斯科廣播電臺,但都未得逞。1945年5月9日,莫斯科廣播電臺播送蘇聯攻克柏林,徹底戰勝德國法西斯的新聞還是由列斯坦播送的。</h3> <h3> 著名作家契科夫</h3><h3></h3> <h3>著名文學家果戈里</h3><h3></h3> <h3> 葉利欽</h3><h3></h3> <h3>戈爾巴喬夫的妻子賴莎·戈爾巴喬娃</h3><h3></h3> <h3> 其旁邊的空地是為戈爾巴喬夫預留的</h3><h3></h3> <h3> 唯一的中國人王明及其妻女</h3><h3></h3> <h3> 整個墓園規模宏大,飽含著濃厚的俄國歷史文化氣息。每座墓碑都是精心雕琢,造型各異,沒有重樣。參觀這座墓園不僅可以緬懷先人,還可以欣賞俄國雕塑藝術,更可以進一步深入了解俄國的歷史和文化。</h3><h3></h3> <h3> 凱旋門,1814年為紀念戰勝拿破侖和俄軍將士凱旋歸來而建。最初為木質,后幾經改建為石料門并移址,現位于莫斯科勝利廣場東面。</h3><h3></h3> <h3> 凱旋門附近的居民住宅</h3><h3></h3> <h3> 紀念戰勝德國法西斯的勝利廣場。</h3><h3></h3> <h3> 莫斯科著名步行街阿爾巴特街,也是領略俄國文化藝術的旅游勝地。</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阿爾巴特街上矗立的普希金及其夫人的銅雕像。街內有普希金舊居。</h3><h3></h3> <h3> 在普希金雕像前留影的俄羅斯少女</h3><h3></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凉市|
临朐县|
中山市|
垦利县|
德州市|
建宁县|
西吉县|
织金县|
平乡县|
钦州市|
工布江达县|
高要市|
邹平县|
武清区|
台湾省|
芜湖县|
建始县|
琼海市|
平山县|
岗巴县|
石家庄市|
诏安县|
郑州市|
龙江县|
五指山市|
蒙阴县|
突泉县|
兴安盟|
镇原县|
岳阳县|
灵宝市|
右玉县|
乐亭县|
朝阳市|
木兰县|
商都县|
贵定县|
井研县|
镶黄旗|
象州县|
太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