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當魯迅先生聞訊母親病危后,風塵仆仆從日本回來,提著胡亂收拾的行李箱,看到家門張燈結彩時,這個曾經聲嘶吶喊的江南漢子壓抑自己的憤怒,度過了他這輩子都不愿重提的三天。第四天,他憤然離開了浙江紹興,東渡日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沒有經歷過窒息的人,不可能會有絕望的吶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初讀<<我們現在應該如何做父親>>后,我才明白什么叫直擊心靈、醍醐灌頂的震撼。魯迅先生對于中國式家庭家長制深惡痛絕,也放棄了對他們的呼喊,祈求的是,正處在當爹當媽的年輕人,能夠有勇氣、有決心"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黑暗的閘門,放孩子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我始終堅信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是感情,非親緣。親緣只是讓其有培養感情的先機,最終維持人際關系的變量通常是感情。感情之極便是"愛",這種親情才是父母與子女間的堅實紐帶,非血緣。父母之于子之教育就是用這種純化的愛去澆灌、培養。如果說愛是一個化合物,那么這個化合物應由"理解"、"指導"、"解放"所構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第一,理解。初生的小孩,不是小一號的成人,他們擁有自己世界。理解他們跟自己不一樣的世界觀,父母們首先要做的就是還原他們的原本純真的世界,讓他們能健康明凈地成長。現在父母認為自己子女年輕不懂事,處處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替他們拿主意,讀工商專業好賺錢,公務員收入穩定,沒有真正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考慮,不以孩子興趣為導向,而只是一昧根據社會需要和自己私心為方向標,一哄而上。倘若一個對美術有興趣的孩子,卻因為父母的不理解而進入了醫學院,結果就是我們國家失去了一流的美術人才而多了一個二三流的庸醫,這不僅是個人悲劇,還是民族教育的悲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第二,教育。父母們理解子女的興趣愛好、個體特征以后,便是予以獨立,非同一模式的教育指導。可現在很多父母,單憑自己"想當然"提供方向,沿襲祖輩陋習惡好,不作任何修飾處理就強加于自己的孩子身上。其實在道德修養、品行優劣、個人習慣方面,父母自己本身還是仍在成長之人,所提供的方向也就不明不白的,不清不楚。父母們應該做是先反省自己,再結合孩子們的性格特點,適度地提供事物選擇。自己在生活上便是一塌糊涂的人,怎樣教育出嚴于律己的孩子出來?傅雷說,言傳身教便是最有效的教育。傅雷本身便是對自己要求嚴格的,寬厚待人的人,因此傅聰他們也就是嚴于己,寬于人的人,個中原因不顯自明。指導不成,最可惡就是辱罵,呵斥,命令式的教育。魯迅先生說,"長者須是指導者,協商者,卻不該是命令者。"呵斥命令的指導,只會養成孩子畏懼依賴的心理,畏懼父母,稍有錯事,第一時間不是承認錯誤,而是巧言善辯,因為在他們心底里認為,認錯只會換來更強烈的"暴風雨",而不是愛的寬容。依賴父母,小到挑選衣服,大到人生前途,必先"請奏"雙親,后謹慎行事。因為他們心底里也認為,話沒說就是錯的,最后拍板的還是父母,自己不勤于思考,直到哪天父母無法再指導時,自己也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了。明智的父母要循循善誘,教會孩子生存的技能,培養其獨立思考,抉擇的能力,自己無法提供豐富的思想,便讓書籍滋養,擁有更廣博的精神道德才是真正的進化、發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第三便是解放,把這種無私的愛"更加擴張""更加醇化",理解"子女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類中的人。可是現在的父母又不是這樣做的,從孩子出生,用一個偌大的溫箱保護新生命,包辦一切,那些知道養殖知識的人都知道,溫箱的生物都是經不起吹打的,人生挑戰和成長之難將會摧毀孱弱的生命。我國父母大都疼子如命,什么事情都不讓他們干,連他們的衣物都要搶著來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過久了,一旦脫離父母就難以自理了。讀大學時,周末回家捎上一周換洗的衣服的人比比皆是。如今為了就業、買房,向父母伸手的"啃老一族",還認為是理所應當。祖父兩輩團團圍著自家子女,得來的不是子女成龍成鳳,而是一群性格有缺陷的"蛀蟲"。解放并不意味著放縱,放開手讓已經具備生活的能力的子女早早脫離這種經濟、精神的紐帶,留下一條仍在純化的感情紐帶便可,這樣子女才能真正成長。其實這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結合為最終目的,有一種例外,那就是父母之愛,對于子女,指導其能像上述那樣,健康生活,精神富足,處世獨立,便是最成功的父母之愛,說明其已經以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還有能力繼續生命的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這種分離越早,越成功。大家可以設想,倘若子女三十仍需父母攙扶度日,大小事情父母操勞包辦,更無解放可言,這種教育無疑是最失敗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現在應該怎樣做父親,怎樣教育子女?魯迅先生認為,就是健全地降生子女,盡心盡力地培養教育,理解完全解放的需要。這種父母不容易做,尤其在中國,這種父母極不容易做,因為這是群體性的行為,所以要求我們要有頂住因襲閘門的勇氣和能力,才能更好地純化親情,回歸正常的親緣關系。</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山市|
新晃|
阜平县|
和田县|
子洲县|
彩票|
呼伦贝尔市|
肥西县|
清水县|
开鲁县|
西丰县|
乾安县|
刚察县|
宜兴市|
永清县|
筠连县|
寻乌县|
鲁山县|
永年县|
象州县|
桂阳县|
绿春县|
孟连|
格尔木市|
多伦县|
贡觉县|
广水市|
漳平市|
吉安市|
时尚|
新密市|
白山市|
文山县|
吴忠市|
剑河县|
怀柔区|
临汾市|
加查县|
海淀区|
南安市|
册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