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br /></b><b>油畫《我的前夫》繪畫 王國斌</b><b><br /></b><b><br /></b></h1><h1><b> 王國斌河北人,1974年曾經在河北深澤農村插隊。他的知青系列油畫,尤其是這幅《我的前夫》原名《青春之歌》讓所有的1700多萬的知青沉默,流淚,甚至悲痛欲絕。</b></h1><h1><b><br /></b></h1> <h1><b><br /></b></h1><h1><b> 我不是那個年代的人,也沒有趕上那個年代,至于那個年代的對與錯,我沒有資格去評說。不知道為什么,我卻對那個年代的老三屆,也就是有著一種是帶有時代感的名字叫 一知青一 的人們有著一種說不清的感情,這種感情不是同情,反而是 愛!是 敬!</b></h1><h1><b><br /></b></h1> <h1><b><br /></b><b> 作為我們一個當代的人應該怎樣去看待這段可悲可泣的歷史各有各說,雖有褒貶,也不是一無是處,文革那段特殊的歷史時期里不知釀成了多少人間悲劇。那時候的荒唐與瘋狂且不可復制的年代,這些反應知青的畫作并沒有將那個時代丑化,而是給他注入了一種沉重,悲涼的美,將那種真實的痛苦和激情暈染在畫布上。把我們曾經對過去的贊美,亦表達為有的時候是為了抑制和治療內心深處的吾于言表的憂傷和悲哀。</b></h1><h3><br /></h3> <h1><b><br /></b><b> 當年知青響應國家號召,高喊著: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在紅旗漫卷,戰歌激昂的沸騰時期,帶著革命的浪漫主義理想和激情奔赴了祖國的四面八方的最艱苦,最殘酷的,最邊遠的地方。他們把自己最好的年華,把最美的青春獻給了邊疆,獻給了北大荒,獻給了農村,譜寫了一曲難忘的歌,蹉跎的歌,悲壯的歌。</b><b><br /></b><b><br /></b></h1><h3><br /></h3> <h1><b><br /></b><b> 我想說:他們是時代的犧牲品,同時也是共和國的驕傲,他們用雙手和青春以及生命將共和國那些不毛之地變成了祖國的糧倉。可是,殘酷的現實也給了這一代人最不完美的命運結局。在我所接觸的那些老知青,那些老兵團戰士,他們沒有怨言,沒有向祖國索取什么,依然用他們最樂觀的態度迎接了生活給他們的各種挑戰。</b></h1><h3><br /></h3> <h1><b><br /></b><b>問爹問娘問夕陽<br /></b><b>天上有沒有北大荒<br /></b><b>喊兒喊孫喊月亮<br /></b><b>天上有沒有北大荒<br /></b><b>咋不見著了火的紅高粱<br /></b><b>咋不見平坦坦盤腿的炕<br /></b><b>咋不見風雪里酒飄香<br /></b><b>咋不見草垛里的煙鍋點太陽<br /></b><b>美麗的松花江<br /></b><b>波連波 向前方<br /></b><b>川流不息流淌夜夜進夢鄉<br /></b><b>別讓我回頭望<br /></b><b>讓我走一趟<br /></b><b>高高的白樺林里<br /></b><b>有我的青春在流浪</b><b><br /></b></h1><h3><br /></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br /></b><b> 最后讓我向那些最受尊敬的北京知青,上海知青,東北知青以及全國各地的知青大哥大姐們問安,祝福你們身體健康,快樂如意!向那些把青春的生命留在廣闊天地的英靈默哀······致敬!</b></span></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岛市|
阿合奇县|
炉霍县|
靖远县|
泽普县|
河曲县|
朝阳区|
酒泉市|
台山市|
泸州市|
云霄县|
崇左市|
舟山市|
巴马|
汶川县|
扶沟县|
铁岭县|
贡觉县|
南丰县|
万荣县|
丰都县|
赤城县|
湘潭县|
广灵县|
昌乐县|
新和县|
涡阳县|
宜良县|
任丘市|
涿鹿县|
外汇|
泰顺县|
临沧市|
沾益县|
南川市|
阿瓦提县|
梁山县|
石渠县|
汨罗市|
盐津县|
垫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