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每到節(jié)假日,電影大片相繼出爐,動輒多少億的票房,顯示著電影事業(yè)的繁榮。但像我們這樣年齡的人,還有幾個人走進影院,坐在沙發(fā)樣的包廂里去欣賞它們呢?倒是小時候看電影的情景,回想起來歷歷在目,津津有味。</b></h1> <h1><b>一、等電影<br></b><b> 我們小時候看電影幾乎都是露天的,村子的打麥場上,就著人家房屋的墻壁,兩根竹竿挑起一面白布,放映機嘩嘩一轉(zhuǎn),電影就開始了。那時聽說哪個生產(chǎn)隊放電影,我們這些娃娃就早早扛著凳子占地方,來不及回家拿凳子的,就撿幾塊磚頭擺在那兒,看電影的有十里八鄉(xiāng)的人,嫌拿凳子累贅,就站著看 ,有時正面人太多,站在后邊看不見,就索性坐在銀幕后面看,雖然演員的舉手投足是反的,但不影響情節(jié)呀,那場面,那叫一個壯觀。</b></h1> <h1><b> 正式影片之前,先放《新聞簡報》或科學種田啥的,等正式片子開始,娃娃們就已經(jīng)嗑睡得東倒西歪的了。往往是電影散場后,各家大人在麥秸垛里扒拉著找自家的孩子,毛娃狗娃的大呼小叫著,娃兒們也是睡意連連的被揪著耳朵拎回家。打麥場更是一片狼藉,瓜子皮糖紙就不用說了,尿漬是這一片那一片,運氣好的還可以撿到襪子鞋子。</b></h1> <h1><b>二、看電影<br></b><b> 那時文化生活比較貧乏,除過看幾部電影,晚上好像沒啥可干的。所以聽說哪里演電影,走上十里八里去看 那就是小事一樁。晚上收工,來不及吃飯,去廚房摸個涼饃,膽小的給家長說一聲,膽大的連招呼都不打,幾個相好的吹聲口哨就出發(fā)了。</b></h1> <h1><b> 秋天時節(jié),玉米高過人頭,月亮明明的掛在天空,地里蟋蟀啾啾,不時的有小動物從路上跑過,或是只野兔,或是條小蛇,蹦蹦跳跳的當然是青蛙了;冬夜寂靜,收獲的玉米桿靠在墻上,被月光一照,影子投在地上,如猛獸奇鬼,誰家的貓兒鬧春呢,如娃娃哭泣一般,這時貓頭鷹一聲啼叫,你汗毛不豎起來才怪呢。這些能擋住我們看電影的熱情嗎?不,我們是外甥打燈籠—找舅(照舊)。幾個膽大的拉著膽小的,大聲唱歌給自己壯膽,還可以折幾根玉米桿潤潤嗓子。不過也有倒霉的,有位姐姐給家長請過假的,回來后還被母親罵,聽說她媽坐在炕上直罵到大天亮,詞兒還不帶重復的,太給力啦。</b></h1> <h1><b>三、過電影<br></b><b> 這個節(jié)目是看電影后的余音,我們把它叫做“過電影”。就是把電影的情節(jié)再演一遍,你想想,就這幾個電影,反復地看,銀幕上的李玉和一端酒碗,底下就一片“謝謝媽”,能不熟嗎?這常常是在我們 拔草的間隙,或是放羊時,把羊往溝里一圈,任羊兒遍地吃草。我們就分派角色,你是洪常青,她演小常寶,他又是李向陽,只有那些壞蛋沒人愿意干,就只好抓鬮,或錘子、剪刀、布了。嘿!我是阿慶嫂了。</b></h1> <h1><b> 那時候,我們的日子雖然清苦,文化生活也單調(diào),但我們還是蠻幸福的。比起現(xiàn)在孩子繁重的課業(yè)負擔,我還是喜歡我的童年生活,懷念那看露天電影的時光。</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州市|
乌兰浩特市|
岳普湖县|
师宗县|
冕宁县|
抚顺市|
陆河县|
疏勒县|
巴青县|
如东县|
台南县|
杂多县|
阿坝县|
长丰县|
恩平市|
通榆县|
甘谷县|
九江市|
嘉义市|
莲花县|
大余县|
隆子县|
锡林浩特市|
台湾省|
罗定市|
岫岩|
阜阳市|
海口市|
文化|
响水县|
丰城市|
绍兴县|
郴州市|
张家口市|
东兴市|
监利县|
叙永县|
阜新|
娱乐|
静海县|
大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