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為了母親河,為了近距離的接觸母親河,為了拍攝母親河上的黃河纖夫,我們來到了這里,磧口古鎮。</h3><h3> 磧口古鎮,位于山西呂梁山區臨縣的黃河之濱。這里是典型的黃土高原風土地貌,貧瘠干旱、溝壑縱橫。和這片土地的顏色一樣,黃色與灰色是磧口亙古不變的主色,即使有湛藍的天空來映襯,也依然給人留下一種衰敗和蕭瑟的印象,因而讓人覺得,再深邃的目光也無法穿透那厚重的歷史塵埃,僅憑視覺印象很難再追尋到“九曲黃河第一鎮”昔日曾經擁有過的浮華。 </h3><h3> 磧音“氣”,“水中沙也”,或是江河中的沙州,水遇沙石水道變窄,于是水流變急橫沖直撞,黃河的船只到此不能通行,貨物只得轉運,這才有磧口的繁榮。九曲黃河第一鎮或水旱碼頭小都會,指的就是磧口。有資料如是說:“磧口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山西省地質公園,人生必去的十座小鎮之一,“2006年世界百大瀕危文化遺址”之一,全國最具年味的八個目的地之一……”。很難想象眼前這正在衰敗中淌血、掉渣的磧口,它卻還擁有這么多的殊榮和贊美。 </h3><h3> 這次我們來到這里除了領略古鎮的風光旖旎的景致,還要拍攝黃河上的“纖夫”和纖夫近距離的接觸,感知黃河人的曾經!</h3> <h3>山西呂梁地區磧口古鎮的形象代言人六十三歲的李世喜</h3> <h3>等候著工作的纖夫!</h3> <h3> 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航運“纖夫”,他們是以拉纖為生的人。他們屈著身子,背著僵繩,步態一瘸一拐的往前邁。有許多纖夫拉纖的時候是不穿衣服的,暮春、夏季、初秋等溫暖的時節多是光著身子,即使面對大姑娘也是泰然自若 。 </h3> <h3> 纖夫除了拉纖之外,就是會喊一口沙啞的船工號子。號子有聲無字,“嗨,嗨喲喲,嗬嗨,拖呀,拖、拖拖拖……”每當逆水行船或遇上險灘惡水時,全靠纖夫合力拉纖,號子聲聲,空谷回蕩,別有一番情趣。</h3><div> 寒冬臘月、滴水成冰的季節,船只一旦擱了淺,這時你看岸邊一個個纖夫排列整齊地背著僵繩,發出驚天動地的吆喝……那河風裹著冰雪陣陣狂舞,其境況是常人難以相象的,而纖夫則處之泰然,習以為常。</div> <h3> 纖夫拉纖為什么不穿衣服?纖夫多是家境貧寒之士,如穿著衣服,汗浸鹽汲加上纖索的磨損,衣服能管幾天?拉纖時要頻繁下水,在時間上容不得寬衣解帶。最重要的是防病,如果穿著衣服,一會兒岸上,一會兒水里,衣服在身上干了濕,濕了干,不僅不方便,而且容易得風濕、關節炎之類的病,所以不如不穿衣服</h3> <h3>黃河水洗去一身的疲倦!</h3> <h3> 社會的漸漸進步,傳統的拉纖已經被現代化的航運工具所以取代,使得長江、黃河上的拉纖的船只幾近絕跡,僅有的也是一種道具或者為了旅游而做的宣傳而已,當我們接觸他們時,更少了觸景生情的機會,而纖夫的影子也漸漸的印入眼瞼,他們曾經是母親河上最偉大的人,黃河水,黃皮膚,黃土地上的中國人!</h3> <h3> 雖然本組照片有些是擺拍,但是他喚起人們對母親河的熱愛,也讓我們喚起對黃河曾走過的歷史的回憶,更加喚起人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嘿呦呦,嘿呦”這古老而渾厚的號子,還有那弓背哈腰的身影,卻久久留在了我們對黃河纖夫依稀的記憶里……</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芮城县|
高陵县|
精河县|
板桥市|
广汉市|
宣威市|
集安市|
孝义市|
竹山县|
沙湾县|
西丰县|
东乡县|
自治县|
莱西市|
南通市|
郎溪县|
织金县|
安吉县|
山东省|
南昌市|
庐江县|
临夏县|
略阳县|
镇雄县|
若尔盖县|
韶关市|
吴川市|
新泰市|
胶南市|
青海省|
金坛市|
高平市|
定边县|
虞城县|
浦江县|
满城县|
新龙县|
都昌县|
凌海市|
栾城县|
施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