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直以來,我都有一種西北情結。喜歡茫茫戈壁,廣袤的沙漠。喜歡它的荒涼與壯美、它的粗獷大氣。向往那神秘的莫高窟和那個消失的樓蘭古國,也因那條象征中華民族精神的母親河――黃河。</h3><h3> 黃河從巴顏喀拉山上的一股清流,慢慢匯聚成一條奔騰咆哮的黃河。它一路挾沙裹泥,所到之處或舒或緩,或濁浪滔天,或摧枯拉朽。一路狂奔,勢不可擋。咆哮著向大海沖去。</h3><h3> 正因為有了它,才有了《怒吼吧,黃河》有了《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九十九條漢子來把船來搬》的信天游,有了《九曲黃河十八灣》有了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它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它的魂就在――壺口瀑布。</h3> <h3> 壺口瀑布位于山西吉縣和陜西宜川縣之間的秦晉大峽谷的黃河河床中,被秦晉大峽谷的兩岸蒼山挾持,約束在狹窄的黃河峽谷中,將河水收束為幾十米的寬度,形成一股洶涌的水流墜入壺口河槽形成了壺口瀑布。</h3><h3> 黃河壺口瀑布是世界上唯一的黃色瀑布。也是我國唯一的潛伏式瀑布和移動式瀑布。其特點則是隨四季變化而景色各有不同。素有玉關九轉一壺收之說。</h3><div> 來壺口是我西北之行的終極目標。為什么?――為了“魂”</div><div> 從天山山脈到祁連山山脈,再到太行山脈。從青藏高原到蒙古高原,再到黃土高原。一路走來就為尋找那個代表著中華民族之魂的壺口瀑布。</div><div> 不來壺口,何言震撼!</div><div> </div> <h3> 奔騰的黃河燃燒著激情,卷云挾煙,狂奔而來。怒吼著、咆哮著、噴發著、宣泄著。它到之處:懸流碰壁,擊石濺珠,驚濤拍岸,黃煙四起。</h3><h3> 那氣勢,像野馬,無羈狂奔著嘶鳴。像蛟龍,纏繞撕咬著翻騰。</h3> <h3> 它以排山倒海的雄姿稱雄于世,它以千山飛崩之勢撕裂你的胸膛。它以駭浪驚濤的滂沱之氣蕩滌你的心靈,它以吞噬乾坤之神震撼你的靈魂。它以泰山壓頂之威聲震蒼穹。</h3><h3> 咆哮奔騰的黃河怒吼了幾千年,吼出了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吼出了秦始皇統一天下的霸氣,吼出了大唐王朝的鼎盛,吼出了全民抗戰的怒火,吼出了中華壯士飛越壺口瀑布的壯舉。</h3> <h3> 面對黃河,你有什么理由不低下你的頭顱虔誠的低首膜拜?不來壺口又怎能體會“黃河之水天上來”?不面對黃河你哪來的勇氣和力量?不見壺口怎會有民族的自豪感?</h3><h3> 若知上下五千年,有黃河在,你又何必問蒼天?</h3> <h3> 壺口瀑布的對岸是陜西,在那里可以看到山西這邊的瀑布落差,很是壯觀。由于時間原因未能去陜西地段看瀑布稍有遺憾。錯過了還會再來,人生若無悔,那該多無趣。</h3><div> 離開壺口,我們前往西安。</div> <h3> 西安,古稱長安。自西周起到唐朝共有13個王朝帝國在此建都,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的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世界的歷史名城。有著‘東方看長安,西方看羅馬’之說。</h3><div> 秦始皇兵馬俑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大雁塔被視為古都長安的象征。這里有保存完好的明城墻,大明宮被譽為絲綢之路的東方圣殿。</div><div> 西安也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東方起點。</div> <h3>西安的LOGO</h3> <h3>你的城市是我遠道而來的風景</h3> <h3>千年古都那份歷史的厚重感豈是我能理解透的。歷史就交給史學家們講述吧,風景名勝就交給旅行家們描繪吧。</h3><h3> 我來西安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吃上一碗正宗的羊肉泡饃。我歷來對美食不感興趣,只跟美景發生關系。但這一次不同,為了這一碗‘正宗’我整整等了五十年。只因為聽父親說過它的味道,便斂了我半世癡狂。</h3><div> 父親曾游歷了中國三分之二的土地,登名山,訪古跡,涉江河,品美食。最讓他津津樂道的莫過于四川的峨眉山和陜西的羊肉泡饃了。</div><div> 他曾對我說:‘你長大后有機會一定要去一趟峨眉山,那是所有名山中最漂亮的一座山。有峨眉天下秀之說,登上金頂沐浴佛光普照,看日出和云海。山行本無雨,空翠濕人衣。植被豐富仿佛每一片葉子都在滴著水。’</div><div> 時隔多年,我終于如愿登上了峨眉山。山,還是那座山,金頂依然佛光普照,依然有云海日出,依然含煙凝翠、飛瀑流泉,只是過多的注入了商業化元素,使得這座佛門圣地顯得不那么清凈了。關于羊肉泡饃,父親只說:“那才是真正的西北味道。”</div><div> 如今,我來到了西安。那羊肉泡饃是不是還是父親曾經描述過的味道呢?</div> <h3>父親曾經講過羊皮泡饃的來歷,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各路商人常年穿行在這條荒無人煙的通道上,沙漠、戈壁、高原,氣候干燥,人跡罕至。吃飯就成了商人們難以解決的問題,經過長期的實踐總結出了途中飲食的經驗。</h3><h3> 他們用面粉做成餅,把牛羊肉做熟風干帶在身上,由于途中氣候干燥并不擔心壞掉。隨著路途的延伸,大餅和牛羊肉干會變得越來越硬,無法咬動。于是,他們就把餅子掰成小塊和牛羊肉干放在鍋中一起煮燴,煮的過成中發現餅子掰的越小越易煮透,味道也更好。</h3><div> 漫長的路上,商人們坐在駝背上枯燥乏味。他們就把掰餅當成了消遣時光的方式。他們把饃餅掰成特別小的饃粒,吃飯時,只需拿出牛羊肉干加水和饃粒一起煮燴就行了。就這樣,商人們走到了長安,也把這種吃法帶進了‘長安城’。</div> <h3> 父親曾經講述過它的吃法,他說:‘把饃餅先掰成二分之一,又四分之一,再八分之一,饃餅掰的越碎越好,這樣容易進味兒。掰餅的手法有撕、擰、掐、揪。不急不躁慢慢掰,要的是一種情調。然后澆上羊湯,放一點辣椒,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吃上一口,立刻暖遍全身。’</h3><div> 父親曾經這樣形容它的味道:‘粘綿韌滑,肉爛燙清,肥而不膩。’</div><div> 小時候的我并不懂這就是飲食文化,只記住了父親描述過的味道。</div> <h3> 在這家老字號坐下后便叫了三碗羊肉泡饃。一碗留給自己,另兩碗供奉給遠在天國的父母。</h3> <h3> 我按照父親描述的方法慢慢的將饃餅掰成饃粒,澆上羊湯,那香味早以撲鼻而來。我調動所有舌尖上的味蕾神經,儀式般的吃了一口,僅一口,僅僅是一口已是淚水充盈。這味道我沒資格評判它是否正宗,但這味道里卻有著滿滿的對遠在天國的父母那思念的味道。</h3><div> 疼愛我的人去了。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div><div> 我對天國的父母說:‘這輩子我沒做夠你們的兒子,如果有來世,我還做你們的兒子。帶你們來西安,吃羊肉泡饃。’</div> <h3> 離開西安,我們前往風陵渡。臨行前曾遭朋友諾亞方舟的調侃:‘程哥執意要去風陵渡,這里面一定有故事。’我不解其意,反問道:‘啥故事?’諾亞方舟說:‘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呀’</h3><h3> 我沒看過金庸的《神雕俠侶》,惡補了一下才知道。劇中的郭襄是郭靖的女兒,十六歲那年,在風陵渡口遇上了楊過,一見鐘情。無奈楊過只愛小龍女,郭襄用一生守住了這份相思,終生未嫁,最后創建了峨眉派,成為一代宗師。</h3><div> 原來風陵渡還曾有過這樣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div> <h3> 風陵渡處于山西芮城縣黃河東轉的拐角。是山西、陜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華北、西北、華中三大地區之界。自古以來就是黃河上最大的渡口。千百年來風陵渡作為黃河的要津不知有多少人是通過這里走入秦晉。</h3><div> 金人趙子貞《題風陵渡》就有一句:一水分南北,中原氣自全。云山連晉壤,煙樹入秦川。寥寥幾筆就把風陵渡描繪的入目三分。風陵渡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div><div> </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風陵渡有兩大風景,一個是這兩座大橋,二是65度的黃河灣了。</h3> <h3>黃河在這里真可用柔美來形容,像狐步,像華爾茲,一轉身便劃出一道優美的弧度。</h3> <h3> 相傳軒轅黃帝和蚩尤戰于涿鹿問鼎江山。當年在這里殺的難解難分,蚩尤作霧,黃帝部落的將士東西不辯,迷失方向。幸好黃帝的賢臣風后趕來,獻上他制作的指南車給大軍指明方向,戰勝蚩尤。可惜在這場戰爭中風后被殺,死后便埋葬在這里。后來建有風后陵。</h3><div> 曹操與馬超也在這里兵戎相見,這里埋葬了數不盡的殘碑枯骨。也有傳說女媧長眠于此。</div><div> 說它是兵家必爭之地也罷,是滄海一渡也罷,但都抵不過金庸的浪漫。《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div><div> 一個渡口讓金庸寫進小說,并演繹了一場江湖上的愛恨情仇。其傳奇、浪漫、難道不值得為此一顧嗎?</div> <h3> 如今的風陵渡很難尋找千年古渡的光影,但作為黃河風景區的風陵渡依然彈奏著屬于自己的華彩。</h3> <h3> 遠處山色空蒙,黃河舒緩流過。一只小船停靠岸邊頗有野渡無人舟自橫的詩韻。與咆哮的壺口瀑布相比,黃河在這里顯得過于溫柔。大自然用它飽滿的筆觸,把遠山近水用粗獷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一幅大大的寫意山水。我迷失在這如畫的風景中,‘沉醉不知歸路’</h3> <h3> 同行好友‘凡華車夫’見狀也調侃道:‘嗨,你不會真有故事吧?’一語落地已是‘驚起一灘鷗鷺‘毀了我一枕黃梁。‘加里森’也跟其調侃:‘莫非真的有過曾經?有過渡你的那個人?’</h3><h3> 我故作神秘,笑而不答。既然已經開啟了調侃模式,就把調侃進行到底吧。</h3><div> 隨后,我指了指黃河對面,對他們說:‘此渡口終究不是我的渡口,也沒有渡我的那個人。即使彼岸有繁花千樹,也不會有一株為我而綻放。我――任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div><div> 說罷,轉身離去。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的煙花,灑落一地纏綿。留下一首《天崖》。</div><div> </div> <h3> 夢中的夢中,夢中人的夢中,夢不到被吹散往事如風。空空的天空,容不下笑容,傷神的,傷人的,太傷心。何必想,何必問,何處是我家。愛也罷,恨也罷,算了吧。問天崖,望斷了天崖,贏得了天下輸了她。</h3><div> 揮別的種種,揮不去的種種,毀不了被淹沒一往情深。忍已無可忍,恨不得別人,害人的,迷人的,癡情人。也掙扎,也牽掛,也不是辦法,走也罷,去也罷,錯了嗎?今天崖,明天又天崖,狠狠一巴掌忘了吧。</div><div> 猜想留給了眼前的“哥德巴赫”們,故事留給了身后的風陵渡。</div><div> 這風陵只此一渡,世上再無風陵名。</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 離開風陵渡,對我而言大西北之行已經結束。一路走過,不止于風景,更多源于感動。</h3><h3> 回京的路上,‘凡華車夫’問我:‘下一站咱們準備去哪兒?’我說:‘掙錢’</h3><div> 關于旅游,有人說過,錢包的厚度決定旅行的長度,思想決定寬度,靈魂決定深度。接下來去哪兒我不曾設計,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我要為旅行的長度去增加錢包的厚度了。</div><div> 其實,人生也莫過如此。何必設計,順其自然,隨遇而安,也不失為一種生活態度。</div><div> 只要心在遠方,夢自會引路。</div><div> 趁我們此身未老,一起浪跡天涯,慢走余下的路。</div> <h3>我從春花秋月的紅塵中走來,聆聽黃河壺口瀑布的怒吼。</h3> <h3>印象陜西,邂逅了往事前生。</h3> <h3>古城西安,暗調中的壯闊深沉。</h3> <h3>在壺口瀑布讓我們聽一聽生在現世,卻活給未來的詠嘆調。</h3> <h3>好端端的一碗羊肉泡饃,被性急的加里森作賤成了鹵煮。</h3> <h3>半夢,半醒,半浮生。只為一秋醉。</h3> <h3>心若靜,風又奈我何?</h3> <h3>玩到盡興處,我跟朋友各自演繹了一場現代板的《紅高梁》</h3> <h3>把足跡連成生命線,就為在這個秋天途中與你相遇――夢回平遙。</h3> <h3>展開雙臂擁抱生活,只要是上蒼給的,我都攬你入懷,生活才有趣、才完整。走過半生才發現,我的生命是一路花開,一路芬芳,一路旖旎。</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化县|
龙南县|
毕节市|
仲巴县|
安塞县|
乌拉特后旗|
石渠县|
双峰县|
江都市|
定襄县|
周至县|
随州市|
六安市|
怀安县|
贡嘎县|
淅川县|
浑源县|
黎平县|
芜湖市|
石嘴山市|
大竹县|
武宁县|
教育|
县级市|
金山区|
特克斯县|
五指山市|
乌苏市|
射阳县|
厦门市|
民乐县|
颍上县|
比如县|
永和县|
寿光市|
台北市|
德清县|
常宁市|
共和县|
榆林市|
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