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或許是兒時看電視劇和聽評書的影響吧,在那個文化生活匱乏的年代,如癡如醉追著射雕包青天和白娘子,聽著三俠五義楊家將和岳飛,朦朦朧朧的記憶里,中國的歷史被分成古代、唐朝、宋朝、清朝和抗日時期,最后毛主席帶給我們幸福的生活。萌孩子的歷史觀就這樣華麗麗的初步形成了,所以對我來說,開封不是地名,而是一種情節,一個特定時代留在記憶中的符號。</h3> <h3>開封被稱為十一朝古都,可是因為靠近黃河所以自古以來歷經多次水患,古時留下的城池全部被埋在了黃土之下,就在現在開封市的下面三米處,是清代的開封城,地下六米處是金汴梁城,地下八米是宋代最鼎鼎大名的東京汴梁城,地下十米是唐汴梁城,最深處是地下十二米的戰國時期的魏大梁城。開封的最神奇之處在于,這里不僅是城摞著城,而且還是路摞著路,門摞著門,墻摞著墻,馬道摞著馬道!也就是說,自古至今,開封城的中軸線從來沒有變過,這也是讓開封人最自豪和驕傲的地方,這樣的城市,全世界也僅此一例。當時發現這一現象的考古學家都在感嘆,到底是怎樣的記憶基因,才會在這上千年的歲月中,讓這幾座不同時代的開封城嚴絲合縫的對接在一起啊......</h3> <h3>開封府和包大人自然是連在一起讀的,當然別指望看到遺留的古跡,我們逛的時候可以這樣想,開封府的位置其實也沒有變過,真正的開封府,恩,就在我們腳下八米厚的土里面。</h3> <h3>做為一個較為資深的準專業自由行者,開封的美食攻略基本上完全以失敗告終,傳說中的黃家老店開封灌湯包,傳說中的放著像菊花夾起來像燈籠,傳說中的先咬皮兒再吸汁兒最后咬肉餡兒,統統按程序來一遍總結出,這是神馬呀,真的不敢說不好吃,而是好難吃.......</h3> <h3>這次的開封之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看遍開封和登封最重要的三場演出,第一場是在開封的小宋城,名為"千回大宋",離演出開始不到兩個小時才匆匆忙忙在淘寶上定了票,到了才發現莫名其妙坐到了第一排的正中間,票價還比現場買打了七折,這也許是我十年淘寶生涯中遇到的最厚道的賣家了。</h3> <h3>演出本身的舞美燈光是很炫的,可是總感覺導演挺有雄心,就是活兒有點糙,實在沒有把開封光輝燦爛的歷史和文化更好的表達出來,整個演出就是靠著各種舞蹈和雜耍在撐,當然了,沖著這位置只是拍拍照也是不錯的,票價畢竟不貴,沖著演員的辛苦和美輪美奐的舞臺也是值了。</h3> <h3>深夜的時候,一個人逛逛開封最有名的鼓樓夜市。我一直認為國慶期間的夜市會摩肩擦踵人流如織,可也許是我來晚了?還是我想多了?除了門口的幾個攤販,靠里些的店面悉數已關,但我仍堅持把夜市主要的街道走了一遍,三三兩兩的行人從身邊匆匆而過,不像游客,倒像是趕著回家一樣。路邊賣腸粉的老大爺還在昏黃的燈下做著腸粉,我原本想回來的時候買一碗嘗嘗,也希望能幫老大爺早點回家,可是回來路過的時候,這唯一的腸粉攤子也打烊了。</h3><h3>一陣涼風吹過,不由打個冷戰,已經是秋天了。</h3><h3><br /></h3> <h3>清明上河園,開封的必到打卡景點,也是根據清明上河圖復制的主題園區。時間倒回一千年前,那時的開封,是靖康之恥徽欽二帝丟掉的江山,是宗澤三呼過河悲憤而死的遺愿,是岳飛收拾舊山河的美夢,是陸游示兒流傳千古的詩篇。時過境遷,一切都已成為過眼云煙,眼前的,只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看著走心或不走心的演員,重復演繹著那些耳熟能詳的故事。</h3> <h3>清明上河園的夜還是美的,各種炫彩的燈光似乎一下換了天地,那些灰撲撲的建筑仿佛一下子有了生命,煥發出誘人的光彩。</h3> <h3>其實,我們的重要目的是看晚上在園內演出的東京夢華,現在購買東京夢華的演出票可以在中午十一點后入園,這樣可以每人省下120塊的清明上河園門票錢,沖這一點還是相當厚道的,只不過,對于那些只花門票錢白天逛園子卻在晚上不看東京夢華的人來說,真的有些不劃算。個人覺得,這個園子包括里面那些花里胡哨的演出再搭上國慶人山人海的游客,實在是沒什么看頭,可以說清明上河園唯一的價值就在于晚上的東京夢華,如果不看,那這個園子真的不來也罷。</h3> <h3>整個東京夢華都是在水面上實景演出,由八首宋詞譜曲串聯而成,根據每首詞的意境,勾勒出熙熙攘攘的宋代市井風情,都城東京汴梁的繁榮與奢華,友幫鄰國來朝的氣勢,戰爭的悲壯,還有祝福的寄托。</h3> <h3>柳永的《雨霖玲·寒蟬凄切》,印象里這首曲子譜真好聽,可惜在外面是無論如何也找不到的,情人之間難舍難離的凄美的意境被營造的非常動人。</h3> <h3>時空隧道亮起,一個古裝少女和現代的男孩在時空交匯,確實讓人恍惚。公元1000年,開封是宋朝的首都,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城市,人口超過一百萬,而當時倫敦的人口只有一萬五千人左右</h3><h3>現在,開封連省會也不是,機場都沒有,地位無足輕重,再沒半點當年繁華大都市的影子,所有的榮耀只能通過張擇端那幅長達5米多的長卷,依稀看到京城往日的亭臺樓閣,勾欄瓦肆,漕運虹橋,城闕通衢,夢中一幅盛世景象。</h3><h3>世事無常,城如此,人亦如此......</h3> <h3>當廊橋四處亮起無數盞燈籠, 碩大的紅色月亮靜靜躺在水面中央,古裝的少女提著燈籠蓮步輕舞,唱誦著水調歌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隨著風緩緩飄落,那樣美輪美奐的畫面,很輕易便會讓人動容.......</h3> <h3>雖然還是有差距,但是我認為東京夢華是基本可以和長恨歌劃到一個級別上PK一下了,所以,確實值得看。</h3> <h3>開封僅存的宋代原物,應該就是鐵塔和繁塔了。而繁塔的歷史又要比鐵塔更早一些,只是位于這坑坑洼洼的城郊結合部,顯得孤單而又沒落,游人蜂擁而去看那些人造仿古景觀,對于這座真正的古跡,國慶的黃金周里,竟然只有我們一家人在看.....</h3> <h3>繁塔原本一共有九層,據說朱元璋嫌王氣太盛鏟掉了三層,然后風化了三層,現在僅存最下面的三層。真實與否無法考究,但剩下的這三層卻實實在在是保留了下來,每一塊磚都雕著佛像,只是下層的因為年代久遠,已經被磨得殘破不全......</h3><h3>每一塊磚每一片瓦,把它們經過的興衰和傳奇娓娓道來,即使我們不懂,它們也不急,就這樣默默的等下去,等懂的人。</h3> <h3>就在這個貌似最小最不起眼已經被人遺忘的地方,我們在雨中待了足夠久的時間才離開。我非常享受這樣的時刻,沒有人打擾,不用費心開口說話,對著千年前的古塔,卻可以全身心的投注于自己的內心,這可能即是佛家所說的"觀心"吧。</h3><h3>觀心自照,如疏空朗月,或流螢斷續光,皆是一明一滅一尺間,自得大宇宙。</h3><h3>舍不得離開這份難得的清靜,但萬事總有緣起緣盡 。哦,這座繁塔,雖然是這樣寫,但真的不要這樣讀。繁塔的繁并不讀它的本音, 應該讀(po),就是"婆",對,讀的時候,應該讀"婆塔"。</h3><h3>外面的雨,似乎一點也沒有停下的痕跡......</h3> <h3>雨中上高速,從開封到登封,也就是一百多公里的距離。其實這篇日志叫"豫見開封"有些不太貼切,準確一點說應該叫"豫見開封和登封",呃,為了好聽一些,又都是封字輩兒,人家開封畢竟是古都,所以登封,就委屈一下罷。</h3><h3>搜一下大眾點評,排名第一的就是這家快活林,墻上繪著水滸人物的圖案,上酒用碗,上肉是大塊兒,就連菜單都是竹簡樣式的,頗有俠氣豪氣,莫名的就有讓人飯量增大的隱形效果。</h3> <h3>主打的牛肉大骨和牛肉湯,味道不能說一級棒,但一定是對得起大眾點評的名頭的,冷冷的秋雨中熱乎乎來這么一頓,幸福感爆棚,管他是打虎還是上梁山,吃飽肚子成功率一定增加好幾成!</h3> <h3>嵩陽書院是中國古代高等學府,中國四大書院之一,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有一部分就是在這里完成,這里是古時文化界最頂級的牛叉知識份子才能來的地方。</h3> <h3>真正喜歡這種清幽雅靜的地方,在國慶長假中竟然都能如此安逸,如果是下雨的關系,那真的情愿每天都如此了。行走在書院間,感受著秋雨拂地,竹葉被洗刷的翠綠,呼吸間都跳動著勃勃生機,夏的燦爛雖已然盡去,撲面而來的風,仍送來泥土的氣息和植物的清香,這是自然的恩賜,也是自然的珠璣。</h3> <h3>史冊記載,漢武帝當年來到嵩陽書院看到這棵樹,連連驚嘆從未見過如此巨大的樹,一時興起,遂封此樹為大將軍柏,沒想到走入園內剛一回頭,就發現對面有一棵更大的,只是金口玉言無法更改,只能封那棵更大的樹為二將軍柏......</h3><h3>這兩棵樹彼此守望著,他們和古塔又不一樣,他們是有生命的,在他們已經兩千三百歲的時候,一個叫嬴政的人才姍姍來遲統一了中國。</h3><h3>這兩棵樹,已經度過了四千五百年的歲月......</h3><h3><br /></h3> <h3>對于這兩棵樹而言,只有日出月落,已無前世今生。我們的一輩子又有多久?我們經過了幾個輪回?下個輪回,是否還能將此世深憶?這些凡俗的問題他們已無須作答,在他們眼里,生命的虛空,只是永恒了世事無常的離散;光陰的匆促,也只是斑駁了季節更迭的歡顏。不論再經歷多少個輪回,真的情愿用其中一世做他身上的一片葉子,在青山間棲息,在松濤云涌中安眠,在晨鐘暮鼓間參悟,參悟生命的意義......</h3> <h3>離開嵩陽書院,夜幕已漸漸深沉,今晚還有此行最后一個重要目的地禪宗少林的音樂大典。這和昨天的東京夢華一樣,是室外的實景演出,可外面的雨,似乎越來越大了......</h3><h3><br /></h3><h3>禪宗少林音樂大典,選址在距登封市西十公里的待仙溝,距少林寺七公里。主要表演舞臺為一片峽谷,山呈豎狀排列,近、中、遠景層次分明,峽谷內有溪水、樹林、石橋等,構成實景表演的要素。整個演區面積近三公里,演出最高點1400米,為全世界最大的山景實景舞臺。</h3><h3>整場演出由譚盾提綱藝術總監和音樂原創,梅帥元制作,易中天、釋永信顧問,黃豆豆編導,陣容強大,實力空前。演出分為《水樂》《木樂》《風樂》《光樂》《石樂》五個樂章,演出規模宏大,音畫一體,88架古箏的激情演奏和近600人的禪武演繹,演繹出春夏秋冬的景觀變化,和直指心性的佛樂禪音。</h3><h3> ——來自百度百科</h3> <h3>這一輪明月讓我突然想起林清玄的那句話,"我們平時的生活實在太忙 了,一般人平常抽不出時間看天色。中秋節幾乎成為唯一看天空的日子,我們準備了月餅、柚子、茶食,就在表示我們是多么慎重地想看看月亮,讓月亮看看我們......"</h3><h3>我打這些文字的時候正好是中秋節,希望所有人都安好,希望所有人都盡量抽出一些時間,陪陪需要那些我們的人,看看那些日常再習慣不過的風景。</h3><h3><br /></h3> <h3>記得歌詞里是這樣唱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h3> <h3>山嵐輕拂,秋雨飄零,夜色朦朧,一剪月光足以把這千山萬水照亮,清明若水,無須多言,這樣的夜,該銘記一生。</h3> <h3>雨一夜未停,第二天只能冒雨前行少林寺了。國慶期間,秋雨也未能阻擋四面八方的信徒,少林寺的名頭實在太大,非要在這黑壓壓的人頭里體會出禪意來實在不現實,唯有端著長焦,盡可能把無人注意的邊邊角角記錄在內吧。</h3><h3><br /></h3> <h3>想拍沒有人的寺門根本就是癡心妄想,好在花花綠綠的傘怎么也比黑壓壓的人頭稍微美觀一些,僅此留念到此一游吧。</h3> <h3>雨滴打在銀杏葉上,嫩綠的葉子顯得更加晶瑩剔透,再過一段時間,當這滿寺的銀杏黃了,當這滿寺的游人退去,這里,應該也會是很美的吧......</h3><h3>基本,就是這樣了。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遠行,只能在這幾天的假期里看看一直嫌近所以從未成行的開封,這里有如此燦爛的文化和輝煌的歷史,感覺,應該做的更好一些才對。當然了,忘記在哪里看過這樣一段話,"旅行的樂趣是什么?就是即使到了幾乎完全一無所知的地方,那里也必定有耀眼之處,而自己要親自將這些光芒一個個拾起、收集起來。"</h3><h3>開封就有很多這樣的耀眼之處,這個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有,或許我們不會再回到這里,可是記憶卻會永遠保留下來,那安靜的繁塔,天上的一輪圓月,雨中的書院和將軍柏,還有清明上河園上空的焰火和滿湖的星光......</h3><h3>二0一七年十月七日</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邑县|
万荣县|
余江县|
长宁县|
清流县|
法库县|
昌都县|
赣州市|
百色市|
内丘县|
兰西县|
于田县|
图木舒克市|
赣州市|
阳山县|
彰化市|
长乐市|
隆德县|
庆元县|
双流县|
当雄县|
怀安县|
尤溪县|
大余县|
贞丰县|
临泽县|
宽甸|
佛学|
达拉特旗|
南川市|
台湾省|
介休市|
林西县|
肥西县|
鸡西市|
屯昌县|
宕昌县|
襄垣县|
常州市|
三穗县|
峨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