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衛輝市位于黃河北部、太行東麓、衛水之濱,是牧野大戰發生地、姜太公故里、中國財神文化之鄉。</h3><div> 殷商時期為畿內牧野地,西漢高祖二年設置汲縣,先后為郡治(汲郡)、州治(衛州)、路治(衛輝路)、府治(衛輝府)和道治(豫北道、河北道),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素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之稱。轄7鎮6鄉共13個鄉鎮、342個行政村、10個街道辦事處、15個居委會,總人口50萬。城市規劃控制區面積128平方公里,規劃區面積4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5萬人,城鎮化率居新鄉八縣(市、區)之首。<br></div><div> 以蒼峪山、跑馬嶺、靈泉峽等為代表的山水景觀和以比干廟、望京樓、香泉寺等為代表的人文景觀獨具特色。比干廟、跑馬嶺休閑生態園、龍臥巖分別為國家AAAA級、AAA級、AAA級旅游景區。共有比干廟、望京樓、姜太公故里、孔子擊磬處等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古跡114處。</div> <h3><font color="#167efb">鎮國塔</font></h3> <h3> 鎮國塔位于衛輝市東南隅,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鎮國塔又名靈應塔,明萬歷十三年(公元1585年)衛輝知府周思宸所建。鎮國塔為七層六角樓閣式磚塔,高約34.5米,由下向上逐漸收縮成錐狀形,塔身通體由長42厘米,寬19厘米,厚9厘米的青磚壘砌,每層檐下有磚雕仿木結構的額枋、斗拱等裝飾,并砌出線條柔和的腰檐,每層有望窗、塔心室,塔心室內設有佛龕共21個,佛龕與望窗相交,形成塔道。每一層南北各辟一券門,在門楣上鑲嵌有石碣一方,正北面石碣-護國保民,正南面石碣-靈應塔,均為篆刻,上款為衛輝知府周思宸,下款為大明萬歷十三年。</h3> <h3> 衛輝望京樓位于河南新鄉市衛輝市古城東北隅。為明潞簡王(朱翊镠)思母所建。于萬歷十九(1591)年冬動工,萬歷二十一年(1593)秋竣工,迄今四百余年。</h3><div> 望京樓高達33米,寬30米,進深19米,平面呈長方形,坐北向南,磚石結構。共分兩層,外壁用青石砌筑,內壁用白石鑲筑,外壁中間有白石腰檐。</div> <h3> 徐世昌家祠位于衛輝市貢院街內,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民國十年第五任大總統徐世昌所建。總面積5200平方米,其建筑分為四進院落。主要建筑有照壁、山門、石坊、二門、東西廂房、過廳、東西配殿、拜殿、大殿等。</h3> <h3>呂祖閣</h3> <h3>將軍碑廊</h3> <h3>遲浩田將軍墨寶碑刻</h3> <h3>不知何時被鋸掉的古柏</h3> <h3>山墻上的螭吻</h3> <h3>精美的石刻</h3> <h3>市區拾零</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巴嘎旗|
吐鲁番市|
绥中县|
锡林浩特市|
阜阳市|
广灵县|
来凤县|
神农架林区|
滁州市|
枣强县|
英德市|
广灵县|
攀枝花市|
宣威市|
明溪县|
灵台县|
高安市|
廊坊市|
郑州市|
伊宁市|
宜黄县|
湛江市|
探索|
内黄县|
泊头市|
临朐县|
汉中市|
定襄县|
贞丰县|
临漳县|
汤原县|
大冶市|
西安市|
南投县|
卓资县|
梁山县|
丹寨县|
吐鲁番市|
拜城县|
东海县|
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