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磧口 黃河纖夫</h3><div><br></div><div> 磧口---九曲黃河第一鎮。明清年間黃河水運是連結西北與東南物流的經濟大動脈,它把西北的物產資源源不斷地運往內地,西北緊缺的日用品也從這里轉運回去。</div><div><br></div><div> 磧”是指水中由沙石堆積而成的淺灘。磧口的名字源于附近的大同磧。“黃河行船 ,談磧色變”。貨船行到到大同磧便無法前行。只好卸賃轉為陸運。大同磧成為黃河中上游黃金水運通道的終結點,于是磧口便成了西北聯接東南的水陸樞扭。</div><div><br></div><div> 水運繁忙,船行如織。那個年代沒有發動機,全憑人工或風力。逆行或淺灘必須人力拖動,拉纖便是船行必須的輔助。纖夫是船的搬運工,勞動量大環境艱苦,面朝黃水背朝天,是苦力中的苦力!他們是中國人吃苦耐勞堅毅不拔精神的集中體現。</div><div><br></div><div> 至于為什么要裸纖,據說是因為經常在水邊亂石堆中穿行,有衣服很快就被刮爛。即使內褲也由于當時的土布,貼在身上浸在水中會變硬而磨破皮膚。加之多在人煙稀少之處拉纖,所以干脆一絲不掛反倒輕便。</div><div><br></div><div> 纖夫一般七人一船,其中一人為艄公。由識水道有經驗的長者擔當,拉纖時由他領導,通過纖夫號子指揮。</div><div><br></div><div> 解放以后,纖夫這種古老行業幾近絕跡。最后一代纖夫可能所剩無幾。作為歷史文化遺產,真應當加以保護,讓年青人知道先民的苦難歷程。隨著旅游的深度開發,我們在磧口又見到了這古老的行當。盡管是一種表演,但還是還原了歷史的樣貌。拍了幾張片子,不僅想記錄這段苦難的歷史,也力圖表達中國人用他纖弱的脊梁與命運抗爭的精神。</div> <h3>老艄公</h3> <h3>述說</h3> <h3>磧囗老艄公</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洱|
邹城市|
银川市|
大名县|
元阳县|
葫芦岛市|
宁远县|
阆中市|
南华县|
秦安县|
静海县|
吉林省|
镶黄旗|
盐山县|
濮阳县|
惠东县|
通山县|
延津县|
太康县|
潜山县|
红桥区|
三穗县|
黎川县|
麦盖提县|
青神县|
哈尔滨市|
永靖县|
龙门县|
松潘县|
安徽省|
鸡泽县|
缙云县|
永川市|
土默特右旗|
日喀则市|
桦南县|
郴州市|
宁陕县|
高碑店市|
徐水县|
柏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