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八月十五思親節<br /></h3><h3><br /></h3><h3>午夜,萬籟俱寂。</h3><h3>我站在窗前。白天充滿歡聲笑語的小區,現在已經靜得能聽得到樹葉落到地上的聲響。池塘邊偶爾傳來幾聲蛙鳴。</h3><h3>家家戶戶幾乎都熄燈了,只剩下小區里星星點點的路燈,閃著清冷的光。這是一個人車分離的小區,仔細看去,一排排昏黃的街燈勾畫出一條條的車道;樹蔭下、灌木旁,時隱時現的白光顯示著蜿蜒的人行小徑。</h3><h3>抬起頭來,一輪明亮的圓月懸掛在天空,周圍纏繞著幾絲云彩,在這幾乎凝固了的天地間產生些許動感。遠處,浩瀚的天際鑲嵌著點點繁星,時不時地眨著眼睛。</h3><h3>這是一幅讓人陶醉的畫面。恍然之間,天上地下竟都是繁星一片,自己仿佛處于九重天上。或許是月光太清冷了,讓我產生了一股蒼涼感;我想起了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h3><h3>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快到了。</h3><h3>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乃人之常情。各國習俗,大都在歲末設計一個節日,作為團聚的標志。中國是除夕夜,西方是圣誕夜;游子們會千里迢迢趕回父母身邊,中國人吃餃子,西方人吃火雞,味道不怎么樣,只是重復著一個團圓的儀式,鞏固親情,加強和諧。</h3><h3>可是,中國的習俗,除了春節以外還有個中秋。中秋也是個團圓的日子,親人們也常會聚在一起;有情趣的,邊吃螃蟹邊賞秋菊;沒情調的,吃完了月餅打麻將。不過,與其說中秋是個團圓的日子,不如說它是個"思親"的日子更加合適。</h3><h3>游子遠行,一般中秋節是不會回家的。給父母寄一盒月餅,表示身在他鄉,依然惦念著雙親,遠游實出無奈;收到父母寄來的一盒月餅,更覺得"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得努力工作,衣錦還鄉時建個"春暉堂"。</h3><h3>中秋之夜,捧著特別圓的月餅,望著特別圓的月亮,自然特別想團圓。思念情人的,便輾轉難眠,"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思念親人的,便長嘆短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h3><h3>中國人比西方人重情義,在機制設計上就顯示出來了。有了這八月十五的"思親日"墊底,到了歲末,還怕遠方的親人們、情人們不回來嗎?</h3><h3>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為什么單單選了八月十五為思親日呢?</h3><h3>首先,當然是"每逢佳節倍思親"。遇到佳節就可以放假,放了假就比較空閑,空閑了就有時間去想,一想自然就容易想到故鄉、想到親人。</h3><h3>其次,便是"月圓思團圓"。自從文人無端把"月圓"與"人團圓"聯系起來,尤其是蘇東坡那膾炙人口的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一排比,就把兩者牢牢地捆綁在一起了。一年有許多傳統節日,端午、七夕、重陽,為什么偏偏是仲秋呢?就是因為只有這個節日恰逢月圓之時。端午是五月初五、七夕是七月初七、重陽是九月初九,唯獨仲秋是十五。也許還有人說,元宵節不也是十五嗎?沒錯,不過那是元月十五。按照傳統習俗,過了元月十五,鬧完了花燈,才算過完年了。所以,元宵節時,親人們正團聚著呢,自然談不上"思親"了;至多是小情人約會,"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h3><h3>再次,是秋天。一者秋高氣爽,月色特別美,月光特別亮,秋涼時節特別適合在月光滿地時于庭院散步,于是詩人們便沐浴在白露般的月光下,寫下了無數思親的詩句,進而讓無數的人去思親。二者秋者,悲也。秋風起于青萍之末,一葉落而三嘆;一份鄉思被秋風一吹便成了十分,一份親情被秋月一照便化為百分。</h3><h3>即便是佳節,即便是月圓之夜,即便是秋天,真正濃濃的思親的還是寂寞的時候。面對清冷的圓月,老成的張九齡傾訴著"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豁達的蘇軾感嘆著"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想象力豐富的李白更加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無一不是孤獨時的思念。</h3><h3>最后,得感謝嫦娥。如果沒有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故事,未必會有這么多人把仲秋、月圓和思親聯系起來。文人墨客望著月亮,捧著月餅,尤其當自己感到寂寞的時候,自然會聯想到月宮中還有一位美人,也寂寞得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汶川县|
唐海县|
佛坪县|
甘泉县|
全州县|
尼玛县|
苏尼特右旗|
普格县|
哈巴河县|
西青区|
淮安市|
绵阳市|
宁南县|
龙胜|
新郑市|
青浦区|
颍上县|
永吉县|
荆州市|
石泉县|
齐河县|
行唐县|
叙永县|
大竹县|
清丰县|
高邑县|
辰溪县|
湄潭县|
四平市|
江都市|
会东县|
桦甸市|
马尔康县|
安平县|
阳信县|
衡阳市|
那坡县|
安溪县|
荥阳市|
会昌县|
十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