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第四天</h3><h3>這是真正無聊的一天。</h3><h3>因為要過海關(guān)去加拿大,不知是否會人多排隊耽誤時間,就打算早點離開美國邊界,事先沒有做好功課,沒有在波特蘭安排活動。離開酒店10點多就到了市區(qū),毫無目標的 "游車河",沒找到新建的社區(qū)。只覺得整個城市好舊噢。</h3> <h3>城中的一處鞋店。</h3> <h3>如今大陸地區(qū)到處都大興土木,偏遠的山村都高層林立。大城市里幾個月不去都會認不出來了。許多中國來的朋友到了洛杉磯都覺得好像到了鄉(xiāng)下。而這個省會城市就好像改革開放前的合肥,鄭州哪個樣子。一點沒有時代感。</h3><h3>我們停下車來,信步逛了一下街。櫥窗里擺放著新款的運動鞋,但是那櫥窗設(shè)計是不是像幾十年前上海虹口區(qū)四川路的風(fēng)格?沒啥逛頭了。于是上車走吧</h3> <h3>波特蘭中國城的牌坊。</h3> <h3>當(dāng)下決定前去中國城Chinatown.</h3><h3>在美國西部的小城鎮(zhèn)里,若是有Chinatown的話,說明當(dāng)年的居民與來美國淘金的"金山客"算是友好和睦的。若不友善的話,當(dāng)?shù)厝藭话鸦馃颂迫司劬狱c,遭遇排外,受歧視是多少年來華人先輩的經(jīng)歷。波特蘭的中國城范圍不小,看當(dāng)年的牌樓,街道兩邊的門面夠繁華的。說明當(dāng)年此地華人勢力不小。如今顯然衰落了,街上冷冷清清門可羅雀…</h3><h3>美國各大城市的中國城都面臨著凋落的慘景,因為老一輩的華人不懂英文,只能在這里以開中餐廳,洗衣房,日雜店來維持生計。他們的子女接受了美國學(xué)校的教育,有了好的前途紛紛離開了這個里,進入了美國社會。他們老了,后繼無人,只能歇業(yè)。就如幾年前的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就是這樣的實例,他父母就是開洗衣房的。他讀書向上,一路做到了州長,大使。社會就是如此,就如當(dāng)今國內(nèi)農(nóng)村的情況也是這樣。但一切都會過去的!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h3> <h3>金中國中餐廳</h3> <h3>我們來到了這家名為"金中國"的中餐廳。</h3><h3>剛開門客人寥寥無幾,我一看那格局就好像回到了30年前我們洛杉磯的中餐廳。特價午餐,一小盅蛋花湯,一條春卷,一道主菜外加炒飯或是白飯。價格只要5,6元錢。我們各叫了一份,外加了一盤炒面。味道不錯,分量十足。</h3><h3>如今的中國崛起了,連餐飲業(yè)也跟風(fēng)飛起來了,我今天還看到一則視頻是中國的油條豆?jié){打入美國上流法國餐廳。聰明的年輕人將油條改名為"黃金法棍",用精美的擺盤,配上一小盅甜或咸豆?jié){,堂而皇之的端到洋人的餐桌上,開價美金14.99元一份。老外用刀叉努力地切油條,并贊口不絕,好吃!好吃!。相比"金中國" 實在是太實惠了,我們5人連小費才30幾元,還打了包,那天晚餐吃的就是中午吃剩的,綽綽有余。</h3><h3>在我們用餐時,來了一群老人家,有20來位,看樣子是當(dāng)?shù)乩先嗽旱幕顒樱瑏沓灾胁汀_@下子店堂里只有老板娘一人就忙不開了,打電話喚來了兒子們來幫忙,大的15,6歲,幫著倒冰水,遞紙巾,小的才11,2歲,就接電話外賣.......真正是勤勞的中國人!他們一家會有燦爛的明天的。</h3> <h3>加拿大溫哥華會展中心外。</h3> <h3>加拿大,我們到啦!</h3><h3>本以為過海關(guān)會麻煩,耽誤時間。其實一點都不麻煩。跟著車流慢慢駛過,搖下車窗將我們的護照遞過去,他看了一下就問 "你們中有一位中國來的,有加拿大簽證嗎?" 我們回答 "Yes"。他手一揮 "Go!"就過了海關(guān)。</h3><h3>沒有留下什么照片,因為是邊境地區(qū)為了安全管理空空曠曠的,沒有太多建筑,沒什么好拍的,當(dāng)然也是為了不惹麻煩就安安份份地行事吧。</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迭部县|
无棣县|
义马市|
曲靖市|
靖西县|
仙游县|
建阳市|
遂宁市|
余干县|
潼南县|
庄河市|
新绛县|
沭阳县|
柘城县|
柘荣县|
东平县|
北碚区|
富宁县|
福海县|
凉山|
鹤岗市|
石狮市|
莲花县|
宁乡县|
渝中区|
宜兰县|
孝义市|
宁河县|
遵化市|
南投县|
松潘县|
自治县|
福建省|
安达市|
故城县|
彭水|
榆林市|
平利县|
屏南县|
青铜峡市|
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