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決定來斯里蘭卡時,并沒有提前做什么功課,只印象中覺得它應該是充滿異域風情,是綠色的森林和茶山,明艷的陽光和服裝,歡快的歌舞和擺動的沙麗,黝黑的皮膚和泥土。吸引力寥寥,不過是和我曾到過的地方都不一樣。魏小針心心念念要看大象,出海看鯨魚,我便嘲笑他都是些動物園就可以搞定的事情。</h3><div> 真正開始品出一點感覺,是站在海上小火車沒有門的門口,印度洋的海風慢慢吹干臉上黏膩的汗水;晚上坐在古城臨海的城墻上,吹了百年的海風呼呼的帶來涼意,卻入迷在浪聲中不愿離開;白天在路上閑逛,迎面一個騎摩托車的大哥遠遠的熱情跟我們打招呼,問我們“阿油謙內思?”,得到確定回答后顯得十分激動和親熱,停下車聊天說自己的妹妹剛嫁到了北京……</div><div><br></div> <h3><b><font color="#808080">關于此次旅行:</font></b> </h3><h3> 其實斯里蘭卡以前并沒有出現在我的旅行清單里,這次差不多也是一拍腦袋的決定。倆人上班路上討論去旅行的事情,魏小針無意中提起斯里蘭卡,我說行……于是,就這么愉快的決定了。</h3><div> 晚上回家路上,魏小針說他又做了個決定——既然去斯里蘭卡,不如一道再去趟馬爾代夫,反正離的近,我說好……就這樣又一次愉快決定了(篇幅有限,馬代留作下一篇)。</div><div> ??方式:自由行</div><div> ??簽證:電子簽證,淘寶上找代理</div><div> ??交通:來回飛機斯里蘭卡航空,當地包車,兩段小火車體驗(千與千尋的海上小火車和綠野仙蹤的高山茶園小火車)</div><div> ??語言:蹩腳的英語?手舞足蹈?禮貌而不失尷尬的微笑——以上說的主要是我倆,當地人主要說僧伽羅語,但因為殖民的原因,都會說英語,只是有點口音而已??</div><div> ??住宿:booking上提前訂、walk in和司機推薦</div><div> ??吃飯:自己去吃的話一般是披薩漢堡沙拉,因為——別的菜名我們也看不懂啊;司機帶去吃過兩次蘭卡自助餐;還吃過一家超有名氣的印度菜。去之前怕吃不慣當地菜,到了發現完全適應啊,很愛咖喱</div><div> ??衣物:熱帶國家,以夏季衣服為主,但中部山區因為海拔高,需帶兩件厚衣服</div><div> ??具體行程:</div><div> 第一天:科倫坡——加勒</div><div> 第二天:加勒——坦加勒</div><div> 第三天:坦加勒——烏達瓦拉維國家公園——埃拉</div><div> 第四天:埃拉——努沃勒埃利耶</div><div> 第五天:努沃勒埃利耶——康提——尼甘布</div><div> 大概就是下圖那個圈,從科倫坡逆時針走起</div> <h3> ??Tips:</h3><h3> 1、當地貨幣盧比,我們去的時候匯率1:23吧,可以到達后直接在科倫坡機場ATM機取錢</h3><h3> 2、小費國家,一般給服務員或者行李生100盧比差不多了</h3><h3> 3、在科倫坡機場可以辦當地電話卡,好幾個供應商,最大的品牌是dialog,我們辦的是60多人民幣包幾十分鐘國際長途和9G流量的</h3><h3> 4、夏季衣服占地兒少,可以適當多帶,因為出汗多又常下海,當地氣候潮濕洗了衣服不容易干</h3><h3> 5、其實沒了,就想說下學好英語很重要,雖然我倆也順利回來了,但在當地經常是聽著聽著就聽不懂了,聊著聊著就聊不下去了。然后魏小針這個同志呢,偏偏還十分喜歡主動找人聊天,從在火車上勸人家小伙子來中國潘家園做珠寶生意,到跟司機聊中國援建斯里蘭卡的項目、走出國門的中國制造。我就問你你搜腸刮肚問完后,人家回答的你聽懂幾句!吃早餐時人家問雞蛋單面煎還是雙面煎,問了五次沒聽懂,感覺空氣正在漸漸凝固彌漫起尷尬時,他來一句“Anything is ok”,服務員了然的笑著走了……我只想說——homie,你好樣的!??????</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808080">下面旅行正式開始</font></b></h1> <h3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ff8a00">第一天 科倫坡——加勒</font></b> </h3><h3> 當地時間早上5點半到了科倫坡機場,在機場取了五萬盧比,辦了電話卡后,找到來接我們的包車司機,直奔科倫坡火車站,去坐海上小火車。</h3> <h3> 在科倫坡fort火車站,初次感受蘭卡的濃墨重彩,感覺坐上火車就能去哈利波特的霍格沃茨學院了。</h3> <h3> 蘭卡的公共交通很便宜,三四個小時的火車車程,一個人不到十塊錢,但擁擠和緩慢。這也是當地人的主要出行方式之一。</h3> <h3> 從科倫坡到加勒的一段,便是蘭卡著名的<font color="#167efb"><b>海上小火車</b></font>,據說是千與千尋海上火車的原型。在各種旅游指南里,是來斯里蘭卡不可錯過的體驗之一。</h3> <h3> 因為是周末,坐車的當地人和游客都特別多,在兩個車廂連接處,甚至連站著都困難。火車開出去沒多久,就到了臨海的一段,站在車門口,緩慢的紅皮列車沿著海岸線前行,海風吹進來,眼前的印度洋向看不見的遠方鋪開,一瞬間,竟有種不真實的感覺,好像這趟車是要開到世界的盡頭,而這盡頭在哪,就隨它去唄……</h3> <h3> 有攻略里說海上小火車只有科倫坡到班圖塔的一段最好看,我們就在班圖塔下來,找到早已等在這兒的司機。司機帶著我們短暫地欣賞了有砂糖海灘之稱的班圖塔海岸。然后開車前往加勒。 </h3><h3> 加勒在斯里蘭卡西南,17世紀荷蘭人建造了<b><font color="#b04fbb">加勒城堡</font></b>。這兒有城墻,有堡壘,有燈塔,有教堂,有吹不盡的來自印度洋濕咸的海風,有來往盤旋被視為神靈的烏鴉。</h3> <h3> 這里的小樓帶有歐洲建筑的風格,卻又各有各的特色。路邊一樹一樹的花開,讓人想到三月的大理。</h3> <h3> 第一晚的住宿就在加勒古城里,我們訂的客棧叫Antic,屋子不大,但色彩明艷。在Antic旁邊有一家小小的飲品店,老大叔配的果汁非常非常好喝。</h3> <h3> 安頓好后,在古城和海邊閑逛……</h3> <h3> 在斯里蘭卡,幾乎每個跟你擦肩而過的行人、無意間望向你的路人都不吝向你展示他們的笑容,有人說這是套路,但我更愿意相信他們是發自內心,就像《孤獨星球》里寫的:斯里蘭卡人以某種方式設法找到和平的時刻,始終像他們數千年來所做的一樣,用溫暖和熱情歡迎游客。</h3> <h3> 第一天的晚飯在一個當地朋友家吃的。說起來也算是一段奇特的經歷,魏小針在之前查攻略時看到一篇游記,說的是幾個中國人在蘭卡旅游時碰到了一個父親,他兒子剛到云南留學,他怕兒子在云南凍著,就希望能給幾個中國人免費當導游并跟他們到中部山區給兒子買棉衣,讓其中的兩個云南人給自己兒子帶回去。幾個中國人回國后,跟這個叫安喜樂的留學生聯系上并成了朋友,在寫游記時把安喜樂的聯系方式也留在了文章里,說安同學現在也從事旅游工作,去蘭卡可@他。魏小針試著聯系了他,結果安童靴特別熱情,因為他暑期回國,不僅以低價幫我們包了車,還邀請我們去他家里吃飯。安媽媽準備了豐富的晚餐(也是我們吃的第一頓蘭卡飯),我們以北京稻香村的糕點和月餅作為禮物。</h3><div> 晚餐還有一個同胞,是個90后自己在加勒古城里開店的小伙子,他的店在安喜樂家店的隔壁。回去路上一聊,竟然是老鄉,洛陽人,有種他鄉遇故知的趕腳~</div> <h3><b><font color="#ff8a00">第二天 加勒——坦加勒 </font></b></h3><h3> Antic的早餐簡直太豐富,有歐式和蘭卡餐兩種,自選,我們要了兩份蘭卡餐。</h3> <h3>早飯后去了老鄉的椰奶店“子椰良品”,小清新情調。</h3> <h3> 魏小針推薦他在店門口掛副雋秀的銘牌,上書:“洛陽城里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吸引人們探尋小店的好奇,以文化溝通文明交流給小店增添色彩,彰顯獨特性。文化人兒,很貼切</h3> <h3> 誰是誰的風景。那開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匆匆,匆匆。我們都是趕路人,達達的馬蹄,美麗的錯誤,情所鐘便不是過客,心有屬那就是歸人。</h3><h3><br></h3> <h3>繼續古城閑逛中……</h3> <h3> 路過當地的教堂,里面正在唱詩,魏小針悄悄走到最后一排站著聽,我無聊的在門口瞎看,幾只烏鴉在長廊下撲騰,小黑板上張貼的通知好像是說每月第一周休息,他們唱的很好聽,覺得時光安靜。</h3> <h3> 中午,離開加勒古城,去坦加勒。路上,魏小針看到不少人在沖浪,心癢癢要去試試……</h3> <h3> 加勒到坦加勒的路上,有個唐佳鎮,在這兒可以到達斯里蘭卡的最南端——地標性建筑<b><font color="#808080">唐佳第一燈塔</font></b>,純白色的塔身掩映在椰子樹中。據說登上塔頂望向遠方,你會感覺擁有了整個印度洋。我們去的時候沒開門,就在院子內隨便逛逛。</h3> <h3> 第二天晚上住在<b><font color="#167efb">坦加勒</font></b>,住的這個房間真是必須好好說說。之前魏小針美名其曰的告訴我,你想體驗魯濱遜漂流的趕腳嗎,來住這里吧~到了發現,嗯,這原始的程度,沒有窗戶,離海20米,在房外發現了大蜥蜴,樓下沙灘有蛇,晚上會有猴子光臨(這個我們沒遇到但booking評論里有人遇到),你以為是伴著濤聲好入眠嗎,事實是每十分鐘能把你吵醒一次。我只想說,這次體驗很特別,但沒~有~下~次~了!</h3> <h3>沙灘上寄居蟹橫行</h3> <h3> 沙灘上不知是哪個哪只還是哪條留下的腳印</h3> <h3> 在沙灘上走著,和魏小針比誰找到了更大的寄居蟹,一回頭,看到天邊的余暉,粉紫色的天空,感覺時間在這天地中一下子停下來,只剩下海浪聲一陣一陣。</h3> <h3> 晚餐在客棧吃,用餐的只有我們倆人,店家在沙灘上擺了桌椅,點上蠟燭,生起篝火,去馬代之前提前感受了沙灘燭光晚餐。</h3><div> 點餐時,點了認識的sea food BBQ,pizza,salad,服務員提醒說太多了,我倆連連說no matter……its ok……no problem……結果一個BBQ端上來我倆就傻眼了,異口同聲“so big”,服務員哈哈大笑,不停地說“I told you , I told you”。</div> <h3>這個篝火是在給我們準備海鮮BBQ。<br></h3> <h3>樓上亮燈的就是我們的房間</h3> <h3><b><font color="#ff8a00">第三天 坦加勒——烏達瓦拉維國家公園——埃拉</font></b></h3><h3><font color="#010101">早上日出前的海灘</font></h3> <h3>頭一次看到這么干凈的海水,翡翠一般。</h3> <h3>早餐時間</h3> <h3> 店里的大黃狗,很親人。遠處跑步的帥哥是個白人,應該是來度假的,在沙灘上跑了幾個來回,回客棧的游泳池(是的,跟在人家身后才發現這個原始的草棚客棧還有游泳池)泡一會兒,優哉游哉啊~</h3> <h3> 10點鐘,司機來接我們去烏達瓦拉維國家公園。這里提一下,包車的話,訂住宿的時候一定要問問有沒有司機房,大部分是有的,但不排除像魏小針訂的這個原始部落就是沒有。我們是在決定包車前就訂好了這個房,后來也忘了問,只能臨時多給司機一些小費讓他自己出去找地方住。</h3><h3> 攻略里說,<font color="#ed2308"><b>烏達瓦拉維國家公園</b></font>有不遜于東非草原的景觀,有成群的小象、水牛,有美麗的孔雀、飛鳥,可是——都在哪兒呢?!難道是因為我們大中午到的,所以都去午休了?!友情提示,中午很曬,動物不愛出來,最好是早晚來。</h3><h3> 放幾張圖,塵土飛揚的吉普跑了倆小時,司機小哥也是不容易</h3> <h3>烏達瓦拉維出來后,前往埃拉。</h3><h3>路過路邊一瀑布。</h3> <h3> <font color="#39b54a"><b>埃拉</b></font>是位于斯里蘭卡中部山區的一個小鎮,深受歐美人的喜愛。我們住在地勢較高的山坡,陽臺可以看到遠方的云海。</h3> <h3> 小鎮的晚上很熱鬧,路邊的飯店燈火通明,路上紅色的巴士和各色的tutu車來來往往,亞洲人很少,多數是歐美人,感覺好像比當地人還要多。</h3> <h3> Chill是當地很有名的一個飯店,司機也向我們強烈推薦,所以,我們就選擇了它——旁邊的dream coffe——呃……魏小針說不喜歡Chill幽暗詭異的氛圍。</h3> <h3> 路過一個明晃晃的飯店,里面傳來“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的歌聲,駐足聽了一會兒,被魏小針強行拖走……</h3> <h3><b><font color="#ff8a00">第四天 埃拉——努沃勒埃利耶</font></b></h3><h3> 早上起來,又去了埃拉的<b><font color="#39b54a">小亞當峰</font></b>。爬山我從來都是拒絕的,走不到一半我就停下了,魏小針一個人繼續前進。</h3> <h3><font color="#010101"> 山上下來,坐火車去努沃勒埃利耶,這一段便是又一著名的</font><font color="#39b54a"><b>高山茶園小火車</b></font><font color="#010101">。</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埃拉火車站候車中……</font></h3> <h3> 紅色的火車穿梭在綠色的茶山中,每當火車開進了隧道,車里的人們就會發出持續的歡呼聲,直到火車駛出隧道。這是什么風俗,好歡樂!</h3> <h3> 當地特色——掛火車,雖說車速不快,但還是要小心,聽說有人掛火車掛掉了。</h3> <h3> 隨著海拔的上升,周圍慢慢騰起了霧氣,愛麗絲的夢游之旅開始了……</h3> <h3> 路程走了一半,車上幾個年輕人開始彈吉他唱歌,應該是當地的歌曲,印度風情那種,歡快而明媚的。他們唱了一首又一首,我和魏小針跟著一起搖頭晃腦,笑著傻樂,大抵旅行的意義便在這里窺見了一些——短暫的時光并不會讓你的生活改變成另一個樣子,可能只在于,能過幾天這樣的日子,真好。</h3> <h3> 很喜歡的兩張照片,讓我想起海子的那句詩,“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h3> <h3> 到努沃勒埃利耶下了火車,沒有直接進市區,而是去了一個外國人很少去的地方——新西蘭牧場。咋知道外國人去的少呢,因為一路上我倆那回頭率,還有好幾波人要和我們合影??這里的牛奶超好喝,酸奶超好吃!</h3> <h3> 繼魏小針同志想在洱海里當一只鴨后,他又想在這里當一頭奶牛,就像下面趴著的那頭……</h3> <h3> 晚上在<font color="#b04fbb"><b>努沃勒埃利耶</b></font>住,這里曾是英國殖民地,很多地方都還保有歐式風格,氣候涼爽,很多斯里蘭卡人向往到這里來養老。酒店是路上隨便找的,也是孤獨星球里推薦過的,歐式小樓。</h3> <h3> 晚飯在當地頗負盛名的Grand Hotel 吃,印度菜,菜單上大部分菜名都不認識,但基本上都很好吃。只記得點一個南印度風味的湯時,服務員提醒了好幾遍"very spicy",我倆都說沒事ok,結果端上來一嘗,那哪是spicy,那明明是special啊,又酸又辣又澀又不知道怎么形容的味道,每喝一口感覺渾身一激靈。</h3> <h3><font color="#ff8a00"><b>第五天 努沃勒埃利耶——康提——尼甘布</b></font></h3><div> 蘭卡的最后一天,魏小針天還沒亮就自己起來出去逛了,以下風景我也只見了照片。</div> <h3>維多利亞公園</h3> <h3> 我起床后又去了<font color="#ed2308"><b>粉紅郵局</b></font>,嗯是的,魏小針早上自己已經偷摸去過了。地標性建筑,很多中國人,大家都在往國內寄明信片,我倆就不湊熱鬧了,挑了幾張帶回來。</h3> <h3>要的舉個手,我從咱們首都給你寄過去??</h3> <h3> 從努沃勒埃利耶去往康提的路上,會經過幾個有名的<font color="#39b54a"><b>茶園茶廠</b></font>,可以挑選一些錫蘭紅茶。</h3> <h3> 坐在他們的茶廳,點一小份巧克力蛋糕,配一杯紅茶,看窗外滿山蔥蘢,覺得很美好。</h3> <h3> 中午左右,到了<font color="#167efb"><b>康提</b></font>。一路走來路過古堡、小鎮、海洋和高山,這里儼然是城市的模樣了。走在康提湖邊,緊鄰的馬路上人流車流熙熙攘攘。</h3> <h3> 康提最有名的除了康提湖,還有<font color="#808080"><b>佛牙寺</b></font>,一座沒有香火,只有鮮花的寺廟。</h3> <h3> 佛牙寺是佛教徒的朝圣之地,存放著一顆釋迦摩尼佛牙舍利。沒有宗教信仰的我倆本來不準備進了,就在附近閑逛。</h3><h3> 走到寺廟后門時,魏小針突然感覺有人把他手里的垃圾袋搶走了。定睛一看,原來是只猴,搶了袋子就跑到樹上,撕開塑料袋,拿著里面我從加勒拿了一路的香蕉在那兒吃。估計這猴子很少搶人東西,迅速好幾個當地人包括警察就圍過來看熱鬧,魏小針跟人家說"Its my lucky!"警察拍著他的肩膀大笑。</h3><h3> 被這寺廟外的猴逗樂了,干脆也進寺廟逛逛。買了一捧鮮花進去。進寺廟里面要脫鞋,穿長褲或者過膝的裙子。</h3> <h3> 佛牙寺出來,就從康提出發去了尼甘布。尼甘布是離科倫坡機場最近的城市,比科倫坡市區去機場還方便。當地比較有特色的應該是魚市吧,我們到的時候已經傍晚了,還下著雨,就哪兒也沒去,在一家溫州人開的客棧住下了。晚上和東北、山東來蘭卡做項目的小伙,四川過來當義工的姑娘坐在客棧的院子里吃飯、聊天,感覺舒服又自然。</h3><h3> 第二天一早,離開蘭卡,飛去馬代……</h3><h3> 所以,下集預告——馬爾代夫。</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丰县|
城口县|
正阳县|
沅陵县|
新建县|
大姚县|
宝清县|
普定县|
屏边|
天水市|
辉县市|
翼城县|
新泰市|
永昌县|
西和县|
盘山县|
南平市|
惠来县|
和田市|
松桃|
怀远县|
武城县|
沂南县|
上栗县|
浙江省|
周宁县|
垫江县|
信丰县|
金坛市|
玉环县|
土默特左旗|
汉川市|
巩留县|
穆棱市|
海林市|
盐山县|
南和县|
元氏县|
翼城县|
蒲城县|
开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