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愛雨。<br></h3><div> 我更愛在雨中漫步的感覺。</div><div> 雨中行走時,特別是在春天的雨中漫步時,我的世界里隨時都會有唐詩的珠玉濺落。</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lt;br></h3><div> 不知何故,每年的清明時節(jié),或大或小,幾乎都會下一點兒雨。在陰沉的天色下,在細細綿綿的雨絲中,跪在先祖的墳塋前,念及早逝的親人,腦海里浮現(xiàn)出他們生前的音容笑貌,我忍不住的淚水漣漣。而這一句被人們吟誦了將近兩千年的詩句,更是讓人魂魄欲散!難道說,蒼天也知道人們祭奠先祖的哀痛與凄苦?一場清淋冷寂、斷人心腸的清明雨,從唐朝下到了現(xiàn)在。</div><div> 清明的雨,淋濕了燃化的紙錢,淋濕了人們心中的思念。讓大家追憶先祖的心情,也像清明雨一樣潮濕而憂傷。</div><div><br></div> <h3>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h3><div> 雨是有生命的,是靈性的智者。春天到了,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節(jié)。因為春天是生命萌發(fā)的季節(jié),春天是綠色的季節(jié),春天是花的季節(jié),春天是播種的季節(jié),春天也是希望萌發(fā)的季節(jié)。而雨,在春天發(fā)生的雨,自然是最好的雨了。因為雨是生命的甘霖,雨是綠色的動力,雨是花兒開放的源泉,雨是種子成長的乳汁,雨是希望萌發(fā)的助推器。雨這個智慧的精靈,就是在一年最好的季節(jié)里,及時的發(fā)生了。它帶著生命的靈性來了。一個“知”字,完全就讓雨活了。而那些飛舞躍動的雨滴,就是生命活力的本質(zhì)表現(xiàn)。</div><div><br></div><div><br></div> <h3> “細雨沾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h3><div> 在春天我有過這樣的體驗:知道是在下雨,也感覺得到空氣中似乎有濕潤的雨滴,但凝目細瞧,卻看不到雨。</div><div> </div> <h3> 于是,往往就陶醉在春天的美景里,感受著空氣中的潤澤與甘甜,觀賞著綠樹鮮花的新鮮嬌艷,神游于大自然的萬千氣象之中。待到發(fā)覺真的是在下雨時,才知道衣服已經(jīng)濕了。但這種濕衣不會使人沮喪,只會讓人感謝大自然的恩澤。雨因為“細”而“看不見”,也因為濕衣,我才知道,我就行走在雨中。春天有雨,也會有花兒的開放。早開的花兒,就有花瓣隨著雨絲落地。而那柔柔的花瓣啊,在回歸自然時,就像它們靜靜的開放一樣,也是悄然無聲的。</h3><div> 真的無聲嗎?花兒有閑的嗎?每一朵花兒的開放,都是生命活力的激情噴發(fā)!每一枚花瓣的飄零,都是生命歷程的延續(xù)。當花瓣落地時,你仔細聽:雨聲中都是生命綿延的詠唱!</div> <h3>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lt;br></h3><div> 咸陽城的早晨,微雨初晴,空氣清新??罩形⑿〉膲m埃顆粒(霧霾)都被雨水濯洗的干干凈凈。朝陽初升,客人旅居的驛站瓦宇明凈,傍依著房屋而生的柳樹,枝條清爽,柳葉蔥翠。即將遠行的旅人和送別的朋友們的心情,也是分外的清爽、坦然。</div><div> 送別的時候,遠行的人前途莫測,誰也不知道前行的路途中會遇到什么樣的艱難險阻。心情往往都是比較沉重的。而送行的人也不輕松,難得有一位良朋好友(紅顏或者藍顏知己),卻要去遠行!在遠古的大唐時代,交通艱難,通信不暢。此時一別,何日能聚?也許就此音信斷絕,甚至此生再也不會相見。心中難免苦悲。這在唐朝的送別詩中,是很正常的感情狀態(tài)。也由此而生發(fā)了許多名詩佳句。</div><div> 可這首詩,同樣是送別,卻寫的情濃而不憂傷;意貼而不悲苦。原因就在于“雨”……“渭城朝雨”。一場清晨的春雨,讓自然界美好的清新脫俗,更讓送別和被送別的人一樣精神爽朗。</div><div><br></div> <h3>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h3><h3> 皇城寬闊的大街上,有小雨降臨,落到行人的皮膚上,潤澤如玉的感覺,就像是給人的臉上和手上涂抹了細膩的酥油。這是純天然的,沒有任何化學(xué)成份的高檔護膚品啊!</h3><h3> 對人來說,早春的小雨可以清新空氣,洗刷掉樓宇屋面的塵埃,可以溫潤人的皮膚。而對大自然來說,早春的雨就是生命啟動的源動力。那一顆顆剛冒出地面的鵝黃嫩芽,不用心去看就有可能忽略。</h3><h3> 就是因為讀了這一句詩,為了體會“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意境,在早春時節(jié),我專門選擇了一片稍微平緩的荒地,由遠及近,由近及遠的多次往返,以便仔細觀察草色變化的奧妙之處。站在荒地上,細弱的草尖剛剛冒出地面,眼中看到的大塊色彩都是上年枯死的荒草的干黃色。緩慢地后退,目光遠遠地斜看時,便有了綠意的浮現(xiàn)。讓我不由不佩服古人觀察力的細致入微。 由此我也聯(lián)想到“淺草才能沒馬蹄”的詩句。細細揣摩,“近卻無”比“沒馬蹄”的節(jié)令似乎更早一些。</h3> <h3> “細雨魚兒出,微風(fēng)燕子斜”</h3><h3> 雨線如絲,縷縷不絕。落到水面上,點化開一盞盞細微如花的波紋。水里的魚兒不甘寂寞,似乎也想要欣賞桃花流水的雨中美景,時不時的浮出水面。而魚兒在水面的巡游,又激起了一陣陣波紋的微瀾。好像是一枝枝花木的細徑,把水面上一輪輪由雨點制造的花盞穿接在了一起。整個水面都成了一簇簇盛開的繁花,忽隱忽現(xiàn),生生不息,時時變幻而又持久開放?!靶憋L(fēng)細雨不須歸”。雖然有雨,但雨細微的像牛毛、像花針……。燕子好像也知道這句詩的意境,不愿意著急歸巣,在微風(fēng)里,在細雨中振翅掠飛。忽而低探,幾乎是貼著水面一掠而過。難道燕子也在細細鑒賞由雨滴引開的波紋的花朵?忽而又一飛沖天,似乎要去尋找這雨絲究竟從何而來!這樣的美景當然得有老夫子來品鑒。水邊的堤岸上,當有一小亭,亭中有兩三個文人,三兩盞熱酒,也就有了這流傳千古的雋雍佳句。</h3> <h3>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h3><div> 在網(wǎng)絡(luò)上沖浪的人,在ktv里渲泄激情的人,在燈紅酒綠中推杯換盞的人,誰會、誰能聽到風(fēng)雨之聲?誰又有閑情逸致去看花開花落?數(shù)千年以來,人類的文明歷史演變到如今,我們這些物質(zhì)生活十分豐富的現(xiàn)代人,從精神層面上來說,似乎比幾千年前的先祖?zhèn)冞€要顯得蒼白而衰弱!</div><div> 古人就不一樣了。是講究天人合一的理念原因也罷,還是物質(zhì)生活的環(huán)境原因也罷,古代人總會有人傾聽風(fēng)雨之聲,去感受、品味大自然帶給人們心靈上的沖擊與感悟?!翱丈叫掠旰螅鞖馔韥砬铩?、“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這樣的詩詞妙句舉不勝舉。而就在這傾聽風(fēng)雨之聲中,由于年齡、閱歷和境界的差異,每一個人的感悟也是異彩份呈。表現(xiàn)在詩章中也是各顯神通、妙筆生花。</div><div> 同樣的,在這兩句詩里,詩人聽到風(fēng)雨之聲,想到的是由于風(fēng)吹雨打的原因,可能導(dǎo)致的花朵的凋零。春天是生機勃發(fā)的季節(jié),夜間有雨,對花來說是好事。由于雨水的滋潤,明天的樹木與花草是不是會更加蔥翠?花朵會不會開放的更為嬌艷?而詩人聯(lián)想到的卻是另外一種有些頹廢的可能。聯(lián)系這首詩前面一句“春眠不覺曉”,在這個萬象更新的季節(jié),能睡到連天亮都不知道的人,是不是無所事事的人?查閱詩人生平知道,這首詩作于在鹿門山隱居期間,正是詩人仕途失意的階段,也就能理解詩人夜聽風(fēng)雨之聲的心態(tài)了。</div> <h3>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h3><h3>讀到這句詩的時候,我總想象著這個畫面中的主人公就是自己。我戴著大大的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草編織成的蓑衣,手執(zhí)長篙,站在一艘小小的漁船上,掌握著漁船移動飄蕩。岸邊微風(fēng)輕拂細小的樹枝微微擺動,細雨絲絲,斜斜落下,浸潤著我裸露在外黑黝黝的皮膚。船尾,蹲著一只蒼黑的魚鷹,伸著長長的脖子,盯著水面波紋的變化。而我的腳邊,當然會有一套整理好的網(wǎng)具。我和那只魚鷹一樣,矚目觀察著河水中的動靜,隨時準備著抓起網(wǎng)具,拋灑向水影中的魚群。那肥美的鱖魚,就隱藏在鮮艷的桃花瓣之下。</h3> <h3> 這是勞作的場面嗎?不!這完全是在大自然中所進行的一種優(yōu)哉游哉的互動游戲!這個時候,風(fēng)、雨、桃花、流水、鱖魚、箬笠和蓑衣,包括遠處的西塞山和白鷺鳥,都是我的,都和“我”一起融入了大自然的造化之中,成為了一道亙古不滅的風(fēng)景。</h3> <h3>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lt;/h3><h3> 同樣是平平常常的字,唐人通過凝煉構(gòu)思,組合出來的詩句,卻具有了非同凡響的悠遠意味?!按撼睅в晖韥砑薄币幌伦泳妥尅按航彼B海平”的詩句涌到了我的口邊。而這雨是“春潮”“帶”來的,又是這么“急”,直接把潮水給擬人化了。一個“急”字,結(jié)合每個人實際生活中的體驗,又把春江潮水晚來急漲的勢頭顯現(xiàn)在了人的視野之中。潮水上漲,而且又是傍晚時分,肯定也沒有想要渡河的旅人,自然無人去掌控渡船了。本來就少有旅人的野渡口,無人操持的小舟也就隨波逐流的橫在了岸邊。</h3><h3> 在這一聯(lián)詩句中,看不到人,也沒有寫人的意味。簡單的由潮水、雨和一葉隨波蕩漾的小舟,構(gòu)筑成了一副畫面,營造了一種意境。你是能感悟到荒野中一種蒼涼的野性美,還是感受到春潮和雨所帶來的大自然的力量震撼,亦或是在那一葉小舟的率性之中,體會到生命中某些靈動的美,就在于個人的際遇了。沒有一人,不著一言,卻又意境深遠而悠長。頗有幾分釋迦拈花一笑,弟子豁然頓悟的佛理韻味。</h3> <h3>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lt;/h3><div> 天下名山僧占多。江南成百上千的寺院樓臺,又有多少在煙云繚繞、雨霧迷蒙中隱現(xiàn)。青磚碧瓦與綠樹紅花掩映,鐘罄梵音共雨絲云霧交響。作為世代生活在北方黃土高原上的我來說,水:河水、海水、湖水都是我向往的圣境。而與水有關(guān)的雨,特別是春天下雨的江南,就是我的天堂了。</div><div> 水邊小村的一簾酒旗,在屋頂?shù)男憋L(fēng)細雨中微微招搖,而遠處山廓下,一個小山村的樹梢上,似乎也有旗幡的飄揚。煙雨江南的春天,絕對少不了鳥語花香。就在這夢幻般的江南春雨中,溫一壺酒,約兩三個知己,在水邊村莊的小酒店里,把酒臨窗,閱江南煙雨的奇妙畫卷。或者是約幾個詩文好友,當然少不了詩僧了。在山村酒坊里,品村釀醪液,聽梵音凈心',觀綠樹樓臺悅目,當是其樂無窮之妙境啊!</div> <h3>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h3><h3> 前面許多詩句中的雨。都是春天的雨,春雨是清新而明快的。這一聯(lián)詩句中的雨,卻是秋天的雨。秋心為愁,在古人的許多詩句文章中,有很多都是悲秋的。如果再加上下雨的因素,難免使人產(chǎn)生愁怨的心理?!扒镲L(fēng)秋雨愁煞人”自有道理在其中。但李商隱的這首詩,卻在秋天下雨的夜晚,為我們營造了一個溫馨、浪漫的溫柔之鄉(xiāng)。</h3><h3> 有夜晚淅淅瀝瀝的秋風(fēng)秋雨聲中,詩人想到的是和知心愛人在窗前對坐,情話綿綿的曼妙時光。那淅瀝的雨聲,似乎就是愛人在和他絮絮而語。幸福的時光流失的速度總是很快,點亮的燭火不知道是第幾次又結(jié)出了燭花。與愛人一起,共同剪去燭花,讓燭光更明亮一些。好讓相愛的人兒,更能看清楚彼此眉目之間流動的幸福光彩。</h3><h3> 身在巴山蜀水,恰逢秋雨連綿,思念遠方愛人之心不可避免。唐人在詩詞中煉詞造句的功夫,永遠都是我等望塵莫及的。一個簡單的“共”字,一個平凡的“剪”字,組合成“共剪”一詞時,就把一對夫妻同窗對坐、共話天倫的美妙剪影,印襯在了人們心靈的窗戶紙上。而“何當”一詞,又把詩人急于和愛人相聚的急迫心情表露無遺。那在遠方牽掛的愛人啊,你可知道?我對你思念的心情,就像那巴山夜雨中,漲的滿滿的一池秋水!</h3> <h3>文字原創(chuàng)</h3><h3>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水河县|
乐昌市|
青神县|
贵德县|
北安市|
仁化县|
柳州市|
玉林市|
祁连县|
荔波县|
都江堰市|
日土县|
六盘水市|
嘉禾县|
乳山市|
汉寿县|
会昌县|
嫩江县|
陇西县|
绥江县|
易门县|
鹤峰县|
连江县|
曲沃县|
视频|
宜川县|
贵阳市|
鹤岗市|
乌鲁木齐县|
南昌市|
太谷县|
聂荣县|
厦门市|
永仁县|
霍邱县|
镇宁|
佛山市|
石河子市|
翁源县|
文化|
邵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