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金秋時節(jié),正是打栗子的好季節(jié),山坡上的栗子樹,碩果累累,舒展著伸向空中。原本我對栗子之趣,并不十分濃厚,但對辛苦了大半年的果實,還是不肯輕易錯過。</h3> <h3> 秋天的陽光明媚柔和,將綿延的山林映照出不斷變換的濃綠色調(diào),鳥兒的歌聲和昆蟲的嚶嚶聲,充滿了山谷。這是一年中最好的時刻,地里的玉米、花生、紅薯都已成熟;山間的栗子、核桃、秋梨壓彎了枝頭,散發(fā)出芬芳馥郁的草木氣息。</h3> <h3> 山壑的深處,沉默了一整年的栗子樹,孤零零地聳立著,樹葉在枝條上微微擺動,怎么也藏不住這豐碩的果實。成熟的栗子裂開一道道小口,露出滿腹棕褐色的果,果皮上覆一層茸毛,油光潤澤,逗引著食客的涎沫。</h3> <h3> 身手好的登梯上樹,先用力搖晃樹干,然后揮動長竿,在綠蔭里噼里啪啦一通棍打,頃刻之間那熟透了的栗子,撲禿撲禿落如雨下,王維的 “雨中山果落”一句,恐怕都不及我這個來得實惠。聽著栗子落地的悶響,或砸在布滿草叢的樹根旁邊,勾起我濃濃的食欲,即便想出各種吃法,也消化不了這一樹的情懷。</h3> <h3> 大抵好吃的東西都有個季節(jié),逢時按節(jié)享受一番,為了口舌之欲,不惜冬天里剪枝、施肥以膏饞物,所謂 “為了一張嘴,累斷兩條腿”,大概說得就是我這種人。當(dāng)然饞并非罪,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表現(xiàn),比食之無味要強得多。</h3> <h3> 懷柔的板栗遠近聞名,成熟的果形呈元寶狀,頂部飽滿,微泛油光,剝開就是醬紅透亮的栗子,有的單粒,有的雙臚胞胎,最多的是三胞胎。夾生點兒的,外殼泛青帶刺,撿拾時戴副膠皮手套,小心翼翼以防被栗皮刺痛,無端地遭受皮肉之苦。</h3> <h3> 俗話說:“七月小棗八月梨,九月栗子笑開皮”。到了九月,北京街頭就聞到糖炒栗子的氣味,裹著細沙與糖蜜的栗子,在路邊唰啦唰啦地炒著,連鍋下的柴煙也飄著異香,但很難吃到正宗的懷柔板栗,因為大部分的栗子都出口了。</h3> <h3> 據(jù)史料記載,糖炒栗子是老北京的招牌小吃,它的歷史比老城墻還要悠久。《史記·貨殖列傳》稱:“燕秦千樹栗……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意思是許多人靠種栗發(fā)了財。 唐代以后人口增長過快,經(jīng)常出現(xiàn)饑荒,所以一到秋季,男女老少結(jié)伴入山采榛栗,山坡陡的背都背不下來,收獲的果實來之不易,可謂粒粒皆辛苦。</h3> <h3> 古代栗子一般烤食或煮食,后來食栗方法發(fā)生了變化,糖炒栗子應(yīng)運而生,更何況栗子飽含多種營養(yǎng)成分,兼具補腎健脾之功能,對腰腿軟弱有明顯療效。蘇東坡的弟弟蘇轍有詩頌曰:“老去自添腰腿病,山翁服栗舊傳方”。講的就是陰干的生栗子,生吃才是“得食栗之訣”。</h3> <h3> 采摘過后,高處的栗子不會全被采下,留下一些給喜鵲和松鼠。第二年春天,栗子樹重新吐綠發(fā)芽,這時若遇害蟲泛濫,喜鵲就會知恩圖報。因此,自然界的萬物都是相互依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給別人留有余地,也就是給自己留下了生機和希望……。</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宁市|
宁乡县|
射阳县|
濮阳县|
抚顺市|
马山县|
乌鲁木齐市|
石家庄市|
靖州|
区。|
黄梅县|
株洲市|
聂荣县|
揭阳市|
武城县|
富源县|
和田县|
石狮市|
维西|
潞西市|
宾阳县|
甘孜|
长兴县|
咸丰县|
依兰县|
丰城市|
平南县|
邵东县|
桃江县|
宣汉县|
察隅县|
仁怀市|
扶风县|
上林县|
南岸区|
永福县|
海伦市|
响水县|
阜平县|
曲沃县|
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