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小時候,常聽媽媽絮叨;<br> 人跟鳥一樣,今天在這里,不知道下一刻會出現在什么地方。<br> 那個時候的交通很不發達,很難想象人可以跟鳥一樣自由翱翔。<br> 記得77年高考后,到杭州讀書,就短短的200公里,一坐就是一天的長途車,每次來回途中還的下車吃一次很不情愿的午餐,來成就當時長途司機賺外快。<br> 現如今三天兩頭的坐飛機,天南海北的飛來飛去見證了母親當年的感慨。<br> 從上海 浦東跨太平洋空中飛行11小時,我們已經從郁郁蔥蔥的夏末來到白雪皚皚的初春,來到萬里之外的地球南端-----新西蘭。</h3> <p class="ql-block"> 新西蘭(New Zealand),又譯紐西蘭,是一個政治體制實行君主立憲制混合,英國式議會民主制的國家,現為英聯邦成員國之一。</p><p class="ql-block"> 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是個島嶼國家。</p><p class="ql-block"> 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國土主要分北島和南島。</p><p class="ql-block"> 北島多火山和溫泉,南島多冰河與湖泊。</p><p class="ql-block"> 新西蘭的兩大島嶼以庫克海峽分隔,南島鄰近南極洲,北島與斐濟及湯加相望。</p><p class="ql-block"> 面積26.8萬平方公里一。。</p><p class="ql-block"> 首都惠靈頓,最大的城市是奧克蘭。</p><p class="ql-block"> 新西蘭是屬于高福利國家,排名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第3位。</p><p class="ql-block"> (紅線標志為我們此次行程路線)</p><p class="ql-block"> 2017年 9月12日我們從上海浦東飛往新西蘭奧克蘭,轉機基督城開始新西蘭旅程如下;</p><p class="ql-block"> 1、9月13國內--基督城--特卡波湖。住蒂卡波湖。</p><p class="ql-block"> 2、9月14蒂卡波湖--特威澤爾-克倫威爾。住克倫威爾。</p><p class="ql-block"> 3、9月15克倫威爾--蒂阿瑙。住蒂阿瑙。</p><p class="ql-block"> 4、9月16蒂阿瑙--米佛峽灣--蒂阿瑙--皇后鎮。住皇后鎮。</p><p class="ql-block"> 5、9月17皇后鎮--格蘭諾基)--瓦納卡。住瓦納卡。</p><p class="ql-block"> 6、9月18瓦納卡--哈威亞--弗蘭茲約瑟夫。住弗朗茲約瑟夫。</p><p class="ql-block"> 7、9月19弗朗茲約瑟夫--格雷茅斯。住格雷茅斯。</p><p class="ql-block"> 8、9月20格雷茅斯--普納凱基--圣阿諾德。住圣阿諾德。</p><p class="ql-block"> 9、9月21圣阿諾德--離別角。住離別角。</p><p class="ql-block"> 10、9月22離別角--阿瓦羅阿海灘(私人海灘)--塔卡卡。住塔卡卡。</p><p class="ql-block"> 11、9月23塔卡卡--納爾遜--奧克蘭--漢密爾頓。住漢密爾頓。</p><p class="ql-block"> 12、9月24漢密爾頓--懷托摩(螢火蟲洞)--羅托魯阿(皇家牧場、波利尼西亞溫泉)</p><p class="ql-block"> 13、9月25羅托魯阿(毛利間歇泉)--奧克蘭--回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3> 此次旅行的主要目的地是新西蘭南島,飛機到達奧克蘭后馬不停蹄的轉機去基督城。<br> 資料上是這樣介紹這座城市的;<br> 基督城位于新西蘭南島東岸,又名"花園之城",人口34萬,是新西蘭第三大城市,新西蘭南島最大的城市。也是新西蘭除奧克蘭以外、來往世界各地的第二大門戶。<br> 基督城地勢平坦,有著濃厚的英國氣息和濃厚藝術文化氣息,設施完備。<br> 2011年2月22日12時51分(北京時間7時51分),基督城東南10公里的利特爾頓發生6.3級強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br> 今天 我們依然看到這里的滿目滄桑。<b><br> </b></h3> <h3></h3> <h3></h3> <h3></h3> <h3><b> 特卡波湖;</b></h3><h3><b> </b> 特卡波湖 (Lake Tekapo) :<br> 是麥肯奇盆地北部自北向南流向的第二大湖泊,坐落于新西蘭南島的著名旅游城市基督城與皇后鎮之間,美麗迷人的特卡波湖四周圍繞著被金色燦爛的陽光籠罩的樹叢和白雪皚皚一望無際的雪山。<br> 以“人間靜土”來形容位于新西蘭南島上寧靜的特卡波湖,最為貼切不過。<br> 它是一處遠離凡塵的地方。平靜無浪、清澈見底的湖面倒映著四周常年雪封的南阿爾卑斯山脈(SouthernAlps)。被喻為旅游南島不得不到的特卡波湖,<br> 此地也是我們此行第一站,入住在面湖的汽車旅館,應有盡有的配套似專為自駕所準備,唯獨不足的是新西蘭的WIFI很無語。<br> 清晨,柔光照射在清澈見底的特卡波湖的湖面上,眺望南阿爾卑斯山連綿的雪山,通透的藍天鑲嵌著朵朵白云,藍天白云映照的湖面在陽光的折射下泛著一片碧光。<br> 湖面出奇的美和安靜,坐在湖邊,感覺一切的一切都停留在此刻,令人窒息。<br> 回想起昨天從基督城一路車程,驚嘆窗外不斷遠去的風景,時不時停下拍照,此刻感覺已都是浮云。</h3> <h3></h3> <h3></h3> <h3></h3> <h3><b> 好牧羊人教堂</b></h3><h3> 英文名Church of the Good Shepherd。<br> 這座教堂由著名建筑師本杰明·伍爾菲爾德·芒福德于1935年建造,其設計的哥特式木結構和石結構建筑在新西蘭獨一無二。<br> 好牧羊人教堂以一只牧羊犬的雕塑而命名,是對過去開創農田和Mackenzie地區的先驅者的一個稱頌,永遠銘記下他們的豐功偉績,有著十分的紀念意義。<br> 當然與東西歐的教堂文化相比這個教堂略顯簡陋。<br> 但這不影響她在新西蘭人心中的地位。<br> 背景遼闊的山水風景,也使得許多新人選擇在這里舉辦婚禮。<br> 這不,清晨一對歐裔青年樂此不彼的擺拍開了。</h3> <h3></h3> <h3> <b>美吧,我把帽子留下做紀念!</b></h3> <h3><b> 探索庫克山</b></h3><h5><b> </b></h5> <h3></h3> <h3><b> </b>庫克山公園里聚集著雪山、冰川、河流、湖泊、山林,以及動物和高原植被等,這里給人們的驚奇是其他地方所無法比擬的。<br> 此地的天氣和它的景致一樣令人難以忘懷。山下還是風和日麗,晴空萬里的好天氣,瞬息間它就狂風大作,漫天飛雪,越到山高處,風勁越大,腳下打滑,人也無法站立,一路走來,路上殘留的獨只的鞋子,飄落的帽子不少見,狼狽至極可想而知。</h3> <h3></h3> <h3> 庫克山冰川或叫塔斯曼冰川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在漸漸的容積縮小,環保人士已在積極的建立網站,呼吁游客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下你到時的狀況,以展示冰川變化的過程。<br> 我在想;我還會來嗎?<br> 再次見到你的時候又該是什么樣?</h3> <h3></h3> <h3></h3> <h3> 土崖------一個無人看管的私人領地,我們的進入是隨性,也算計劃外的收獲。</h3> <h5></h5><h3> 我們自由行走在新西蘭廣袤無垠的大地上,領略沿途無限風光,在同樣愛好旅行的張博士帶領下來到鮮為人知,卻驚艷絕倫的“隱世珍寶”地----我們賦予她一個美妙的名字“土崖”。<b><br></b></h3><b>。</b> <h3></h3> <h3> 連接成片的丹霞地貌的地質山體,在漫山遍野的山楂樹的簇擁中,宛如一個個精美的雕塑工藝品,矗立在這個不為人知的私人領地里。</h3> <h3></h3> <h3> <b> 克倫威爾汽車旅館</b></h3> <h3> 披星戴月的旅行,看不夠路上的風景,每到營地都需要管理員等候。<br> 只有當清晨的柔光叫醒,才發現原來我們已置身在如畫的大花園之中。</h3> <h3> <b>克倫威爾------水果之鄉;</b></h3><h3> Fruit Bowl of the South,翻成中文就是“南方水果碗”,小鎮的居民引以為豪。</h3> <h3> 克倫威爾的 夏季;晝夜溫差很大,白天的陽光非常強烈,降水充足,特殊的氣候條件,營造出非常適合水果生長的自然環境。<br> 這里產出的水果非常有名,不僅含糖量很高,而且口感與外形俱佳。</h3> <h3><b> </b>莊園主打理精致,規模碩大的私家花園。</h3> <h3></h3> <h3><b> </b>沿途是一路不見人影的規模果園,葡萄園以及大大小小的葡萄酒酒莊。</h3> <h3></h3> <h5><b> </b></h5> <h3> 途徑皇后鎮卡瓦牢,世界蹦極發源地,新西蘭的探險之都。<br> 今天在這里親眼見證了人類挑戰自我,戰勝恐懼需要的多大的勇氣!<br> 當一個個勇士走向蹦極臺,我們目睹了他們從;從容到猶豫不決,四肢僵硬,面目變形的迅速變化,這些無不流露出他們的身心經歷了何等的掙扎。<br> 看一白人男孩落入接送小船前全身更白而四肢發紫的癱倒在小船上!......。<br> 更有甚者的是后繼的姑娘,在工作人員為其系安全帶時就情不自禁的流下恐慌的淚水,以至于在臨蹦之前工作人員只能反復的做心里安慰,觀摩區里似乎都彌漫著被窒息的氣氛,在姑娘的腳被工作人員慢慢的不自覺的移向蹦極臺邊時,觀摩區不約而同的響起不同語種123給予熱情的鼓勵。</h3> <h3></h3> <h3><b> </b> 蹦極我不敢, 蹦極橋上感覺一下。</h3><h3></h3> <h3> 蒂阿瑙湖;<br> 新西蘭第二大湖,也是南半球最大的冰川湖,極凈的湖面,不多的藍天鑲嵌著大片的白云,不請而至的冷風合著夕陽的余暉,游興未了的我們,興致的熱情挾著瑟瑟寒風,繼續探索著深藏在 蒂阿瑙湖湖畔不為人知的亨利湖;<br> 靜謐的湖面上映照著最后一絲絲的夕陽,碧藍的水面宛如鋪上一層薄薄的鏡光。</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b> 入住在秀麗的蒂阿瑙湖畔</b></h3> <h3> 清晨驅車前往今日的目的地米弗峽灣(Milford Sound);<br> 一上車朋友就說;昨天晚上做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夢------艷遇了。<br> 果不其然,出門一會我們就遇上浩浩蕩蕩趕場的牛群,身形健美,毛質錚亮,慢條斯理的行走在一來一往的新西蘭狹窄的公路上,路上雖然車子不多,但是都清一色的靠邊等待公路警察趾高氣昂的視察。</h3> <h3></h3> <h3> 行走在新西蘭南島,如同行走在仙境里,大自然用她的神來之筆和超乎尋常的才華,繪就了這里翹楚的自然景觀。<br> 前往峽灣途中,我們來到一個叫鏡湖的地方,湖面不大,由于她隱秘在山間,被茂密的叢林所圍繞,特殊的自然環境,使得湖里的水面長年如鏡子般的錚亮平靜。<br> 鏡湖因位于一條重要的旅游線路上而廣為流傳,其實在新西蘭很多其它的湖更有資格叫做“鏡湖”,比如我們后來看到的馬瑟森湖或瑪譜麗卡湖等。。。。。。<br> 站在湖邊,遠處的庫克山,塔斯曼山和湖邊的樹林連同山頂的白雪清晰的倒影在靜謐的湖面,美輪美奐。</h3> <h3> 捏人的鳥------瀕臨滅絕的新西蘭啄羊鸚鵡Kea;<br> 是一種很威武的鸚鵡,它是生活在新西蘭南島上的一種大型鸚鵡,英文名來自于毛利語,叫做Kea。<br> 啄羊鸚鵡生活在稀木灌叢中,它的體形比一般的鸚鵡都要大,羽毛豐厚,主要呈綠色,喙又粗又長,可以說像老鷹一樣。啄羊鸚鵡與其它的鸚鵡近親們的食性基本相同,主要捕捉昆蟲、小型甲殼類生物例如小螃蟹、也食用腐肉,偶爾也吃點兒植物的種子。不過,啄羊鸚鵡之所以得到這個名字也不是“浪”來的,這個鸚鵡挺討厭,經常攻擊羊群,甚至跳到綿羊背上,用它那強健的喙把羊的皮肉喙穿,吞食羊身上的脂肪并啄食羊肉,弄得活羊鮮血淋淋,所以當地的新西蘭牧民稱其為啄羊鸚鵡。<br> 也許是她的稀有得到人類的保護,使得她見人反倒親近到近乎到捏人。</h3> <h3> 隨處可見的原始森林,茂密的叢林在充沛的雨水的滋潤下,郁郁蔥蔥的青苔從上到下的纏繞樹叢,伴其成長。</h3> <h3> <b> </b>位于新西蘭南島西南端的米弗峽灣(Milford Sound)國家公園是風景區中規模最大的峽灣,同時也是最完美地保存了新西蘭自然景觀的一處峽灣。<br> 200萬年前,幾千米厚的巨大冰川移走后留下幽深的峽谷,灌入海水形成今天的峽灣,其中最長的嵌入陸地40千米。<br> 公園內現有14條峽灣,目前只有兩條峽灣初步開發,可供人們游覽。</h3><h3><br></h3> <h3> 峽灣兩岸是陡峭的巖壁,瀑布以不可阻擋之勢傾入巨大的峽灣中,眾多掛在峭壁上的瀑布猶如條條潔白哈達一樣的圣潔和無瑕。</h3> <h3> 峽灣入海口的山體巖石上,一群懶懶散散嗮著暖陽的小海豹,一坨一坨的耷拉在峽灣溫暖的山石上;入夜再潛回大海覓食,周而復始。</h3> <h3></h3> <h3> 入夜的 皇后鎮,不夜的 皇后鎮。</h3> <h3> <b> 人在旅途</b></h3> <h3> <b> </b>湖畔小鎮瓦納卡位于新西蘭南島瓦納卡湖區;<br> 這里有茂密的山谷、原始的河流、連綿的冰川,還有高聳入云的阿斯派靈山(Mt.Aspiring),。<br> 在湖中一顆姿態優美的孤樹,被圣潔的雪山和幽藍湖水環繞,孤樹和倒影勾勒出婀娜多姿的舞姿,成為明星景觀。</h3><h3></h3><h3></h3> <h3></h3> <h3></h3> <h3> 匆忙走過的箭鎮;<br> 這里保留了華人的先驅者黃金開采歷史和古建筑。<br> 箭鎮是新西蘭最風景如畫的定居點之一,坐落在箭河(Arrow River)畔,一度是淘金熱的現場。<br> 小鎮保持著它的歷史特色——有60多幢未經修復的19世紀建筑。<br> 據介紹,小鎮最美的景致在秋天。</h3> <h3> 炫麗的夕陽,皚皚的白雪,連綿的群山,郁郁蔥蔥的草原,這就是上蒼賦予這個國度無需雕琢如畫般的天與地。</h3><h3></h3> <h3></h3> <h3> <b>登頂弗蘭茲約瑟夫冰川</b></h3><h3><b> </b> 小伙自信滿滿的從我手中拿過手機,這個我來,就開始擺好美拍,,,,,,。</h3> <h3></h3> <h3> <b> </b>無垠的藍天,潔白的雪山,無與倫比的美景,一切的贊美都是那么的蒼白。</h3><h3></h3> <h3> <b>把記憶留下。</b></h3><h3></h3> <h3></h3> <h3> <b> </b> 新西蘭;地球上位數不多未曾人工雕琢的凈土。 <br> 奔馳在這廣袤的土地上,所見的是連綿的群山,蔥綠的草原,潔白的雪山,起伏而一塵不染的馬路,趁著張博士的鐵騎,呼嘯在山間,草原,時不時有意想不到的驚艷,湛藍平靜的馬普里卡湖何嘗不是又一個計劃外的收獲。<br> 新西蘭之旅,是在新西蘭好友的一片片毛哥藍的轟炸下盛開期盼之花,翹首以待的出行,在領略到這片土地翹楚之美后,也在自己的照片里見證了一張張不需要PS的美片。</h3><h3></h3> <h3></h3> <h3><b> </b>又是一個意外,因為車速有點小快,又因為前所未有的視乎有交通巡檢,我們的車選擇了彎道,也因為有了這個不得以的選擇,無意間進人了私人的領地,在這里打開的是新西蘭著名風景攝影師Petr Hlavacek的世界,收獲了新西蘭四季色彩斑斕的二維空間的視覺盛宴。</h3> <h3></h3> <h3> <b>如獲至寶的 作者簽名書籍,收入囊中。</b></h3><h3><b><br></b></h3> <h3> 新西蘭南島的太平洋西海岸,沿海的6號公路,左邊是茫茫大海,右邊是陡峭的山峰,長年的太平洋勁風吹打著公路兩旁的灌木,使灌木枝葉形成迎頭趕上的頑強枝態。<br> 下到海灘你會感受到Tasman海吹來的強勁海風,風挾著海灘的細沙攜著海水,抽打在臉上、身上,使人感到隱隱作痛。<br> 張博士趕緊提醒我收好相機,避免損失。</h3><h3></h3> <h3></h3> <h3></h3> <h3> 只要想臭美,手機也精彩。</h3> <h3> <b> </b>特別喜歡傍晚時分,夕陽西下時,藍天映照在湖面泛起的柔柔的紫羅蘭的微暖色光線,這種獨特的色彩,因她典雅和雍容,給人一種安心和寧靜,暖心的心里暗示。</h3><h3></h3> <h3> <b> </b> 新西蘭的一路走來,親觸了終年不化的冰川,撫慰了潔白無暇的雪山,享滿目的藍天白云和蒼穹之下碧綠的群山,翠綠的草原,高低起伏不見來路的公路和呼嘯的汽車,不斷遠去的風景和漫山遍野優哉游哉的牛羊,稀有行人和車輛,鮮見勞作的人們。<br> 在我看來,新西蘭是上天普惠這片沒有毒蛇,猛獸的一方福地;<br> 這里最大的資源是上天賦予這片土地的自然環境,最大的產業,就是牛羊這2座加工廠,他們在優哉游哉中汲取營養,為他們的主人提供成套的服務,還不斷的排泄出養料肥沃反哺它生生不息。<br> 與色彩斑斕而不乏柔美的田園風光截然不同的是太平洋西海岸洶涌的波濤,質感的沙灘,風光無限和連綿不斷的海岸線。</h3><h3></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棉县|
射洪县|
昌江|
屏山县|
库尔勒市|
黔南|
重庆市|
东海县|
高碑店市|
松溪县|
天台县|
无为县|
平原县|
新晃|
阳西县|
双江|
纳雍县|
怀远县|
南安市|
永吉县|
延吉市|
东兴市|
广平县|
云阳县|
昂仁县|
荔浦县|
乐昌市|
于都县|
浮梁县|
惠安县|
定日县|
靖远县|
汉中市|
台中县|
合山市|
宝应县|
嵊泗县|
新绛县|
永川市|
辉南县|
江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