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國慶假期出游拍攝指導手冊

攝影筆記

<h3></h3> <h3>旅行每年還是要有幾次的,要不然人生和咸魚有什么區別?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雖然我不知道路和書哪個更好,但是我知道旅行也許不能增加你人生的長度,但是至少可以增加你人生的寬度。</h3><h3><br></h3><h3>不過每一次旅行我們除了增加了人生的寬度總得留下點什么,所以可以說旅行必攝影。</h3><h3><br></h3><h3>那么今天寧老師就奉上一篇旅行攝影筆記。</h3><h3><br></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器材篇</b></h1><h3><br></h3><h3><b>相機及鏡頭</b></h3><h3><br></h3><h3>首先呢我們要確定旅行是自駕游還是背包游。</h3><h3><br></h3><h3>區別就是自駕游基本上不太需要時時刻刻背著攝影包。可以把大量攝影器材放在車上。停車拍照,并不需要太負重。</h3><h3><br></h3><h3>背包游就是您不開車,坐飛機坐火車抵達目的地,離開賓館一天的拍攝您得把攝影器材背全。</h3><h3><br></h3><h3>所以理論上自駕游可以多背點器材,背包游器材盡量輕便些。</h3> <h3></h3> <h3></h3> <h3>其次呢我們再看看您的背負能力。</h3><h3><br></h3><h3>有的人特別能背東西,比如寧老師年輕的時候背個三四十斤的攝影包爬個雪山什么的沒問題。如果您是個小女子顯然攝影器材也是越輕便越好。</h3><h3><br></h3><h3>所以呢,我們要根據自己旅行的方式以及自己的體力來選擇攝影器材。</h3><h3><br></h3><h3>帶得多,帶的全,器材重——往往意味著更完美的拍攝效果。</h3><h3>帶的少,帶的精,器材輕——往往意味著更輕松的拍攝過程。</h3><h3><br></h3><h3><i>?箴:如果為了更完美而強背更多器材造成拍攝非常艱難并不值得。你拍攝時的心情相比器材更加決定你的照片質量。</i></h3><h3><br></h3><h3>自駕游——能帶上的都帶上。焦距盡量全,變焦定焦焦距重復沒關系,大光圈很好啊。</h3><h3><br></h3><h3>背包游——一機兩鏡到三鏡。咬咬牙兩機也可以。焦距盡量全。超廣角+中長焦是很好的組合。超廣角可以是F4光圈的(星空最好F2.8)。中長焦我覺得100-400(80-400)焦距相比70-200更好。中間焦距可以用一個50mm或者35mm左右定焦鏡頭來彌補。</h3><h3><br></h3><h3>舉例子:我常帶的組合就是索尼A7RII配合16-35F4鏡頭+100-400GM鏡頭,中間來一直55F1.8。100-400GM稍重,其它都很輕便。</h3><h3><br></h3><h3><br></h3><h3>記住幾點:</h3><h3><b>?1、焦距盡量帶齊,廣角到長焦都要有——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么。<br></b><b>?2、隨時有機器能提供你廣角或者長焦——因為精彩的畫面往往短暫存在。<br></b><b>?3、大光圈定焦鏡頭要盡量保證有一支——因為這會讓你的照片顯得迷人。</b></h3><h3><br></h3><h3><br></h3><h3><b>三腳架</b></h3><h3><br></h3><h3>說完了相機和鏡頭,我們再說說三腳架這件事。這就簡單多了,如果自駕游,一定要帶三腳架,反正可以扔在后備箱里。而且越穩越好——這也意味著大和重。你的重型三腳架就是自駕游用的。</h3><h3><br></h3><h3>如果是背包游,您去的地方沒什么夜景可以拍攝,我建議就不要帶三腳架了。因為這東西過不了安檢,一般要托運,然后整天背著很累的。</h3><h3><br></h3><h3>如果背包游但是有夜景要拍,那么建議帶輕便的旅行三腳架,2000左右價位的,碳素的,收納起來越短越好。</h3> <h3></h3> <h3>圖中的三腳架是我平時使用的——精嘉唯影系列。照片拍攝于2015年4月,這支三腳架還在我車后備箱里。現在已經是新一代了。因為這個系列的中軸反折很好用,所以攝影筆記和相機筆記目前也在做這個新一代產品的團購。</h3><h3><br></h3><h3>這個三腳架很適合背包旅行。<b>也反映出來背包游所用三腳架的特點:</b></h3><h3><b><br></b></h3><h3><b>1、輕便穩定——碳素三腳架。</b></h3><h3><b>2、收納起來較短——方便放。</b></h3><h3><b>3、使用便捷——可中軸反折。</b></h3><h3><br></h3><h3>咱們的團購比市面上便宜幾百塊。您在訂閱號里回復關鍵詞:</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三腳架團購</b></font></h3><h3><br></h3><h3>就可以看到這款產品。</h3><h3><br></h3><h3><br></h3><h3><b>攝影包</b></h3><h3><br></h3><h3>這件事還是很有必要說說的。攝影包一般分為單肩包以及雙肩包兩種。</h3><h3><br></h3><h3>?<b>雙肩包:雙肩背著輕松,取用鏡頭麻煩。</b></h3><h3>?<b>單肩包:單肩背負沉重,取用鏡頭快速。</b></h3><h3><br></h3><h3>如果您是準備跋山涉水,或者需要長時間背包,再或者背的器材比較多,都建議選用雙肩包。記住雙肩包叫背負系統,就是讓你背著跋山涉水的。</h3><h3><br></h3><h3>如果您就是城市題材、人文題材等,或者帶的器材不多,再或者一定要逼格,那么單肩包是選擇方向。記住單肩包叫拍攝系統,不是讓你長時間負重的。</h3><h3><br></h3><h3>如果你隨身帶了旅行腳架,建議你的腳架能夠掛在單肩包或者放到包里。所以選擇單肩包,盡量不要再考慮腳架了。</h3> <h3></h3> <h3></h3> <h3><b>?此外我還有一個好建議:背負系統和拍攝系統都要。</b></h3><h3><br></h3><h3>那么是不是意味著我們要準備一個雙肩包一個單肩包呢?也不是。背負系統靠雙肩包這是一定的,但是拍攝系統還有一個好選擇——腰帶!</h3><h3><br></h3><h3>簡單地說就是一個腰帶,上面掛一些鏡頭袋,里面可以放鏡頭以及其它雜物。長時間拍攝不累,取用也極為方便。</h3> <h3></h3> <h3>腰帶的缺點是對于器材保護不夠,所以還是需要一個雙肩包的。跋山涉水的時候用,不需要跋山涉水的時候用腰帶。</h3><h3><br></h3><h3>最近我還看到一個攝影包,雙肩包能裝很多東西,在包的底部有一個側兜,里面裝了一個腰包。腰包可以拉出來,取用器材很方便。我覺得這也是一個背負系統+拍攝系統。</h3><h3><br></h3><h3>好了,器材我們就說這么多。</h3><h3><br></h3><h3><b>關于器材您還有任何疑問,請關注訂閱號:相機筆記</b></h3><h3><br></h3><h3>這是我的好友業界著名器材專家滕飛老師的訂閱號。可以幫助大家選擇和購買到好的攝影器材。</h3><h3><br></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場景篇</b></h1><h3><b><br></b></h3><h3><b>風光</b></h3><h3><br></h3><h3>有人旅行就是為了風光的,所以咱們一上來簡單說說風光攝影。風光咱們簡單地分為三個方面來談:</h3><h3><br></h3><h3>大場景、小場景、標志場景。</h3><h3><br></h3><h3><br></h3><h3>&gt;&gt;&gt;&gt;大場景</h3><h3><br></h3><h3>大場景主要依靠廣角來表現。</h3> <h3></h3> <h3></h3> <h3>?取景:取景的時候注意畫面要盡量簡潔,要有取有舍。知道畫面中什么是對你有用的,什么是沒用的,沒用的盡量不取。同時思考拍攝角度,有的時候試試舉起相機或者蹲下拍。</h3> <h3></h3> <h3>?曝光:一般來說拍攝風光我們盡量選擇順光拍攝,這樣才容易拍攝出藍天白云。逆光的話天白白的,非常難看。如果逆光一定是逆光能更漂亮。</h3><h3><br></h3><h3>白天拍攝風景時曝光一般不需要增減。夜晚風景的話,可以適當減一點曝光,畫面會更干凈。</h3> <h3></h3> <h3>此外很重要的即使一早一晚日出日落前后是一天光線最好的時候,這時候吃飯就太可惜了。盡量這時候拍攝。</h3> <h3></h3> <h3>不管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風光,大場景特別需要光線和光影。</h3> <h3></h3> <h3>?虛實:風光我們一般希望遠近都清晰,所以會選擇廣角拍攝大場景,選用小光圈。一般用F8或者F11。</h3><h3><br></h3><h3>如果對焦能實現超焦距,那么虛實效果會更好。</h3> <h3></h3> <h3>?構圖:拍攝風景一般會選擇三分法構圖,其中地平線、水平線往往是放在水平三分線上的。是上三分線,還是下三分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h3> <h3></h3> <h3>此外,很多時候要拍攝出一種氣勢。這種氣勢可以用超廣角來體現——畢竟超廣角往往能表選出更強的透視效果。</h3> <h3></h3> <h3><b>?箴:對于風景來說,你80%的功夫用在找景,20%用于拍攝。</b></h3><h3><br></h3><h3>&gt;&gt;&gt;&gt;小場景(局部或細節)</h3><h3><br></h3><h3>有的時候我們面對的風景并不宏大,那么小場景也有小場景的拍法。</h3> <h3></h3> <h3>在紛亂的環境中,抓取到你想要的小細節。是很好的用來表達自己心情的方法。</h3> <h3></h3> <h3>?取景:取小景一定要注意環境。嘈雜的環境要盡量避免,與主題無關的環境也要避免。更加聚焦是拍攝小場景的一個特點。</h3> <h3></h3> <h3>?曝光:根據具體的場景具體分析。因為自然光、場景光不同,所以很難一概而論。</h3> <h3></h3> <h3>?虛實:也要根據你的場景來分析。有的時候就要遠近都清晰,有的時候就要虛實結合才好看。</h3> <h3></h3> <h3>?構圖:同樣不能一概而論。根據拍攝的主題和主體不同而不同。</h3> <h3></h3> <h3>看似說了一些沒用的,但是事實就是如此。如果學習完攝影筆記整個過程,我想你就能夠理解了。也會認同這一點。</h3><h3><br></h3><h3>所以很建議您買一本寧老師的攝影書——《攝影筆記》,目前各大電商都有賣的。<b>或者您回復:“攝影”,把咱們的免費教程都學完。</b></h3><h3><br></h3><h3>&gt;&gt;&gt;&gt;標志場景</h3><h3><br></h3><h3>我們去旅行呢,免不了去景點。那么標志性場景如果不拍攝的話,簡直就是沒去一樣。</h3><h3><br></h3><h3>那么怎么拍這些標志性場景比較好呢?</h3><h3><br></h3><h3>?如果您有很多時間圍繞一個標志性場景拍攝,不妨多住一段時間,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如果你沒有很多時間,只是跟團旅行怎么辦呢?</h3><h3><br></h3><h3>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到景點附近的紀念品商店,里面一定會有明信片。而明信片一定會有這個標志性場景的照片。這些明信片一般都是當地攝影師拍攝的,所以取景角度可以說接近完美。模仿一些并不是什么丟人的事兒。也許那就是最佳角度了,而你的時間也不多。</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h3>?但是單純模仿拍攝角度沒什么問題,不過對于拍攝的時間一定要有掌握。我們地球上太陽是東升西落的。<br></h3><h3><br></h3><h3>早起,你對東邊拍攝可以拍到日出,對著西邊拍攝你可以拍到金光。傍晚則正好相反。</h3><h3><br></h3><h3>上午,對著西邊拍會順光,色彩比較好。下午對著東邊拍會順光。</h3><h3><br></h3><h3>如果你在北半球,那么盡量避免對著南邊,會逆光不好看。國內建筑都是坐北朝南,沒這個問題。如果你在南半球,則盡量對著北面拍。</h3> <h3></h3> <h3>?此外,在拍攝這些標志性場景時,如果能往高處去,往往能拍到更好的景色。同時,如果標志性建筑本身就是高處,那么也要上去。總之,登高是好事。</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b>?箴:登高,模仿,多找角度。你的風景就在哪,時間是你最好的工具。</b></h3><h3><br></h3><h3><br></h3><h3><b>人文</b></h3><h3><br></h3><h3>旅行也是拍攝人文絕佳的機會。但是人文攝影顯然比風光更考驗攝影師的功力。如果說風光就在那等著你,那么人文照片就更需要你對于周圍的觀察,以及瞬間的把握能力。</h3><h3><br></h3><h3>寧老師在攝影筆記中說攝影最重要的不是技巧,不是器材,而是到達并發現值得拍攝的場景和瞬間。相對于風光來說人文照片不僅僅看重到達,更看重發現;不僅僅看重場景,更看重瞬間。</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在拍攝人文的時候,往往你已經置身于一個場景,所以一開始你大概可以預設好你的曝光。這樣在拍攝的時候,你就無需考慮這個問題了。同時你大概可以確定你要的景深。一般來說,人文照片大部分需要大景深,所以光圈不要很大。這樣可以交代畫面中人物和環境的關系。</h3><h3><br></h3><h3>如此一來,曝光和虛實兩件事可以在你拍攝之前就基本確定調整好了。剩下的就是取景和構圖兩件事。</h3><h3><br></h3><h3>取景就是要你不斷去觀察,去發現,發現值得拍攝的場景和瞬間。一旦發現,取景基本就完成了。那么你舉起相機要做的就是在一瞬間構圖并按下快門。</h3><h3><br></h3><h3><i><b>?箴:到達并發現遠比你的攝影技術重要。</b></i></h3><h3><br></h3><h3><br></h3><h3><b>旅行記錄</b></h3><h3><br></h3><h3>旅行除了拍攝目的地的人或景,往往還需要將自己拍攝進去,這樣才是真的到過。</h3><h3><br></h3><h3>&gt;&gt;&gt;&gt;到此一游照</h3><h3><br></h3><h3>到此一游照肯定是要拍攝的。但是怎么拍攝才是一張合格的到此一游呢?</h3><h3><br></h3><h3>主要看3點:</h3><h3><br></h3><h3>?1、你自己清楚不清楚。</h3><h3>?2、能不能看出你在哪。</h3><h3>?3、曝光構圖沒什么大問題。</h3><h3><br></h3><h3>自己一定要清楚,所以對焦對準人的臉,這一點不要發生失誤。</h3><h3><br></h3><h3>光圈最好小一點,這樣起碼能讓人看到你所在的環境。如果都是大光圈,把背景虛的一塌糊涂誰也不知道你的到此到底到了哪里。</h3><h3><br></h3><h3>曝光一般要順光拍攝,要不然人是黑的。構圖的話,建議將建筑放在中間,人站在左或者右三分線上。</h3> <h3></h3> <h3>?如果是夜景人像到此一游照的話,同樣也要做到上面的3點。但是曝光就是一個功夫了。</h3><h3><br></h3><h3>如果能找到光線幫你把你打亮,這是最好的。</h3><h3><br></h3><h3>如果沒有光線,你整個黑黑的,那么基本上就要靠閃光燈補光了。慢門曝光保證你身后的夜景能拍出璀璨。慢門的時候你盡量保持自己不動,然后閃光燈一閃再把你整個人打亮。</h3><h3><br></h3><h3>如果你發現你對焦對不上的話,拿個手機點亮屏幕擺在臉上就可以了。自動對焦之后切換成手動對焦模式,對焦點就不會跑了。</h3> <h3></h3> <h3>此外您也可以玩點透視、花樣自拍,花樣集體照什么的。比如上面我是在福爾摩斯家里,戴著他的帽子,拿著他的煙斗拍了一張。</h3><h3><br></h3><h3>這種利用拍攝地點的特點拍攝,有時候就是神來之筆。</h3> <h3></h3> <h3>這張照片是國內著名商業人像攝影師隋曉龍老師當的模特。在哈桑二世大清真寺中,這個窗戶的剪影太好看了。穿著摩洛哥大袍子的隋老師被同行的小伙伴安排在窗戶旁冥想。我遠遠看到了這個場景,拍攝下來了這張。</h3> <h3></h3> <h3></h3> <h3>在一些特殊環境的到此一游照也是美美的。</h3><h3><br></h3><h3>&gt;&gt;&gt;&gt;美食照片</h3><h3><br></h3><h3>遇到當地特色美食還是要拍一拍的。尤其是有時差的情況下,你在歐洲吃晚飯,往往是國內的半夜,深夜發美食實在是美事一樁。花了那么多錢跑歐洲,不招人恨豈不是白來了。</h3> <h3></h3> <h3></h3> <h3></h3> <h3>不要開閃光燈,白平衡要調節好。因為盤子是白色的,所以一般都是要加1/3EV曝光補償的。</h3> <h3></h3> <h3>如果就餐環境非常高大上,那么拍拍就餐環境也是很好的。</h3> <h3></h3> <h3></h3> <h3></h3><h3>能拍到美食的制作過程也是很有意思的。<br></h3><h3><br></h3><h3>&gt;&gt;&gt;&gt;在飛機上</h3><h3><br></h3><h3>拍CC(空乘)這件事看人家的反應了,國航很多都是北京大妞,比較開朗,會主動和你聊。熟了拍人家,一般沒事。但是盡量少拍吧。</h3><h3><br></h3><h3>遇到好的航空公司或者你做商務艙頭等艙可以拍拍吃的什么的。我做過的國際航空不多,覺得吃的比較好的就是土航和全日空的。服務的話全日空真的是最好,土航也不錯。漢莎沒想的那么好。加航座位很寬,估計北美都是胖子的原因。荷蘭皇家實在一般和日航差不多。國內盡量只選國航,原因是誤點率呵呵呵。至于馬航和大韓航空,我這輩子不會坐的,也沒坐過。</h3><h3><br></h3><h3>窗外也是在飛機上可以拍攝的。一般遇到好景再拍。夜晚起飛和夜晚降落都是拍攝城市夜景的好時機。</h3> <h3></h3> <h3></h3> <h3>好了,旅途中大面上的事兒就簡單說的差不多了。要是詳細展開,真的是能夠寫一本書的。</h3><h3><br></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問題篇</b></h1><h3><b><br></b></h3><h3><b>心理因素</b></h3><h3><br></h3><h3><b><i>?箴:一定要敢于交流,有的時候才能拍到東西。</i></b></h3><h3><br></h3><h3>到了異國他鄉,總覺得不敢對人按快門,不知道會不會冒犯人家的風俗習慣。其實有這樣心態的,就算你在國內也是不敢拍人的。其實不止在中國,在很多國家,人都是最友善的。也許幾句對白,也許幾個動作,也許就是一個微笑,就可以讓你拍到很好的畫面。</h3><h3><br></h3><h3>2013年8月,我來到加拿大的首都渥太華,在這里我參觀了文明博物館。在參觀完之后,我在館外的草坪上小憩。</h3><h3><br></h3><h3>這時候看到一個攝影師在拍攝,呃,好像是一群伴郎和伴娘。</h3> <h3></h3> <h3>之后那群伴娘似乎發現了我,指著我對攝影師說:“哎呀麥,那邊的小伙老帥了。”</h3> <h3></h3> <h3>那個攝影師看到了我也拿著相機頗為不爽,喊道:“大兄弟,你混哪嘎達的?”</h3><h3><br></h3><h3>這是人家地盤,話說強龍難壓地頭蛇,我一副天真臉對那攝影師說:“媽呀,大哥,老遠就瞅你,你拍得老好了。”</h3><h3><br></h3><h3>那攝影師就說:“哎呀,小伙挺會嘮嗑啊,來這邊拍。”</h3><h3><br></h3><h3>于是我就拍到了N張類似下面這樣的照片。</h3> <h3></h3> <h3>其實真實情況是,我不知道他和我說的是啥意思,他英語太流利了。然后我估計他也不知道我說的啥意思。</h3><h3><br></h3><h3><br></h3><h3><b>天氣因素</b></h3><h3><br></h3><h3>我們當然想藍天白云,但是總會遇到下雨。怎么讓下雨天不會毀掉你的行程呢?</h3><h3><br></h3><h3>這次旅行,我們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停留一日,而在布魯塞爾我們的安排只有布魯塞爾大廣場。這里人很多,主要參觀的就是建筑。所以你用長焦拍,建筑肯定拍不全,你用廣角拍,畫面中必然全是人,顯得亂。</h3> <h3></h3> <h3>所以到了這樣的地方——國內旅游景點基本都是這樣,我一直建議大家可以好好游覽,而忘記拍攝這件事。</h3> <h3></h3> <h3>不過布魯塞爾大廣場的建筑真的很好看,很多雕塑都是鎏金的。</h3> <h3></h3> <h3>漸漸地,我又遇到一個問題——天要下雨。</h3><h3><br></h3><h3><b><i>?箴:在很多人紛紛收起相機的時候,我卻認為這是拍攝的好時機。</i></b></h3><h3><br></h3><h3>原因很簡單:</h3><h3>?<b>1、下雨天整個世界的色彩會有變化。</b></h3><h3>?<b>2、下雨天旅游景點人會大大減少,畫面干凈許多。</b></h3><h3>?<b>3、下雨天能拍到特殊的人物形態。</b></h3><h3><br></h3><h3>于是我將使用長焦鏡頭,然后找一個能讓我舒舒服服中遠距離長吊拍攝的地方。</h3><h3><br></h3><h3>這就好比你是一個狙擊手,一定要找到一個合適的狙擊點——隱藏好自己,同時視野開闊。</h3><h3><br></h3><h3>也許有人會說為什么不在雨中近距離拍攝?原因很簡單,就算攝影器材防水防滴,也盡量不要將自己完全暴露在雨中。雨滴會滴在鏡頭前影響成像,這是很直接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你自己不舒服,你不可能集中精力拍攝。</h3><h3><br></h3><h3>好的狙擊手都是善于找位置的。</h3> <h3></h3> <h3>于是我找了一個建筑物下面的小露臺上。這里可以看到整個大廣場。剛剛到了那里就看到了上圖的場景,這時雨水還沒有讓廣場的人全部散去。但是看到這對擁吻的情侶還是決定將他們拍下來。</h3> <h3></h3> <h3>隨著雨一直下,廣場上的人漸漸散光了。這時候我看到這個女子獨自在廣場。于是我的相機一直追隨著她,直到我想要的一刻。對于這樣的情況,我并不建議用連續對焦(AF-C),我覺得單次對焦就足夠了(AF-S),在你預想可能會拍攝的那一刻前,不斷的半按快門,不斷單次對焦。</h3> <h3></h3> <h3>下雨之后,廣場上還有很多人打起了傘。紅色的傘在視野中是非常明顯的。我看了這樣一個“大叔”,他并非是擺POSE為別人給他拍照。他真的是非常享受地在欣賞這雨中的建筑。</h3><h3><br></h3><h3>我在想,他從哪來?期待這一次旅行有多久?也許他從很小的時候就想到這里,這也許來源于小時候的童話或者其它什么故事,當他完成這樣的愿望時,才會在雨中有這樣的表情。</h3> <h3></h3> <h3>我在屋檐下躲著拍,也有位老紳士在廣場上拍攝。</h3> <h3></h3> <h3>雨下下停停,雨停的間歇,廣場上會繼續聚集人,比如這對情侶。我很喜歡這一個瞬間,男子的表情非常享受,享受旅行,享受布魯塞爾大廣場,享受這一刻,享受愛情。</h3> <h3></h3> <h3>在關注廣場上的愛情的同時,也不要忘記身邊的愛情,在我身邊一起避雨的還有這一對情侶。起初倆人就是并排坐著,后來擁吻了起來。我趕緊往外跑,因為我覺得還是從側面拍攝會更好。</h3><h3><br></h3><h3>一邊跑一邊設想取景和構圖。我的跑步軌跡是一個大弧線,因為不想被她們發現——不要打擾她們。</h3><h3><br></h3><h3>我拍了兩張吻照,也拍到了這張接吻前的照片,左邊女子的笑很迷人。</h3> <h3></h3> <h3>拍完一對美女接吻的照片之后,突然看到不遠處坐著這樣一個男人。突然覺得莫非他內心是崩潰的?被花式虐單身汪了?</h3> <h3></h3> <h3>其實還很想多停留,但畢竟是團游,很快就要離開這里了,走前匆匆拍了一張水坑。</h3> <h3></h3> <h3>當旅游景點遇到了下雨天,如果你能夠找到一個讓你舒服的拍攝地點,如果你手里有好用的相機,那么安靜地拍拍雨中的人,是很好的。</h3><h3><br></h3><h3><br></h3><h3><b>超大場景</b></h3><h3><br></h3><h3>有時候有的大場景已經讓你的超廣角鏡頭也容納不下了。這時候我們可以試試全景功能。現在很多相機都擁有全景功能。多年前我拍攝全景的時候,都還是自己手工后期接片。</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掃描全景的時候,別動的太快,盡量保持平穩。</h3><h3><br></h3><h3><br></h3><h3><b>以小見大</b></h3><h3><br></h3><h3>有的時候,到了某些地方會很快發現這個地方的一些特點。這個特點可能會幫你找到一個非常好的主題。</h3><h3><br></h3><h3>2014年2月,我來到意大利威尼斯的彩色島。彩色島之所以叫彩色島是因為這個島確實是彩色的。早先漁民出海打漁,回家的時候怕認錯島,找不到回家的路,所以就將建筑都涂成彩色的。</h3> <h3></h3> <h3>拍攝彩色島的建筑是所有來彩色島的游客的主題。但是當我走過一戶人家的窗口的時候,我卻發現一種很精致的感覺。</h3><h3><br></h3><h3>于是我準備用“窗”這個題材來表現島上精致生活的主題。</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我用相機和手機連接,將照片傳到手機里。</h3> <h3></h3> <h3>這種照片墻效果看起來還蠻不錯。</h3><h3><br></h3><h3>所以那次從彩色島拍完,雖然只在島上待了短短幾個小時,但是因為我拍遍了島上的窗,所以收獲頗多。</h3><h3><br></h3><h3>記得有個攝影師在巴黎一年,拍遍了巴黎的路燈,出了一本很不錯的畫冊,也是這個道理。</h3><h3><br></h3><h3><b><i>?箴:在我們到一個地方時,找一個小的題材,卻可以以小見大的題材,將這個題材拍好,未嘗不是一個好的思路。</i></b></h3><h3><br></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安全問題</b></h3><h3><br></h3><h3>時時刻刻記得保持好你自己,保護好你的財務。護照永遠貼身放著。</h3><h3><br></h3><h3>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值得拍攝,就寧老師去過的地方,仿佛只有日本、德國和加拿大是可以比較安全放心的。</h3><h3><br></h3><h3>其它國家都或多或少都……要小心。比如縱然大美利堅有錢,但是形形色色的人也多。縱然大歐盟有錢,但是總有窮申根國有“盲流”。至于天朝,車展丟鏡頭太常見了。</h3><h3><br></h3><h3>通常我們丟失器材有三大方式:</h3><h3><br></h3><h3>?1、相機包整體被偷</h3><h3><br></h3><h3>你休息或者什么什么的時候,相機包放在身邊或者其它地方,然后分神的時候就被不知不覺偷掉了。單獨拿出來的相機放在身邊也不安全。</h3><h3><br></h3><h3>?2、包里的相機被偷</h3><h3><br></h3><h3>你的相機包不管是單肩的還是雙肩的,背在身后。然后被打開了,然后器材就沒了。</h3><h3><br></h3><h3>?3、鏡頭被偷</h3><h3><br></h3><h3>單肩背相機的時候,很容易被人從身后擰掉鏡頭。鏡頭就沒了。</h3><h3><br></h3><h3>怎么應對呢?</h3><h3><br></h3><h3>?1、不管什么時候,相機包的一部分要抓在手里,包包可以放在身邊,相機可以放在身邊。但是相機包的帶子或者相機的肩帶要抓在手里。</h3><h3><br></h3><h3>?2、相機包不管什么時候,要背在身前。如果是雙肩包,盡量背前面,或者盡量加鎖。除非你去安全國家。</h3><h3><br></h3><h3>?3、單肩背相機的時候,鏡頭不要朝外,轉一個面背,讓鏡頭貼住你的腰。或者買一個套在鏡頭上同時可以擰在機身腳架孔的安全繩,就可以避免了。</h3><h3><br></h3><h3>除了被偷還會被搶。</h3><h3><br></h3><h3>就我去過的國家,可以負責地告訴你,如果你是北京、上海、廣州,等等這樣的國內城市出來的,你出國的話,多數國家比你的生活環境治安都差。</h3><h3><br></h3><h3>越富裕的國家治安越好。日本可以說是最安全的國家之一,所以我非常建議第一次出境游的人選擇日本。</h3><h3><br></h3><h3>安全、熱情、文化接近、1小時時差、有漢字、風景好。</h3><h3><br></h3><h3>然后北美大洋洲也還行。歐洲國家實在是因為東歐難民……小偷、搶劫真的不少。越往東歐走越是這樣。</h3><h3><br></h3><h3>倉廩實而知禮節 衣食足而知榮辱。這是真理。</h3><h3>記住,淳樸這件事有,但是更多的是窮山惡水出刁民。</h3><h3><br></h3><h3>★背包旅行?一個人的旅行?女孩子自己去旅行?說走就走的旅行?</h3><h3>★要么有錢,要么有逼!</h3><h3><br></h3><h3><br></h3><h3>好了,現在你已經排除萬難,完成了自己的旅行。</h3><h3><br></h3><h3>如此大部頭的一片文章,希望對于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覺得好的話,也希望大家幫忙讓更多人知道攝影筆記。</h3> <h3></h3> <h3></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彩票| 谢通门县| 中牟县| 通渭县| 依兰县| 肃南| 濉溪县| 龙井市| 灵山县| 黎城县| 宝清县| 兴文县| 金阳县| 天长市| 沂源县| 都匀市| 开平市| 古交市| 潞城市| 罗田县| 时尚| 龙川县| 宜章县| 吉安县| 汶川县| 汕尾市| 定结县| 甘谷县| 昌都县| 盐池县| 佳木斯市| 江口县| 甘南县| 泗水县| 蒲江县| 湾仔区| 呼图壁县| 石林| 永宁县| 咸宁市| 大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