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根據《嘉善縣志》記載,上世紀30年代,國民黨政府針對日本的侵略意圖和日軍可能進犯的方向,在浙江、上海及南京一線修建江南國防工程,其主體是沿鐵路、公路及河流修筑的可相互照應的防御碉堡群,以期在日軍進犯時形成堅固屏障。其中被譽為“東方興登堡防線”的“乍浦-平湖-嘉善-西塘”國防工事最為有名。設計這條“東方興登堡防線”的正是當時在德國享有“國防軍之父”美譽的漢斯.馮.塞克特將軍。該國防工事開工于1936年冬,竣工于1937年“八.一三”事變前夕。沿著防線,都是鋼筋水泥的碉堡,堅固異常,是當時中國抗日國防的一項重要工程。</h3><h3> 當年,嘉善境內共有碉堡316座,其中大型的33座,中型的7座。1957年,嘉善方面統計,殘存各個歷史時期的各類碉堡173座。</h3><h3> 根據縣文保所提供的資料,我從今年5月中旬至9月下旬,對嘉善縣境內的碉堡逐個進行尋訪,共尋得碉堡95個,及日軍侵華炮樓2個。尋找碉堡工作的難度遠大于尋找古橋等其他文保單位,為此感謝各村、社區和廣大熱心民眾的大力支持和幫助。</h3><h3><br></h3> <h3> 全縣碉堡分布在原大通、大云、惠民、楓南、里澤、羅星、魏塘、干窯、范涇、西塘和大舜一線,即現在的大云鎮、惠民街道、魏塘街道、干窯鎮和西塘鎮。<br></h3><h3> 我根據1988年版《嘉善行政區劃圖》,簡單標注碉堡分布,95個紅色標點為國民黨政府建造的防御日軍的碉堡,2個黑色標點為侵華日軍所建炮樓,1個綠色標點為原位于滬杭公路炮臺口位置的日軍炮樓,后因建320國道而拆除,3座日軍炮樓分別位于公路、鐵路和水路交通要道。</h3> <h3>一.大云鎮</h3><h3>大云鎮碉堡均較大,在冊5座,現實存4座,另一位于曹家村東田自然村的東田碉堡已毀。</h3><h3><br></h3><h3>1.泥家浜碉堡:位于繆家村泥家浜</h3> <h3>2.玉成堰碉堡:位于東云村玉成堰9號南</h3> <h3>3.南珠浜碉堡:位于曹家村南珠浜自然村南</h3> <h3>4.葉家涇碉堡:位于曹家村葉家涇自然村東北</h3> <h3>二.惠民街道</h3><h3>共有單體碉堡14座,碉堡群4處,計16座碉堡,合計為30座碉堡。另位于優家村曹燕子浜的燕子南碉堡和位于黃河路的黃河路碉堡已毀。</h3><h3><br></h3><h3>5.墻門碉堡:位于新潤村墻門自然村東南,民國二十五年(1936)冬乍平嘉國防工程動工修筑。2010年5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點。該碉堡占地40平方米,鋼筋水泥結構。平面呈多邊形,像蘑茹,長7.5米,寬7米。門向東南,有向東、向北兩個槍口。</h3><h3><br></h3> <h3>6.鐘家浜碉堡:位于新潤村鐘家浜自然村。目前碉堡已歪斜于河岸水中。</h3> <h3>7.大通白水蕩碉堡群:位于大通村新浜、馬長浜、長浜、孫家浜自然村。</h3><h3><br></h3><h3>圖為白水蕩碉堡群之一:新浜碉堡(東南)</h3> <h3>8.白水蕩碉堡群之二:新浜碉堡(中)</h3> <h3>9.白水蕩碉堡群之三:新浜碉堡(西北)</h3> <h3>10.白水蕩碉堡群之四:長浜碉堡(南)</h3> <h3>11.白水蕩碉堡群之五:長浜碉堡(北)</h3> <h3>12.白水蕩碉堡群之六:馬長浜碉堡</h3> <h3>13.白水蕩碉堡群之七:孫家浜碉堡</h3> <h3>14.牛力涇碉堡:位于大通村牛力涇自然村</h3> <h3>15.漿浜碉堡:位于大通村漿浜東</h3> <h3>16.北干涇碉堡:位于大通村北干涇港西</h3> <h3>17.沈家浜碉堡群:位于大泖村沈家浜自然村。</h3><h3><br></h3><div>圖為沈家浜碉堡群之一:位于該碉堡群西北位置<br></div> <h3>18:沈家浜碉堡群之二:位于該碉堡群中間位置。該碉堡已埋入地下,只露出碉堡頂,形如一大鍋蓋。</h3> <h3>19:沈家浜碉堡群之三:位于該碉堡群東南位置</h3> <h3>20.潮泥灘碉堡:位于大泖村潮泥灘2號東。</h3> <h3>21.李家村碉堡:位于李家村東李家浜自然村塘古橋西南</h3> <h3>22.王家浜碉堡:位于優家村王家浜自然村。因現位置緊靠大路邊,據村干部介紹,因搞道路綠化,覺碉堡有礙觀瞻,故用油漆涂成綠色。待縣文保所知道已晚,現恢復原貌有點困難,縣文所正考慮或用水泥作整體噴涂,盡可能恢復原貌??磥碓诿癖娭形谋R庾R還得加強。</h3> <h3>23.官塘路2號碉堡:位于張涇匯社區官塘路2號?,F位于一雜亂的倉庫內。</h3> <h3>24.涇渭路79號碉堡:位于張涇渭社區涇渭路79號內(獸醫站)</h3> <h3>25.北泥浜碉堡群:位于張匯村北泥浜自然村。</h3><h3><br></h3><h3>圖為北泥浜碉堡群之一:位于該碉堡群西北位置<br></h3> <h3>26:北泥浜碉堡群之二:位于該碉堡群中間位置</h3> <h3>27:北泥浜碉堡群之三:位于該碉堡群東南位置</h3> <h3>28.陳家浜碉堡群:位于楓南村陳家浜自然村,陳家浜17號、23號南。</h3><div><br></div><h3>圖為陳家浜碉堡群之一:位于該碉堡群東北位置<br></h3> <h3>29.陳家浜碉堡群之二:位于該碉堡群西南位置</h3> <h3>30:陳家浜碉群之三:位于該碉堡群中間位置</h3> <h3>31.陳家浜南秋圩碉堡:位于楓南村陳家浜南秋圩</h3><h3><br></h3> <h3>32.烏港涇碉堡:原址位于烏港涇自然村東南,現已遷移至新華路楓南小區公園內</h3> <h3>33.沈家浜碉堡:位于毛家村沈家浜自然村。由一大一小2碉堡組成,形成母子碉堡。毛家村投資200多萬,在此碉堡處建造“七天七夜阻擊戰紀念園”,占地35畝,今年7月剛落成。</h3><h3><br></h3><h3>圖為沈家浜調堡之大碉堡</h3> <h3>34.沈家浜碉堡之小碉堡</h3> <h3>三.魏塘街道</h3><h3>共有單體碉堡5座,碉堡群4處,計碉堡12座,合計有17座碉堡。</h3><h3><br></h3><h3>35.張家橋碉堡:位于城東村張家橋小區570號東、258號前。雖說是一處碉堡,實際有3個相鄰的碉堡組成。</h3><h3><br></h3><h3>圖為張家橋碉堡之一:位于新開河,現平黎公路西側,據村干部介紹,此為地堡,原來槍眼以下全埋在地下,現已露出許多。</h3> <h3>36.張家橋碉堡之二:位于梅家浜,地堡西南側,據村干部介紹,此碉堡為嘉善縣內最大,國民黨一營級長官曾住碉堡內指揮。最近村里在碉堡四周建起鐵柵以保護。</h3> <h3>37.張家橋碉堡之三:位于張家橋港,大碉堡之西北側,即在環北東路進城東村入口約二、三百公尺的西側路邊。</h3> <h3>38.橫涇港碉堡群:位于城東村橫涇港、干涇港、孫家港自然村。</h3><h3><br></h3><h3>圖為橫涇港碉堡群之一:位于孫家港自然村,即現綠洲公園內</h3> <h3>39.橫涇浜碉堡群之二:位于橫涇港陸家浜東位置</h3> <h3>40.橫涇港碉堡群之三:位于該碉堡群東面位置</h3> <h3>41.橫涇港碉堡群之四:位于該碉堡群西面位置</h3> <h3>42.橫涇港碉堡群之五:位于該碉堡群中間位置</h3> <h3>43.牌樓浜碉堡群:位于國慶村牌樓浜東北。</h3><h3><br></h3><h3>圖為牌樓浜碉堡群之一:位于該碉堡群東北位置</h3> <h3>44.牌樓浜碉堡群之二:位于該碉堡群中間位置</h3> <h3>45.牌樓浜碉堡群之三:位于該碉堡群西南位置</h3> <h3>46.中南浜碉堡:位于里澤村中南浜自然村。</h3><h3><br></h3> <h3>47.新橋浜碉堡群:位于魏中村新橋浜自然村。</h3><h3><br></h3><h3>該碉堡群僅存這1座,位于南橋農貿市場南大門對門處,余皆已毀</h3> <h3>48.沈家灣碉堡群:位于魏中村沈家灣、七家灣、小收圩自然村。</h3><h3><br></h3><h3>圖為沈家灣碉堡群之一:位于七家灣</h3> <h3>49.沈家灣碉堡群之二:位于沈家灣</h3> <h3>50.沈家灣碉堡群之三:位于小收圩</h3> <h3>51.戴家浜碉堡:位于西項村戴家浜20號后。現這一地塊已在拆遷征用,蠻大的一個碉堡孤零零地座落在一片荒地廢墟中</h3> <h3>四.干窯鎮</h3><h3>干窯鎮有單體碉堡7座,碉堡群4處計9座碉堡,合計有16座碉堡。</h3><h3><br></h3><h3>52.姜家浜碉堡:位于干窯村姜家浜東頭(4號北面)</h3> <h3>53.白漾里碉堡群:位于干窯村白漾里。</h3><h3><br></h3><h3>圖為白漾里碉堡群之一:位于白漾里金聯水泥廠內</h3> <h3>54.白漾里碉群之二:位于白漾里金聯水泥廠碉堡東北沿河邊</h3> <h3>55.俞家浜碉堡群:位于黎明村俞家浜自然村。</h3><h3><br></h3><h3>圖為俞家浜碉堡群之一:位于該碉堡群西北位置</h3> <h3>56.俞家灣碉堡群之二:位于該碉堡群東南位置</h3> <h3>57.上南浜碉堡群:位于黎明村上南浜。</h3><h3><br></h3><h3>圖為上南浜碉堡群之一:位于該碉堡群西面位置</h3> <h3>58.上南浜碉堡群之二:位于該碉堡群東面位置,一甜瓜大棚內</h3> <h3>59.上南浜碉堡群之三:位于該碉堡群中間偏北位置</h3> <h3>60.曹家溇碉堡群:位于黎明村曹家溇自然村。</h3><h3><br></h3><h3>圖為曹家溇碉堡群之一:位于該碉堡群西北位置</h3> <h3>61.曹家溇碉堡群之二:位于該碉堡群東南位置</h3> <h3>62.漁渡浜碉堡:位于范涇村漁渡浜自然村北。民國二十五年(1936)冬乍平嘉國防工事動工修筑。2010年5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點。該碉堡占地3.7平方米,鋼筋水泥結構,平面呈圓形有三個槍口,方向分別為東、東北、東南,東南面有進門洞,高0.9米。漁渡浜碉堡雖面積不大,卻是縣境內保存相對完好的一個,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h3> <h3>63.范涇六斜塘碉堡:位于范涇村六斜塘</h3> <h3>64.范涇漁渡浜糧倉東碉堡:位于范涇村漁渡浜自然村。(另登記在冊的“范涇漁渡浜糧倉北碉堡”已拆除)</h3> <h3>65.范涇洪家浜碉堡:位于范涇村洪家浜8號前</h3> <h3>66.范涇洪家浜東碉堡:位于范涇村洪家浜自然村東。現被一果蔬園業主作住宅用,整個碉堡被各類植被全覆蓋</h3> <h3>67.范東短浜碉堡:位于范東村短浜東側</h3> <h3>五.西塘鎮</h3><h3>西塘鎮共有單體碉堡1座,碉堡群7處計25座,抗戰掩體1處計2座,合計有碉堡28座。</h3><h3><br></h3><h3>68.蔡家兜碉堡群:位于地甸村蔡家兜自然村、曹家浜自然村。</h3><h3><br></h3><h3>圖片為蔡家兜碉堡群之一:位于該碉堡群東面位置</h3> <h3>69.蔡家兜碉堡群之二:位于該碉堡群西北位置</h3> <h3>70.為字圩祥符蕩碉堡群:位于華聯村為字圩自然村。</h3><h3><br></h3><h3>圖為為字圩祥符蕩碉堡群之一:位于該碉堡群中間位置</h3> <h3>71.為字圩祥符蕩碉堡群之二:位于該碉堡群西南位置一小竹園邊</h3> <h3>72.為字圩祥符蕩碉堡群之三:位于該碉堡群東北面位置,一蝦蕩中</h3> <h3>73.吳家珊碉堡群:位于金明村吳家珊自然村。</h3><h3><br></h3><h3>圖為吳家珊碉堡群之一:位于吳家珊13號內</h3> <h3>74.吳家珊碉堡群之二:位于吳家珊新開河</h3> <h3>75.吳家珊碉堡群之三:位于吳家珊16號南面前</h3> <h3>76.油車港北碉堡群:位于金明村油車港北自然村。</h3><h3><br></h3><h3>圖為油車港北碉堡群之一:位于58號前</h3> <h3>77.油車港碉堡群之二:位于該碉堡群最南側</h3> <h3>78.油車港北碉堡群之三:位于祥符蕩北蕩口南</h3> <h3>79.費家港祥符蕩碉堡群:位于金明村費家港祥符蕩西岸。</h3><h3><br></h3><h3>圖為費家港祥符蕩碉堡群之一:位于祥符蕩北蕩費家港口。該碉堡被各類植被全覆蓋,雖已到碉堡邊上,但陪同的老伯還不知所在,經詢問后闖入雜草叢中,由老伯拉開藤蔓枝條后方露出局部</h3> <h3>80.費家港祥符蕩碉堡群之二:位于祥符蕩北蕩口</h3> <h3>81.費家港祥符蕩碉堡群之三:位于該碉堡群中間位置,一魚塘中</h3> <h3>82.費家港祥符蕩碉堡群之四:位于魚塘中碉堡稍北,一小變電房邊</h3> <h3>83.費家港祥符蕩碉堡群之五:位于該碉堡群最北面。碉堡歪斜,陪同的76歲的錢老伯讓我拍照留個影</h3> <h3>西塘抗戰掩體:位于茜墩村茜墩自然村,由營房和彈藥庫組成,占地27平方米。彈藥庫位于營房東南約50米外。2010年5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點。</h3><h3>圖為抗戰掩體全景,彈藥庫和營房相距約50米,中間為文保石碑</h3> <h3>84.圖為抗戰掩體之彈藥庫,整體朝東南,平面呈長方形,長4.6米,寬3米,高2.4米,門朝東南</h3> <h3>85.圖為抗戰掩體之營房,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長4.65米,寬2.9米,高2.4米,朝南二扇門,無窗戶</h3> <h3>86.茜墩碉堡群:位于茜墩村茜墩自然村。</h3><h3><br></h3><h3>圖為茜墩碉堡群之一:位于祥符蕩西岸和金明村交界的“百果島”果園內,碉堡已歪倒,該碉堡連茜墩村也沒掌握,是在金明村尋訪時意外發現的</h3><h3><br></h3><h3><br></h3> <h3>87.茜墩碉堡群之二:茜墩自然村金茜線東面</h3> <h3>88.茜墩碉堡群之三:位于金茜線東側路邊</h3> <h3>89.茜墩碉堡群之四:位于金茜線西側,西塘抗戰掩體西北位置</h3> <h3>90.茜墩碉堡群之五:位于楊家蕩東南位置</h3> <h3>91.茜墩碉堡群之六:位于楊家蕩碉堡西北位置</h3> <h3>92.朱思浜碉堡:位于大舜村朱思浜舜丁路20號前</h3> <h3>93.鴉鵲浜碉堡群:位于鴉鵲村鴉鵲浜自然村</h3><h3><br></h3><h3>圖為鴉鵲浜碉堡群之一:位于該碉堡群中間位置</h3> <h3>94.鴉鵲碉堡群之二:位于該碉堡群西面位置</h3> <h3>95.鴉鵲碉堡群之三:位于該碉堡群東面位置</h3> <h3>96.炮樓</h3><h3> 位于魏塘街道小東門社區車站北路老火車站內。為侵華日軍1937年建。2010年6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h3><h3> 該炮樓占地112平方米,由圓形炮樓、彈藥房、營房和碉堡連接而成。炮樓位于整個建筑的北部,滬杭鐵路南側,平面呈圓形,底徑3.8米,壁厚0.55米,高8米,用青灰磚水泥錯縫平砌。共兩層,上層為瞭望臺,有4個槍口,下層為碉堡。沿著西南方向有彈藥房、營房和碉堡相通,碉堡均勻分布著6個槍口。</h3><h3> 此炮樓是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見證,對于我們研究抗日戰爭時期的建筑及設施具有十分典型的意義。</h3><h3><br></h3> <h3>97.惠民侵華日軍炮樓:位于惠民街道張涇匯社區官塘路2號(緊靠嘉善塘河邊)</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果县|
铜鼓县|
安宁市|
绥滨县|
汉源县|
乌审旗|
泌阳县|
沿河|
鹤山市|
南涧|
宁武县|
虞城县|
武定县|
长白|
突泉县|
常山县|
远安县|
万盛区|
略阳县|
乌兰县|
奈曼旗|
临泽县|
图木舒克市|
平山县|
山阴县|
葫芦岛市|
青州市|
余干县|
微山县|
福鼎市|
蓬莱市|
定州市|
阿克苏市|
江城|
阳春市|
黄梅县|
金门县|
盱眙县|
磐石市|
泸定县|
和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