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金秋和媽媽拾谷穗

歆雯

<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h1><h3>提起豐收,我能想到的,首先是一望無垠的稻田。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縱橫萬畝連,田野里像披上了金黃的地毯,山川河流成了其中點綴的圖案。陽光灑在田野上形成斑駁的光影與房屋、森林及菜地交相輝映,秋高氣爽,白云成群,活脫脫稻作黃云帶風香的田園畫卷。</h3><h3><br></h3><h3>這個季節,谷穗是田野的主角,那些路過自家田地的人,都會忍不住彎下腰用粗糙的手小心一捧,辯識著,掂量著,偶爾搙上一二粒,放嘴里一咬,吐出,隔著幾根田埂,同田間的鄰里鄉親打著招呼,說著今年的收成會如何,豐收的喜悅從每一張風吹日曬后滄桑的臉上冒了出來,張揚在稻香中。</h3><h3><br></h3><h3>每年秋收時,我都會在娘家見到這樣的景象。</h3> <h3></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h1><h3>我的娘家在川南的一個小山村里,每到打谷子的季節,都會回家幫忙。近兩年,由于媽媽年歲已高,田就讓給鄰居種了。</h3><h3><br></h3><h3>前段時間回家,正是秋起谷收時,看到媽媽屋里有大半背簍谷穗,很是詫異。媽媽不好意思的說是別人田里撿的。別人收割后零散在田里不要了,她看著可惜,反正閑著,就去撿了。我說明天早上陪你去撿吧?媽媽開始是不愿的,她覺得鄉鄰里看到會笑話我,怕我臉皮薄難為情。</h3><h3><br></h3><h3>我笑著說:“勞動光榮,珍惜糧食,這不是你從小就教我的嘛,有什么好難為情的?!眿寢屢蛄宋疫@話,也因為愿意陪她,竟像孩子一樣咧著缺了門牙的嘴笑得很開心。</h3><h3><br></h3><h3>其實,媽媽不知道,能和她在一起,做著些瑣碎的事,都是種安心和滿足。勞動從來都不是卑微的,真正卑微的是那些看不起勞動的心。</h3><h3><br></h3><h3>在農村長大,心知糧食的來之不易,對每一串谷穗都心懷敬意,從小到大,正是靠了這些普通的五谷雜糧,才得以滋養成長。</h3><h3><br></h3><h3>這是另一種恩情。</h3> <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h1><h3>第二天早上六點左右,吃過早飯我和媽媽背著背簍出門了,我拿剪刀,媽媽拿鐮刀,谷稈很有韌性,一般很難用手掐斷。早上薄霧輕繞,露珠很多,在田里走了幾步路,褲腿便濕了,晨霧里,已經有不少人忙碌著為打谷子作準備工作了。</h3><h3><br></h3><h3>小時候打谷子,一般是搬著沉重的木制拌桶,拌桶如一個糧倉狀,搭上拌架子,用鋸鋸鐮割好谷把子往拌架子上用力甩打碰撞后,谷粒就落在拌桶里。這是我記憶中最原始的打谷方法。</h3><h3><br></h3><h3>范成大《秋日田園雜興》中有“一夜連枷響到明”,樓璹《耕織圖詩》中有“連枷聲亂發”描述。用“拌桶摔打”的則是“易脫”、“工省收早”的稻谷。</h3><h3><br></h3><h3>隨著機械的換代更新,打谷機由手搖機,腳踩機,到柴油機,再到電動機,現在已經變成了收割機。近兩年農村實行了村村通公路,一到秋收,就有外地的專業收割機千里迢迢來到我們這里。大家談好價錢,只需三五天,整片整片的稻谷就消失不見了,那些原本魔幻一樣的童話世界就只剩下殘立的谷茬在田里。</h3><h3><br></h3><h3>用收割機的后果就是很多田里遺落了零散的谷穗,主人也懶得去撿就棄之不理了。我和媽媽就在這樣的田里拾谷穗。</h3><h3><br></h3><h3>今年干旱,很多田都裂著嘴在那里呻吟著渴啊,有些遺落的谷穂便滾進那些嘴去,只等雨來,就會頂嘴冒芽,蓬勃而出,煥一田的青春,媽媽說那樣的谷苗長得再好也結不了籽,錯過了季節。</h3><h3><br></h3><h3>聽媽媽這一說,突然覺得人生也是如此吧,什么年紀做什么事,心里都該有個底。媽媽的人生哲學來自于生活,而我的人生哲學,常來自于媽媽不經意說的話。</h3><h3><br></h3> <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h1><h3>彎著腰,眼睛盯著田里走過的地方,看到谷穗就撿起來,這并不是一件輕松的活。不多會,我就汗流滿面,又熱又渴,誰都知道,秋收的時候,往往正是秋老虎顯威的時候,三十七八度的高溫天,像洗桑拿一樣。</h3><h3><br></h3><h3>實在累了便開始偷懶,像小時候那樣,避開媽媽的視線??吭谔镞叡酬幍牡胤?,四處張望著,看收割機飛快的旋轉著身子,轟隆隆在田里穿行,機器上的人不時把裝滿谷子的袋子扔到田里。</h3><h3><br></h3><h3>不遠處有個大叔用家用打谷機在打著谷子,先把谷把子割好了,拉著很輕的鐵皮半桶,一個人慢慢的仔細給谷子脫粒,動作輕快瀟灑,戴著紳士帽,衣著整潔,絕沒有書本上那些描繪的衣著褸爛,滿身泥漿的狼狽勞動樣子。這才是現代真正的新農民,這些年他們大部份修了獨立別墅,通了水電氣,生活富裕,比城市的人生活得更有底氣。</h3><h3><br></h3><h3>在一塊寬大的田邊,看到一個人輕松的把一百多斤的谷子搬起來放在馬上,那是一匹膘肥體壯的馬,一次能馱三袋谷子。媽媽感嘆現在的人真懶,還出錢請馬兒來馱,哪像前些年,全是肩挑擔磨的。</h3> <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h1><h3>媽媽這一說,倒讓我想起前幾年打谷子的事了,我和媽媽就負責把谷子用背簍背到壩上去,從田到壩上大約一公里左右,全上坡山路,那時一季能收二三千斤谷子,谷子大約一個星期才能打完,晚上睡覺全身骨頭像散架一樣生生的疼著。</h3><h3><br></h3><h3>每年秋收,最怕就是打谷子,那樣的勞其筋骨對平常不干農活的我而言,的確是難熬的折磨,但為了媽媽,每年都會咬牙堅持。</h3><h3><br></h3><h3>這兩年交通方便,鄉親們運載的方式有很多了,獨輪車,馬馱,摩托車三輪車……極難再見到背著挑著谷子在路上走的人了。</h3><h3><br></h3><h3>現在農村中青年人,喜歡了就做做莊稼自得其樂,不喜歡了,就外出打工掙錢生活。很多人已經失去了以前對土地的依賴,都是為了吃飯,為什么不選擇自己輕松的方式呢?</h3><h3><br></h3><h3>只有老一輩的人,他們生于土地,養于土地,對于土地深沉的愛,絕不是年輕一代所能理解的。他們痛恨對糧食的浪費,痛恨對土地漫不經心的待慢,痛恨糟蹋土地不把土地放在心上的人。</h3><h3>堅守著幾畝田,守著幾叢林,兢兢業業勤耕在田地上,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只等著兒女在外奔波疲累時回到故鄉,有個溫暖安身的家,有口清香溫熱的飯。<br></h3><h3><br></h3><h3>看著在田里彎著身子不知疲倦撿著谷穗的媽媽,我知道,她也是這樣的老人。</h3> <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h1><h3>繼續撿著谷穂,我們轉來轉去的撿,還是有遺漏的谷穗,媽媽笑說:“明明撿了一遍了轉身發現還有沒撿到的,是眼睛不夠用了嗎?”我們對笑著,我突然想起了關于蘇格拉底考驗弟子的那個故事。他讓弟子們去麥地里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lt;/h3><h3><br></h3><h3>結果弟子們挑挑撿撿到了最后,才發現自己空空如己,每個人都覺得最大的在前面。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這塊麥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們剛剛摘下的?!?lt;/h3><h3><br></h3><h3>是啊,哪有什么最大最好的一串呢?握在手里的就是最好的,這是在當時各方面權衡中作出的最好選擇。說到底,還是一個知足的問題,知足了,手里握的就是最大最好的,別人的怎樣,都無關緊要了。</h3><h3><br></h3><h3>如同現在,每一串谷穂,都是秋天散落在田野的珍珠,值得被珍視。把眼前能看到的都拾撿起來就好,至于返身回去還有谷穂,那就再撿起來吧,至少撿谷穂不像人生,不能重來,這樣一想,覺得心情真舒暢。????</h3> <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h1><h3>走了很多塊田,一看時間,九點多了,才撿了小半背。太陽開始顯出了它的威風,熱浪逼人,地里金黃的稻草在陽光里反射著光,逼得眼睛都花了,我有些心煩意燥,腰像要折斷了一樣,媽媽還不緊不慢的在地里尋找著。</h3><h3><br></h3><h3>看到一個陰涼的地方可以歇涼,趕緊奔了過去,跨過那些半腿高的稻稈子,任它們在光腿上劃出條條紅痕,陰涼處剛好有一堆松軟的草壤堆在那里,我放下背簍,一屁股坐了下去,啊,真舒服??!</h3><h3><br></h3><h3>渾身一下松懈下來,全身都是火辣辣的,裸露的地方都是些紅疙瘩,又癢又痛。擦了汗,發現一只大螞蟻正順著光腿往上爬,彈了下去,再爬,啪一巴掌打了下去,馬上乖了。</h3><h3><br></h3><h3>一只蜻蜓飛到了我的面前,這是一只普通的灰藍的蜻蜓,它就停在我面前一動不動,我靜靜的望著,生怕驚動了它。</h3><h3><br></h3><h3>想起了小時候最愛玩的游戲,把抓到的蜻蜓扯爛,放在螞蟻出入的地方,嘴里念著:黃絲螞螞,黃絲孃孃,來辦酒酒……念著念著,看螞蟻把蜻蜓的殘肢搬走,就拍手歡笑。</h3><h3><br></h3><h3>現在想想,那時真殘忍,蜻蜓和螞蟻,誰不是生命呢?</h3><h3><br></h3><h3>一群雞鴨在前面秋收后的干田里歡快地嬉戲著,它們一會兒追逐亂飛的蟲子,一會兒撿拾掉在地里的稻谷。有只濫愛的大公雞,居然分不清種類的追得鴨子嘎嘎叫……</h3><h3><br></h3><h3>放眼望去,田里的稻谷漸次成熟,層層疊疊的金黃梯田錯落有致,鄉親們三五成群揮汗如雨地在各自的稻田里忙著收割。金黃的谷穗,整整齊齊堆放一地,田地里青黃相間,色彩斑斕,美麗壯觀。</h3><h3><br></h3><h3>這是秋天寫給大地的絕美情書,這是大地對鄉親們汗水的無言承諾,生生相息,得以輪回。</h3> <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h1><h3>和媽媽背著谷穗回家,曬在壩子里,鴨聞到谷香來了,雞聞到谷香也來了,一會兒壩上雞鴨成群熱鬧得像鍋粥,任它們飽餐嬉戲,任它們狂歡追逐。</h3><h3><br></h3><h3>我和媽媽把撿來的谷穗用最原始的方法——粗棍子擊落脫粒,把稻壤清理干凈,然后就只剩下黃燦燦的谷子,放太陽下曬干。那幾天正是驕陽似火的天,近四十度的高溫一天就把谷子曬了個透干。</h3><h3><br></h3><h3>第二天,媽媽便把谷子用家里的打米機脫殼,現在農村差不多每戶都自備了小型的各類便捷機器,什么打米機,豆漿機,玉米脫粒機……中午的時候,一碗帶著清香的新米飯就擺在了面前,媽媽說雖然不是自已種的是百家田里撿的,也要按吃新的慣例先敬天敬菩薩,感謝老天爺菩薩們的風調雨順眷顧,得以有飯吃,然后把一小撮</h3><h3>米飯向天上扔去,以前是扔到各自的屋頂上,現在都高樓大廈了,只能做做樣子。</h3><h3><br></h3><h3>心存敬畏和感恩,是鄉親們最樸實的生活方式。</h3><h3><br></h3><h3>看著曬得漆黑全是傷痕的手臂,吃著勞動來的香噴噴的新米飯,望著媽媽開心的笑容,心里,滿滿的都是幸福和安穩。</h3><h3><br></h3><h3>秋景共長天,稻香說豐年,這個秋天豐收季,和媽媽去撿谷穗,是人生中的另一種收獲。</h3> <h3>文字:歆雯</h3><h3>圖片:歆雯(手機家鄉隨拍)</h3><h3>歆雯原創作品</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云县| 德清县| 疏附县| 山西省| 涟源市| 陈巴尔虎旗| 博爱县| 南和县| 桃源县| 沙雅县| 开化县| 会泽县| 苍溪县| 苏尼特右旗| 邳州市| 昭苏县| 宣武区| 四平市| 越西县| 筠连县| 丹江口市| 昭通市| 府谷县| 英吉沙县| 灵璧县| 天全县| 民乐县| 天台县| 江西省| 武清区| 呼和浩特市| 东乡族自治县| 西乌| 沿河| 措美县| 渭南市| 延安市| 河源市| 义马市| 东宁县| 垫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