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恩重如山 我的父母雙親

往事如歌

<h1>  又是一年中秋節,每逢佳節倍思親。</h1> <h1>  母親離開我們已經整整十周年了。十年前母親在午睡中安祥地與世長辭。記得那天我把母親的手緊緊地攥著,她是那么平靜安詳,直到手中的余溫漸漸變得冰涼,我才猛地明白,我慈愛的母親再也不需要我這個與她相依為命的女兒了,從此世界上便少了一個視我為生命的人。</h1> <h1>  老人家曾經是成都女師的才女,從事了半輩子的教育工作。母親出生在川東北一個縣城,雖算不上大家閨秀,但從小除做女紅外,還飽讀詩書。外公還算有見識,家中男孩均出外就學,女孩待字閨中。我舅舅從北師大畢業后在成都任教,暑假回老家時正值母親的腳剛剛裏上。在舅舅的勸說下,母親勇敢地拆去了裏腳布。經過軟磨硬泡,還算開明的外公終于同意母親跟隨舅舅來到成都復習功課,后來居然考上了成都女子師范學校。</h1> <h1>  這是父母學生時代留下的照片。雖已發黃發粘,但卻彌足珍貴。還有很多照片在文革中都散失了,非常可惜。</h1> <h1>  也許是天資聰慧,加上不懈努力,母親在女師很快脫颕而出。她能寫一手好字和漂亮的文章,詩詞歌賦信手拈來,老師總以她的作文為范文。母親的學友兼閨蜜是學校的?;?,后來成了我的舅媽,她彈得一手好鋼琴。學校的各種校際活動,她倆都珠連璧合,賦詩、朗誦、彈琴。</h1> <h1>  父親比母親大一歲。兩人青梅竹馬,他也在成都讀書。待母親女師畢業后,即結為伉儷。父母相儒以沫70載,執子之手,與子攜老,情深意篤。母親賢淑良德,嬌小玲瓏,外表柔弱、內心堅韌,她像一把小小的傘,盡其所能的為兒女遮風避雨。父親高大英武,樂觀豪爽,盡管命運多舛,卻從未皺過眉頭。</h1> <h1>  雖然那時物質匱乏,但家里的精神食糧很多。母親喜歡看書,什么紅樓夢、水滸傳、西游記,唐詩宋詞,牛虻、簡愛等,還有很多記不住名字的書。那些書對于當時的我是太深奧了,我字也認不全,幾乎看不懂,但有事無事我也會學著母親去翻一翻。最令人興奮的是母親會因為我表現好獎勵一分二分錢,這些錢我都到小人書店去看連環畫了。</h1> <h1>  從小母親就教育我們兄妹要好好學習、好好做人,她善解人意,不愛說教,事事都先替別人著想,要求我們做的事都率先垂范。她白天上班,晚上備課家訪,還要教大媽們掃盲識字。那時我的祖母還在,一大家子人生活負擔較重,而物質生活非常貧乏,能夠有顆糖、有雙新鞋是多么的奢侈、令人想往。每當我流露出對小朋友羨慕的眼光時,母親就答應我只要條件稍好,一定會滿足我的正當需求。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因此我從小就養成了不羨慕別人,自強不息,這一點讓我受益于一生。</h1> <h1>  一到周末,就是我最開心的時候,早早的端個板凳在大操場等候川大的露天電影。母親總是陪我看電影,已記不清看了多少電影,大部分是前蘇聯和東歐的童話,什么白雪公主、海的女兒、彼嘉和小紅帽、寶石花、薩特闊,丘克和蓋克、蜻蜓姑娘,天職、夏伯陽,也有很多精典如牛虻、青年近衛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苦難的歷程、靜靜的頓河…等。除了看電影,幾乎每天晚上母親都會給我講故事,各種各樣的故事,都是有求必應。母親還陸續為我訂閱了《小朋友》、《紅領巾》、《兒童文學》、《中國少年報》等兒童讀物,讓我的少年時代與書為伴。</h1> <h1>  高中我就讀于成都七中,住校,每周末回家,周日必須回校上晚自習。當時學校周邊全部被農民的菜地包圍著。從家到學校需要走50多分鐘,昏暗的路燈照在馬路上,穿過寂靜的小亍,一條長長的馬路周圍全是農田,顯得異常冷清。那會我膽子較小,晚上不敢單獨外出,所以無論冬夏每個周日晚飯后,父親都會陪我到學校然后他再走回家,三年從未見斷一次。父愛如山,他像一本厚重的書,默默無聞寓于心中,他傾其一生用樸素的愛滋養兒女,他的愛像大海一樣深邃,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h1> <h1>  哥哥讀書較早,他讀大學時我還在讀小學。至今最難忘的一件事:困難時期,一切生活日用品都憑票證:糧票、油票、肉票、布票、糕點票?那會有些票證是印在一張A3大小的紙上,一張紙就是一年的供應量。當時哥哥在學校撿到一個信封,里面有一大疊票證,周末回家交給母親。我非常高興,心想這下生活可以改善了。足足一天我感到母親神情非常凝重,晚上哥哥回校時,她讓哥哥將這些票證原封不動地交回教務處。后來我才知道當時母親處于兩難之中:這些票證可以邦助渡過生活難關,但孩子正在成長中,拿了這些票證孩子今后的路難免不走偏。在我們人生觀形成的緊要階段,父母就是這樣言傳身教、嚴格要求、徑渭分明。</h1> <h1>  困難時期,在那個見面就問"吃飯沒有"的年代,父母靳緊了褲腰帶,省下最后一口飯、一根紅苕、胡蘿卜或藤藤菜讓我吃,而少不更事的我呢卻之不恭、安之若素。所以在我印象中,在最困難的時期,我好像沒怎么挨餓就渡過了,而父母卻掙扎在腫病的邊緣。隨著經濟形勢的好轉,在可能的情況下,父母在生活中對我們倍加呵護。那會市面上人們的穿著普遍為黒白藍灰,腳下的鞋也基本上是布鞋和塑料鞋,而母親會為我買玫瑰紅的燈芯絨做外套,買花布做衣服裙子,買皮鞋或皮涼鞋,盡量滿足女孩子愛美的天性。</h1> <h1>  參加工作后,我努力鉆研本職工作,力求精益求精,工作上成為行業的技術標兵,思想作風上嚴格要求自己。撥亂反正后,我們兄妹先后加入中國共產黨,歷年都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而且還都評上了高級職稱。這一切與母親當年的教誨、以身作則和嚴格要求是分不開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他們對孩子寬嚴適度的愛,他們從不用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孩子身上,讓我們學會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讓我們從小就養成了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的能力。</h1> <h1>  50年代是追求多子多福、英厷母親的年代,可我們家只有我和哥哥倆兄妹。年輕時我經常戲謔母親是計劃生育的典范,卻不知母親生我時大出血命懸一線。兒女慢慢長大了,我和哥哥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哥哥大學畢業后由國家分配到外地中學教書,每年寒暑假都會回家陪父母。隨著孫子、外孫的出世,父母慢慢變老了。</h1> <h1>  母親70歲那年,為方便照顧,我接他們與我一起住,這一住就是20年。之間搬過兩三次家,我都把最好的主臥室安排給他們,第一次買的大彩電也是放在他們的房間。父母都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嗜煙酒、飲食清淡、愛整潔,愛聽廣播,愛看書報,尤其父親手不離唐詩宋詞,時時應景賦詩,非常幽默風趣。我還為他們訂了幾種書報雜志。他們自己也非常懂生活,看電影、話劇,打拳、舞劍、逛公園,很為我著想,盡量不影響我的工作。90年代初期,我考取了駕照,周末我和先生都會陪他們去周邊游玩。退休后更有大把的時間陪伴在他們身邊。</h1> <h1>  1989年底領導指派我牽頭組建單位的國際業務部,由于工作性質會經常出國,省內外開會出差更是常態。考慮到父母的年齡和身體,想請保姆照顧他們。也許是他們清靜慣了,也許怕生活習慣不同,不愿被打擾,尤其是父親身體還硬朗,很多事情都要親歷親為,不愿意請保姆,所以我也就順其之意。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單位同事和宿舍鄰居公認我是個孝順的女兒,先生是孝順的女婿。孝順即既要孝也要順,我們深知父母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給予,他們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所以下班后無論再累再晚,我都會陪他們聊聊天。和父母同住的20年中,我們總是習慣地為對方著想。雖然存在代溝,但當對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時,都會及時的說出自己的想法,求同存異,問題不過夜,能夠順著的都盡量順著,基本上未和父母發生過矛盾。</h1> <h1>  為便于照顧他們,我在一家民營醫院為他們辦理了家庭醫生,每周醫生會上門服務。父母都沒有器質性的疾病,但母親生我大出血以后身體一直很弱,她還在上班時就常常開玩笑說可能活不到退休。每年寒暑假哥嫂都會回家陪父母,買很多營養品。晚輩們也會抽時間回來看望。父母愛吃水果,但牙不好,每天我們都會把水果切成小塊裝在盤中讓他們用叉子叉著吃。夏季每天一個西瓜,先生操刀,最中間的最甜最沙的三碗分別是父母和兒子的。我們給父母一個優良的物質生活環境,在精神上也時常慰籍。因此和我住在一起后,母親的的身體狀況變得一天比一天好。</h1> <h1>  90歲那年,母親因一次感冒發燒肺部感染住進了醫院,極度虛弱的她被徹底困在病床上了。在母親住院的整整一年半里,我和哥哥堅持每天輪流到醫院陪她聊天,先生煲湯送飯,被醫院傳為佳話。母親頭腦清醒、思維清晣,她堅持不讓兒女來陪她,認為這樣會拖累我們。我們為母親的善解人意而感動,透過眼神,我們也看到了她對我們的依戀。因此我們一如既往地到醫院陪她。單位老協組織退休員工的活動非常豐富,但在這一年半中我未參加過一次。哥哥也從外地回家來陪她直到去世,嫂子侄兒女們和孩子們也經常來探望。病床前時時充滿了歡聲笑語。</h1><h1> &nbsp;</h1><h1> 征得醫院同意我們買了一臺電視機放在病房(那會醫院病房還未配置電視機)播放母親喜歡的戲曲頻道聊以解悶。母親雖然臥床,但非常清醒,她給我們講述了很多小時候的事情。她對醫生護士護工及清潔工始終是彬彬有禮。一年半中我們見證了病室100多個家庭的生離死別,醫生都說老太太的狀況是個奇跡。</h1> <h1>  每天從醫院回家,父親都要詢問母親的病情。父親每周也都會來醫院??粗赣H俯在病床前握著母親的手,他講著笑話,眼睛里閃著年輕人才有的那種光芒。有時講到情深處,他倆眼里都含著老淚,每次離開時都依依不舍。在父母面前,我才真正的明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深沉的愛和那種幾十年已深入骨髓的親情是多么的珍貴。虛弱的身體最終抗不過病魔侵蝕,母親離我們去了。我們兄妹竭力開解父親,還陪他去外地散心。但哀莫大于心死,第二年,93歲的他在醫院平靜地離開了我們,到天堂去和母親相會了。</h1> <h1>  人們常說父母在,家才在。我都退休了還能做到推開門的第一句話是:"爸、媽,我回來了。"外出關門的最后一句話是:"爸、媽,我出去了。"這真是好幸福的一件事哦。爸媽相繼離去,房子空了,我的心也空了。我好想再這樣喊他們,但已經沒有人回答我了。父母生下我們,陪我們慢慢長大,為我們牽掛了一輩子。我為有善解人意的父母而自豪,為能陪他們慢慢變老,有病時能侍俸在他們床榻無怨無悔而感恩。這輩子當女兒還未當夠,來生仍然還想做您們的女兒。爸爸媽媽,愿您們在天上依然相扶相攜,永遠快樂幸福。</h1> <h1>  愛是可以傳遞的。我的兒子是在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他現在對他的妻子孩子們,也是充滿了愛和責任擔當。世事輪回就是這樣。一代一代的都是父母陪孩子慢慢長大,孩子陪父母慢慢變老。陪伴是這個世間最長情的告白。父母之愛是不需要回報的,我們對父母的愛不及他們愛我們之萬一。有個公益廣告非常感人:那個得了海爾默茲綜合癥已不知自己是誰的老人,把餃子放在口袋里說"我兒子?喜歡吃",他忘記了以前的所有,卻從未忘記愛你。</h1><h1> &nbsp;</h1><h1> 現在年輕人在社會上打拼,工作競爭激烈壓力山大,作為父母來說,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不給他們添麻煩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支持。父母對孩子沒有更多的要求,同城的無非是希望能?;丶铱纯矗惖氐臒o非是能打一通電話報個平安,住在一起的無非是希望能有一些交流和溝通而已。行孝要盡早,這個孝更多的是指一些心理層面的,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在時那就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和悲哀。要知道人生路上只有親情是最持久的和最靠譜的,家是唯一能依托身心的幸福港灣。</h1><h1> </h1> <h1>  父母雖然離開我們很久了,但我時時能感受到他們的精神和我在一起。中秋之際在深切緬懷父母并回憶這段刻骨銘心的親情中,我沒有遺憾,只有感動和感恩。能夠及時行孝就是此生我最大的安慰。</h1> <h1>這幾張照片是父母50多歲時拍的</h1> <h1>這張照片是父母60多歲時拍的</h1> <h1>這幾張照片是父母70多歲時拍的</h1> <h1>父母和孫輩們其樂融融</h1> <h1>這張照片是父母80多歲時拍的</h1> <h1>這張照片是父親90大壽時拍的</h1> <h3>出污泥而不染,父母生前都很喜歡荷花,故我將今年夏天拍攝的荷花作為本文的配圖以茲緬懷。</h3> <h3>文字/圖片/制作 往事如歌</h3><h3><br /></h3><h3><br /></h3><h3> </h3> <h1>手機拍攝 謝謝瀏覽</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河县| 桃江县| 论坛| 炎陵县| 济南市| 巨野县| 广德县| 玉田县| 平邑县| 左云县| 白朗县| 汕头市| 赤城县| 孝感市| 松桃| 布尔津县| 垦利县| 临桂县| 司法| 新泰市| 喀喇| 厦门市| 苍溪县| 锡林郭勒盟| 黑龙江省| 天门市| 普兰县| 甘谷县| 昔阳县| 云霄县| 义马市| 三穗县| 军事| 大洼县| 宝应县| 富阳市| 凤台县| 鱼台县| 济阳县| 虹口区|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