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我與石頭的故事(第一集:裸體撿石)

雨林印象

<h3><font color="#167efb"> 我叫李志勇,1972年10月出生,畢業于西南林業大學,中共黨員,1993年8月在州林業局參加工作,林業工程師。2004年當選景洪市第三屆人大代表,2007年當選云南省青年聯合會第九屆委員,歷任州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州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主任、州林業產業科科長、州天然林保護工程中心主任,現任州林業局自然保護科科長。曾參與和主持救治了“臘臘”、“然然”、“蘋蘋”、“昆陸”等8頭野生亞洲象以及蟒蛇、黑熊、野牛等一大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負責起草了《西雙版納州古茶樹保護條例》,負責組織實施了全州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2大國家生態建設工程,目前負責全州的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和森林公園的管理工作。工作以來共發表專業技術論文8篇,榮獲州科技進步二等獎1次,三等獎4次,2004年被州政府評為全州資源林政管理先進個人,2010年榮獲個人三等功1次。</font></h3><h3><br></h3> <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對于石頭的愛好,源于2008年一次野外工作,當時州政府組織國土、林業、環保等部門的技術人員到景洪電站查看淹沒區,在現場劃定淹沒區后,我和各部門的技術員來到江邊寨的石灘上,看到許多造型優美,顏色豐富,圖案明顯的石頭。因為這些石灘馬上就要淹沒了,以后再也見不到這些美麗的石頭了,所以大家商定每個人撿一塊石頭拿回去作為記念。當時,我也不懂怎么鑒別石頭的好壞,只憑直覺就撿了一塊形狀象茶壺的石頭帶回家。這塊石頭帶回家后,一直被我丟放在單車房門口。一天,我去家附近的理發店里理發時,發現理發師店里堆放著很多石頭,就跟他聊起關于瀾滄江石頭的話題,并把我撿到石頭的事情告訴他。理發師是一個浙江人年紀很輕,但有很豐富的賞石、鑒石經驗,已撿了很多年的石頭。當時我就請他去幫我看看那塊江邊撿來的石頭,他看了以后,驚呼的告訴我“這種好的一塊造型石你也丟在門口呀”,他建議我把石頭拿回家里洗干凈,再用凡士林保養,并建議我拍照放到奇石網站的論壇里讓全國石友們欣賞。我按他的建議把照片發到中國奇石網后,很多內地石友通過網上留言和手機來電向我購買這塊石頭,后來,這塊石頭被景洪一位石友相中,并以8000元的價格買走。通過這件事以后,我才發現原來瀾滄江邊隨處可見到的爛石頭中,隱藏著很多奇石寶貝,這些奇石不僅可以觀賞和把玩而且還有相當高的經濟價值。這讓我對石頭的興趣一下子就被提起來了,于是我開始在網上查閱和學習大量與奇石有關的資料和理論,并開始了一發不可收撿的采石和收藏石頭。我是1972年10月10日出生的,在我生日中有兩個10(石),這也許是冥冥中注定這輩子我將與10(石)有著不解之緣吧。</font></h3><h3><br></h3> <h3><font color="#167efb">  </font></h3><h3><font color="#167efb">由于喜愛上奇石,為了弘揚中國傳統賞石文化,展示本地的奇石資源,我于2009年在州文聯和州文化館的大力支持下,組織州內50多名石友在州文化館成功舉辦了我州自解放以來的首次觀賞石展覽,并以這次石展為契機,由我作為第一發起人,于2010年向州文體局和州民政局申請創建了我州第一個觀賞石民間社團組織——“西雙版納州觀賞石協會”。因單位有規定公職人員不能社團組織任法人,我謝絕了全體會員對我的會長提名,轉而擔任協會秘書長至今。目前,我協會共有會員126人,主要以男性會員居多,占了85%,女性會員占15%,年齡多為中青年和老年。自協會成立后,在我和協會理事會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參加州政府組織的邊交會、藝術節等活動,并在告莊、萬達、傣族園舉辦觀賞石展以及與州電視臺聯合錄制野外采石宣傳片等方式,有力的推動了我州的石文化普及和發展,現在社會上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和認識石文化,并開始接受石文化,應該說西雙版納州觀賞石協會成立,標志著西雙版納版納觀賞石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剛剛進入起步階段。</font></h3><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 <b>自從喜歡上撿石藏石這一愛好以來,在我身上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b></font></div> <h1> <font color="#b04fbb">故事一:“神經病”。</font></h1><h3> <font color="#167efb"> 我這個人有很多愛好,以前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我喜歡彈彈吉它、吹吹口琴,喜歡釣魚,喜歡看軍事類的書刊,也喜歡和朋友到燒烤店或KTV喝酒唱歌,因為愛好廣泛,生活中有很多酒友、釣友、歌友。自從玩上石頭后,我放下了樂器,收起了魚桿,藏起了酒杯,合上了世界軍事刊物,拒絕了酒友和歌友邀請,跟著石友們披上迷彩服、穿上解放鞋,戴上舊草帽,拎著破編織袋,捏著撬桿,卷起褲腳,每到節假日或周末就直奔橄欖壩、關累、小黑江等有石灘和石頭的地方,在江邊上頂著烈日、流著汗水,吃著干糧,從霧氣騰騰的早上,撿到太陽落山看不到石頭才罷休,一撿就是一天,早出晚歸,風餐露宿,人都曬黑了,體重都下降了好幾公斤,但我自己覺得終于找到了一個比較高雅的愛好了,生活變得充實了,精神也比過去好多了。以前的朋友知道我撿石頭后,都很不理解,一些很要好的朋友直接說我是不是腦子有問題了,有的說我變成撿破爛的了。愛人當時也很不理解,因為家里客廳里、書房里、衛生間里乃至臥室里都被我放了很多石頭,而且見我經常拿著石頭又擦又洗,搬上搬下,又是照相,又是配座,弄得家里叮鐺響,更讓她無法忍受的是當我撿到一塊好石頭時,晚上連覺都顧不得睡,整晚都盯著石頭又看又摸,有時竟然抱著石頭睡覺。妻子著急的跟我說“你是不是得神經病了”,我笑著告訴她“我自從得了這個神經病后,整個人都精神多了”。</font><br></h3><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font color="#167efb">黑玫瑰</font></h3> <h1> <font color="#b04fbb">  </font></h1><h1><font color="#b04fbb">故事二:裸體撿石</font></h1><h3> <font color="#167efb">以前沒有修景洪電站的時候,每年三月份瀾滄江水位都比較低,很多石灘都露了出來,而且會有很多被江水沖出來的新石頭,因此是撿石頭黃金時間。2009年3月的一天我和一個石友到橄欖壩下面的江邊撿石頭,到了江邊的石灘后,我們發現石灘上的石頭有被人為翻動的痕跡,這就說明已經有人來撿過石頭了,這種情況下要撿到好石頭就不容易了,實事跟我們想象的一樣,那天我們在江邊撿了好久都沒有撿到一塊好看的石頭,心理很是失望。這時,我們發現江中間有一片才露出來的石灘,那里應該沒有人去撿過石頭,一定會有好石頭。我和石友商量涉水過去撿石頭,因怕弄濕衣褲,這個石友決定脫了衣服后游過去,也許是為了搶到撿石的先機吧,這個石友在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就立馬急切的開始脫衣服,我也正準備脫衣服,這時發生的一幕讓我驚呆了石友竟然在光天化之下連內褲都脫了,轉身就沖進江里向對面的石灘上游去,一恍眼他就上了石灘,因由他是個內地人,人長得很英俊,身材好,皮膚又白,只見到他一絲不掛的走在江中的石灘上,時兒蹲下翻石頭,時兒拿起石頭仔細端祥,在中午烈日的照射下,整個人的身子特別是屁股亮堂堂的,非常刺眼和醒目。這時我連忙環顧了一下四周,還好旁邊沒見到人,但在對岸的玉米地里或是橡膠地里有沒有人就不知道了,想到這里我驚恐的連忙把脫到一半的衣服穿上,這個石友卻向我招手說“這里好石頭多快過來”,我只能向他擺擺手連氣不敢出。那天他果真撿到一塊好石頭,當他抱著美石欣喜若狂的游回來時,讓我深深的體會到這才是撿石頭和玩石頭的最高境界,有道是“古有米芾拜石仙,千古佳話傳人間。今有光臀撿石人,賽過古人勝過仙”。</font><br></h3> <h3>生命的崇拜</h3> <h1><font color="#b04fbb">故事三:撿漏</font><br></h1><h3> <font color="#167efb"> 撿漏是奇石界內的一句“行話”,意思就是利用自己的知識和平時積累的經驗,在賣方沒有發現石頭的美學價值或潛在的巨大升值空間以及蘊含的文化寓意下,以比較低的價格購得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奇石,稱為撿漏。2016年8月的一個周末,我在家里看到本地奇石微信群里有一個橄欖壩傣族石友發了一張剛從江邊撿回來的石頭照片,這塊石頭呈橢圓狀,墨綠色,石頭中間突起部分有一個像似蝴蝶的黑色圖案,當我第一眼看見這個石頭時,深深的被吸引住了,立馬聯想到梁山伯祝英臺化蝶的故事。于是我立即聯系了這位石友,叫他留著這塊石頭,我馬上開車去看。一路疾馳到了石友家后,我迫不急待的拿起石頭詳細端詳,這是一塊綠金剛石中鑲欠著黑墨石而構成的一塊畫面石,黑墨石在綠金剛石中間的突起部分形成一個蝴蝶的圖案,這只蝴蝶左右翅膀對稱,翅膀兩端翹起,大小一致,蝴蝶上部邊緣形成一條淺白色的裙邊,中間可看見似蝴蝶蟲體的白色圖案,從蟲體中央向左右兩邊各有一條白色翼展線連到翅膀兩端,整個圖案看上去就像一只黑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蝴蝶代表著納福、喜氣的寓意,同時也演繹出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神話。這塊石頭石質細膩,水洗度好,顏色對比強烈,圖案逼真,寓意深遠,具備了精品奇石所應具有的“形、色、質、紋、韻”5大特征,當時看到這個石頭后我心里砰砰直跳,怕這位傣族石友漫天要價。我就先試探的問他,這塊石頭圖案你看像什么,他說像一條船,這時我暗喜,然后告訴他似像非像,又告訴他,我也有一塊像船的石頭,不久前買的,才幾百元,并告訴他,我想買這塊石頭回去與家里的那條船配成一對,叫他開個價。他拿著石頭看了又看,不肯放下,而且一直不說價,當時讓我緊張得身上直冒汗,心想完蛋了這塊石頭肯定是大價錢了。這時旁邊有其他石友也來看這塊石頭,還好來看石頭的石友沒有看出明堂來,還說這種石頭江邊很多,這塊石頭很普通,叫我不用買啦自己去撿吧。這時這位傣族石友把我拉到一邊,小聲告訴我600要不要,我卻聽成了6000元,就連忙說太貴了,他緊接著說“那就450塊吧”,這下我聽清了。連忙掏出錢包,把錢塞給他手里,立馬把石頭抱到車里裝起來后心里才踏實下來。后來,我請人給這塊石頭做了底座,取名“化蝶”,并拍照發到北京一個奇石群里,群里的一個資深奇石玩家看到后,一直追著要我將這塊石頭轉讓給他,要我開個價。我當時生怕價開低了可惜,開高了又怕對方笑話。思來想去最后告訴他這塊石頭不賣,留著自己玩。后來的半年時間里,他隔三差五的發信息來問這塊石頭,讓我給這塊石頭量尺寸、稱重量后發視頻給他,并一直要求我轉讓給他。每次我都堅定的拒絕了,他看到我確實不想賣這塊石頭后,就告訴我說“太遺憾了,這塊石頭與我無緣”。他說這塊石頭很美,寓意很深,是塊精品奇石,但他說這塊石頭取名“化蝶”僅突出了主題,但不能全面的體現這塊石頭的特點。他告訴我說,這塊石頭的圖案既像蝴蝶也像蝙蝠,這兩種動物都代表福氣、運氣和財氣,另外這個石頭總體的石色是墨綠色,綠色代表俸祿,米糧、權位,再者這塊石頭形狀呈桃狀,桃代表健康、平安、長壽,因此他建議我改名為“福祿壽”,并告訴我這塊石頭價值應該不低于6位數,叫我好好收藏。后來,通過群里的其他石友得知,這位玩家是中國觀賞石協會的一名理事,在國內奇石界很具影響力。這塊3位數的石頭,經行家指點后價值達到了6位數,這算是我撿過的最大的漏了。</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化蝶</font></h3> <h3>心花怒放</h3> <h1> <font color="#b04fbb">故事四:版納瑪瑙的發現</font></h1><div> <font color="#167efb">我是一名林業工作者,平時經常要爬山涉水到偏遠的山區或原始森林里開展野外調查和規劃工作。在一次野外工作中偶然發現了老百姓修路挖出來的一些拳頭大的石頭,這些石頭外表都包著一層皮,有灰白色的,有紅色的,也有黑色的,這種石頭外表看似粗糙,但里面石質呈透明或半透明的膠凍狀,質地相當堅硬,手感特別重。當地老鄉告訴我,這種石頭叫“火石”也稱“火煉石”,不僅可用來取火還可以用來打“火連槍”。取火方法為:用當地的“火葉子”(一種植物的葉)曬干搓成絨絲狀后放于這種石頭表面壓緊,然后用生鐵棒快速磨擦石頭與葉子的結合部,由于這種石頭硬度特別高,在快速磨擦過程中與生鐵產生火花,就可以點燃葉子。為徹底搞清這種石頭名稱和種類,當時我采集了部分樣品請雕刻師做一個貔貅,然后拿到西雙版納州質量技術監督局珠寶鑒定中心進行了鑒定,結果為瑪瑙?,旇侨祟愖钤缋玫膶毷牧现?,自古以來瑪瑙以其溫潤的質地、斑斕的色彩和神奇的功效被人們所珍愛,成為一種高貴和財富的象征。同時也因其具有靈性而被佛教列為七珍之一,并作為一種可以辟邪和護身的寶石使用。目前,全國最名貴的瑪瑙是產于云南保山的南紅瑪瑙,好的南紅瑪瑙每克的價值高達上萬元。我是土生土長的版納本地人,從小到大都沒聽說過西雙版納有瑪瑙,也沒見過瑪瑙,沒想到竟然被我撿到了,我當時感覺自己像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一樣幸運。有村民告訴我,這種瑪瑙當地老人經常用來點煙點火,有的老人撿到后會留在家里,隨后,我到周圍的村寨里向老百姓購買了一些瑪瑙原石,并拿到景洪找玉雕師傅做了一些雕件。為了進一步搞清這種瑪瑙的分布情況,我利用業余時間走訪了周圍的村寨,發現這種瑪瑙的分布面積約為13至15平方公里,呈散點狀分布,部分村民在推地基時常會挖出瑪瑙。我曾經用鋤頭到這些區域挖過,但僅挖到一些碎片。當地老百姓告訴我,這種石頭會跑,你去挖是挖不到,只有雨水天,牛群在土坡上走動時才會把這種石頭踩出來,這一說法讓這種寶貝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將這些瑪瑙與保山的南紅瑪瑙進行了認真的比對,發現我們這里的瑪瑙顏色比較豐富,有紅、黃、紫、黑、白等不同顏色,與保山南紅的區別:一是顏色沒那么艷紅,多為醬紅色和紫紅色,國內其他地方很少見到這種色。二是裂痕比保山南紅少,容易出大料。三是同一塊原石上會有幾種色彩,這一點在保山南紅中極為少見。經我查閱資料得知,南紅瑪瑙在古時的定義為云南產的紅瑪瑙,按此定義我個人認為,我發現的西雙版納紅瑪瑙應該屬于南紅瑪瑙的一個新種,我個人稱其為“版納南紅瑪瑙”,我也成為了這種瑪瑙的第一發現人。這一發現改寫了西雙版納沒有瑪瑙的記錄,由于這種瑪瑙質量優越,色彩豐富,全國罕見,以后定將成為版納人民乃至全國人民的又一種寶貴財富。</font><br></div> <h3>人生如意</h3> <h3>佛</h3> <h3>一鳴驚人</h3> <h3>貔貅</h3> <h3>福牛</h3> <h3><font color="#010101">瑪瑙掛件</font></h3> <h3>紅貔貅</h3> <h3>瑪瑙原石</h3> <h3>瑪瑙原石</h3> <h1>  <font color="#b04fbb">  </font></h1><h1><font color="#b04fbb">故事五:地球的禮物——精靈石</font></h1><div><br></div><div> <font color="#167efb">2008年3月23日在我州內原始森林中的河流里發現了一種特別奇特的石頭,這種石頭表面顏色多為褐青色和黃色,其表皮有一些瘤狀小突起或顆粒狀水晶,這種石頭表面會形成一些唇狀裂口,另外還有一個特征就是硬度比度高,質量比較重,石體內部為白色晶體,容易形成空腔,空腔里有大量水晶芽和蔟狀水晶,由于這種石頭表面有很多水晶晶體,在黑暗的環境下,用燈光照射其表面,可見到猶如鉆石一樣的密集型反射光,星星點點耀眼奪目。這種石頭形狀多種多樣,有的呈扁圓狀,接上南瓜柄后很像老透的南瓜;有的呈山峰狀,看似一座堆滿珍寶和鉆石的寶山;有的呈動物狀,看似各種神獸和怪獸。有的形成天然的裂口或凹狀,像是聚寶盆或是天池,用燈光照內部,光線透出表皮后,整個石體猶如熾熱的火山熔巖一樣熠熠生輝。自發現這種石頭以來,本人查閱過大量奇石書刊,也上網查閱過很多圖片資料,同時還查閱過中國觀賞石協會出版的《石譜》,但從未找到過相同圖片和記載。為徹底搞清這一石種的種類和成因,我后先找到了本地的地質專家,并和全國的石友和奇石界專家對這一石種進行過交流和初步研究。目前,基本上可以確定這是一種罕見的瑪瑙水晶石,這一石種是由火山噴發形成的,其表面由瑪瑙膠質體構成,表皮瘤狀小突起和唇狀裂口是因為該石種在高溫條件下(火山)由于表皮收縮不勻稱造成的,這說明了我州境內在億萬年以前曾經有過火山爆發和規模巨大的地殼運動,這一石種對研究地球形成、地殼運動、氣候變化乃至地球生命的起源都會具有重要的價值和線索,這一石種的包含的宇宙信息將有待人類去探索去考評。我發現這種石頭的地點比較偏遠,周圍都是保存比較完好的原始森林,森林的覆蓋率達到90%以上,林木郁閉度超過0.9,里面的河流清澈,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各種奇花異草和蜻蜓、蝴蝶等昆蟲隨處可見,有一種仙境的感覺。據當地老百姓傳說,這個地方夜晚有人形小精靈出沒,其腳掌僅有成年人的兩個手指寬,這又讓我對這種石頭多了一種神秘的色彩,讓我領略到版納的神奇無處不在。這種石頭經歷了億萬年歲月的沉淀,經歷了自然界風雨雷電的考驗,但它也同時吸取了日月之精華、天地之精氣,它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珍貴禮物,我也有幸成為了這種石種的第一發現人,我給它取名叫“精靈石”</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瑪瑙水晶</font></div> <h3>瑪瑙水晶</h3> <h1><br></h1><h1> <font color="#b04fbb">  </font></h1><h1><font color="#b04fbb">故事六:石遇有緣人</font></h1><div><br></div><div> <font color="#167efb">在撿石頭的石友中,有一種說大家公認的說法叫做“石遇有緣”,意思是說撿石頭是需要緣分的,比如在同一塊石灘上,無論別人撿過多少次,如果這個石灘上有一塊與你有緣的石頭,不管別人怎么看也看不到,即使別人看到了這塊石頭,也會不經意的錯過,只有你才能最終撿到它,這就是你與這塊石頭的緣分。反之如果你跟某塊石頭無緣,即便你在石灘上見到它乃至把它撿起到手上,最終它都不會屬于你,這種緣分我深有體會。一次我邀約石友龔大哥和小黃一起開車到景洪市景哈鄉關摩村的江邊撿石頭,我們三人到了石灘后就各自低著頭找好看的石頭,找了一會,我看到沙土里半埋著一塊圓形狀的綠金剛石,有一個臉盆大小,像一塊饅頭狀,露出沙土的部分石皮很光滑很干凈,于是我用手把石頭周圍的沙土扒開,并摸到了石體下方有一個窩窩,然后我就用撬桿開始撬,由于這塊石頭埋在沙土里很久,加之濕潤的砂土對石頭有很強的吸附力,無論我怎么用力都沒辦法撬動,撬了半天,搞得我大汗淋漓,只有望石嘆興,最后摸了摸石頭,告訴自己也許就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就放棄了,隨后順著江邊尋找其他石頭去了。這時龔大哥走過來,也看見到了這塊石頭,問我這塊石頭怎么樣,我說石頭底部有個窩窩,我撬不動,不要了。他告訴我說“要先把石頭周圍的砂土清理干凈才能撬出來”,我說你撬吧,我不要了。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龔大哥一直蹲在那里清理石頭周邊的砂土,我也自己在低頭尋找其他石頭。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他把那塊石頭撬出來了,叫我去看,我走過去一看,見到石頭滿身是砂土,上面有3個窩窩,也沒看出什么特別之處。隨后龔大哥舀來江水把石頭沖洗干凈,然后把石頭立了起來,我一看當時就驚呆了,原來這是一塊很形象的頭像石,兩個小一點的窩窩在石體中上部,猶如一對炯炯有神的眼睛,下方有一個凹槽猶如一個張開的大嘴巴,這分明是一個在吶喊的人嘛。我當時感覺腸子都悔青了,錯過了一方難得的精品奇石。后來這塊石頭被龔大哥拿回家配上了一個半身座子后,很多石友看了都連連稱奇,贊不絕口。目前,這塊石頭已有人給了8萬元人民幣價格,而龔大哥的心理價位為6位數以上。如果我當時把它撬出來,如果我當時不放棄,也許它就成了我壓箱底的寶貝,但石界里沒有如果,有的只是你跟石頭的有沒有緣分。</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吶喊</font></div> <h3>壺(福)</h3> <h3>中字</h3> <h1><font color="#b04fbb">故事七:遇險</font><br></h1><div><br></div><div> <font color="#167efb">因為野外采石是一項戶外活動,而且采石的地點往往比較偏遠,加之對采石地點、水文、環境不熟悉,往往會出現一些危險。2014年,5月的一天,我邀約石友龔大哥和同事小李子一起去小黑江采石。5月份的小黑江江水比較淺也比較清,是撿石頭的好時機。當天早上我們在街上買了糯米飯,香茅草烤魚,燒肉、酸菜等食物,帶上背包、鐵撬等工具,懷揣著撿到美石的愿望,一路談笑著風聲向小黑江進發。小黑江邊右岸有一條通往象明鄉的塘石路,這條路基本是沿著小黑江修建的,在這條路開車,在車里就可以看到江邊的景色,最近的距離不超過50米,但從公路上到江邊很陡,都是橡膠林。江的左岸是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沒有公路。因為從勐侖到象明這段江面上沒有連接左岸和右岸的橋,以往我們都在江的右岸撿石頭。當車來到“速底”村附近的時候,龔大哥看到江對岸有一片長形石灘,便叫我停車,他說江對岸應該沒人去撿過石頭,肯定有好石頭,于是決定涉水過到江對岸。當時我站在公路上看了一下江水,感覺江水比較淺,人應該能過得去。但我生性怕水,當時就告訴龔大哥和小李子,我不去撿了,我在車里等他們。于是他們兩個將手機、錢包、香煙和食物等用塑料袋裝起來,并用繩子捆緊,統一放到小李子背的肩包里,然后各自拿著一根撬棒就一起穿過公路下方的橡膠林向江邊走去。過了一會,我在公路上看到他們兩人已站在江邊低矮的蘆葦叢里,只見他們卷著褲腿,正用手中的撬棒探試著水深,正準備過江。當時,我在公路上大聲扯著嗓子問他們“能不能過得去?過不去就回來”,可由于距離遠加之水流聲比較大等原因,他們并沒聽到我叫聲,只見龔大哥帶頭,小李子隨后,正用撬棒小心翼翼的試探著向江中間走去,大概只走了10米的距離,水已經到了他們的腰部,這時離江中間還有不到5米距離。當時我看他們每邁出一步好像很是艱難,最后他們都停了下來,用撬棒支撐著身體,既不法前進,也無法后退,似乎正在苦苦抵抗著江水的沖擊力??吹竭@一情況,我特別著急,大聲叫他們撤回來,但他們都聽不到,一點反應都沒有。這里,令我擔心的一幕發生了,只見龔大哥剛做了一個轉身動作就立刻跌到江水里,并被江水往下游方向卷走了,緊接著小李子也一個咧卻倒入水中,被江水卷走,江邊的橡膠樹遮住了的視線,他們倆一下子就消失在我的視線里。這時我特別著急,急忙順著他們被沖走的方向,沿著公路往回一邊跑一邊大聲叫著他們的名字,可我不論怎么叫都沒有聽到一點回音,直到我跑得精疲力竭,這是我才反應過來拿出手機準備向當地公安機關求救,可當我打開手機才發現這里沒有信號,這時我腦子里一下子浮出種種令人不安的念頭,我連忙向車子方向跑去,準備到公路前方的村子求救,這時我看到公路下方膠林里的草叢鉆出一個人,定睛一看是龔大哥,他全身濕鹿鹿的,我提到嗓子眼的心一下就落了一半,立即問他見到小李子沒有,他說小李子被沖到下游了,當時他在自救,沒辦法救他。這時我想“完了”小李子可能出事了,我急忙約著龔大哥,向下游找去,我們一邊找一邊叫,就是沒聽到小李子的回聲。就在我們快要絕望的時候,公路上傳來了小李子的叫聲,我和龔大哥立即沿著陡峭的江邊橡膠林爬上公路,見到小李子時,我們把手緊緊的握在一起,生怕失去了誰,我們相互擔心、害怕的感覺久久才散去。他倆告訴我,這江水看似不深但到了江中央,水流特別急,沖力特別大,身體在江里根本無法動彈,只要一抬腳或一轉身就會被沖走。這是我撿石頭經歷的最危險的一次,在此也特別提醒廣大石友們在野外撿石時千萬要注意安全,不要輕易涉水或過江去撿石頭。</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心若磐石</font></div> <h3>茶壺</h3> <h3>茶壺</h3> <h1> <font color="#b04fbb">  </font></h1><h1><font color="#b04fbb">故事八:情義無價</font></h1><div><br></div><div> <font color="#167efb">在石友的圈子里,相互贈石看似很平常,但能將自己心愛的石頭贈與他人是一般石友很難做到的。因為要撿到一塊美石很不容易,首先是要撿到美石必須忍受風吹日曬的艱辛,其次是每方美石都是唯一的,是不可復制的,如果送人了,再也找不到第二塊一模一樣的石頭。另外一塊漂亮的石頭具有的經濟價值也無法準確判斷的,少則可能值幾百或幾千元,多則可能值上萬元。再者,每方美石猶如石友的心頭肉,是割舍不掉的。有的石友為了避免其他石友討要石頭,將石頭緊緊的藏在家里,若有其他石友提出想去看看石頭,則找出種種理由拒絕,還美其名曰“我家太亂,不好間意思讓大家去看石頭”。有的石友則不敢請領導或同事去看自己收藏的石頭,生怕領導或同事討要石頭。因此,在石界里很多石友寧可掏錢請吃飯也不愿意將自己的愛石贈與他人。但也有很少一部分石友,他們視友誼為生命,遇到志同道合的石友,不惜將自己的愛石贈送對方。我就遇到這么一個石友,他叫王志軍,一位地地道道的湖南人,家住橄欖壩,年紀跟我差不多40多歲。這個王志軍對石頭很有研究,眼力好,撿石頭的實戰經驗豐富,賞石水平高,但凡入他眼的石頭基本上都是比較精品的石頭,所以他家里存有很多精品石頭,在版納玩石界里他的藏石檔次比較高。曾經有人出200萬元一次性收購他所有藏石,但被他拒絕了。一次我到他家里看石頭,他把壓箱底的好石頭統統拿出來讓我看,數量不低于100塊,在我看來,他的這些好石頭不論是造型石還是畫面石都具備“形、色、質、紋、韻”等5方面的奇石審美標準,每塊都稱得上精品或絕品。對我這樣一個石癡來講,能一次性見到這么多美石,猶如品嘗了一桌饕餮大餐,每塊石頭都讓我愛不釋手,其中一塊像似乳房造型石更讓我如癡如醉,欲罷不能。這塊酷似乳房的石頭,有一個柚子大小,在石種上我們稱為綠金剛石,這種綠金剛石是瀾滄江中石質比較細膩的一種稀有石種,其表面呈現墨綠色,質地很堅硬,石皮比較細滑,有釉質感,這種石頭因為比較堅硬所以很難被水流沖出形狀來,而這塊石頭卻在上億年的江水沖刷中,形成了一個乳房狀,其乳頭、乳暈都跟真的一樣,類似乳房狀的石頭我見過的也有幾塊,但無論從“形、色、質、紋、韻”等方面,這是我見過的最有精美的一塊。當把這塊石頭單獨擺在一邊,然后問王志軍這塊石頭怎么賣?他的回答讓我失望到極點,他說“這塊石頭我很喜歡,很多人來買我都沒買,也沒想過要賣”。當時我只能搖搖頭,望石興嘆。但接下來他說的一番話卻讓我幾乎不敢相信我的耳朵,他說“李哥,既然你喜歡就送給你了”。當時聽到他這么說,我很是震驚,我和他僅是石友關系,沒有工作上的來往,他也沒有什么有求于我,憑什么他會把這么好的石頭送給我呢?他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他接著告訴我“李哥,你曾經送了我一些底座木頭,另外你的性格以及你對石頭的審美標準跟我很相似,所以我決定送你這1塊石頭”。這里我才想起,以前我曾送給他幾塊紅木邊角料,給他做石頭“底座”,但那幾塊紅木邊角料屬于廢料,是我到朋友加工石里撿的,真的是分文不值呀,而他這兩塊石頭價值少說也得成百上千吧。我怎么好意思要這么貴重的石頭呢?于是我連忙說“你不賣,我也就不要了,謝謝你的好意”。但王志軍卻硬是將這塊石頭塞給我,一定要我收下,我們相互推來讓去的,幾個來回都搞得大家有點尷尬,于是我拿出身上僅帶著的幾百元錢給他,他卻怎么也不要。最后,他硬將石頭放到了我的車上。他的這種視友誼為生命的情操讓我深深的感動,為了表示感謝,后來我從老家給他帶了一些茶葉、蘭花和石斛等土特產送他。通過這件事后,我和王志軍成為了彼此信賴的好朋友,石頭成為了我們友誼的橋梁和紐帶,感恩我的生命里遇到這樣一位真誠的朋友</font></div> <h3>元寶</h3> <h3>玉柱</h3> <h3>黃臘石</h3> <h1> <font color="#b04fbb">故事九:恭請觀世音</font></h1><div><br></div><div> <font color="#167efb">我的石友圈內有好多石友是佛弟子,他們恭敬三寶,他們基本上都屬于在家弟子,打坐念佛誦經是他們日常的必修課。在平時的賞石交流中,這些石友會跟我講一些佛教的知識和故事,在他們口中我漸漸明白了因果的規律,懂得了貪、嗔、癡、妄語等行為對人的影響,進一步領悟到了百善孝為先,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等人生哲理,應該說通過與這些石友的交流讓我對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和認知。由于我個人屬內向型,平時工作的壓力又大,經常瞎操心,感覺心里總是憋得慌,導致了我長期患有神經衰弱、心慌、焦慮等病癥,有石友告訴我,誦讀《心經》可以靜心,可以開智慧,同時可以減輕焦慮。于是我從網上下載了玄奘法師譯的《波若波羅蜜多心經》每天誦念,這部經文只有260個字,但里面包含了宇宙觀、生命的規律以及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對待人生等豐富的內含,于是我每天抽空誦念這個經文,久而久之便能將經文背誦下來,因為會念誦這個經文同時又喜歡石頭,我曾無數次的想找到一塊有觀音圣像的奇石。一次我去勐臘縣象明鄉下鄉,回來的時候路過小黑江的一個石灘,據我所知這個石灘已被當地石友撿過很多次了,很難找到好看了奇石了。但抱著石遇有緣人的想法和希望,我當時就停下車來,走到石灘上去尋找美石。這個石頭我曾經也來過,在我近一個小時的地毯式搜索下,那些曾經見過的石頭,依然還在,只是這些石頭太普通了,都沒被別人撿走。而且還看到了很多被其他石友從沙土里翻出來的石頭,這說明這塊石灘應該找不到好石頭了。當時看到這些場景,我希望找到好石頭的愿望徹底破滅了。只能垂頭喪氣的向車子的方向走去,在低頭走路時,突然一塊半嵌入沙土的三角形扁平石頭突然躍入我眼簾,我順勢蹲下,用手把這塊石頭摳出來,反過來一看,瞬間讓我驚呆了,這塊三角形的黑石頭中間有一塊灰色的三角形,里面有一尊酷似觀世音菩薩的圣像,用清水洗干凈后可見觀世音菩薩圣像披著頭巾,站立在石頭中央,最為神奇的是觀世音菩薩的右手還抱著個小孩子,孩子的臉清晰可見。這不是我在苦苦尋找到觀世音菩薩圣像奇石嗎?當時我激動得緊緊抱在懷里,生怕石頭從我手里跌落,我用江邊的清水認真的把石頭清干凈,然后拉起身上的衣角將石頭表面的水擦干凈,用雙手小心恭敬的捧在胸口前,心里默念心經,走回到車上,我車里的同事看了這塊石頭都說太神奇了。我把這塊石頭請回家去后,專門請木工師傅配了底座,安放在我家里奇石柜子的最中央,這塊石頭也成為了我最為恭敬和珍愛的石頭。</font></div> <h3>錢袋</h3> <h1> <font color="#b04fbb">  故事十:淘寶</font></h1><div><br></div><div> <font color="#167efb">自2010年西雙版納州觀賞石協會成立以來,通過舉辦石展、開展奇石拍賣、野外采石等活動,奇石文化逐漸在美麗的傣鄉傳播開來,社會上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瀾滄江的奇石,并有很多當地人開始到江邊撿石、采石。最為明顯的就是橄欖壩傣族園里的傣族居民,他們借緊靠瀾滄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開始到江邊撿石。這些傣族賞石水平不高,他們撿石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賣錢,產生經濟效益,增加經濟收入。他們空閑時開著拖拉機到江邊,只要看到漂亮或有點特點的石頭,不論什么石種一律全部搬上車拉回寨子,并零亂的堆放在竹樓下,他們把這些石頭拉回來后就坐等游客到家里買石頭。在傣族園中目前有很多家里都堆放著石頭。由于去江邊撿石頭是件很辛苦的事,不僅要忍受江邊石灘上的酷熱,還得來回搬運石頭,一天下來往往搞得撿石人精疲力竭,更為嚴重的是在江邊撿石可能會遇到中暑、洪水、雷電等危險。因此,去這些傣族家里淘石頭,比去江邊撿石頭容易多了,這些傣族賞石水平雖然不高,但他們家里堆放成山的石頭里,往往會有一些精品石。我們一個石友曾在這些傣族家里用40元賣到一塊圖案石,后來這位石以很高的價格轉手。這成為版納奇石界津津樂道的話題,也成為了石友去傣族家里淘寶的原動力。2017年12月26日,我和石友小葉一起開車到傣族園淘石頭,我們先到了“曼腦”寨子中間的一戶傣族家里看石頭,這家的竹樓下堆放著很多大小不一的石頭,石頭上還堆放著很多遮陽網、竹筐等雜物,我和小葉把這些雜物搬開,認真仔細的翻看每一塊石頭,最后我們各自找到了4、5塊比較理想的奇石,但跟這家主人問價時,主人(老波濤)給出的每塊石頭價格都是上千價位,這讓我們工薪階層的人望而卻步,幾經征詢價格后,老波濤還是一口咬死不肯讓價,最后我們只有帶著遺憾離開了這家傣族家。我們轉而到了旁邊另一戶傣族家里,這家傣族的石頭比老波濤家的石頭要少很多,我們去看石頭時這家主人很熱情,并用桶打來水將石頭澆濕,以便讓我們看到石頭的本來面目。我和小葉蹲在石頭堆上,仔細的翻動著每一塊石頭,并用“形、色、質、紋、韻”的標準評判著每一塊石頭,我翻了半天,一直沒找到理想的石頭,而小葉那邊已經選中了3塊石頭,并單獨擺在一邊。我急忙走到他選的石頭前,用水澆了一下這3塊石頭,其中1塊外型像鳥頭的石頭引起了我的注意,這塊石頭屬于勐波石(一種產于勐波寨子附近的石頭),這塊石頭沿底部開始,至下而上有一圈一圈的黑色石紋,到了石頭中央形成一個似鳥眼睛一樣的圖案,另外這塊石頭質地很硬,水沖度都很好,有光澤感,石皮細膩,是一塊上等的好石。這時小葉正在跟主人家討價還價,我正打算他們成交后我單獨跟小葉商量把這塊像鳥頭的石頭轉給我。最終他們以250元成交了這三塊石頭,我帶著期盼正要和小葉說轉讓的事,這時小葉開心的告訴我“李哥那塊像鳥頭的石頭送給你了”,這讓我十分的驚喜和意外,當我從小葉手里接過這塊石頭時,我頓時覺得我真的淘到寶了,那就是石友間那份純純友情和分享美石帶來的快樂,感謝小葉石友的友情贈送,這份情意將和這塊石頭一起被我用心來珍藏。</font></div> <h3>乖乖臉</h3> <h3>黑金剛之瑞獸</h3> <h1> <font color="#b04fbb">  故事十一:偶遇南瓜奇石</font></h1><div><br></div><div> <font color="#167efb">在2008年我剛開始撿石頭時,瀾滄江的石灘上會見到很多瓜型石頭,這些瓜型石體型有大有小,大的有幾十公斤,小的有幾斤乃至更小,形狀有長形的、橢圓型的,有平圓型,色彩上有黃的、黑的、綠的、紅的或雜色的,質地上有細膩的、粗糙的、硬的或是松軟的。反正當時石灘里會見到很多瓜型石,當時覺得這些瓜型石不奇特,形狀太普通,所以當地的石友很少撿這種類型的石頭。過了幾年后,隨著瀾滄江奇石逐漸減少,這些曾不被看好的瓜型石,才逐漸被石友注意到,一部分石友把“瓜型石”撿回來清干凈后,將本地生長的“南瓜把”用膠水粘在瓜型石上,經這么簡單的粘接后,原本不起眼的南瓜石一下子就變得活靈活現,咋一看簡直跟真的南瓜一模一樣,足可以假亂真。這種瓜型石目前在國內的奇石界被賦予了兩種吉祥的寓意,第一種寓意為“多子多福”,第二種寓意為“頂瓜瓜”。由于瓜型石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加之寓意吉祥,很多當地的石友才開始回過神來尋找瓜型石,但由于當地建設的需要,原來瀾滄江邊隨處可見的瓜型石,很多被石場挖去粉碎,作為建筑石料使用,要撿到好的瓜型石不容易了。2017年初,我和同事出差到勐侖,在一家餐廳吃飯時,看到餐廳的院子里堆放著很多鵝卵石,這些鵝卵石是餐廳老板從江邊拉來做水池的,我和同事就在石堆里翻著找好看的石頭,找了半天那位同事抬著一塊金黃色的石頭問我說“你看這塊石頭像不像老南瓜?”,我看了一眼,立馬就那塊石頭吸引住了,連忙跑過去接過石頭仔細看了半天,這塊石頭約5公斤,有40厘米左右,石頭整體顏色為金黃色,一頭大一頭小,整個石頭細條優美、石質細膩光滑,石頭上沒半點傷痕和污染,簡直跟真的南瓜一模一樣,這是很難見到的一塊精品瓜型石,我當時愛不釋手,口中連連說太像了、太像了。這時,我同事立馬就去找老板商量價格,并很快付了錢后,跑來一把就搶過石頭,笑呵呵的告訴我“這塊石頭是我的了”,我也笑著告訴他,你跟這塊石頭有緣,我不會奪人所愛。后來,我專門為同事的這塊石頭找了一個很匹配的南瓜把,用玻璃膠粘接起來,并帶同事去找木工師傅做了一個底座后,放在同事家里的電視柜旁邊。因為這塊石頭太漂亮了,這位同事的很多朋友到他家里玩的時,每個人都贊不絕口,而且都要用手摸摸,有人甚至出3000元要同事轉讓這塊瓜石。這讓我羨慕不已,總是幻想著自己也擁有一塊這樣的石頭。2017年11月的一個周末,我和石友小葉從橄欖壩回來景洪的路邊上,我們見到路邊有一個石場,這個石場的石頭就是從附近的瀾滄江邊挖來的石頭,這些石頭堆成了一個小山,應該可以撿到好石頭,隨即我們停下車來,走到這座石堆上開始找好看的石頭,找了半天只撿到幾個一般的石頭,這時天快黑了,我們就打算收工回家。我們順著用石頭鋪成的進場道路,向停車處走去,我抱著最后一絲希望,沿路打量著路上的石頭,突然一塊鑲嵌在土里的瓜型石吸引住了我的眼球,我立馬蹲下撥開石頭表面的沙土一看,頓時令我激動不已,這是很漂亮的一塊瓜型石。這塊石頭長約36厘米,厚約18厘米,重約9公斤,這塊石頭顏色呈黃綠色,一頭小,一頭大,整個石體線條非常優美,比例恰當,這塊石頭經億萬年的江水沖刷,石皮表面比較光滑圓潤,手感特別好,石頭表面無破損。綜合這塊石頭的各種特質,我認為是一塊非常精致的瓜型石。于是我將它抱上了車,回到家后找了個南瓜把粘接起來,成為我奇石收藏中又一塊精品之作。</font></div> <h3>龜紋石</h3> <h3>潛艇</h3> <h3><font color="#167efb">  石頭的故事還有許多,講不完道不盡。玩石近十年來,我跑遍了版納州的大小河流和一些礦山礦區,通過自己撿和向石友購買或交換等方式,收集了約幾百塊奇石,這些奇石成為了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我喜愛上觀賞石這門大自然的藝術后,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得到的進一步的改變和提升,主要表現在一是更熱愛自然和敬畏自然,能更深的體會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自己世界變得更開闊了。二是懂得了人生的價值不僅僅的吃、喝、玩、樂和創造多少財富,而是精神上的富有和心靈上有了依托,一些不良愛好從此淡出自己的世界。三是為提高賞石水平,開始主動了解和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開闊了視野,提高了自己的文化修養,同時更懂得了與他人交流和分享??傊?,玩石頭讓人性得到凈化,修養得到提高,精神得愉悅,身體得到鍛煉,心理得到寄托,知識得到豐富,審美得到增強,個性得到彰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兵馬俑</font></h3> <h3>特別突出</h3> <h3>無名</h3> <h3>月之韻</h3> <h3>道法自然</h3> <h3>石窩窩</h3> <h3>梅花</h3> <h3>陰陽石</h3> <h3>佛首</h3> <h3>掌中寶</h3> <h3>石如意</h3> <h3>鼻煙壺</h3> <h3>輪</h3> <h3>祈禱</h3> <h3>黃臘石</h3> <h3>佛</h3> <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 作為西雙版納州觀賞石協會的秘書長,我將以弘揚和傳承中國傳統觀賞石文化為已任,以服務協會和會員為宗旨,以發展壯大本地觀賞石愛好者隊伍為重點,以宣傳本地的觀賞石資源,培育本地觀賞石產業為目標,通過組織會員開展專題石展,野外采石、斗石、對外交流合作等手段,不斷推進我州石文化的發展。同時以發掘、整理少數民族石崇拜文化和開展州內“神石資源”分布本地調查為研究課題,為進一步豐富版納民族文化的內涵,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聚寶盆</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源市| 利辛县| 秀山| 屯门区| 霍山县| 安乡县| 松江区| 万安县| 武鸣县| 遵义县| 鸡东县| 金华市| 辉县市| 云阳县| 呈贡县| 宁南县| 楚雄市| 德昌县| 大冶市| 汝南县| 马龙县| 郧西县| 浦北县| 牡丹江市| 桂林市| 陆川县| 抚顺市| 高平市| 腾冲县| 双柏县| 沂源县| 包头市| 麻栗坡县| 珲春市| 平泉县| 尼玛县| 宁德市| 延边| 宁乡县| 兴安盟| 夹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