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措”在藏語里就是“湖”的意思。西藏有三大圣湖,它們分別是:納木措、羊卓雍措和瑪旁雍措。這些圣湖,承載著藏族人對宗教和對大自然的無限遐想和期冀。同時這些美麗的湖泊,也吸引著無數游客對西藏這片凈土的向往。</h3><h3>本次自駕游中,我們走近納木措、羊卓雍措、巴松措、木抵措、卓瑪拉措……</h3> <h3>納木措風景區大門:驗票的地方</h3> <h3>60歲以上的我們半票@60元??</h3> <h3>納木措的迎賓石,路邊的轉經筒,右前方是扎西半島。</h3> <h3>迎賓石:也稱“夫妻石”,是納木措湖的門神。相傳納木措是一位女神,她掌管著藏北草原的財富,所以當商販外出做生意時,必先來到此地祈求門神,在得到門神的同意下方可朝拜納木措,以保生意興隆??</h3> <h3>納木措,藏語意為“天湖”,湖面海拔4718米,東西長70公里,南北寬30公里,面積1920平方公里,是西藏地區最大的湖泊,中國第三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h3> <h3>自駕到納木措已經是下午4點多(中途堵車近2個小時)。陰天,找地方住下后就往扎西半島的山上爬,手機上顯示的海拔高度是4546米,和旅游地圖標注的4718米的湖面海拔有不少差距!大概是手機里的海拔不準吧??</h3> <h3>納木措是朝圣者心中的圣地,到處是隨風飛舞的經幡??????</h3> <h3>在扎西半島的山上看見??的迎賓石</h3> <h3>依稀可見遠處的雪山……</h3> <h3>從山上看到優美的半弧湖岸線</h3> <h3>爬上來不容易,拍張全景??</h3> <h3>換個角度拍??</h3> <h3>照片中的藍色小方塊是我們住的地方,在我身后的第一個藍色方框中,左邊白色汽車就是我們的坐駕“大寶”????</h3> <h3>夜幕降臨,湖(天)邊出現晚霞,祈禱明天是個好天氣??????</h3> <h3>在這次旅行中,我們是真正體會到了高原藏區天氣的無常。經常是多云、陰天、下雨、轉晴、太陽交織??,大概這也是高原的魅力之一吧??</h3> <h3>第二天清早??,出發到湖邊時,碰見準備去出工(讓游人騎上拍照)的牦牛????</h3> <h3>上午九點??天氣是這樣??</h3> <h3>????</h3> <h3>10點半左右??</h3> <h3>11點……</h3> <h3>12點半啦????</h3> <h3>偷拍成功?</h3> <h3>遠處,念青唐古拉山脈……</h3> <h3>歷史文獻上記載,此湖像藍天降到地面,而湖濱牧民說因湖面海拔很高如同位于空中,當地藏族人民叫它“騰格里海”,藏語中,意思是“天湖”。每當藏歷羊年,成百上千的信徒前來朝圣。</h3><div>這個西藏人心目中的圣湖,遠離現代文明的污染,保持著自然原始生態,是朝圣者心目中的圣地。</div> <h3>下午一點半,準備回拉薩??</h3> <h3>再見,美麗的納木措??</h3> <h3>羊卓雍措,簡稱羊湖,距拉薩不到100公里,位于西藏山南地區浪卡子縣,面積678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絕藏南。</h3> <h3>西出拉薩,沿拉亞公路南行,翻過5030米的崗巴拉山口。</h3> <h3>到達羊卓雍措的時候烏云密布,要下大雨了。我們抓緊時間拍了幾張照片。</h3> <h3>不到半個小時果然下大雨了,我們不甘心的回到車里躲雨,泡面吃午飯??</h3> <h3>人品不錯,雨過天晴了??</h3> <h3>羊卓雍措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出層次豐富的藍色,美得……此時我的語言蒼白????</h3> <h3>天氣晴朗,水面靜謐,純凈的湖水在陽光下呈現深淺不同的藍色:淺藍、深藍、孔雀藍,還有一些是綠色的。</h3> <h3>有人說,看著羊卓雍措美到想哭,并不夸張??????<br></h3> <h3>羊卓雍措湖岸線總長250公里,沿著湖邊的公路走了好遠,美麗的羊湖還在身邊……</h3> <h3>途中又停下車,再次近距離接近羊湖??????</h3> <h3>我家“大寶”露個臉??</h3> <h3>巴松措,又名措高湖,是紅教(藏傳佛教寧瑪派)的一處著名神湖和圣地。,也是西藏東部最大的淡水堰塞湖之一。</h3> <h3>巴松措位于距林芝地區工布江達縣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峽深谷里,這里三面環山,氣候溫和,湖面平均海拔3538米,長約15公里,平均寬度2.5公里,湖水最深處為166米。</h3><h3>雖然巴松錯深藏在遠離城鎮的山溝里,但它卻以其林木繁茂和群山聳立中的那一池碧水而廣為外界所知,成為林芝地區最早為人所知的風景區之一。</h3> <h3>巴松措湖心島</h3> <h3>小島上有唐代的建筑“措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紅教寧瑪派寺廟,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措宗寺為土木結構,上下兩層,殿內主供蓮花生、千手觀音和金童玉女。<br></h3> <h3>島上的奇樹:松桃合株的“連理樹”????</h3> <h3>湖水清澈,水中游魚如織。</h3> <h3>牛奶海位于亞丁景區央邁勇的山坳里,藏名洛絨措。是古冰川湖,成扇貝型,中間是碧藍的雪水,周邊有一圈乳白色環繞著,這圈乳白色大概就是牛奶海名稱的由來。</h3> <h3>近看牛奶海</h3> <h3>牛奶海全景照</h3> <h3>在五色海山脊上遠看牛奶海。湖水顏色翠蘭,形狀如水滴,猶如鑲嵌在雪山山谷中的寶石。</h3> <h3>五色海,藏名木底措,位于牛奶海上方,仙乃日與央邁勇之間。因在陽光照射下,產生五種不同的顏色而得名。</h3> <h3>五色海海拔4500米,在牛奶海右側的一個陡坡之后,湖面呈圓形,湖水清澈,在陽光的照射下,折射出五彩光芒,很是壯觀。五色海是當地人心中的神湖,據稱能“反演歷史,預測未來”。佛教典籍中盛贊該湖,稱其與西藏的羊卓雍錯齊名。</h3> <h3>五色海的湖底有許多不規則的網狀花紋,每年七八月間,湖底各種植物茂盛,在陽光的照耀下會呈現各式各樣的多彩花紋</h3> <h3>緊挨著五色海旁邊的小水潭,同樣漂亮。</h3> <h3>卓瑪拉措(珍珠海):位于亞丁景區沖古寺旁邊,嚴格意義上說這個措只能算是一個大一點的水潭。碧綠的水色在清晨天空的映射下發著幽幽的光芒,仿佛就是一塊跌落在人間的深色翡翠。</h3> <h3>湖水正好倒影著仙乃日的雄姿,雖不全,但也足以讓湖水沾上點神山的靈氣,生機勃勃起來。</h3> <h3>在卓瑪拉措的邊上還有一個不知名的小水潭,四周都是濃密的松樹,潭水呈深綠色</h3> <h3>在亞丁景區去往牛奶海的路上看到了這個美麗的湖,但是不知其名??<br></h3> <h3>這個美麗的水域似乎不叫措,它是318國道上大名鼎鼎的然烏湖。(好像藏民稱為然烏措??)</h3> <h3>然烏湖,位于昌都地區八宿縣境內西南角,是由于山體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在地質運動活躍的藏東南一帶有很多這樣形成的堰塞湖,然烏湖因為緊靠318國道而為許多走川藏線旅行的旅行者所熟知。</h3> <h3>這次旅行,我們先后三次近距離圍觀然烏湖:雨天、傍晚還有清晨……</h3> <h3>然烏湖的四周有許多雪山,冰雪融化構成了然烏湖主要的補給水源,它是著名的帕隆藏布江的主要源頭(我們在冰雪消融的季節來到這里,自然拍不到四周的雪山????)</h3> <h3>從拉薩到日喀則的路上,途徑一個景點叫滿拉水庫,高處看下去,就像是縮水版的羊湖。</h3> <h3>雖然是“措”篇,可是這個水庫也是漂亮,放在最后吧??</h3> <h3>滿拉水庫又名斯米拉湖,因旁邊的斯米拉山而得名,藏語中斯米拉是“天上的寶石”的意思。</h3> <h3>滿拉水庫位于日喀則地區江孜縣龍馬鄉境內年楚河上游,以灌溉、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旅游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建設項目。</h3> <h3>西藏的“措”,用什么樣的文字形容它們的美都不為過,讓人欲罷不能……</h3><h3><br></h3><h3>謝謝欣賞??????</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熟市|
大洼县|
广东省|
沿河|
朔州市|
安新县|
舟山市|
大连市|
佛坪县|
米林县|
连平县|
柳河县|
元氏县|
六枝特区|
琼结县|
邵东县|
清新县|
嫩江县|
中西区|
瑞安市|
巴马|
龙州县|
朝阳县|
蒙山县|
滦南县|
登封市|
达日县|
兴城市|
广东省|
察隅县|
滦南县|
胶州市|
清涧县|
台中县|
肇州县|
长垣县|
丽江市|
于田县|
石家庄市|
商河县|
宜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