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久居北方,喜歡聽歌曲《青花瓷》,特別迷戀其中的歌詞:“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而我路過江南小鎮惹了你,在潑墨山水畫里,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它不僅傳遞給我的是中國傳統工藝青花瓷的精致和厚美,而且感染我心的是天青色里等待的煙雨江南。這種意境只有在腦際縈繞,很久以來只能用望梅止渴來慰藉心里的不悅。</h3> <h3></h3> <h3></h3> <h3> 可以想像得到,水鄉畫師正在揮筆弄墨,聚精會神的描繪小橋流水、黛瓦白墻,用盡濃、淡、極、焦、清的手法,酣暢淋漓、姿意的潑墨弄畫。怎奈思緒中斷,在他擱筆抬頭的一瞬間,恍如隔世的驚鴻一瞥,醞釀了他半世的癡狂、寂寞和洪荒。行人從窗前掠過,綻放的笑容若隱若現、清清淺淺,于是在他的心底又有了新的構圖。靜,成就一幅濃淡清極的潑墨水畫;動,制作數幀變幻莫測的水墨動畫。把景、情交融于作品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年華誰與度,目橋花謝,鎖窗朱戶,只有春知處。這是何等的盛景,又是何等的煽情,不能不讓我癡迷。</h3> <h3></h3> <h3></h3> <h3> 也許有人會說:旅行就要去名山大川,大海湖泊,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浪漫。誠然,名山海浪、江河湖泊值得去看,那是大自然給人類的壯美畫卷。但是文物古跡、風情鄉村是人類自身智慧積淀的厚重之美,是子孫文化傳承的香火源頭,心存文化之旅的驕傲,就會收獲于內心的自豪和感動。如故宮博物院,兵馬俑博物院,長城,大雁塔,敦煌莫高窟等國家級的寶藏,訴說著一個國家、民族的歷史淵源,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民族精神價值內涵的深度體現,值得每一個人為之癡狂、追逐、探索。而江南小鄉村,對于我這個曾出生在農村的人,更加感覺到一種相擁的親近,一種樸素、純樸、可敬、自然敦厚的此曾相識,它無論在平原、在山谷,在草原、在水鄉,有雞鳴犬吠之聲,有生養自己的雙親,有陪伴成長的兄妹。</h3> <h3></h3> <h3></h3> <h3> 這如蜜如香如醉如癡、如磁如光如親如敬的絲絲誘惑,真會讓我有了家鄉的味道。這種“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的牽掛;那種“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的鄉愁情結,時時掀起心潮。在外打拼的游子,對家鄉無時不在念想和牽掛,而常常感慨于一草一木,情孝于父老雙親,忠仁于左鄰右舍……這種親切的融入,是兒時抹不去的記憶,是自己成長的家園,從鄉村出發,一生都在思念著的遠方。</h3> <h3></h3> <h3></h3> <h3> 宋代理學家朱熹說:“呈坎雙賢里,江南第一村”。我從黃山歸來,選擇了位于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北部的呈坎八卦村,去親身感受一次徽州鄉村的魅力。初聽村名,倒有一種神秘,高深莫測的感覺。從歙縣坐車行三十五公里到達呈坎,它八面環山,靜謐、深沉、厚重,在藍天白云下愈顯得莊嚴素雅。這里沒有鱗次櫛比的商店,沒有商家的吆喝聲和穿流不息的人流,映入眼簾的是一種原生態的美妙,寂靜的美麗如同畫布鋪展,待人賞析釋美。</h3> <h3></h3> <h3></h3> <h3> 這是一個絕好的時機,我完全可以放飛心緒仔細的看,細心地聽,耐心地尋問這里的悠久歷史、美妙而神奇的故事,可以像戀人一樣竊竊私語,彼此吐露內心的真情。此刻我像一位虔誠的教徒,去聆聽它的滄桑歲月;像一位求知的小學生,對恩師的尊重和敬仰。氣候涼爽,天上白云翻騰,我輕閑的雙腳踏著青石,身背雙肩包,打開我求知的心門,穿梭于小巷深處,用情去了解它的特點非凡!</h3> <h3></h3> <h3></h3> <h3> 呈坎是一個神秘的地方,是一個以山為本,以水為魂的山水園林鄉村。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天人合一的理念在呈坎表現得淋漓盡致,讓我嘆為觀止了。整個村莊700戶人,有2800人口,以《易經》的八卦對村落進行巧妙的布局,呈即陽,坎即陰,呈坎即陰陽合一,有人與自然合一的理念。走在小巷,遇到了一位鮐背蒼耈的老人,我們坐在門前的石墩上,耐心的聽老人娓娓道來:她說從高空看,呈坎村四周有八座小山,山與山似連非連,八座山鋒形成了八卦的八個方位,山與山之間由梯田相連,形成八卦的坎卦。整個村子座落于八座山中間,加上有條S形的河流,正好是八卦陰陽魚的分界線。古人巧借山水形勢,按風水理念選擇居住此地的。而今天講求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要敬畏自然、順應自然,才能達到天人合一的目的。</h3> <h3></h3> <h3></h3> <h3> 相傳,羅氏兄弟通曉風水理論,把龍溪改名為呈坎。不僅如此,在居家個人庭院的布局上,對家庭成員的臥室,庭堂、走廊、廚房等都以八卦設置,心里投個吉祥如意。這些都需要游客來細心的品味。這負陰抱陽,陰陽交泰,四水來潮,五色水等二圳三街九十九巷等,從選址,到營造,把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表現得恰到好處。這的確令我難懂,在沉默、無言之中,令我敬仰。正如余秋雨說:“它因深厚而沉默,也許,深厚正是沉默的原因”。</h3> <h3></h3> <h3></h3> <h3> 呈坎是徽鄉一個古老的村落,溫柔的面對著我,深情訴說它走過的歷史長河。灰色的墻體,瓦上的綠苔,屋頂的橫梁,精巧的窗欞都在寂靜中展示著久遠。望著它莊嚴、純樸、厚重的容顏,也許會穿越歷史,走到唐宋明清的古老歲月;也許會向往未來,古老與現代的碰撞相融,古典對現代的啟發傳承。祠堂內的桂花樹,被譽為江南第一桂,已經有千年的樹齡了,讓我只能沉默不語,此刻會感知人生的短暫,生命終老的無奈,但桂樹花香是那么悠香而恒遠,如人的精神世界的永恒一樣,也會感天動地。呈坎已有一千八百年的歷史,具說曾是孫權、諸葛瑾、呂蒙等居住的地方。</h3> <h3></h3> <h3></h3> <h3> 自唐末江西南昌府秋隱、文昌羅氏兩兄弟舉家遷移到這里,改龍溪為呈坎。如今古村保留有明清建筑一百多處,其中有羅東舒祠、長春社、羅潤坤宅等國家的文物保護單位三處,保留著董其昌、林則徐等歷代名人題寫的牌匾三十多塊,特別是“彝倫悠敘”的牌匾,是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所題,被譽為“匾中之王”。還有宋元建筑、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建筑。有元代建筑羅會泰宅,呈正方形,高大精美,宛如古堡一般,外部高墻矗立,內部精雕細刻,木制樓房讓我眼前一亮,如此精細的做工,如同在木制品上的繡品耐人尋問。明清建筑數量也很多,祠堂民居更樓、石橋類型多樣,僅高樓民居現仍然保存七幢,有羅會炯宅石牌樓罩,羅會炳宅木牌樓門罩,須彌座高大客廳和木制旋轉樓梯,環秀橋水枸亭等。這些建筑,從外觀上,馬頭墻已經失去原有的白色,顯灰色或青灰色,但莊嚴無比,特別是慢步在小巷內,更顯高大典雅。建筑內,徽式的精致絕倫,三雕工藝的精湛,件件都會刷新我的眼球,不僅能看到主人的高貴,更重要的讓我感受到徽州文化的精巧韻味。此刻不由讓我思緒千萬,真可謂文明的源頭在鄉村,藝術的真正魅力在平凡的生活之中。</h3> <h3></h3> <h3> 呈坎是一個高度重視教育的鄉村。他們祖祖輩輩把尊師重教作為第一傳統,把教育子孫后代作為治村、治家、修身、興業的根本。這里的故事太多、也實在精彩 。我想僅僅依靠自己的親身感受是很難弄明白真搞清楚呈坎的歷史,再者只有一天的時間,太短暫了。我便在村里請了一位導游,方便了我對呈坎的進一步了解。導游近六十歲,普通話不怎么流利、但很熱情,當她提到呈坎村家家戶戶重視教育 ,突然顯得興奮異常,津津樂道的講起治家興業的教育理念。</h3> <h3></h3> <h3></h3> <h3> 她說歷史上,呈坎人在祭祀灶火神時,每家每戶都要用紅紙寫上“天地君親師”的話語,恭恭敬敬的貼在家里,許下心愿、昭示晚輩。如今還留傳著“三代不讀書、好比是個豬”的俗語。呈坎人宗族觀念非常強烈,各族姓居住在一個村,都制定了各自的規章習俗。但是族姓的共同點都是希望讀書做官,出人頭地,榮光耀祖。這是儒家“學而優則仕”的傳承,也是古人興家的根本途徑。在興學方面還采用對村上的名人掛匾的方法,而影響后代的茁壯成長。導游告訴我,在歷史上呈坎村科甲不斷、英才輩出、人文薈萃。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高官、隱士、高僧、巨賈、詩人、畫家、史學家、制墨家、自然科學家。導游激動的說,歷史上有宋代吏部尚書羅汝楫,安徽省第一部地方志《新安志》作者羅愿,元代國子監祭酒羅綺,明代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羅應鶴,制墨家羅龍文,地理學家羅洪先,清代朝議大夫羅宏化,直奉大夫翰林羅廷梅,揚州八怪后起之秀羅聘,近代孫中山的秘書羅會坦,文物鑒賞家羅長明,當代物理學家羅遼復等。</h3> <h3> 這么多的名人顯貴 ,而出于一個小山村 ,實在令人震動 。 導游繼續講到 :呈坎自宋以來,徽商興起,賈而好學,賈德結合,儒政相通,文化教育事業興旺發達 。最后我才真正了解了為什么蘇東坡會在《羅氏族譜》題辭中贊譽“文德武功名留簡竹 ,理學真儒后先繼續 ”。宋朝理學家朱熹在《羅氏族譜》序中盛贊“以進士發科嗣世家業赫,為歙文獻稱首”。這就是重視教育、尊師重教的結果 ,它是一個小鄉村人材輩出、綽而不群、名揚千里的真正緣由。</h3> <h3></h3> <h3></h3> <h3> 呈坎是一個非常祟尚“和貴”思想的鄉村 。踏著青石路基,走在小巷都能感受到和為貴的故事、遺址、佳話。我說的不是呈坎人與自然的和,而是呈坎村,人與人之間的和,這種和貴思想在呈坎最典型,最能讓我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發的。首先是那些名流顯貴,達官貴人,在外事業取得成功后,錦衣還鄉,引水思源報答鄉鄰鄉親。其次是出資辦學,有教無類,無論是強是弱,是貧是賤,是富是貴的家庭孩子都能上學,非常重視子孫的發展。再就是出資建橋 。呈坎的環秀橋、隆興橋為我國最大單孔橋 ,還有其它的古橋,都是當時村里的名流所建 ,保留至今完好無損。</h3> <h3></h3> <h3></h3> <h3> 最后就是出資建祠。 江南名祠羅東舒祠,建于明嘉靖年間, 是江南唯一設有女祠的宗祠。還有戲樓、古牌仿、古祭祀的地方等,都是當時的名人所建。特別讓我嘆服的是那些達官顯貴 ,在家鄉蓋房子時 ,比四鄰只多加一 層,避免太顯眼、遭人嫉。對沿小巷的墻角 ,讓出一些地方給大家,把自家的墻角去掉,以方便村里人行走。這小小的一個墻角,可以看出呈坎人隱忍內斂的高潔品性,這種美德不能不讓我為之敬佩、為之折服!</h3> <h3></h3> <h3></h3> <h3> 聽村里人講 ,如今每到逢年過節, 在呈坎八卦村,古風古趣的演出別具一格,熱鬧 的 很啊! “抬閣” 和 “舞香龍”, “舞火龍”和“跳鐘馗”,“哭嫁”、“拋繡球”、“背新娘”等徽州民俗妙趣橫生。而今天,我沒有這機會和運氣 , 只能望此興嘆了!</h3> <h3></h3> <h3></h3> <h3> 在這秋爽的日子里,漫步于呈坎小巷,讓我收獲的不僅僅是徽州建筑的精美和絕妙的喻意,重要的是呈坎給我了震撼感動的文化、精神、思想。太陽從東方快速的落到了西方的山頂,我心里感覺時間的短暫,仍想把所有的巷路走完,把剩下的故事聽完,把美妙的風光覽盡,好把動聽的故事做為禮物送給親人、送給朋友!</h3><h3><br></h3><h3> (手機拍照)</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市|
白玉县|
定州市|
永州市|
三穗县|
庆安县|
富顺县|
益阳市|
工布江达县|
遂平县|
林芝县|
清苑县|
大同市|
开化县|
新郑市|
石棉县|
柯坪县|
石景山区|
长岭县|
招远市|
法库县|
进贤县|
鹤峰县|
湖南省|
肥西县|
乾安县|
鄂温|
台中县|
兴海县|
镇宁|
育儿|
庆阳市|
津南区|
武胜县|
贵州省|
迁安市|
都江堰市|
双牌县|
缙云县|
SHOW|
松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