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朝鮮停戰協定,1953年7月27日在朝鮮板門店簽訂。同日生效。協定包括序言和正文5條63款,并附有《中立國遣返委員會的職權范圍》和《關于停戰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1.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前中),視察開城來鳳莊談判會場。</h1> <h1>彭德懷司令員與李克農。在兩年的談判當中,李克農與喬冠華作為中方的代表</h1> <h1>建設中的簽字大廳。</h1> <h1>根據協議,簽字大廳由我方修建。剛修建時,有的美國記者看到規模挺大,便不懷好意地說:“共軍沒有和平誠意,攤子鋪的這樣大,要修到何年何月呀?”哪知,我們只用一個星期就修建完畢。</h1> <h1>1953年7月27日上午9時,朝中方面首席代表南日、“聯合國軍”首席代表哈里遜舉行簽字儀式。從此,朝鮮戰爭停止了,實現了和平。</h1> <h1>1953年7月28日上午9時半,彭德懷司令員在協定文本上簽字。(左三為李克農、左四為喬冠華、左五為丁國鈺、左六為柴成文。</h1> <h1>1953年7月28日上午9時半,彭德懷司令員在協定文本上簽字。(左三為李克農、左四為喬冠華、左五為丁國鈺、左六為柴成文。</h1> <h1>停戰協定文本</h1> <h1>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訂,到晚上22時,槍炮聲嘎然而止,稍后,前沿雙方官兵都從戰壕中探出頭來,然后一起歡呼。</h1> <h1>停戰之后雙方士兵走出掩體</h1> <h3>第二天早晨,陣地上的美軍士兵走出塹壕,第一次安全享受清晨的陽光,而志愿軍士兵也走出來清理和破壞坑道工事,為撤離作準備,于是,中美士兵走到了一起,成為歷史上罕見的一幕。</h3><div>?</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開城朝鮮各界群眾集會,熱烈慶祝這個來之不易的巨大勝利。</h1> <h3>朝鮮牡丹峰樂團演唱《志愿軍之歌》</h3> <h1>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后, 中國人民志愿軍已開始逐步分批回國。</h1> <h3>依依惜別</h3> <h1>中國人民志愿軍凱旋而歸</h1> <h1>毛澤東主席的長子毛岸英墓碑</h1> <h1>毛岸英烈士永遠留在了朝鮮這片土地上。</h1><h1>重建后的毛岸英烈士墓。</h1> <h3>毛岸英與劉思齊結婚不久便隨志愿軍赴朝參戰。</h3> <h1>這是2006年劉思齊第二回去朝鮮看望毛岸英,這時的她已是70多歲的老人。</h1><h1>第一回去朝鮮為毛岸英掃墓是1959年與她妹妹邵華一同前往。</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林格尔县|
民县|
郁南县|
子洲县|
旅游|
阜南县|
鲁山县|
建昌县|
永康市|
灵寿县|
邻水|
峨边|
军事|
垫江县|
武宁县|
科技|
昔阳县|
双桥区|
阿城市|
伊金霍洛旗|
永顺县|
灵石县|
克什克腾旗|
甘洛县|
海城市|
安化县|
精河县|
林口县|
天等县|
沙湾县|
中宁县|
商都县|
安福县|
富民县|
清徐县|
沭阳县|
湘阴县|
和田市|
万源市|
涟源市|
大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