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蒼茫厚重 大美之境</h3><h3> (薛永年)</h3><h3><br /></h3><h3> 古往今來,鑒者,鏡子,明辯優劣,以心智和慧眼研究、領悟,方得藝術之賞賜,水清而雨至,起到鑒和藏的意義。</h3><h3> 這里的畫家林亞兵,走著一條前人與別人所沒有的創作的道路,是一位有追求的青年畫家。他的作品,看似主流形態的無序"符號"中,卻真正踐履著東方藝術之精神,蒼茫中滲透出畫的厚重感,墨團中不失東方藝術之空靈,很好地詮釋了大中國畫有界無疆的大美之境。<br /></h3> <h3> 我非常欣賞這樣的畫家。我覺得我們就是要把宣傳、發展的焦距,對準這樣踏踏實實、一絲不茍、有思想、有學識、有學術追求的藝術家。他是有思想的畫家,在藝術上、在繪畫所表達的思想傾向上有自己的想法。</h3><h3> 覺得看林亞兵的畫感受到蒼茫感,這種蒼茫感中還包含一種荒涼感,和蒼生的主題、孤獨的主題形成一種非常緊張的關系。林亞兵表達的與其說是對生命的一種關愛,不如說他的畫體現了他對生命的一種放射力,這種放射力還表現在林亞兵畫中的一種彌散性和陶冶性,通過他的畫向世俗陶冶,畫的那么蒼茫、那么有力量感,有一種生命的沖擊力。</h3> <h3> 覺得他在中西藝術和不同畫種之間都有一種穿越,正在創造一種新的林亞兵風格,感謝這個藝術家的精神創造。</h3><h3> 它還有前進,還有發展。空間大了,時間相應也就長了。新的東西和舊的東西比較起來是一種新生的、革新的,用現代的話來說,是一種創新的東西,我覺得這就是有前途的藝術。</h3> <h3> 林亞兵為藝術甘于奉獻,以純粹的學術思想,強烈的個性風格及獨特的藝術語言,嚴謹的治學和創作態度,在藝術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為收藏者所期待,為時代所認同,給中國畫壇和歷史會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h3><h3>(薛永年 中央美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理論委員會主任,著名美術史論家)</h3> <h3> 人心蘇醒后"末路說不攻自破"</h3><h3> (程大利)</h3><h3> 通過近段時間欣賞林亞兵先生美術作品,我對中國傳統水墨畫這種藝術形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其進行了簡單的學習,也產生了一些思考,作文進行一番陳述和探討。水墨畫又被稱為國畫,被視為中國傳統繪畫的代表,基本的水墨畫是指的僅有水與墨,畫面為假單的黑白色,但進階的水墨畫,也有工筆花鳥畫,色彩繽紛。墨為中國畫特有的材料,水墨畫中用水與墨的不同比例配出濃墨,淡墨,干墨,濕墨,焦墨等,可以用來花車不同濃淡的層中國化的發展如能以民族精神為主導,個畫種、流派之間相互交流、互補,在總結、繼承中國傳統水墨畫藝術傳統的同時,大膽吸收西方繪畫的特點,勇于開拓創新,必然生機無限,中國畫已"窮途末路"的說法必將不攻自破。面對全球化浪潮,中華文化在與異域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會產生矛盾,會出現火花。但其優秀成分最終會融入本土文化的洪流中,成為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國水墨畫的發展也不例外,作為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它將在新的時代精神相結合中獲得新生。</h3> <h3>林亞兵他受數十年堅持深入生活,堅持寫生。他堅持用筆,堅持作品的精神追求。當畫壇還在爭論如何"入"如何"出"時,他已經用焦墨山水形成獨特創新面貌,在境界的現代感等方面勇往直前。他的焦墨山水,凸顯了中國畫筆墨之精髓和中國傳統文化之精神,回避了傳統文人畫嚴重脫離生活的弊端,為中國焦墨山水畫的創新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在當下浮躁的美術界和紅火的市場環境下,書畫家包裝炒作盛極一時,他卻不謀官、不刻意追逐名利,自甘寂寞,用一種單純的生活方式,盡量保持著藝術家的純粹性。</h3> <h3> 在大國崛起、中國畫爭取世界應有位置的征程中,我們需要這種單純的為藝術獻身終生的精神。功名利祿只是一時,好的作品才是永久傳世。這一切的發生、發展似乎順理成章,悄無聲息,表現得很低調,但在美術圈內卻引起了很大反響。它不啻于一顆威力強大的震撼彈,在人們毫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突然投下驚愕之余的人們,在他的一幅幅水墨酣暢、用筆瀟灑奔放、情景交融、詩意盎然、風格獨具的山水畫前很快回過神來,沉浸其中,不由自主地為林亞兵先生新作的藝術感染力所打動而嘆服。他沉潛了近十幾年,用富有詩性的眼光和胸懷反思社會、體味人生、觀照自然,營造出了一個寧靜、美好、光明的藝術新天地。這里充盈著一股人道的激情,溫暖著一縷人性的光輝,蘊含著一層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還有一種兼收并蓄、入古求新的氣度和氣魄。讀畫識人,我們清楚地聽到一顆富有主體精神的藝術心靈在有力搏動,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對人生完美、社會和諧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h3> <h3> 在艱難的再創業中,林亞兵經歷了多少精神磨難是別人無法想象的,單講由熱鬧走入清靜所帶來的長期寂寞,就是他人難以忍受的。他卻頑強地"撐"過來了,成功地完成山水畫的戰略轉移,實現了自己藝術上的再次飛躍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矯健的身影在空中做了一個漂亮的背翻,跨越了自我,刷新了紀錄。他用真誠樸實的勞動、卓越的藝術成就和驚人的創造力,回答了人們多年來對他的疑問和期待!</h3><h3> (程大利,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出版總社總編輯,人民美術出版社總編輯,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常務理事,中國畫藝委會委員,全國美展評委,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h3> <h3> 與世無爭,癡心畫道</h3><h3> (楊惠東)</h3><h3> 夫畫道之中,水墨最上。黑為眾色之母,墨乃丹青之基,或謂"運墨而五色具",墨之為用其神矣。水暈墨章,隨類而施,則有濃、淡、干、濕之分,有宿、埃、退 、焦之變,于是萬象出焉,氣韻生焉。六法之妙,必于運墨中求之。李成惜墨如金,王洽潑墨成畫,惜墨潑墨,要之在濃淡、精神、變化而已。賓虹老人有云:畫家墨法,不可求其備,七墨并用,方推高手。然則焦墨山水一體,一反墨分五色之古訓,枯筆渴墨,惟焦是務,自程穆倩、戴鷹阿肇其端,不絕如縷,至當代賴少其、張仃蔚為大觀,近年林君亞兵潛心于此,為學日近。</h3> <h3>亞兵徽州人也,其地江山人才,風流紛紜,黃山、白岳、新安、九華,皆天下勝跡,鐘靈毓秀,明末清初之新安諸家,近代黃賓虹,雄風久振,百代標程。亞兵習畫全出自修,始習西畫而后涉筆墨,有芥子園筑基,進而縱覽鄉賢名作,師其心而不蹈其跡,得其意而不循其法。黃山之靈奇、九華之清幽,朝夕相對,久列胸中,其每作一圖,或細密秀雅,或蒼渾樸茂,或率意勁秀,雖風格各異,然新安情韻,則一以貫之也。 </h3> <h3>焦墨山水之要惟在于用筆。亞兵之畫,勾勒蹲擦,沉穩持重,筆線如鐵,意正氣貫,干裂秋風之中仍見潤含春澤,剛健雄強而未流于劍拔弩張;虛實相生,張弛有度;亂頭粗服,不掩清幽。覽者觀之,心游神弛,情隨意動,雖復虛求幽巖,何以加焉! 嗟夫,西風日炙,新潮蜂起,標榜西學者睥睨群倫,泥于古法者自詡正宗,乃至互相攻訐,言不及義。或曰:筆墨當隨時代,古今勢同水火。豈知古今中西之辯者耶。亞兵不為時風所動,聲藏于丘園之內,跡隱于塵囂之表,與世無爭,癡心畫道,持之以年,大成可期也。</h3><h3>(楊惠東,美術學博士,天津美術出版社總編,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秘書,著名美術理論家、畫家)</h3> <h3> 蒼茫豪放 單純豐富</h3><h3> (李維世)</h3><h3> 1972年出生的林亞兵是位實力派山水畫家,他雖然沒有進過名牌美術院校,但研習繪畫已有二十多年的時間,他善于獨立思考,勤學苦練,形成鮮明的個人風格。已出版多本畫集,2011年還在青島美術館成功舉辦大型個展。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著名美術史論家薛永年教授,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總編楊惠東博士都給林亞兵的畫作很高的評價。</h3> <h3> 他的畫到底有什么特點呢?我們該如何欣賞林亞兵的畫呢?</h3><h3> 第一,他的畫以焦墨見長,即蒼茫豪放,又單純豐富。</h3><h3> 眾所周知,水墨山水可以用干濕濃淡表現山川樹木,青綠山水還可以用石青、石綠等色彩表現物象,而焦墨山水只能用不同深淺的"焦墨"去表現山川,這無疑是給焦墨山水增加了難度,林亞兵知難而進,專攻焦墨山水,他畫了許多以家鄉名山九華山為題材的焦墨山水畫,這些畫以墨代色,墨中有筆,墨中有色,蒼蒼茫茫,郁郁蔥蔥,氣勢恢弘,氣韻生動,既單純統一,又豐富多彩,既表現了"可行"、"可望"之景,也表現了"可游"、"可居"的境界,色簡但意足。</h3><h3> 神韻和意境是山水畫的最高境界,但神韻和意境的表現脫離不開用筆和用墨。林亞兵用筆非常大膽瀟灑,遠取其勢,近取其質,隨意而不失法度,穩健而又靈巧。給人感覺是剛健雄強,張弛有度,干裂秋風,潤含春雨,視若枯燥,實則華滋。</h3><h3> 筆墨技巧是畫家能力的直接反映,也是衡量作品高下的重要標準,有"作畫第一論筆墨"的說法,惲南田講:"有筆有墨謂之畫,有韻有趣謂之筆墨。"林亞兵畫中雖然有"無筆墨處",但那是中國畫中的"空靈",林亞兵善于"計白當黑",從筆墨處求法度,從無筆墨處求"神"、"理"。在用墨中藏有用筆之法,在用筆中藏有用墨之法,筆墨互為依托,形成十分和諧的效果。</h3> <h3> 第二,他的畫以雅見長,既質樸素雅,又意蘊深邃。</h3><h3> 畫山水畫的難,不在題材的冷、偏、奇、怪上,更不在對山川精密描繪上,而在美學品位和境界神韻上。齊白石講的非常正確:"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月無古今惟圓缺,藝無新舊分文野"。觀林亞兵之畫,非常脫俗高雅,畫面格外質樸素雅,神韻飛揚,意蘊深邃,非常符合"大美至簡"的說法。</h3><h3> 二十世紀中國畫大師,無不重視對意境的研究,潘天壽說:"中國畫的意境、氣韻、格調為最高境界。"李可染說:"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藝術的靈魂,是客觀的精粹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鑄,即借景抒情,經過藝術加工,達到情景交融的美的境界,詩的境界,這就叫意境"。觀林亞兵之畫,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實中有虛,虛中有實,霧散藏露,無不相宜,意足氣盛,畫中有詩。這"詩"不是一般的打油詩,而是會有文脈的文雅之詩。</h3> <h3> 第三,林亞兵最愛表現的題材是他家鄉的九華山。</h3><h3> 九華山的確很美,又有豐富的人文歷史,是畫家們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素材。林亞兵無比的熱愛他的家鄉的九華山,他筆下的九華山既來源于真實的九華山,又高于九華山,達到了"心物熔冶"之境界。</h3><h3> 林亞兵的山水畫,講究章法布局,又講究用筆用墨,恰如其分的表現了對家鄉名山的熱愛。清代蔣和在《畫家雜論》中寫道:"畫者,理也、意也"。可見這"理"和"意"的重要性。他的畫已"意"取勝,不求形似,但求神似,既瀟灑大膽、自由奔放,又樸拙含蓄,意到筆不到,恰如其分的留出空白處,成功表現了九華山的高大、雄偉、幽深的美,使觀眾對九華山產生了許多聯想和想象。</h3><h3> 范寬認為:"畫家與其師法別人,不如師法自然,與其師法自然,不如師法心靈"。可見畫家心靈的重要性。從林亞兵的焦墨山水中不難看出:他絕不是自然主義地去表現九華山的真山真水,而是認真觀察對象,熟記于心,以意取形,以意取景,表現心目中最理想、最優美的九華山。這是畫家有藝術思想的表現,也是成熟的表現。</h3> <h3> 判斷一個藝術家的價值,不是年齡、學歷,也不是地位和頭銜,而是藝術作品的質量,作品是藝術家的生命和標志。林亞兵正是以高質量的藝術作品在說話,并打動了無數愛好山水畫的人,向他學習藝術規律,學習用筆用墨的奧妙。</h3><h3> 在安徽有個"新安畫派",又叫"海陽四家",即以弘仁為領袖的安徽新安的一批畫家、思想比較一致,畫風比較接近,水平比較齊整,在中國美術史上有比較高的知名度,林亞兵繼承和發展了"新安畫派"。</h3><h3> 希望新的"新安畫派"的畫家們團結一致,互相學習,把"新安畫派"在全中國全世界的影響再擴大一步。"越有地方性,越有民族性,而越有民族性,則越有世界性。"</h3><h3>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人民群眾期盼偉大的作品。希望林亞兵先生認清時代和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堅持"二為"方向,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自然,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作品。為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貢獻才智和力量。</h3><h3> (李維世,河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河北省美術理論研究會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h3> <h3> 林亞兵作品評析</h3><h3> (朱萬章)</h3><h3><br /></h3><h3> 焦墨山水在山水畫系列中,專攻者并不多見。雖然據有關的學術考證,最早的焦墨山水可追溯到數千年前的彩陶和隋唐時期的壁畫,但真正以個人身份出現在中國繪畫史上、且有作品傳世的焦墨山水家,則是要到明末清初的程邃。隨后在清代的山水畫壇,雖然也有人偶亦為之,但卓有建樹者可謂鳳毛麟角。20世紀以降,張仃可謂集大成者,開啟了焦墨山水的新紀元。其他如山水畫大家如黃賓虹、賴少其等人亦兼擅焦墨山水,在近世山水畫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h3><h3> 由于不像其他山水畫一樣具有深厚的學術傳統,焦墨山水一直有被邊緣化的趨勢。盡管如此,在年輕一代的山水畫畫家中,仍然有人在此路途中孜孜不倦探索且取得成就。長期生活在一個輩出焦墨山水畫家省份安徽、從小對焦墨山水耳濡目染的青年才俊林亞兵便是一例。</h3> <h3> 平心而論,一開始,我對林亞兵的山水畫并不熟悉。收到他寄來的畫冊,翻閱了近幾年來的新作,并看到薛永年和楊惠東為其寫的畫評,便逐漸有了認識。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產生了諸如程邃、弘仁、査士標、蕭云從等山水畫大家的鐘靈毓秀之地的本土畫家,林亞兵多得江山之助,自幼受到造化與名家翰墨之滋養,正如他自己所說:"很多時候我看到的大山好像是一幅純焦墨畫,云煙飄渺,蒼茫厚重,尤其是傍晚或陰天,那景象我用水墨很難表達完美"。因而在其山水畫中,既得靈秀之氣,也不乏文化底蘊。尤為特別的是,他在焦墨山水畫方面所展現出的獨特的個人筆性與風格氣韻。</h3> <h3> 有意思的是,林亞兵先后受教于郭公達、呂云所、霍春陽等人幾乎沒有一個是以焦墨山水畫見長的。很顯然,林亞兵是從師輩那里傳承了畫學之法而非畫學之技,深得古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之堂奧。</h3><h3> 林亞兵的焦墨山水,以干筆皴擦,破墨渲染。焦墨山水最難之處在于所描繪的山水要繪出草木華滋的效果。在林亞兵的山水中,正是力圖表現出這種藝術效果。正如黃賓虹所說:"畫有焦墨法,最為古樸,須筆力健舉,含深秀為宜",而潘天壽也認為:"用渴筆,須注意渴而能潤,所謂干裂秋風,潤含春雨是也"。兩人所說的"深秀"與"潤含春雨"都是焦墨山水的重點,也是難點,是作為衡量焦墨山水的重要尺度。林亞兵的焦墨山水,正是遵循這種重點與難點,在一步步邁向其向往的"潤含春雨"的境界。</h3> <h3> 在林亞兵生活的山水實景中,出現過諸如程邃、黃賓虹、賴少其等一代山水畫大家。饒有趣味的是,在林亞兵焦墨山水中,我們能看到黃賓虹、賴少其等人的影子。或許是林亞兵私淑其藝所留下的痕跡,但我更愿意相信這是藝術的暗合。同樣的山川,同樣的心境,往往會產生同樣的繪畫趣味。在林亞兵的山水中,我看到他們所共有的蒼茫、渾厚與練達。而焦墨山水,除了渾穆與蒼渾為其意境的主旋律外,枯淡與干練也是別一種意趣。清人顧文彬在《過云樓書畫記》中這樣評論焦墨山水畫元勛程邃的意境:"禿筆破墨寫亂峰重疊,老屋數間,門前古樹野橋,荒寒可掬極枯淡之趣",這是焦墨山水的另一種境界。在林亞兵的焦墨山水中,不時亦可見到這種境象,如《山雪河水野蕭瑟》、《晴雪》等圖便屬此</h3> <h3> 重要的是,林亞兵的山水畫不僅僅局限于焦墨山水。他具有傳統山水畫的功底,甚至還兼擅花鳥。其山水畫既有傳統皴法、融合南北宗山水的影子,也兼具西洋畫中關于透視、結構、光影對比等元素的影響。正是這種一專多能的繪畫技藝,成為其焦墨山水的源頭活水,使其在焦墨山水的施展中游刃有余,應付自如。</h3><h3> 林亞兵剛過不惑之年。他的年齡,對于一個山水畫家來說,還相當年輕,還正是藝術積累與上升時期。我相信,隨著其生活閱歷的積淀與畫學眼界的拓展,其畫必將走向另一新的發展階段。所謂漸入佳境,以臻化境,當不在遙遠之時。</h3><h3> (朱萬章 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委員)</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胜|
太仓市|
长白|
广水市|
鸡东县|
神农架林区|
依安县|
金川县|
莒南县|
会同县|
镇远县|
清流县|
高清|
武平县|
陆良县|
酉阳|
理塘县|
泰和县|
孝昌县|
罗甸县|
理塘县|
武胜县|
沙田区|
千阳县|
宝丰县|
四子王旗|
左权县|
郯城县|
凤台县|
天峨县|
溆浦县|
托里县|
池州市|
湖北省|
外汇|
昌江|
枞阳县|
南宁市|
嘉黎县|
大港区|
平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