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div><br></div><h3> 二零零九年一月四日零時三十分,二十天前的這一刻,爸爸悄然離開了我們。</h3><div><br></div><h3> 這二十天過的是如此之快,每天我都能明顯感覺到爸爸正隨著流逝的時間漸行漸遠。做夢我都想伸出手去抓住時間,可時間卻從我的指縫間流走。我從心底里呼喊著,請求爸爸停下遠去的腳步,哪怕是我們父子之間的距離就凝固在這二十天的長度上,不要再拉長。但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到了時間的無情和自己的無奈。</h3><h3><br></h3><h3> 這些天來神情恍惚,總在想我怎么會失去爸爸,爸爸又怎么會離我而去呢?仿佛這一切都沒有理由發生,沒有可能發生。真的爸爸就這樣走了嗎?真的再也見不到爸爸了嗎?我第一次體會到了什么叫生離死別,第一次感受到生與死之間并不遙遠,其實生與死只是一張薄紙的兩面而已。生死一線間,殘酷而冰冷的現實就擺在眼前,可我卻總感到這不是真的。</h3><div><br></div><h3> 從今往后一月四,定是年年斷腸時。</h3><div><br></div><h3> 再有四天就是春節了,爸爸卻在這個時候離開了我們,這讓全家人心如刀絞、痛心疾首,今年這個節日我們全家該如何過呢?</h3><div><br></div><h3> 這些年爸爸對節日尤其是對春節的期盼總是勝過家里任何一個人,甚至比他的孫子們還要表現的更為熱心。其實我知道,爸爸一生忙于工作,很少顧及家庭,到了老年卻十分重視家庭和睦,在盡力營造家庭歡樂氣氛的同時,他也在盡情享受著家庭的溫暖和溫馨,一年里不論大小節日,爸爸都盼著晚輩們能回去。每當全家人團聚的時候,他都特別高興。偶爾有時節日不能團圓,他便表現的悶悶不樂若有所失。尤其是每年春節,爸爸都是早早的就開始計劃張羅,他的心情總是隨著春節的 臨近而日益高漲,喜悅和快樂寫在臉上,感染著全家每一個人。</h3><h3><br></h3><h3> 每年大年三十這一天,家里節日的氣氛達到高潮。從下午三、四點開始,爸爸總要把單元里的樓道從上到下打掃的干干凈凈,然后叫孫子們和他一起貼對聯,到傍晚時分開始和晚輩們坐在一起包餃子。吃完晚飯,他把早已準備好的水果小吃擺放好,招呼大家一起坐下來按時收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晚會。這些年來這似乎已成了一套標準化的程序,但年年如此,爸爸樂此不疲。</h3><h3><br></h3><h3>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幾天本來應該是爸爸最忙碌和最快樂的日子,可蒼天無情,爸爸卻在這個時刻走了。爸爸啊,我們千百次的呼喚您,您聽到了嗎?上天啊!為什么不讓爸爸和我們再過一次春節,哪怕是最后一次呢?</h3><h3><br></h3><h3> 爸爸一生坎坷,他出生在一個一貧如洗的窮苦家庭,爺爺從年輕時就患有重病,過早地喪失了勞動能力,爸爸是四個弟兄中的老大,家庭生活的重擔早早的就落在了他年幼的肩上。</h3><div><br></div><h3> 爸爸十二歲起就擔任了地下交通員,經常是一晚上徒步數十公里給八路軍送信。真的難以想象,現在十二歲的孩子說不定還在父母的懷里撒嬌呢!爸爸十四歲就擔任了村青救會主席,十五歲加入共產黨,十八歲擔任武委會主任,領導了村里的群眾抗日工作,由此走上了一條曲折漫長而充滿艱辛的人生道路。</h3><h3><br></h3><h3> 艱苦歲月的無情磨練,政治運動的起落浮沉,在近半個世紀的人生歲月中,爸爸嘗盡人間冷暖,看透世態紅塵,但這些絲毫沒有改變他從小養成的正直、樸素、堅韌、吃苦,勤儉這些屬于他最本質最高貴的品質。</h3><div><br></div><h3> 今年一月十日是爸爸八十大壽的日子,許多老同志早早就開始張羅著要給爸爸慶賀生日,可爸爸卻不贊成,他怕麻煩大家,可他心里卻被大家的這份深情厚誼溫暖著。直到最后住進醫院,還在念叨著這件事。他想著那些曾經一起工作過的老同志,思念之情溢于言表。爸爸一生嚴于律己,從來不愿意給別人添麻煩。他就是這樣的人,內心感情豐富,但在大事小情上卻始終堅守自己做人的準則。</h3><div><br></div><h3> 爸爸是個少言寡語的人,他從來沒有給我們講過如何做人之類的大道理,但在我們兒女看來爸爸就是一部人生的大書,他不僅深刻地教育和影響了我們,也影響了我們的下一代。</h3><h3><br></h3><h3> 在爸爸的一生中,曾經承受了無數次政治上的無情打擊,幾度浮沉;曾經承受了無數次病魔的突襲,險象環生。但即使是處在人生的低谷,被誤解、被冤枉、甚至被迫害、被誣陷,爸爸總是樂觀大度,泰然處之。就憑著這種頑強的精神,憑著這種積極向上的心態,爸爸一次次度過了人生路上的難關。</h3><h3><br></h3><h3> 面對百折不撓,無所畏懼的爸爸,我們總覺得不管什么病魔、什么困難都奈何不了他,百毒莫近其身。可誰曾料到,我們的疏忽大意竟鑄成大錯,爸爸畢竟是有三十多年心臟病史,且已八十高齡的老人呵!爸爸,如果我們對您的這次患病更重視一些,想的更細致周全一些,依您目前的身體狀況,您絕不會走的這么早啊!愧對您啊爸爸,做兒女的真是悔恨一生啊!</h3><div><br></div><h3> 給我印象深刻的是爸爸生前對生死的超然態度。爸爸在四十多歲時就患了嚴重的冠心病,這么多年凡是給爸爸看過病的醫生都認為爸爸病情嚴重,危險始終存在。但爸爸卻并不把自己的病太當回事。他總是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疾病,醫生認為象爸爸這樣患有嚴重病情的人,在這么多年里依然有如此的身體和生活狀態,簡直不可思議。</h3><div><br></div><h3> 爸爸一直反對給他準備壽衣,用他的話說就是夏天走就穿夏天的衣服,冬天走就穿冬天的衣服,反正是一把火燒了,準備什么都是浪費,都沒有意義。爸爸曾多次說過,他走后不要搞任何儀式,不要驚動和麻煩任何人。爸爸呵,您一生只知道為工作、為社會、為他人,惟獨沒有您自己,您真的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h3><div><br></div><h3> 在您離開我們的這些天里,大哥夢到了您,弟弟夢到了您,我也夢到了您。夢中我們和您再次重逢,您一如生前,沒有絲毫的改變,我們多想長睡不醒,美夢成真啊!我從不迷信,但此時此刻,我真希望人的靈魂永存,真希望在生死問題上有如今科學不曾發現的秘密。果真如此,或許還會有奇跡的發生。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h3><div><br></div><h3> 爸爸,和您大半生的坎坷經歷相比,我總覺得您真正過的比較輕松比較愉快的是近二十年的晚年生活,遠離了政治上的紛擾,您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第一次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h3><h3><br></h3><h3> 您晚年的生活緊張有序,有張有弛。您開始了鍛煉身體,注重保健;您和人們開心地閑聊;您開始操心兒孫們的事情;您開始了操持家務。您一如既往地關心時事,堅持每天閱讀報紙,收看電視新聞,看到汶川大地震,您悲痛萬分老淚縱橫,主動向災區捐款;北京奧運開幕式,您看的是那樣的開心、那樣的盡興。去年一部長達五十多集的電視連續劇《闖關東》讓您看的如癡如醉,贊不絕口......</h3><div><br></div><h3> 您每天生活的是那樣愜意,那樣的心滿意足。您的笑容多了,話語多了,對所有人您都充滿了慈愛。全家人都能感覺到,您越來越慈祥了,您是這個家的中心,您性格的變化讓我們這個家經常是歡聲笑語,其樂融融。</h3><div><br></div><h3> 您對過去誣陷過您的人,對反對過您并被時間和事實證明他們是錯了的人,您表現的是那樣的寬容大度和灑脫,我曾就此問題問過您,您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一句,都這么多年了,一切都過去了。聽到這句話,我能清楚的感覺到,在您的心里,過去所有的恩恩怨怨真的是一筆勾銷了。</h3><div><br></div><h3> 爸爸,您能放下的事情都放下了,您能原諒的人都原諒了,您走的坦坦蕩蕩,了無牽掛。</h3><h3><br></h3><h3> 爸爸,我總為您一生經歷了太多的磨難而難過和惋惜,為您在幾十年里遭遇了太多的委屈而不平和抱怨,為您從沒有好好享受生活而常常自責和懊悔。可是現在,我更多的是為在自己的人生中能有您這樣一位父親而深感幸福和驕傲。</h3><h3><br></h3><div> 在此,我想和您做一個生死約定:我們世世代代做父子,生生死死一家人。</div><div><br></div><h3> 爸爸,明天我們會去看您,按照習俗為您過“三七”。我寫下這些話捎給您,許多人告訴我,這樣您會收到的,我希望這是真的。爸爸,看到此信就請托夢給我,讓我們父子在這天地之間開通一條對話的渠道,超越時空,進行永遠的心靈溝通!</h3><div><br></div><h3> 爸爸,您沒有走,您在我的心里、在全家人的心里、在所有愛您的人的心里永存。</h3><h3><br></h3><h3><br></h3><h3>您永遠的兒子 曉平</h3><div><br></div><div>2009年1月23日午夜</div><div>?</div><h3><br></h3> <h3>六十年代末,爸爸在為農村干部作報告</h3> <h3>組織公社干部學習</h3> <p class="ql-block">爸爸(左一)在七十年代初的一次會議上</p> <p>爸爸在一次會議上講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汨罗市|
西华县|
定边县|
永昌县|
宣城市|
乐山市|
洱源县|
福鼎市|
侯马市|
屯昌县|
福州市|
广州市|
清河县|
平阳县|
离岛区|
八宿县|
托克托县|
大理市|
赣榆县|
马山县|
城市|
保靖县|
赞皇县|
信丰县|
三台县|
卢龙县|
页游|
维西|
福州市|
潍坊市|
锡林浩特市|
长治县|
云霄县|
和田县|
万全县|
隆林|
镶黄旗|
额尔古纳市|
耿马|
宁城县|
敦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