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北歐森林的蘑菇

流浪的貓

<h3>被森林和綠地包圍的北歐,每到秋天,如果雨水充足的話。林中總是長滿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蘑菇。提著籃子到森林里采蘑菇,是許多北歐人都喜歡的休閑活動。</h3> <h3>蘑菇種類地域差別挺大。今年南方省目前最多的是牛肝菌和榛蘑。</h3> <p class="ql-block">今年是美味牛肝菌旺季。在森林中時不時都能發現它胖胖的小身影,十分誘人!</p> <h3>美味牛肝菌又稱大腳菇、白牛肝菌。蘑菇形狀為扁半球形或稍平展,不粘,邊緣比較鈍。有黃褐色、土褐色或赤褐色。蘑菇肉為白色。受傷后不變色。蘑菇背面的菌管初期為白色,后呈黃色。</h3><h3><br></h3> <h3>牛肝菌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它的香味獨特、營養豐富,還有有防病治病、強身健體的功能,特別對糖尿病有很好的療效。</h3> <h3>美味牛肝菌很容易被霉菌侵犯。被霉菌侵犯的牛肝菌一定要棄之不理。在美味牛肝菌上還經常會出現黃色的斑點. 如果斑點很少的話,用刀削掉就可以。倘若斑點過多,最好把蘑菇留在樹林。</h3> <h3>用蒜蓉和牛肝菌一起清炒,加點鹽和胡椒。簡單又美味。</h3><h3>牛肝菌若是準備炒,適合切成片;若是燉肉或者煲湯,適合用刀在上面劃些十字口,這樣更容易入味。牛肝菌還可以搭配其他的食物一起燉、炒,也可以切碎做餡。</h3> <h3>牛肝菌食譜眾多,是不是讓你垂涎欲滴?</h3> <h3>吃不完的牛肝菌還可以水煮一下凍起來。</h3> <h3>又或者晾干儲存。</h3> <h3>牛肝菌種類繁多。其中除少數品種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種均可食用。</h3><h3>虎皮牛肝菌是我家小朋友的最愛。</h3><h3><br /></h3> <h3>黏蓋牛肝菌吃的時候需要把黏蓋剝除。</h3> <h3>黃皮牛肝菌。曬干后要更美味一些。</h3> <h3>  厚環乳牛肝菌也是一種可以食用的牛肝菌。</h3> <h3>苦粉牛肝菌一定要小心,巨苦無比。苦粉牛肝菌的淡棕色,菌肉白色,菌管初時為白色,老時為淡粉色。苦粉牛肝菌并沒有毒,只是味苦,很容易和美味牛肝菌混淆,倘若看不出來就嘗嘗,然后吐出來。</h3> <h3>這是北歐唯一的有毒牛肝菌,Dj?vulssopp。還是比較容易辨認的。一般只在哥特蘭島和厄蘭島出現。所以北歐認為牛肝菌是采蘑菇新手的入門蘑菇。</h3> <h3>還有一種北歐比較常見的牛肝菌,eldsopp。 它也有毒,雖然毒性不大,但也最好敬而遠之。它和blodsopp很像。最容易辨別是根莖部。。仔細觀察eldsopp的話可以看見不明顯的網絡狀細紋分布在根莖上,而blodsopp則沒有。</h3> 這個是b?lo?dso?p?p<br><h3><br></h3> <h3>上面的圖是eldsopp的根莖,下面的是blodsopp的根莖。</h3> <h3>高大環柄菌在北歐被稱為驕傲的鱗片菇 (Stolt fj?llskivling)。因為它看起來好似披著一層鱗片。高大環柄菌非常美味。如果采到它真的值得驕傲。</h3><h3>高大環柄菌會散發出堅果般的氣味,當白色的菌肉被切開后可能會變為淡粉紅色。</h3><h3>這里要謝謝Susu的圖。</h3> <h3>最偷懶的方法就是切塊兒裹上蛋液、面粉、面包屑,在平底鍋里用奶油煎炸,炸至金就可以撈出來裝盤了。</h3><h3><br /></h3><h3><br /></h3> <h3>下面這個蘑菇是不是和它很像。但是要小心了,這種蘑菇有三個變種,而且其中一個是有毒的。所以它不是食用菇。它和高大環柄菌的分別在菇柄上。高大環柄菌有細小的紋路。而它沒有。它的顏色也稍微淺一些。</h3> <h3>也要小心別和這種蘑菇混淆。(Fj?llig tofsskivling) 不過它沒毒。</h3> <h3>最怕的是下面這個毒蠅傘混淆。不過仔細看是有分別的。高大環柄菌是淺底深色鱗狀斑點。這個是深底淺色斑點。</h3> <h3>野生雞腿菇一直是我的最愛。可惜它的生長期特快。從長出到變老往往只需很短的時間。野生雞腿菇只有在菇肉還是白色的時候采摘。一旦變色只能放棄。</h3><h3>野生雞腿菇在中國北方俗稱毛頭鬼傘,是不是很恐怖。</h3> <h3>在漸漸變色的雞腿菇。</h3> <h3>變老的雞腿菇只能看著嘆息了。</h3> <h3>看起來是不是很有食欲。</h3> <p class="ql-block">珊瑚菌,是質地脆嫩、別具風味的食用菌,有很多的品種,顏色艷麗,瑞典主要有黃、白,淺紫 等色。</p><p class="ql-block">黃色珊瑚菌曾經是餐桌上的美味。但是后來瑞典蘑菇學家發現黃色珊瑚菌變種頗多,而且目前還未完全分的清楚黃珊瑚菌變種的不同。不過已經知道的是黃色珊瑚菌中至少有一種有輕微毒素。因此目前北歐蘑菇學家并不建議食用珊瑚菌。</p><p class="ql-block">如果愿意冒險嘗試的話,可以選擇有白色的根莖,黃色的枝茬的珊瑚菌。最重要的是吃的時候要過水煮兩到三次。</p> <h3>清炒黃色珊瑚菌還是很美味的。</h3> <h3>雪冠鎖瑚菌在瑞典被稱為Kamfingersvamp。它的實體較小,高3-6cm,多分枝。小的時候為白色,老了逐漸變為灰白色,枝之頂端有密集、細尖的小分枝。這種蘑菇因為小,所以比較難清理。但是口感還行,也不容易認錯。 炒的時候加點香油,感覺味道會更好.</h3> <h3>在北歐需要小心的是下面這兩種珊瑚菌。它們是有毒的。瑞典名字分別是blek fingersvamp 和 L?msk fingersvamp。</h3><h3>本文有些毒蘑菇借用了瑞典蘑菇專家/Michael Krikorev的圖片。</h3> <h3>L?msk fingersvamp 在瑞典還是比較少見的。但它容易和黃色珊瑚菌混淆。分別是它的根莖顏色偏向粉色。菌莖的頂端為黃色。</h3> <h3>倘若有幸發現下面這種蘑菇。千萬不要錯過,直接采回家。往往一朵就夠美餐一頓了。而且這種蘑菇很難和別的蘑菇混淆。類似銀耳葉的蘑菇。北歐貌似只有它了。</h3> <h3>硫磺菌(Svavelticka)也是一種特別容易辨認的蘑菇。硫磺菌除了口感不錯,據說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h3><h3><br></h3> <h3>棒蘑為真菌植物門真菌蜜環菌的子實體。野生"榛蘑"學名蜜環菌,別名蜜蘑、蜜環蕈、櫟蕈,是迄今為止為數不多的被人們所認知但仍然無法人工培育的野生菌類,堪稱名副其實的"山珍",被人們稱為"東北第四寶"</h3><h3><br></h3> <h3>榛蘑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鉀、鈣、鎂、鐵、鋅等礦物質元素,味道鮮美、滑嫩爽口。</h3><h3>值得注意的是腸胃敏感的人食用新鮮榛蘑可能會造成不良反應,所以一定要煮的特別熟,最好是曬干了以后再食用。l</h3><h3>還有一定要小心的是北歐的榛蘑有六種變種。其中一種是有毒的。這種有毒的榛蘑在北歐叫Mm?rkfj?llig honungsskivling,而且它很難和其它的榛蘑區分開來。</h3><h3><br></h3> <h3>是不是很像。??分不清的朋友還是放棄吧。畢竟好吃又安全的蘑菇還有很多。</h3> <h3>不過榛蘑還是挺美味的。干榛蘑最適合燉,那樣濃郁香味和營養成分能更好的析出,也可以焯水后搭配其他的食物一起炒。</h3><h3>浸泡榛蘑時,在水中加入小半勺(約2克)白糖,也可以用淘米水泡,做出的菜味道更鮮美。</h3> <h3>樅樹菌也是比較容易認的蘑菇。它屬于乳菇類。它斷口處有少量桔紅色的乳汁流出。是北歐唯一有桔紅色乳汁分泌的蘑菇。</h3><h3>此菇切口會變綠色,特別是菌蓋邊緣部分變綠顯著。菌肉初帶白色,后變胡蘿卜黃色,最后變綠色,菌褶與菌蓋同色,稍密。</h3><h3><br /></h3> <h3>這是另一種比較美味的乳菇。它的乳汁是奶白色,有魚蝦的味道。</h3><h3><br /></h3> <h3>綿毛蓋多孔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安全的蘑菇。不容易和有毒蘑菇混淆。而且一般是叢生。找到一兩處,一般就夠一頓了。</h3><h3>它的特點是水煮后會變黃色。用來炒肉或蛋,加點青椒,味道很不錯。</h3><h3><br /></h3> <h3>下面這個蘑菇可以稱得上是蘑菇界的小刺蝟。它的特征是菇帽后面排滿了細細的針絨。它也是味道鮮美的食用菇。適合初學者采摘。</h3> <h3>黑虎掌菌在中國屬于十大名菇。按說應該味道鮮美。可是在我第一次把它和肉一起炒時,心里是十分糾結的,因為實在不知如何才能愛上它。還好烘干它后煮雞湯、味道就變好的很多。另外黑虎掌和洋蔥一起加白醋和鹽腌制成小菜,味道也不錯。所以黑虎掌最好不要新鮮吃。</h3> <p class="ql-block">雞油菌是大多數人的最愛,好吃又好認,營養價值也很高。雞油菌顏色淡黃至蛋黃色。雞油菌菌肉實結實呈喇叭形,很少生蟲。據說雞油菌有藥用價值,能清目,益腸胃。可治因維生素A引起的皮膚粗糙或干燥,角膜軟化癥,眼干燥病及夜盲癥,還可治療某些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引起的疾病。</p> <h3>下面這個蘑菇經常被誤認為雞油菌。它的瑞典叫:narrkontarell 但仔細一點不難發現它們的區別。還好它沒毒,只是味道不好,不需要太擔心。</h3> <h3>漏斗菇比較經典的秋天蘑菇。經常可以在市場上和超市里購買。是一種比較容易辨認的蘑菇。這種蘑菇一般都是群生。發現了一個,在周圍四處看看,往往都有新發現。采漏斗菇需要小心的是不要誤采了其他有毒的蘑菇混在里面。所以這種蘑菇采回家后最好再次檢查一遍。</h3> <h3>  R?dgul trumpetsvamp,這個也不太會和其他蘑菇混淆。屬于安全性比較高的蘑菇。</h3> <h3>黑喇叭菇是許多人的最愛。特別容易辨認。一旦你發現一片,第二年回到原處,一般都不會讓你失望。所以記住各種蘑菇你在哪里采的很重要啊。還有黑喇叭很喜歡長在橡樹和榛子樹下。</h3> <p class="ql-block">黃色漏斗菇應該是普通漏斗菇的變種。除此以之外還有灰色的。它們和普通漏斗菇一樣可以實用。但因為稀少,建議還是讓它們留在樹林里。</p> <h3>下面這種蘑菇也是一種味道很好的食用菇。它的中文名叫吉普賽菇。瑞典的名字是Rimskivling。她的特點是菇帽上有像皺紋一樣的紋路。菇腿上有一圈環。菇環上方有水紋一樣的紋路。</h3> <h3>再來一張菇帽的細圖。</h3> <h3>看得到菇柄頂部的水波紋了嗎?</h3> <h3>蛋形菇,又叫馬勃菌。這類一般只要菇肉還是白色的,就可以朵頤一餐。</h3> <p class="ql-block">小馬勃也是可食用菌。不過一旦菌肉變色發黃就不可以吃了。</p><p class="ql-block"><br></p> <h3>粘鉚釘菇是一種比較適合初學者采摘的蘑菇。它最大的特點是菇帽上有一層黏膜,還有菇柄底部是黃色的。粘鉚釘菇采摘的時候最好把菇帽上的黏膜剝下來。粘鉚釘菇本身沒有什么特殊的味道。作為配菇它是一個很好的蘑菇。</h3> <p class="ql-block">蠟質小灰蘑 (Sotvaxskivling)煤煙棕色到灰黑色,中間部分顏色較深,果肉柔軟,白色至灰白色. 最簡單的辨認方法是聞氣味。這種蘑菇有很強的蜜香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3>野生木耳。</h3> <h3>這個北歐叫F?r?nderlig tofsskivling,還沒找到中文名。</h3><h3>秋天林子里很多。味道也不錯。但是絕對不是采蘑菇新手可以采摘的。因為它很容易和下面的秋日小圓帽混淆。</h3><h3>主要的區別在于這個蘑菇柄上有絨狀的小點點,而另一沒有。</h3> <h3>下面這個看起來是不是很像F?r?nderlig tofsskivling。但是請千萬要記住,這個是絕對不能吃的,除非你想殺死自己。</h3><h3>它的中文學名是紋緣盔孢傘,也叫秋日小圓帽,屬于七大致命毒蘑菇之一。在北歐森林里不難發現它的身影。</h3><h3>采蘑菇之所以要特別小心,就是因為有些你以為是可以食用的蘑菇,可能就是長相類似的毒蘑菇。所以人是一種食用菇,不光要確切的知道它的特點很樣子。還要熟悉容易和它混淆的蘑菇的特點和樣子。這樣才能安全的鑒定食用菇。</h3><h3>不是100%可以確定的蘑菇一定不要食用。</h3> <h3>白林地菇,這種蘑菇在菇傘還未打開前特別容易和白毒蠅傘混淆。所以還是盡量不要采摘未開傘的白林地菇。當然如果你是資深專家,那就另當別論。這類蘑菇的菌褶隨著蘑菇的成長,顏色會慢慢加深。</h3> <h3>林地蘑菇也是一種常見的食用菇。</h3> <h3>Vit kungschampinjon 一朵就可以吃一頓。</h3> <h3>是不是大的像把小傘。</h3> <h3>下面這個很像白林地菇。它的最大特點是有難聞的氣味,而且切口會很快發黃。還好它的毒性不算太大。一般只是拉拉肚子。</h3> <h3>毒蠅傘到時隨處可見。紅色毒蠅傘被稱為最美的毒蘑菇。沒法吃就多拍幾張吧。</h3><h3>毒蠅傘的顏色眾多,所有的毒蠅傘都要遠離。</h3> <h3>白色毒蠅傘稱得上是奪命殺手。</h3> <h3> 食用野生蘑菇的原則及注意事項</h3><h3>  三個最基本原則</h3><h3>  1.沒有吃過的一定不要吃;</h3><h3>  2.不認識的一定不要吃;</h3><h3>  3.沒有把握的一定不要吃。</h3><h3><br /></h3><h3>蘑菇應炒熟炒透后再吃,最好每次只食用一種蘑菇。吃蘑菇時不要喝酒。有的蘑菇雖然無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會與酒中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引起不適甚至中毒。野生蘑菇在食用前最好用沸水稍微煮一下,把水倒掉,在蒸煮,炒食用,這樣比較安全,因為某些野生蘑菇含有的微量毒素可以通過這種方法被破壞。</h3> <h3>辨認毒蘑菇的幾大誤區一定要讀一下,</h3><h3>許多人普遍認為鮮艷的蘑菇有毒,顏色普通的蘑菇沒毒。事實上根據顏色與形狀不能簡單區別蘑菇是否有毒。雞油菌、褶孔牛肝菌和大紅菌等顏色鮮艷,美味可食;而灰花紋鵝膏、致命鵝膏等劇毒蘑菇,其顏色則為灰色或白色。</h3><h3><br /></h3><h3>還有人以為長在潮濕處或家畜糞便上的蘑菇有毒,長在松樹下等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有一些毒蘑菇的確喜生長在糞便上,如盔孢傘和花褶傘中一些有毒種類;但是鵝膏、口蘑、紅菇中一些有毒種類也生長在松林中。</h3><h3><br /></h3><h3>民間流傳著將蘑菇跟銀器、生姜、大米、生蔥,大蒜一起煮,以液體是否變黑來判斷毒性。事實卻是蘑菇毒素不能與銀器等發生化學反應,也就不能產生顏色變化。<br /></h3><h3><br /></h3><h3>還有些人相信有分泌物或受傷變色的蘑菇有毒。實際上,有部分毒蘑菇的確具有分泌物或受傷變色,但有一些多汁蘑菇受傷后會有乳汁分泌,同時顏色也會發生變化,它們不僅沒有毒,而且還是食用菌。</h3><h3><br /></h3><h3>此外,有人以為被蟲子咬了的蘑菇沒有毒。實際上許多劇毒的蘑菇成熟后同樣會生蛆、生蟲。</h3> <h3>所以辨認毒蘑菇并沒有什么規律。一定要多讀多看。</h3> <h3>比白色毒蠅傘更可怕的是這種毒絲膜菌。讓人不知不覺中就會命喪黃泉!因為它的毒發慢,等到發覺的時候,腎就不再是健康的腎了。</h3><h3>絲膜菌屬是絲膜菌科下的一類蘑菇,包含有超過2000個成員物種,廣泛分布于北歐森林。 該屬下的種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幼年菌株的菌蓋和菌柄間有絲膜包被,并由此得名。組成絲膜的菌絲大多是暫時性的,并且在消失后不留下痕跡,個別種類成體的菌柄上可見絲膜的殘余。該屬成員的孢子印為銹色或棕色。</h3><h3><br /></h3> <h3>絲膜菌類蘑菇大多是有毒的,所以要避免采摘它們。</h3> <h3>下面這個是突頂口蘑為傘菌目、白蘑科、口蘑屬。最突出的特點是菌蓋中央明顯突出呈乳頭狀。它的菌蓋一般直徑4-6cm左右,表面灰色至灰褐色,中部色較深,具放射狀條紋,邊緣向內卷。菌肉白色或部分帶肉色。菌褶白色至灰白色。 菌柄較長,基部膨大,最長可達15cm,粗達1.2cm,</h3><h3>這種蘑菇有毒,其味苦麻,氣腥臭,不能食用。之所以添加了它是因為最近總是有朋友詢問這種蘑菇。<br /></h3> <h3>下面這種叫毒紅菇,又名嘔吐紅菇,隸屬紅菇屬。紅菇屬在北歐被稱為kremlor。嘔吐紅姑外觀與紅菇相近,但其子實體一般較小。扁半球形,后變平展,老時下凹,粘,光滑,淺粉紅至珊瑚紅色,邊緣色較淡。有棱紋,表皮易剝離。菌肉薄,白色。</h3><h3>分辨它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取一小塊放在嘴里試一下。如果味辣的話,就是它了。</h3><h3><br></h3> <h3>紅菇屬(kremlor)這類蘑菇的顏色非常豐富。最好的分辨辦法就是取一小塊放在嘴里嘗。辣的苦的是不可食用的,味道溫和的就可以吃。這種嘗試方法只適用于紅菇屬。紅菇屬類蘑菇里沒有發現可以致命的毒蘑菇。</h3><h3><br></h3> <h3>小心下面這種蘑菇。今年樹林里經常會遇到它。它的瑞典名字叫Svavelgul sl?jskivling。中文名叫簇生黃韌傘(學名:Hypholoma fasciculare)是一種常見的林地蘑菇,屬球蓋菇科韌傘屬。這種真菌往往成簇生長在樹樁、死根或闊葉樹腐爛的樹干上。</h3> <h3>它的毒性可能在食用后5-10小時發作,癥狀可能有腹瀉,惡心,嘔吐,蛋白尿和眩暈。亦有可能發生麻痹和視力障礙。癥狀一般在幾天內消失。</h3> <h3>最容易和簇生黃韌傘混淆的食用菇是R?ksl?jskivling。 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把這兩種都漏掉吧。</h3> <h3>當然毒菇也不是一無是處。有些可用來開發新型生物殺蟲藥,防治農作物的病蟲害。</h3><h3><br /></h3><h3>毒蘑菇中毒可分為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多臟器損傷型等四種類型。潛伏期從七八小時到數日不等。<br /></h3><h3>一旦誤食野生蘑菇后出現頭昏、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不適癥狀,應立即提醒家人朋友,可能誤食毒蘑菇;同時,要立即催吐,并盡快送醫救治。在等待救護車趕到現場期間,可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然后把手指伸進咽部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h3> <h3>在森林的樂趣在于尋尋覓覓中隨時可以發現驚喜和樂趣。</h3><h3>有誰見過插在牛糞上的蘑菇?</h3> <h3>鹿花菌,又名鹿花蕈或河豚菌,是鹿花菌屬下的假羊肚菌。 它們一般生長在針葉林的沙質土壤,于春天及初夏長成。食用未處理的鹿花菌可以致命,中毒的征狀包括在食用后幾小時出現嘔吐及腹瀉,接著是頭昏、昏睡及頭痛。嚴重的可以導致譫妄及昏迷,5-7日后可能會死亡。</h3><h3>北歐曾經食用這種經過特殊處理的蘑菇,如今也是棄之不用了。</h3> <h3>下面這個是赭鹿花菌,在中國它被認為含有gyromitirin毒素,這種毒素在人體會轉化為甲基聯氨,甲基聯氨是火箭燃料的原料之一。赭鹿花菌吃進腹中一開始或許沒有其他蘑菇那么致命,但日子久了,它會逐漸對人體產生有害影響,可能是一種致癌物。</h3><h3>但在瑞典的書籍中卻說并未確切地發現gyromitirin毒素。為了安全,還是別碰這類蘑菇。</h3> <h3>下面這個也是毒蘑菇。尤其和酒精混在一起的時候。</h3><h3>當然毒蘑菇還有很多,無法一一例舉。避免中毒的最佳辦法,只采選擇少量的幾種不容易和其他蘑菇混淆食用蘑菇。</h3> <h3>不知名的蘑菇。可以帶回去研究一下。研究終于有了結果。萬能的朋友圈,總隱藏著高手。原來這個不知名的其實叫稱赭紅口蘑,有毒。</h3> <h3>這個毛茸茸的蛋形菇是不是很可愛。</h3> <h3>藍色妖姬?原來它叫銅綠球蓋菇。</h3> <h3>這種粉紅色的蘑菇名字是besk vaxskivling。今年特別多。一片一片的,很是賞心悅目。可惜不能食用。</h3> <h3>北歐森林里還有許多各種不同的木靈芝。</h3> <h3>下面這個就是神秘的白樺茸,如今它的身價一公斤已經是千元左右了。不過原則上是不可以采摘它的,除非是你的樹。白樺茸是長在白樺樹的一種寄生菌。據說又很多藥用價值。</h3> <h3>蘑菇當然不止是用來吃的。作為天然染色劑,蘑菇也是榜上有名。</h3> <h3>你能想象這么美麗的顏色是蘑菇染出來的嗎?</h3> <h3>伙伴們還等什么,跨上籃子到樹林里去吧!別忘了把手機充足電。在樹林里導航定位非常重要。一把小刀也是必不可少的。</h3><h3>祝大家收獲滿滿!<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州市| 富阳市| 通河县| 左贡县| 宁国市| 弥勒县| 台北县| 石屏县| 罗甸县| 措美县| 三都| 陈巴尔虎旗| 大安市| 长葛市| 神农架林区| 开阳县| 福海县| 灵武市| 波密县| 通山县| 信宜市| 嘉禾县| 专栏| 错那县| 广安市| 汉寿县| 恩施市| 伊金霍洛旗| 鄂尔多斯市| 富源县| 甘孜县| 蒙山县| 南昌市| 通化市| 石河子市| 郧西县| 乌兰浩特市| 宁晋县| 凌云县| 怀仁县| 达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