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 <h3>1,</h3><h3><br></h3><h3></h3><h3>最早知道張國榮,是在大學時,一天收到復旦同學的信,信中有她抄寫的《有誰共鳴》的歌詞,我讀后,感覺心底被捅了一下。那以后,失意孤苦時,腦海中常會閃出這一句:“晚風中我問句星,夜闌靜問有誰共鳴?”</h3><h3> </h3><h3>那個暑假,我隨清華一朋友回家去深圳。她有個不到學齡的小妹妹,總在哼唱:“Thanks thanks thanks thanks Monica,誰能代替你地位。”這就是張國榮的成名曲,一夜之間紅遍香港深圳。</h3><h3> </h3><h3>到了2003年4月1日,張國榮從香港東方文華酒店跳下,我才驚覺:張國榮,在華語電影、歌壇的成就幾乎無人匹敵。他的驚人的美麗、絕世的才情從此不再,只留給世人無限的懷念和追憶。</h3><h3><br></h3><h3></h3><h3>他生前,無數人淪陷在他的音容笑貌中,他去后,更多人成為他癡情不移的粉絲。</h3><h3> </h3><h3>我們一次次在他的歌聲里沉醉,一次次在他的電影中迷失。</h3> <h3></h3> <h3>《倩女幽魂》中清純癡情的書生,《胭脂扣》中迷離魅惑的十二少,《霸王別姬》里瘋魔入戲的程蝶衣,《阿飛正傳》里孤苦玩世的浪子,《春光乍泄》中的同志戀人以及《異度空間》中抑郁的咨詢師,還有《東邪西毒》里的面如霜心如火的歐陽鋒,張國榮以一已生命代入角色,激情怒放演繹人生。</h3><h3><br></h3><h3></h3><h3>他說:貓有九條命,演員有更多次生命。每一次演戲,都是活一場新的人生。他的投入執迷,他的忘我燃燒,成就電影史上一部部經典。</h3><h3><br></h3><h3></h3><h3>在香港流行過一句話:連張國榮都要奮斗八年,你是誰呀,想一夜成功?</h3><h3><br></h3><h3></h3><h3>在漫長的摸索等待之后,《Monica》為張國榮開啟了巨星之旅。最初的專輯更多的是配合營銷,迎合聽眾口味和市場需要,隨著地位的穩固,張國榮才可以揮灑才情,無所顧忌隨心所欲地綻放他的藝術追求。《愛慕》、《側面》、《寵愛》、《紅》等,都成為樂壇經典。</h3> <h3><br></h3> <h3>2,</h3><h3> </h3><h3>除了電影和歌曲專輯,張國榮的成就還表現在演唱會上。他是少有的演唱會上唱得比錄音棚里更好的歌手,他把每一場演出當成藝術品來做。</h3><h3><br></h3><h3></h3><h3>1989年的"告別樂壇"演唱會,他在臺上的歌舞動靜、一顰一笑都充滿魅力。演唱會從頭至尾喝采尖叫不斷,當他在臺上流淚時,臺下觀眾陪著他流淚,那種情感交融,情真意切,難以描畫。</h3><h3><br></h3><h3></h3><h3>1997年“跨越”演唱會和2000年“熱情”演唱會,張國榮把他的音樂理想和藝術追求演繹到極致,達到無人企及的高度。</h3><h3><br></h3><h3></h3><h3>在《紅》的演唱中,他著紅色高跟鞋出場,與舞蹈家貼身熱舞,說不盡的風華艷麗、妖嬈嫵媚。他舞得那么貼合默契,唱得那么沉醉投入,眼神如迷,臉龐似月,最后舒緩的一揚手,臉上漾起一抹神秘魅惑的笑,令人心馳神蕩。真正是“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h3> <h3></h3> <h3>《熱情》演唱會是由國際時尚大師打造設計,以天使到魔鬼的線索演繹發展,由開場純白色羽毛裝象征天使的化身,到天使幻化成穿著古董貝殼半邊裙的人間美少年,到穿著金色西裝的拉丁情人,到披著一襲玫瑰紅絲絨的魔鬼化身。</h3><div><br></div><h3></h3><h3>我們一直知道他是美麗的,但不知道他可以美麗至此!我們也一直知道他的聲音是燦爛的,但不知道他可以二十年如一日地燦爛至此!</h3><h3> </h3><h3>那是一種從音到色從內到外從臺上到臺下無可比擬的震撼,這時候的他已經不用當年那種生硬造作的舞姿了,他輕輕一抬手指,就引來一陣尖叫,隨意一扭腰肢,就足以顛倒眾生。</h3><h3> </h3><h3>唱《愛慕》之前,他背向觀眾,緩緩拔下發髻上的簪,貼近唇邊一吻,以一種意味深長的姿態丟在地上,一頭長發悄然滑落。</h3><h3><br></h3><h3></h3><h3>他身材雄壯,肌肉強健,蓄著胡須,粗獷奔放,尤其是在換出古埃及式貼身裝和中世紀絲絨長袍的時候,襯托著一頭狂野的長發,陽剛而高貴的氣息撲面而來。</h3><h3><br></h3><h3></h3><h3>他的長發披肩造型堪稱一絕,看他的披肩長發,時而松散,時而束起,時而加上發飾,配上那幾件服裝后,有時有印第安人狂野味道,有時有古埃及與印度王子的優雅風采,有時又似圖畫中帶風塵味的俠士。</h3><h3><br></h3><h3></h3><h3>必須說,他這次的造型頗有品味,尤其是烈焰滿臺的那一場,他被風吹揚的散發,加上一身銀紅色的服飾,狂野奔放,有若浴火鳳凰。</h3><h3><br></h3> <h3></h3> <h3>3,</h3><h3><br></h3><h3></h3><h3>正如梵高的畫要到他去世后才被世人認可,并不是所有的美好都能為其當時的受眾所接納。許多藝術家因為其絕世的才華,因為其審美趣味的超前性,也因為其深入到靈魂深處潛意識里的創意和表達,容易被視為離經叛道為世俗不容。</h3><h3><br></h3><h3></h3><h3>真正的藝術從來就不是遷就俗世的,可能不被大眾接納甚至受盡曲解挖苦,評論界的“不倫不類”“男女不分”等言詞一時甚囂塵上,設計大師也為中國人的低俗解讀而嘆息。</h3><h3> </h3><h3>張國榮在“熱情”里把才情和藝術的美拓展到了極致,因此,他理所當然地會覺得疲倦,他想要把自己留在最美最好的時光里,就如同他在89年告別演唱會上說的:許多熠熠生輝的明星,都在最閃亮的時候隱退。</h3><h3><br></h3><h3></h3><h3>他不要我們看見才情枯竭的他滿臉皺紋地老去,他不要自己在這人言可畏熙熙攘攘的世間苦捱歲月,因此,他選擇離開,離開在花滿枝椏的時刻。只是我們不料,他離開得這樣決絕。</h3><h3> </h3><h3>張國榮是難得在朋友圈子里受到一致愛戴和好評的藝術家,他記住演唱會一百多位工作人員的名字,為每位送上禮物并親手寫贈言。</h3><h3><br></h3><h3></h3><h3>梅婷說:演出時,即使沒有他的鏡頭,他也入戲配合她的表演。為他培訓京劇的老師說:他常常來北京看望我,我只是個京劇演員,他能圖什么?</h3><h3><br></h3><h3></h3><h3>他尊重同道,在典禮上主動與譚詠麟擁抱,在歌迷爭執后,他斷然退出歌壇。他提攜后輩愛護歌迷,親自去看患癌癥的歌迷。他樂于慈善,熱心捐贈。</h3> <h3></h3> <h3>4,</h3><h3><br></h3><h3></h3><h3>可是,他也有不耐煩的時候,他說感謝香港媒體不遺余力地追逐他的PARTNER,因而激怒媒體,引來各種不懷好意的評論。</h3><h3><br></h3><h3></h3><h3>盡管如此,他依然是勇敢地,在被記者追逐時,他牽起愛人的手離去。在97演唱會上他大方地向觀眾介紹他的同性摯愛。</h3><h3><br></h3><h3></h3><h3>他一生善良,終逃不過因私人生活而遭受詆毀。他為電影傾心傾力,卻屢次與金馬獎失之交臂,理由常常是可笑的“本色出演。”</h3><h3> </h3><h3>他極具天賦卻依然刻苦努力,作為眾多子女中最小的一個,他從小被忽略; 他起步艱難,曾在演唱中把帽子扔向觀眾卻被觀眾扔回舞臺;他有過戀愛可能走向婚姻卻無果而終;他因最后相守相戀的愛人是同志而遭受非議。</h3><h3><br></h3> <h3></h3> <h3>在大眾的視野里,他顯得那么疏離,在喧囂的盛宴中,他是那樣的孤獨。他需要用怎樣的心力才能化解這漫長人生中一次次的跌宕,這所有的種種,都成為日后抑郁的種子,潛伏在他心里。</h3><h3> </h3><h3>當他決絕地離去,香港萬人空巷為他送行,全世界的榮迷痛徹心扉。光陰荏苒,他的音容笑貌猶在,他留下的愛留下的美,進入了越來越多人的內心,滋養著一代一代人的精神世界。</h3><h3><br></h3><h3></h3><h3>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榮迷,繼續寵愛張國榮。</h3><h3><br></h3><h3></h3><h3>我們因為他,愛上了香港這座城。我們在渡口找尋他出道時搭乘過的輪船;在大街小巷找尋他的足跡;在他的舊居旁徘徊又徘徊。</h3><h3><br></h3><h3></h3><h3>我們在文華酒店的24樓張望,想像他飛縱而出的身影,我們恨不能化身一張網,墊在他落下的身體下,只為減緩一些他下墜的速度,讓他少一點痛苦。</h3><h3> </h3><h3>他帶給我們藝術的美已經滲入血液,他永恒在我們心中。他留下的話:我一生沒做壞事,怎么會這樣?韓寒回答:你一生沒做壞事,所以就會這樣。</h3><h3><br></h3><h3></h3><h3>這是一個殘酷的世界,他走了,如不一樣的煙火燦爛地劃過星空,只留下悵惘的我們,讓風繼續吹。</h3> <h3></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源市|
黔江区|
五大连池市|
罗山县|
舟曲县|
泗阳县|
鸡泽县|
炉霍县|
大同市|
绥滨县|
垦利县|
望谟县|
剑川县|
鄄城县|
铁力市|
南投市|
湘潭县|
铁岭市|
通州市|
石门县|
江永县|
石城县|
平果县|
裕民县|
罗田县|
乌什县|
阿拉善盟|
吴忠市|
博湖县|
灵武市|
荣成市|
锦屏县|
连平县|
波密县|
北碚区|
白银市|
遵义县|
新邵县|
丰都县|
赤峰市|
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