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早就聽說,上坑源的風景好,戶外的朋友經常去其管轄的祝家壟、徐家坦等地露營,但一次次都錯過了機會,遺憾之心一直存于心間。那份向往、那種渴望也一直在心間纏繞。</h3><h3></h3> <h3>有朋友兒子在上坑源任第一書記,多次邀請我前往拍攝,但因工作較忙,一直未能成行。2017年9月10日恰逢周末,時間充裕,故,邀請六名攝友,在朋友兒子的陪同下,成就了自己心中的那份向往、實現了心中的那份渴望。</h3><h3></h3> <h3>早上4.30起床,五點準時出發。汽車迎著朝霞,在綿延的山崗行駛,有一種在云貴高原行駛的感覺。</h3><h3></h3> <h3>穿林海,踏高山。汽車在彎彎曲曲的山路行駛,路雖然不寬,但路面都是水泥澆筑。</h3><h3></h3> <h3>我們在向祝家壟行進的途中遇到第一棟民房時,我怎么也沒想到,在這幾近荒蕪的路途中遇上這樣高大上的東東。民房的曬谷基上,一輛越野車拖著一個后置的拖斗,上面有一頂帳篷。這個帳篷,是我見過最好的帳篷,車的周圍還圍著幾個帳篷,一看就知道是來這里露營的。我們紛紛下車,開始了一天的拍攝。</h3><h3></h3> <h3>拍攝完之后,繼續前行,一棟棟紅瓦房鑲嵌在蒼翠的群山中,格外引人注目。</h3><h3></h3> <h3>停車,再拍。路邊不知名的似花又似果實的東西,紅綠相間,非常漂亮,這就是向往已久的祝家壟。</h3> <h3>車子經過一次次轉彎、一次次爬坡、一次次下坡,眼前突然呈現出一片空曠的平地。說是平地,其實就是依山而建的一排排民房。</h3><h3></h3> <h3>錯落有致,干凈整潔,空氣清晰,安靜祥和。這是我最初對這個原始村落的印象。</h3><h3></h3> <h3>據陪同我們行攝的上坑源干部介紹,祝家壟,原是上坑源墾殖場的一個分場,有30多戶150多人。隨著國家實施深山庫區移民政策的實施,絕大多數人都被遷往縣城,目前,只有1戶2人還居住在這里。</h3><h3></h3> <h3>雖然人已經搬遷去縣城,但,幾千年根深蒂固的家鄉情結始終未變。他們紛紛把自己老家修整的整整齊齊,每年回來幾次,把老房子打掃的干干凈凈。所以,才有今天呈現在我們面前這樣一個既原始,又干凈整潔的山村。</h3><h3></h3> <h3>據居住在這里的人介紹,在物質生活匱乏的六十年代,祝家壟還辦有學校。鄰村徐家坦的小孩也走路來此上學。那時,沒有電,沒有商店。一兩個月會有挑貨郎敲著有節奏的“叮叮嗑、叮叮嗑”的聲音,挑上貨擔來到這個地方。貨郎挑的商品一般是一籮筐是自己熬制的“冰糖”,一籮筐是平時必須的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比如說:牙膏、針、鉛筆、作業本等等。村民們可以用牙膏殼、雞鴨鵝毛等換取所需商品。</h3> <h3>這種用于林區防火宣傳的喇叭,依稀能見證林區的原始。</h3> <h3>隨著經濟的發展,荒山被改造用來種植茶葉。</h3><h3></h3> <h3>一層一層的茶葉林,遠看似梯田。希望能給村民帶來一定得收入。</h3><h3></h3> <h3>枯萎的竹子在陽光的照射下,有了勃勃生機。</h3><h3></h3> <h3>來到這個村的一戶未搬遷的村民家中,老式的瓦房,泥土筑就的墻體,顯得古樸。</h3><h3></h3> <h3>在房子的走廊上,到處都是很古老的生活所需的器具。如:飯甑、石磨、陪籠、水桶、團基等。</h3><h3></h3> <h3>據說,這是用于烘干東西用的焙籠,反正我是很多年沒有看見過了。</h3><h3></h3> <h3>掛在窗子邊的絲瓜種。那時,農民把里面的籽拿去打秧苗,供來年種植。一年一年的繁衍,讓很多農作物和蔬菜得以傳承。完全是土辦法傳承,沒有如今滿世界的轉基因。</h3><h3></h3> <h3>我不知道為什么他們家會把石磨放在曬谷基的邊上,在農村,一般都用這個石磨磨漿做豆腐、做各種粿吃。</h3><h3></h3> <h3>1968年的水桶,雖然經歷了時代的變遷、歲月的磨礪,但看上去還是比較新,足以說明這款產品的質量。</h3><h3></h3> <h3>掛在墻上的團基,是用來曬豆子、辣椒、紅薯片等等用的,看上去,很長時間沒人動過它了。</h3><h3></h3> <h3>在祝家壟,你可以隨處看到吃的瓜果,可以說是一個瓜果飄香的山村。在房前屋后,都中</h3><h3>種有蔬菜,南瓜隨地而躺,不爭名、不爭利,優哉游哉,隨遇而安,歲月靜好!</h3><h3></h3> <h3>板栗已經結果,雖然還未到成熟的時候,但是,我摘下一顆,放在腳底下用力一碾,清綠色的果實就會裸露出來,用手撥開,將嫩黃色的果實放入嘴中,輕嚼一會,甘甜、清香、粉嫩會充盈的整個口腔,刺激著你的味覺。</h3><h3></h3> <h3>除了板栗,房前屋后最多的是棗子。這里的棗子個大,棗樹很大,看上去,至少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h3><h3></h3> <h3>有心的農戶還在棗樹上掛著用木頭制作、造型很美觀的燈籠,而且在燈籠上雕刻著“家”字,讓你深深體會到已遷出離開故土的村民對家的眷戀和濃濃的鄉愁。</h3><h3></h3> <h3>滿樹的棗子壓滿枝頭,又是一個豐收年。</h3><h3></h3> <h3>上年收獲的玉米一串串地掛在走廊上。</h3><h3></h3> <h3>掛在兩棟房子的空隙間。</h3><h3></h3> <h3>金黃的玉米一排排掛著格外搶眼。</h3><h3></h3> <h3>村民中致富有道者,應該數這家了。雖未見到此人,但看到這些蜂箱,你能感受得到他是多麼的精明。利用這深山中的野花資源,把蜜蜂養在這里。我不敢走近去觀察,怕驚擾勤勞的蜜蜂采蜜。</h3> <h3>放在窗臺上的南瓜,是那么地安靜。</h3><h3></h3> <h3>大師們被這原始的村落、世外桃源的美景所吸引,精心創作,一絲不茍。</h3><h3></h3> <h3>“闔家歡樂”正是祝家壟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心聲。此刻,仿佛時光在這山里是停留的,與這里的山、這里的水、這里的一草一木那么自然和諧!!</h3><h3></h3> <h3>祝家壟,這個原始的讓人難以忘懷的村落,我還會來的!</h3> <h3></h3> <h3>感謝攝友為我留住這美好的瞬間!</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孜县|
资阳市|
黎川县|
祁阳县|
江西省|
房山区|
南充市|
泰和县|
南陵县|
武陟县|
博罗县|
贺兰县|
莱芜市|
济宁市|
滦平县|
根河市|
许昌市|
定陶县|
平原县|
屏南县|
诏安县|
临洮县|
紫云|
白水县|
乐清市|
金湖县|
铜陵市|
镶黄旗|
郎溪县|
六盘水市|
昭苏县|
图木舒克市|
茂名市|
汶川县|
佛冈县|
增城市|
天全县|
阳东县|
获嘉县|
离岛区|
安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