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徐舍老街</h3> <h3> 家譜,是一個家族的歷史記載,通過家譜,我們能夠比較真實地了解當(dāng)時的歷史面貌、時代精神、社會風(fēng)尚,了解在那個歷史背景下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情況。</h3><h3> 家風(fēng),就是家庭的傳統(tǒng)和風(fēng)尚,是家庭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遵從優(yōu)良傳統(tǒng)、吸納優(yōu)秀文化而形成的,指導(dǎo)家庭成員做人做事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zhǔn)則,具有家族性、社會性、歷史性和時代性,關(guān)系到個人、家庭和社會,連接著歷史、現(xiàn)實和未來。</h3><h3> 讀陽羨白茫潭《追遠(yuǎn)堂》許氏族譜猶如是在和我們的先輩 交流。</h3><h3> <br></h3><h3> </h3> <h3> 老一輩的徐舍人,說起徐舍,腦海里都會自然而然的浮現(xiàn)出文定石拱大橋、曉虹石拱橋兩座古橋的身影。</h3><h3> 據(jù)《光緒宜興荊溪縣新志》記載:文定橋,即舊志徐舍橋,跨南溪河,康熙間改建,知縣文超靈為定橋基,因名文定;兵毀,同治八年,里人募資重建,潘元達(dá)撰記,陸金保倡捐,撈除河底廢石以便舟行,荊令張上德記。</h3><h3> 而我陽羨白茫潭《追遠(yuǎn)堂》許氏族譜里面也有關(guān)于文定橋的記載,從時間上來看,與縣志記載的應(yīng)該不是同一次重建。族譜《重建文定橋碑記》里記載:當(dāng)時是由徐子癢、程翊廷等人倡議,推我先輩許竹巖先生出面勸捐,茫溪許氏、霞溪陸氏、美棲里宗氏、芳圩楊氏以及梵覺寺僧為主要出資對象,于光緒二十七年冬月建成。同時期建成的還有曉虹橋(據(jù)說是用修建文定橋的余料所建)。</h3> <h3>很可惜,在上世紀(jì)70年代初,因“抓革命,促生產(chǎn)”需要,文定橋被拆除,原有的石料和重建碑記都被當(dāng)做建筑材料埋在橋基礎(chǔ)了。幸好我許氏族譜還有重建碑記的原文。</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平县|
大渡口区|
彭山县|
天柱县|
嘉峪关市|
华蓥市|
定边县|
景东|
福清市|
澎湖县|
扎鲁特旗|
随州市|
德令哈市|
大石桥市|
滨州市|
武穴市|
北流市|
皋兰县|
文安县|
胶州市|
会昌县|
上虞市|
南城县|
建阳市|
郑州市|
侯马市|
清苑县|
延边|
延安市|
大荔县|
广东省|
大新县|
奉化市|
壶关县|
温宿县|
红河县|
天门市|
和平区|
洱源县|
贵溪市|
内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