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中國歷史上,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稱帝到1916年袁世凱垮臺為止,整個2137年的長河中,一共產生了495位皇帝(包括死后被追封為帝的73人)。這群人中,出現了許多出類撥萃的杰出人才,也涌現了一些才華橫溢和有著特殊專長的帝王。<br></h3><div> </div><div>比如,唐玄宗李隆基,自幼酷愛音樂,最終成了作曲家,藝術家,是愛江山更愛美人一位好皇帝。</div><div>《水滸傳》里提及過的宋徽宗趙佶,他醉心于書法和繪畫,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他的畫已是價值連城。</div><div>還有明朝善于木工制作的天啟帝明熹宗朱由校,鐘情設計創新最終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技藝高超的木匠皇帝。</div><div> </div><div>除了上述幾位奇葩皇帝外,還有許多,今天聊一聊憂郁詞人李煜。單就這個人名字根本沒有李清照響亮,但如果說鄧麗君唱的那首: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是他作詞,恐怕好多人都會:噢!</div><h3><br></h3> <h3>那么,李煜稱不稱得上是皇帝呢!</h3><div>李煜是五代十國(唐朝滅亡后各個地方政權混戰時期)中一個叫南唐的小國的君主。他的皇位說來不那么順理成章,卻又無懈可擊。史說,李煜的哥哥弘冀因屢次立下戰功,被傳位太子。其父李璟曾誓言"兄終弟及",也就是說他死后由兄弟繼位。弘冀為人果斷剛毅,但權力欲極強,難免會讓正在當皇帝的老爹李璟不那么開心。弘冀唯恐父親將皇位傳給叔父,便秘密的將自己的叔父景遂殺害了。也許真應驗了:人在做,天在看什么,一心想做皇帝的他果真在叔父死了之后沒幾月也"光榮犧牲"!</div><div> </div><div>李煜在家排行老六,前五位哥因故都先后離世,他是順應當了國君。其性格比較優柔,當了一國之君后其實很不順暢,自己也少些治國手段,不過他在當時文壇上的霸氣遠勝過于現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子了。</div><div> </div><div>話說公元975年的春天,聽報喜不報憂的屬下說,宋軍馬上就要撤軍,國家可高枕無憂,終于可以松口氣了。興奮之余,他打算去慰問并安撫下守城的將軍和士兵們,以期振奮人心,鼓舞士氣!早迎太平盛世。</div><div> </div><div>他歡歡喜喜登上南京城墻并高呼"同志們辛苦了"!可是回應他的卻不是異口同聲整齊劃一的"皇上好"!士兵們沉默而呆滯的目光,紛紛用一種難以理解的眼神看著他,氣氛很不融洽。李煜放眼朝城下望去,只見城外全是宋軍旗幟在迎風招展,敵軍浩浩蕩蕩兵臨城下,殺氣騰騰,他頓感天旋地轉,心里明白大勢已去,很快宋軍就攻破金陵城門,李煜政府自然開門投降瓦解,建國39年的南唐就此宣告滅亡……</div><h3><br></h3> <h3>人世間,往往陰錯陽差,明明你喜歡干這樣,命運偏偏讓你干那樣,這些錯位現象實在不是自己說了算。</h3><div> </div><div>李煜,漢族,江蘇徐州人。昵稱:鐘山隱士,蓮峰居士,鐘峰隱者等等,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上習慣稱李后主。他精書法,善繪畫,喜棋類,會作曲。代表作有《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雖然存世不到四十首作品,但在詞壇上卻留下了不朽的華章,被譽為"千古詞帝"!</div><div> </div><div>安史之亂后,唐王朝日漸衰退。之后,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戰亂分割時期,這就是常說的五代十國,也很短暫。李煜是南唐的末代君王,他當帝王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他迷戀自己的愛好,而忽視了政治,殺了一些不該殺的人,留了一些不該留的人。談不上是位稱職的君主。</div><div> </div><div>在戰火紛飛的五代十國,江南的南唐經濟比較繁榮,很多文人墨客等相繼來到這里避亂躲災。而南唐的統治者又比較喜愛文學,因此南唐逐漸成為一個詩詞網絡平臺的發布中心。</div><div> </div> <h3>李煜的悲劇,從他執政的那一天起,失敗的厄運其實早已命中注定。</h3><div> </div><div>公元976年,李煜和夫人小周后(大周后是其姐,先進宮發現李煜和妹私通,郁悶而去)等人被押送到京城,李煜被封違命侯(指常違抗圣旨),任了個虛職。超凡脫俗的小周后被封鄭國夫人。他們住的地方是宋太祖親自選定的別墅,甚至還裝修了一番。院里栽滿了梧桐,布滿了花卉,給他的待遇不算差。</div><div> </div><div>作為亡國之君的生活可想而知,雖衣食無憂,每天卻被監督起來。李煜個性比較溫和謙讓,但并不是沒了自尊,缺了尊嚴!成了宋太祖的俘虜之前還是很有傲骨的,如今也只有忍氣吞聲的份,郁悶之下,酒成了他每天的最愛。正是在這極度的失落中,李煜開始了他的詩詞創作。后人把他的詞分開剖析,認為前期的詞多是些男歡女愛、風花雪月 ,也就是言情系列。后期的則以思念故國為主,抒發懷舊感傷,意境頗為深遠。他的作品非常優美,幾乎不用典藉,如出水芙蓉渾然天成,清幽干凈。</div><div> </div><div>宋太祖趙匡胤離世后,李煜的命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繼位的趙匡胤之弟宋太宗趙光義表面寬容,內心卻十分卑劣!除了經常刁難之外,還趁機強行霸占過小周后半月供其發泄,并讓宮廷畫師將宣淫情景畫下來。</div><div>小周后最后的歸宿,書上連名字沒有確切的記載。只知道,15歲便隨了他,李煜遇害那一年,小周后也追隨其后,香銷玉殞。</div><div><br></div><div>李煜的生日是農歷七月初七,也就是我們今天過的"七夕 "。在他四十二歲的生日那天,他舉辦了一個朋友聚會,讓歌手們演繹了自己剛填寫的一首新詞,還自己吹笛伴奏。<br></div><div>在歌者如泣如訴的演唱中,李煜閉上眼睛,真是從將軍到奴隸呵,內心傷悲,冥冥中仿佛自己又回到了故國華美的宮殿,這首詞就是流傳千古的《虞美人 》:</div><div>春花秋月 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div><div><br></div> <h3>趙光義哪能接受類似這種"復辟"的妄議!什么朱顏,什么故國!加之他垂涎小周后,于是以祝他生日快樂的名義,借機賜了一壺御酒給李煜, 還令其弟弟趙廷美親自送去。趙廷美是李煜的忠實"粉絲",兩人私下甚好,毫無戒心的李煜在他走后,在太監催促下暢飲了這壺毒酒。</h3><div> </div><div>至此,南唐最后一任君主李煜就這樣結束了年輕的生命,死時才42歲。趙為了穩定人心將其厚葬在了洛陽邙山。</div><div>他的一生雖說感傷,不過結束的只是他主政15年的政治履歷和蹉跎的歲月,我們在哀悼他英年早逝的遺憾同時,對他傳世的燦爛文采以及深厚的藝術造詣難免無限欣慰。</div><div> </div><div>當我們想到李煜時,閉目依然會浮現"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在黯然神傷的時候,我們或許會默念"剪不斷,理還亂,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每當失戀與惆悵來臨,我們也會自然回味"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div><div>不錯,只要人間還繼續上演著恩怨情仇,戰爭與政變,李煜的詞就將永遠流傳下去……</div><div><br></div><div><br></div><h5>【后記】關于李煜的故事很多。此文是與同學聊到歷史上人物典故而作,故事及所列詞的選項根據〔百家講壇〕,網絡渠道,影視劇綜合而來。</h5><h5>致謝程程(陌上聽風)分行校對/2017.09.08</h5><h5><br></h5><h1>《讀后感雜志》以【我們讀世界】欄目2017.12.28刊發</h1><h3>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功县|
藁城市|
林周县|
兰西县|
浏阳市|
洪雅县|
蛟河市|
松阳县|
彝良县|
太白县|
丰台区|
图片|
镇巴县|
台山市|
洛川县|
承德县|
勃利县|
丰宁|
蒲城县|
焦作市|
工布江达县|
三江|
睢宁县|
襄汾县|
黑山县|
抚远县|
上犹县|
翼城县|
崇明县|
大埔县|
东莞市|
阜新市|
嘉禾县|
英山县|
璧山县|
驻马店市|
白银市|
定州市|
石棉县|
乐陵市|
仲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