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策劃/組織:漢中市旗袍文化協會</h3><h3>攝影/后期:衛星地圖</h3><h3>文字編輯:衛星地圖</h3><h3>文字來源:網絡及市政信息</h3> <h3> 2017年6月2日,漢中市旗袍文化協會百余名旗袍佳麗走進天漢文化公園,在參加完鳳凰衛視漢服漢文化展示活動全球直播后,暢游景區街景,賞花戲水,緩步長街,與天漢長街景觀交相輝映,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h3> <h3> 天漢文化公園位于漢中主城區西南部的漢江北岸,是濱江新區管委會依托漢江濱水景觀推進區域綜合開發的重要基礎型項目,是漢中市“一江兩岸”打造5A級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h3><h3> 東起天漢大橋、西至龍崗大橋、南臨漢江河堤、北依濱江西路,自西北向東南呈總長約3.85公里、寬約100至500米不等的不規則帶型, 項目總用地面積1146畝,其中天漢長街占地158畝、總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是集文化休閑、旅游觀光、酒店餐飲、購物互動、體驗消費等為一體的現代服務業產業帶,項目建設突出了“漢、水、綠”的形象塑造,依水而建,風景秀麗,生態良好,文化底蘊深厚。</h3> <h3> “天漢文化公園”的建成將全面提升漢中城市內涵及文化體驗,成為漢中新的代表性城市名片和城市會客廳。</h3><h3> 天漢文化公園功能定位劃分為5個分區,自天漢大道新橋至龍崗大橋分別為文旅產業區、文化博覽區、生態酒店區、文創購物區、時尚休閑產業區,形成了“以生態文化引客、以體驗文化待客、以人文文化融客、以休閑文化留客”的完整旅游文化體系。</h3><h3> 目前,整個公園局部的功能區建設、景觀綠化工程、園區慢行道路、光影照明系統已基本完成。張騫出使、石門十三品、嶓冢導漾及餐飲、賓館、超市及特色便利店等具有兩漢文化特色的雕塑及配套設施也已完工投入運行。</h3> <h3> 旗袍源于滿族女性傳統服裝,在20世紀上半葉由民國漢族女性改進,由中華民國政府于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民國以后,上海、北平等地的漢族女性在其基礎上予以改良,成為民國知識女性標準服飾之一。1949年之后,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認為封資修象征而大量毀壞。改革開放以后重新恢復為中國民族服裝代表之一。</h3> <h3> 一襲旗袍,修得純凈內心,從容性情;一襲旗袍,詮釋歲月靜美,永恒不變;一襲旗袍似詩畫藏在每個女子心中,以萬變的姿態穿梭在每個女子的夢中......</h3> <h3>花絮 咋還不開始,來,先熱熱身</h3> <h3>在建中的一江兩岸美景</h3> <h3> “兩漢三國,真美漢中",建設中的漢中,正張開雙臂歡迎四面八方朋友的到來。</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邑县|
雅安市|
金昌市|
宁德市|
乌拉特后旗|
河源市|
汝城县|
龙山县|
泉州市|
曲阜市|
报价|
梁平县|
景泰县|
建水县|
山阴县|
平武县|
南溪县|
迁西县|
镇宁|
隆化县|
揭东县|
翁源县|
黄龙县|
昭苏县|
毕节市|
基隆市|
宜君县|
卓资县|
手游|
太和县|
鞍山市|
大同县|
安西县|
迭部县|
怀集县|
海阳市|
开封县|
辽阳县|
黎城县|
湟源县|
枣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