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第一天<h3><br></h3><h3>波士頓是我28年前讀過書的地方,留下了很多難忘的記憶。八月底我們踏上了重訪波士頓的旅程,一早從多倫多出發,驅車10小時,900多公里,傍晚到達波士頓郊區的住處,一家安靜小區里的民居。</h3><h3><br></h3><h3>住的地方靠近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晚飯后就到里面蹓跶了一圈。這是美國歷史悠久的著名私立女校,以文科著名,有2300名學生,位于麻省的Wellesley小鎮。學校依山而建,一棟棟精致的紅樓,掩映在茂密高大的森林里,邊上還有一個小湖泊,景色優美,幽雅寧靜。該校和中國歷史有著深刻的淵源,宋氏三姐妹以及著名作家冰心都曾是這里的學生,希拉里也是畢業于此。</h3><h3><br></h3><h3>校園很安靜,估計還沒有開學,沒有很多學生。</h3><h3><br></h3></h3> <h3>?學校的校訓極為霸氣:Not to be ministered unto, but to minister!中文的意思就是,治人,而不是受治于人----不知道它的畢業生是否都是女強人。學校和麻省理工學院(MIT)有著密切的校際關系,學生如果加入合作項目,還可獲得MIT的學位。兩校還有各種聯誼活動,為MIT的直男提供接觸才女的機會。<h3><br><h3><br></h3></h3></h3> <h3>?學校培育了眾多的杰出校友,回饋捐款數額巨大,2016年達到17億美元。所以任何人只要考得上,就沒有讀不起。該校的校友被稱為“世界最強大的女性網絡”。<h3><br></h3></h3> <h3><h3>第二天</h3><h3><br></h3><h3>波士頓近郊的瓦爾登湖(Walden Pond),是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的湖。1845年,他在湖畔自建了一個小木屋,自給自足生活了兩年兩月兩天,并且記錄了自己在這里的見聞和思考,出版了同名散文。他的文字寧靜得象湖,只有漣漪沒有波瀾。這位哲學家一生只出過兩本書,是極簡主義和環保運動的鼻祖,44歲時死于肺結核。《瓦爾登湖》有“枕邊書”之稱:喜歡的人奉為經典,反復閱讀,百看不厭。據說這是最難讀懂的一本書,能一字一句認真讀完的人都值得膜拜。能讀懂并實踐其精神的人必定都是人生贏家。</h3><h3><br></h3><h3>今年是梭羅誕辰200年,來自世界各地的梭羅迷,在小木屋遺址旁的亂石上,用自己的文字寫下各種祝愿和讀書心得。LD也在湖畔檢討自己的心不夠靜,一直看不進這樣太純凈簡練的文字,也觸摸不到那樣的心情。</h3><h3>?</h3><h3>以前公司的大老板也是梭羅迷,而且吃透了這本書的精髓,身體力行。1984年,他從一個睡房的公寓加8萬美元的投資起步,發展到今天在納斯達克上市(MORN)有8億美元年收入、4600名員工的大公司。書的最后一章最后一段最后一句的最后一詞,成了公司的名字:太陽不過是一顆晨星(Morningstar)。當然,此書儼然成了員工手冊,老板囤了各種版本精裝的簡裝的,當圣誕禮物、當獎品派發。</h3><h3><br></h3><h3><br></h3>梭羅的雕像,后面是復原的湖邊小屋。</h3> <h3>這塊牌子刻的是梭羅的一段話,懂英文的朋友大概不會有啥生字,可是你能明白他的意思嗎?反正我是似懂非懂的。<h3><br></h3></h3> <h3>崇拜者就地取材獻上花環</h3> <h3>梭羅散步的小徑</h3> <h3>梭羅面對的湖景</h3> <h3>?<h3>游覽了美國獨立戰爭打響第一槍的歷史紀念地——Minute Man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1775年4月19日,英國軍隊為了收繳當地民兵的軍火武器,派了700名軍人來到此地,結果和當地民兵交火,英軍敗退,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揭開了長達7年之久的美國獨立戰爭,最后成立了美利堅合眾國。新英格蘭的五個州最早成為美國的州,麻省是其中之一。</h3><h3><br></h3></h3> <h3>英軍士兵的墳墓</h3> <h3>當年的戰場</h3> <h3><h3>?Lexington Common National Historic Site<br></h3><h3><br></h3><h3><br></h3></h3> <h3>麻省北邊是新罕布什爾州,這里沒有銷售稅,自然不能放過,我去整了一個新玩具。<h3><br></h3></h3> <h3>?第三天<h3><br></h3><h3>早晨開車到地鐵站,買了日票進波士頓,先到了劍橋。英國的劍橋有劍橋大學,美國的劍橋則有著名的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MIT),哈佛大學的主校園游客很多,現在也剛好是新生入學,接待站都搭建了起來,校園里充滿了生機。不過著名的哈佛圖書館只有哈佛人才能刷卡入內。</h3><h3><br></h3></h3> <h3>?校園里有一塊中式的碑,很好奇,過去一看,原來是1936年哈佛中國校友會為紀念校慶而立的,由胡適先生題的碑文。歷經81年的風風雨雨,碑文已經有些斑駁不清,題碑的人也早已作古。<h3><br></h3></h3> <h3>?我28年前在附近居住過,特地到了大樓的下面,體驗一下當年的感覺。大樓依然在,只是周圍的街道整齊多了,還有個街心花園。領導覺得環境不錯,難以想象當年公寓里面蟑螂橫行。<h3><br></h3></h3> <h3>?大圓頂是麻省理工學院的象征,可以進里面休息上網。周圍的樹木比28年前高大了許多。<h3><br><h3><br></h3></h3></h3> <h3>街上賣中餐的車,可見需求有多大。</h3> <h3>?肯尼迪圖書館是肯尼迪(JFK)的紀念圖書館,建在波士頓海灣的邊上,里面濃縮了他的一生,特別是從政之路的歷程。記得以前來都不要門票的,現在要收14美刀了,估計圖書館光靠政府的錢撐不下去了。<h3><br></h3></h3> <h3>?<h3>回到波士頓城里,到一家TripAdvisor上推薦的餐館吃龍蝦,要了龍蝦卷,結果吃起來全是調料的味道,吃不出龍蝦的鮮味。吃過Newfounderland的海水煮龍蝦,嘴刁了。不過,蛤蜊濃湯里也的確連蛤蜊的影子都沒有。</h3><h3><br></h3></h3> <h3>?昆西市場(Quincy Market)在市中心,是游客最多的地方,在這里還能品嘗到各式美食。<h3><br></h3></h3> <h3>市中心里保留了很多老歷史建筑,和其他高樓大廈混在一起,老的州政府建筑就是其中一個。</h3> <h3>?<h3>最后來到以前讀書的學校校園,走在以前天天走的路上,想想快30年了,真是彈指一揮間。</h3><h3><br></h3></h3> <h3>約翰?漢考克大廈(John Hancock Tower),是波士頓最高的地標,由華裔建筑師貝聿銘與建筑師亨利·科布(Henry N. Cobb)聯合打造,建筑采用玻璃鏡面,隨著天氣變化映出不同的景色,極富動感和美感。</h3> <h3>換地鐵時,路過波士頓公立圖書館,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建筑,里面很氣派,特別有個巨大的帶噴水池的庭院,有歐洲宮廷的感覺。<h3><br></h3></h3> <h3>波士頓是美國文化的搖籃,美國人崇尚自由的精神就是從這里發揚光大,成為美國的主流價值觀。<h3><br></h3><h3>總體來說,波士頓綠蔭環抱,建筑古老,雖然也有大城市的繁華和喧鬧,但更多的是一種文化氣息,據說它是全美人口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br></h3><h3><br></h3></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川县|
扎囊县|
商洛市|
九龙城区|
阳原县|
荥经县|
新干县|
崇仁县|
顺平县|
花垣县|
和顺县|
巴塘县|
陈巴尔虎旗|
全椒县|
凌云县|
奎屯市|
图们市|
剑河县|
积石山|
镇江市|
兴宁市|
城固县|
靖远县|
鸡西市|
临武县|
灵璧县|
辽源市|
绩溪县|
静安区|
江北区|
资中县|
黄龙县|
德保县|
宁津县|
光山县|
竹溪县|
磐石市|
绥中县|
黑山县|
宣化县|
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