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br></h3><h3><br></h3><div> 臨近退休的時候,我給自己刻了一方印章,印文是“三閑堂”,之所以起這樣一個堂號,是為了輕松的迎接自己新的生活:一個閑人、一顆閑心、做點閑事。安然而快樂的度過自己的晚年生活。</div> <h3><br></h3><div> 退休五年了,經常有朋友問:最近在忙什么?我說:一個閑人,有什么忙的?無非是做點閑事而已。</div> <h3><br></h3><h3> 還有朋友問:你是不是每天都要寫書法?寫幾個小時?我說:我也沒有遠大的目標,要達到多高的境界,何苦要費那么大的功夫?我寫字只是為了陶情怡性,想寫就寫一寫,不想寫就不寫。況且我的寫字只能稱為寫字,和書法不好攀比。</h3> <h3><br></h3><h3> 晚年,我覺得身忙而心閑的狀態最好。身子如果閑下來,就會懈怠,就會疾病找上門來。心閑,是指心無掛礙,無繁務亂心,輕安自在,是最好的狀態。</h3> <h3><br></h3><h3> 有時候去展覽館看看展覽,為的是自己的眼界不要太狹窄。再有,在展館里時不時的會邂逅一些朋友,相互問候,聊聊近況也是有趣的事情。</h3> <h3><br></h3><h3> 偶爾有朋友間的小型聚會,大家趁著興致正好,寫寫字,畫畫畫,互相交流,喜歡了就隨手相贈,也是很快樂的事。</h3> <h3><br></h3><h3> 不要把這些東西看得太重,尺量斤較,算平方,算面積,那樣也太累。當然,也不能漫天地送人,那樣也太輕看了自己。</h3> <h3><br></h3><h3> 朋友的字畫我覺得也不能十分得理的隨意索要,如果是人家現場發揮極好的作品,應該建議作者留下來,因為好的狀態并不是每時都有。我所留存的朋友的作品,大多都是朋友看我喜歡主動相贈的。這應該是為友之道吧。</h3><h3> 畫家朋友雅馨送我這幅鐘馗,我回詩作答:</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佝腰袖手老鐘馗,嚢劍頹身眼似錐。</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打鬼千年無此累,何時天下盡無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鐘馗故事出自唐開元年間,已一千三百多年。鐘馗以打鬼佑安為使命,誰知如今鬼魅越打越多,鐘馗已疲勞傷身,何時可得一閑乎?)</div> <h3><br></h3><h3> 每年外出旅行一兩次,多數都是和老伴一起選擇自由行。不跟團可以不必那樣緊張,那樣統一行動。自由、自在,慢的節奏才是享受美好自然的最好方式。</h3> <h3><br></h3><h3> 上車睡覺,下車撒尿,見景就照,最后一問啥也不知道。那是低層次的旅游。我的出行要有文字相伴,游記記錄的是每一地不同的風光、風情、人文、歷史。當然還有自己的心境和感受。一位朋友說:沒有記錄,就等于沒有發生。這話很有些耐人尋味的道理。</h3> <h3><br></h3><h3> 詩意的生活是一種心理層面的高級生活,它和經濟能力,職務高低沒有關系。每次出游面對著新鮮的刺激,都會有詩句從我的心中自然的流淌出來,旅行歸來,帶回的不光是土特產品,還有詩篋中的詩篇。那是獨有的收獲。</h3> <h3><br></h3><h3> 一個女兒在國外工作,兩三年我去探親一次。尤其是有了外孫女,天倫之樂又增加了一份濃濃的情趣。除了居家的生活外,我還喜歡四處走走看看,騎著車去更遠的地方。去觀察異國的社會,感受不同的生活。通過圖文和朋友們分享,讓個人的感受和思考,變成多人的感受和思考。把個人的旅行變得更有價值。</h3> <h3><br></h3><h3> 泛泛的說了一些自己的情況,那都是表面的。其實晚年生活更多的是宅在家里面的。如何讓家里的生活不單調,有趣味,那才是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方面。</h3> <h3><br></h3><h3> 我把我的柴米油鹽之外,動手、好玩、有創意、有樂趣的居家生活同大家簡單的進行交流,尤其是關心我的朋友們,也算是我向大家做的一個匯報。</h3> <h3><br></h3><h3> 泡沫磚,也稱加氣混凝土砌塊,是建筑工地或拆遷場地隨處可以撿到的建筑材料。這些沒人理會的磚頭瓦塊卻可以變成好玩的東西。</h3> <h3><br></h3><h3> 我是受搞雕塑朋友的啟發學著用泡沫磚刻制東西玩的。這是我刻制的第一件作品,一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佛頭,水平很是業余。</h3> <h3><br></h3><h3> 這是我刻的小女孩頭像。</h3> <h3><br></h3><h3> 一邊構思,一邊制作,想到哪里做到哪里,完全由著性子來。</h3> <h3><br></h3><h3> 這是我雕的一個臉譜。</h3> <h3><br></h3><h3> 把泡沫磚用水浸透了,材料就會變得軟一些,有利于雕刻。塑大形時工具可用手鋸、菜刀,做細部時可用鑿子、木銼等,只要趁手好使就行。</h3> <h3><br></h3><div> 這是我做的一個花盆,當然,下面要打通一個漏水孔。</div> <h3><br></h3><h3> 為防止四壁吸水,里面置入一個切去上部的油桶。(造型仿良渚玉琮)</h3> <h3><br></h3><h3> 自己制作的花盆,再種上一株自己喜歡的花,會有一種小小的滿足感。</h3> <h3><br></h3><h3> 這是一塊邊角殘缺的磚。</h3> <h3><br></h3><h3> 殘缺別有一種味道。</h3> <h3><br></h3><h3> 種上幾棵肉肉,和花盆還是很搭配。</h3> <h3><br></h3><h3> 這個花盆大些,是嘗試的第一個。</h3> <h3><br></h3><h3> 微信上有介紹用水泥做花盆的,但我覺得相比之下,泡沫磚的制作過程更為有趣。</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是我用泡沫磚做的一個燈龕,一米多高,由四件組成,里面裝了一個燈泡,是一個實用的擺設。</p> <h3><br></h3><h3> 一塊磚角可以做什么?</h3> <h3><br></h3><h3> 只要有想法,仍然可以做出有趣的東西來。</h3> <h3><br></h3><h3> 我前后做過十余個蓮蓬,有一些還或噴或染了各種顏色。</h3> <h3><br></h3><h3> 點綴在家中,別有一番情趣。</h3> <h3><br></h3><h3> 這些蓮蓬是我從湖里打撈上來的。把樹枝上端烤彎,用熱熔膠將蓮蓬和樹枝粘在一起,蓮蓬就有了莖。那些松塔也是這么制作的。</h3> <h3><br></h3><h3> 這是可以做掃帚的一種草,裝扮居室,野草并不遜于鮮花。</h3> <h3><br></h3><h3> 菠蘿的葉子真的可以養活嗎?我在水果攤挑選那些丟棄的葉子時,一個女孩子說:那都是騙人的,活不了。我還是要試一試,這是春天經過水養后植到土里的,長得已經很茁壯了。</h3> <h3><br></h3><h3> 這一棵已經生長了兩年半,足有一尺高,葉子已經變得又厚又硬了,</h3> <h3><br></h3><h3> 陽臺上養些花總能給家中增添些生氣。</h3> <h3><br></h3><h3> 花不在名貴,好養、好看就好。</h3> <h3> </h3><div> 這棵綠蘿買回來已經四年半了,長得早已觸到了房頂。需要經常剪枝才可以。</div> <h3><br></h3><h3> 以一當十,以少勝多。幾片單薄的葉子,有時會勝于一捧鮮艷的花朵。</h3> <h3><br></h3><h3> 這個磨盤是我從城中村拆遷后的廢墟中撿回來的。</h3> <h3><br></h3><h3> 它躺在那里已經很久了,沒人理睬。我早就相中了它,苦于太重,沒法弄回來。但又怕清場時一夜間沒了蹤影,鼓了鼓力氣,硬是把它滾了回來。</h3> <h3><br></h3><div> 這也是我做的一個花器。材料是塑料桶。</div> <h3><br></h3><h3> 這也是一個塑料桶。這兩個花器都經過了切割和粘接,最重要的還在“點睛”之筆。</h3> <h3><br></h3><h3>這是一個報廢的電水壺做成的。</h3> <h3><br></h3><h3> 這是一截柏樹的朽木。</h3> <h3><br></h3><div> 我要把它鑿成一個花槽。</div> <h3><br></h3><h3> 從平視的角度看,大家都說像一只臘腸狗狗。</h3> <h3><br></h3><div> 世界上也許真的沒有廢物,只要你重新開發它的用途。這是另一個木槽花器。</div> <h3><br></h3><h3> 這原本是一個裝酒的竹筒。現在成了養花的器皿。</h3> <h3><br></h3><h3> 這是裝修后扔掉的地板頭。我把它刻成了一幅對聯。</h3> <h3><br></h3><div> “聽鳥說甚,問花笑誰”。我把它掛在了女兒家面向后院的門兩邊。</div> <h3><br></h3><h3> 這塊刻的是一幅齋館名號。</h3> <h3><br></h3><h3> 家住二十六層,可以俯身攬云,我給書房起名“抱云居”。</h3> <h3><br></h3><h3> “陽光燦燦”,三塊地板頭拼成,掛在我家進門處。</h3> <h3><br></h3><div> 這是一個攜帶毛筆用的筆簾,我用它做成了一幅袖珍書法掛件。</div> <h3><br></h3><h3> 大有大的氣勢,小有小的趣味。這樣的小玩意我還做了一些。</h3> <h3><br></h3><h3> 這是茶簾。</h3> <h3><br></h3><h3> 這也是茶簾。</h3> <h3><br></h3><h3> 不管玩什么,怎么玩,只要玩出點意思,玩出點新意就好。</h3> <h3><br></h3><div> 兩個普通的瓷盤子,寫寫畫畫之后就改變了它的功能。</div> <h3><br></h3><h3> 墻上掛著的這枚大印一尺見方,刻的是“清玩之趣”。這是我用石膏漿灌出的一塊石膏板,干了以后在上面刻制的。</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芳華。這是在木板上的刻字。</h3> <h3><br></h3><h3> 英雄。這樣的字刻了一組,都是兩個字的電影片名,是為一個展覽準備的作品。</h3> <h3><br></h3><h3> 這個青皮留字的西瓜是我完成的,上面的字是“美滿祥和”。</h3> <h3><br></h3><h3> 這造型是我跟著網絡照片學的,一個西瓜的別樣切割,會給一個生日增添些許愉快的氛圍。</h3> <h3><br></h3><h3>沒用的包裝盒剪剪切切也能做出有趣的房子。</h3> <h3><br></h3><h3>做著玩,就是自己動手動腦的過程,這對老人來說應該很重要。房子是做給外孫玩的,這個過程對旁邊的外孫來說,也是一個美育的熏陶。</h3> <h3><br></h3><h3> 上面那些動動手弄著玩的事情只占生活中很小一部分時間。畢竟生活是實實在在過日子,誰也不要當大爺,讓人侍候著。</h3><h3> 如果說那些玩的事都不算正經事,有時也會認真的做一些正經事。朋友偶爾會找上門來,讓我做一些平面設計的事情。書籍、畫冊、折頁、封面、首日封等等。只要不疲累身心就好。</h3> <h3><br></h3><h3> 再回來說寫字,近幾年我主要在寫小字。寫小字讓人心靜,況且省紙、省墨、省地方,不會像寫大字動輒四尺、六尺整張,把家里弄得一塌糊涂。</h3> <h3><br></h3><h3> 在折頁冊子上寫寫古人的詩文,或者自己的詩,寫和欣賞的過程都很文氣。文氣、靜穆,都應該是文化人努力的一個方向。</h3> <h3><br></h3><h3> 這是買來的線裝空白冊,我拆開裝訂線,用來抄寫自己的詩。</h3> <h3><br></h3><h3> 用一個個比黃豆略大的小楷,將詩句一句一句抄寫下來,心情的寧靜幾乎可以達到忘我。</h3> <h3><br></h3><h3> 字不必張牙舞爪,也不用神采飛揚,靜靜地寫下來就好。</h3> <h3><br></h3><h3> 廚房里“有魚”……</h3> <h3><br></h3><h3> “有肉”……</h3> <h3><br></h3><h3> 家里有妻有孫,口袋里有些散碎銀子可以買酒,應該可以知足了。</h3> <h3><br></h3><h3> 2012年,退休前我給自己定下了一些條約,現在看,這些約定把握的還算好:</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老年宣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仿三大紀律八項注意)</div><div>A、保持良好的心態,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多做于人生有價值的事。B、鍛煉身體,保持身體的相對健康,少給子女增加負擔。C、與時俱進,追隨時代,不斷學習新的東西。</div><div>① 經常用腦,延緩精神和身體的遲鈍。② 注意外在的精神狀態,和窩囊、邋遢作斗爭。③ 注意生活小節上的文明,給年輕人做榜樣。④ 體諒老伴、關心老伴,家里的事要主動多做。⑤ 在孩子和她的配偶面前不擺家長權威,要做朋友。⑥ 在有關第三代教育、撫養方面的問題上,尊重兒女的意見。⑦ 不加入老年人打撲克、玩麻將的隊伍。⑧ 盡量不在上下班高峰時間乘坐公交,免得給公交增加負擔、讓年輕人為自己讓座。</div> <h3><br></h3><h3> 這就是我退休后閑適的生活。沒有了領導,沒有了任務,沒有了上班下班,沒有了諸多條條框框,心是自己的,時間是自己的,那是一種很好的感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舊詩四首 (新韻)</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閑花野草自芬芳,不羨胡紅御衣黃。</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雨打霜侵姿色在,何勞美人細端詳。</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注:胡紅、御衣黃均為</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牡丹名貴品種。)2011.12</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歲有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花甲揖別本命年,春風駘蕩染酡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搔頭莫笑鬢發老,且賞黃昏錦繡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3.2.10</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自題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十一載布衣身,小隱蝸居避世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畫牡丹多媚色,只潑墨瀋寫閑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3.6.5</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午新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燈紅煙紫正繽紛,守歲聽鐘候喜神。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增壽無須憂日月,惜時方悟戀晨昏。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佯裝風雅勤涂墨,疑似癡呆總忘魂。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袖手何堪思往事,不如躍馬去爭春。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4.1.30</div> <h3><br></h3><h3> 作者簡介:馬樹河,1952年生,畢業于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退休前為內蒙古電視臺高級編輯。現為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內蒙古美術家協會會員、內蒙古書法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詩詞學會會員、內蒙古集郵協會副會長。</h3><h3><br></h3><h3>(欲讀作者更多文章,可搜索“馬樹河”或“馬樹河的博客”。)</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城县|
商洛市|
新竹市|
蒲城县|
绿春县|
东阿县|
那曲县|
景东|
海兴县|
白银市|
固镇县|
乌恰县|
华容县|
房产|
泉州市|
晋宁县|
清水县|
买车|
仙桃市|
江华|
翁牛特旗|
闽侯县|
东源县|
保山市|
威宁|
泽州县|
武邑县|
昌黎县|
承德县|
英超|
华池县|
吐鲁番市|
曲沃县|
高密市|
太湖县|
涟源市|
潞西市|
灵寿县|
镇原县|
南澳县|
连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