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悠悠歲月似流水,關中同事喜相逢。</h3><h3> 2017年8月20日,原關中工具廠子弟學校十一位教師,張淑菱、楊建英、楊慧芳、劉彩茹、理靈芝、王玉華、陳錫武、李冰、吳捷、高有祥、馬振鐸,以及李冰的夫人左仙琴和原工具車間范大生等共十三人,在相互離別了幾十年之后,又重新相聚在古城西安尚德大廈。 這次聚會是在王玉華的熱情倡議下,在范大生的大力協助下,經過他們倆人的精心籌備和安排,才得以順利舉辦。何藹、李力(周虎)兩位老師因事未能參加,托人帶來了他們的問候和良好祝愿。</h3><h3> 十一位當年的關中園丁,如今都已成為白發老人。多年未見,相聚之時大家先握手,后相識,再大笑。雖然歲月在每個人的臉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跡,然而埋藏在每個人腦海中的相互形象,仍然是那么青春、靚麗、健康、朝氣。大家圍坐在一起,回憶起關中校園里的點點滴滴,仿佛是發生在昨天的事情。談及那些離開了關中、離別了我們的子校領導和老師的名字,又一次觸動了我們久遠的記憶。今天的我們,盡管都已步入暮年,多數人都過著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退休生活,但都還保持著年輕人的心態,言談舉止之間,充滿了對關中子校老同事們的眷戀,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祝愿。</h3><h3> </h3><h3> (說明: 以下人物場景屬真實,對白話語系杜撰)</h3> <h3>全體老師合影之一。</h3> <h3>全體老師合影之二。</h3> <h3>女老師小合唱之一。</h3> <h3>女老師小合唱之二。</h3> <h3>男老師小合唱之一。</h3> <h3>男老師小合唱之二(當時吳捷未到)。</h3> <h3>李冰: 見面先握手,笑容臉上露。</h3> <h3>張淑菱: 多年未見,你還認識我嗎?</h3> <h3>楊惠芳: 當然,你是理靈芝嘛!</h3> <h3>吳捷: 我今年也六十七歲了。</h3> <h3>楊建英: 你身體還不錯吧?</h3> <h3>王玉華: 我剛剛從關中廠回來,這次還見到任文亮了。</h3> <h3>劉彩茹: 我的那些關中學生還記著我呢。</h3> <h3>陳錫武: 李冰,你那時候球打的可真好啊!</h3> <h3>馬振鐸:吳捷,咱倆在關中還是舍友呢。</h3> <h3>理靈芝:下一次聚會還能再來誰呀?</h3> <h3>王玉華: 張老師,讓我把你的電話號碼記下來。</h3> <h3>李冰: 陳老師,多少年沒見面,你身體還挺好吧?</h3> <h3>楊建英:咱們離開關中都快四十年了。</h3> <h3>陳錫武:現在大家都要把身體調理好,這是最重要的事。</h3> <h3>劉彩茹:陳老師,我們以后還會再見面。</h3> <h3>吳捷:咱倆關中一別再也沒有見過吧?</h3> <h3>高有祥:吳老師,咱倆再合張影。</h3> <h3>范大生: 馬老師,你還記得我范大生?</h3><h3>馬振鐸: 當然,你是關中廠活寶,誰不知道。</h3> <h3>李冰:我們老倆口也再來一張。</h3> <h3>劉彩茹: 咱倆個老同事,老姐妹。</h3> <h3>陳錫武:吳捷,讓我和你這個小伙子合張影。</h3> <h3>王玉華: 大家來一張聚餐照。</h3> <h3>楊建英:這是我們離開后再次回到關中時的照片。</h3> <h3>高有祥:這是我1979年離開關中,遠赴西藏時,與子校老師們的合影。</h3> <h3>高有祥: 離別關中之時,與部分男老師的留念照片。</h3> <h3>馬振鐸:這是1976年元月,我當班主任時關中子校七五級二班同學的畢業照。</h3> <h3> 短短半天相見時間,難分難舍難離別。</h3><h3><br></h3><div> 讓我們盼望著見到更多關中子校的老師同仁!</div><div> 讓我們期待著不遠將來的下一次再相聚!</div><div> </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岗市|
体育|
惠州市|
大埔县|
阿合奇县|
万盛区|
闻喜县|
揭阳市|
子洲县|
旅游|
根河市|
老河口市|
长寿区|
柳江县|
雷波县|
吉隆县|
祥云县|
正安县|
阆中市|
乐至县|
绥阳县|
乐业县|
江门市|
木兰县|
襄汾县|
云安县|
平阴县|
营口市|
二手房|
江孜县|
株洲市|
寿阳县|
洛南县|
西林县|
柘荣县|
阜城县|
仲巴县|
泰州市|
司法|
邓州市|
盘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