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 環 騎 臺 灣<br></h1><h1>時間:15年7月13日~26日,計14天。<br></h1><h1> 目前,大陸赴臺自由行的單次限定時間為登島后第二天開游算起15天。我們5位原本早早定了11號去26號回(15天)的票,人算敗于天意,超強任性的“燦鴻”不期而至,杭州空港11號被鎖得死死的,無奈,改簽。結果:影子、老兵和本人被壓縮了一天,楊兄二位被壓縮掉了二天。<br>人物:① 影子:由學校至機關的影子,興趣廣泛熱衷運動,足球、長跑、騎行尤其投入,15上半年無錫馬拉松跑進了4小時。與茶哥同環騎過青海湖、太湖、千島湖。本次出游,行事嚴謹的影子見航空公司的行李限定注意事項里寫著單件尺寸長寬高總量不得超過156公分,便不顧哥們的勸導和鼓勵,思量再三還是帶了包裝基本不超量的折疊車,環島全程下來體能付出該是最大的。<br> ②老兵:資深單車客,當年退伍回來曾以玩單車為生并創辦了臨安最早的單車俱樂部----“樂游”。幾經曲折下來,現在營生的活計自然也沒離開單車----網上專賣各類單車胎。開上網店的老兵平時忙得沒有消停的,這次得知哥們幾個要去環島,實在擋不住誘惑,便發愿立誓撫穩內按好外割出時間來了。低調實在的老兵在了,大家的車的拆裝、保養、維護也就差不多被承包了。<br> ③楊兄:哈,說到楊兄,說他愛單車,一個愛字似乎不夠達意,用數字和記錄來解讀最真實:山地、公路、折疊、死飛等等家里塞進了8輛(人家涼臺曬衣,我家涼臺曬車--夫人語)。11年7月環騎青海湖10月環騎太湖;12年7月與任飄零騎318成都至拉薩;13年10月環騎崇明島;14年7月帶初中畢業的公子騎臨安至沈陽。本次環島自然是小菜一碟。<br> ④楊方淳:楊兄公子,臨安中學14級學生,好動好學,練就有一手好字。受其老爸的影響單車自然不會不愛,去年初中畢業楊兄給出的禮物是陪騎去二千公里外的沈陽----這趟烈日遠行下來真可謂磨練了意志開拓了眼界,這區區臺島當然不在話下了。</h1><h1></h1><h1><br></h1><h1><br></h1><h1>行程:臺灣本島面積近3.6萬平方公里,以山地丘陵為主,高高的中央山脈貫穿南北。西部沿海多平原,東部為斷崖結構多陡峭。全島建有緊貼海岸線的公路圈,很多路段更有沿海而修的‘綠道’。貼海岸線環島一圈1200公里上下。本來,自由行15天能用足是比較理想和寬裕的,由于我們被壓縮成了14天和13天(含來去各一天),騎行的11天自然被設計得滿滿實實的了。</h1><h1><br></h1><h1><br></h1><h1>11天行程示意</h1> <h1>D1:7月13日:杭州--香港--桃園。住桃園市區</h1><h1><br></h1><h1>游臺灣的雙證:通行證和入臺證</h1> <h1>當天在桃園安頓下來便去夜市轉轉,滿目漢字滿街漢話使人深感同文同宗。</h1> <h1>看,和家門口夜排檔的牌子差不多吧</h1> <h1>看,學校補習班海報。茶哥瞄到心里一頓,恨不能立馬上去把那刺眼的“國”字改成老老實實的“島”字</h1> <h1>鬧市牌坊,后來看到無論城市還是鄉村,這中國傳統文化的標志隨處都在</h1> <h1>環島行李:一個單車包和一個馱包。我們定的香港航空的飛機要經香港轉機,傍晚到桃園機場時我們被告知打行李的單車沒能和我們同機到達,但一定會在當晚11點前送到我們預定并住下的賓館,果然,航空公司不食言。</h1> <h1>D2:7月14日:騎游臺北:桃園--新北--臺北。</h1><h1> 三市城區間沒有嚴格明朗的界限標識,全程紅綠燈。在臺北匆匆瀏覽了總統府、中正紀念堂及地標建筑101大樓。傍晚與因改簽機票而遲到一天的楊兄二位匯合。</h1><h1><br></h1><h1>臺北郊區公園大榕樹</h1> <h1>郊外運動場</h1> <h1>橋墩下</h1> <h1>全臺島多政宣牌</h1> <h1>“自由廣場”-臺島政治是有點廣場味的</h1> <h1>臺北街景</h1> <h1>臺北地標建筑--101大樓</h1> <h1>中正紀念堂</h1> <h1>當年馬英九的辦公大樓</h1> <h1>D3:7月15日:環島第一天:桃園--觀音--新竹市--苗栗縣--臺中大甲區日南里。計140公里。</h1><h1><br></h1><h1>沖出桃園</h1> <h1>這眼熟的國立中央大學在桃園</h1> <h1>田野</h1> <h1>田園牧歌</h1> <h1>車到臺灣海峽,當天34攝氏度,無風</h1> <h1>海峽邊多風電</h1> <h1>臺灣島的西部沿海地勢多平緩</h1> <h1>沿路多會看到的花圈樣的圓花籃是用來對候選人當選表賀的</h1> <h1>第一天騎程快結束了,合一張</h1> <h1>D4:7月16日:環島第二天:臺中--新化縣--云林縣--嘉義縣布袋鎮。計150公里。</h1><h1><br></h1><h1>本次環島大家都帶了帳篷,頭晚到臺中大甲區已是夜幕很深了,便在這ELEVEN店旁的水泥地上扎了營,開扎時,見這地面冒著熱浪還用澆花壇的水沖了個夠,可這地面像收了錢照樣不辦事的官員一樣整夜照例熱個不停。這第一晚第一次扎營就嘗夠臺島的熱,同時各位都覺得7月環島帶帳篷屬于低級錯誤,此后10天帳篷成了帶著沒用扔了可惜的累贅。 當天,楊兄由于楊方淳過生日,要趕去前面鎮上的肯德基慶祝一下,便在前面就近賓館住了,這么一來,為本次環島特意買的帳篷墊子做一次體驗的機會也免了。</h1> <h1>臺灣機車文化可以說是發達,高檔摩托隨處可見</h1> <h1>一路向南</h1> <h1>當天,報上說,有5位國民黨要員因言論不當被開除黨籍了</h1> <h1>看,后面的店標-“7ELEVEN”,這全球著名的連鎖便利店布滿全島,我們全程的中途修整和水分補充差不多全賴這店了。</h1> <h1>快到嘉義時正好碰到一個漁村在搞火把祭祀活動</h1> <h1>D5:7月17日:環島第三天:布袋--臺南市--高雄市大寮區。計96公里。</h1><h1><br></h1><h1>沖出臺中</h1> <h1>路邊廣告</h1> <h1>車到高雄--這政府前面少了“人民”二字看上去不夠順眼</h1> <h1>D6:7月18日:環島第四天:大寮區--屏東縣--枋寮--恒春古城。全程風暴雨。計90公里。</h1><h1><br></h1><h1>用手機上的谷歌地球導航有時可特意繞開主馬路走田間風情道</h1> <h1>知道7月的臺灣熱,沒料到會熱得像退不了溫的烤箱,每天30多度還不來海面風,帶著防曬的長衣褲實在套不上去,第一天騎行時我窘迫下出靈感:將帶著的魔術巾套腿上當長褲防曬,哈,還真管用的,后來就全程雙巾在腿了。</h1> <h1>特色美食:鋼管雞</h1> <h1>路畔小吃攤</h1> <h1>用我們的眼光看這芒果便宜得離譜了,差不多二元人民幣一個。妙的是,果農告訴我們說最好的都摘下直接包裝快運去大陸了</h1> <h1>這位陽光的臺大美女和我們的行程差不多的在環島</h1> <h1>廣告</h1> <h1>明朗的路牌</h1> <h1>頂著一整天的風暴雨,車到恒春半島上的古城</h1> <h1>D7:7月19日:環島第五天:恒春--白沙灣--貓鼻頭--鵝鸞鼻--臺灣最南點碑--屏東滿州。計61公里。<br></h1><h1><br></h1><h1><br></h1><h1>白沙灣沙灘,當天風浪太大,游客被禁下水了</h1> <h1>沙灘上一對準父母</h1> <h1>臨海的街</h1> <h1>潛水區</h1> <h1>從臺島最南端界碑向北便是東海岸的行程了</h1> <h1>D8:7月20日:環島第六天:滿州--旭海--壽卡--大武--臺東縣金侖。計96公里。</h1><h1><br></h1><h1>車到旭海,再北上就全是起伏的山體公路了</h1> <h1>東源高山濕地保護區里開滿了漂亮的野薑花</h1> <h1>當地車隊</h1> <h1>偶然的意外</h1> <h1>臺東,政宣牌,這位法學碩士看上去不錯,當然,假如讓我來投,我務必將這位參選人的參政施政理念、生活品行、家產背景等等了解個透才定奪</h1> <h1>D9:7月21日:環島第七天:金侖--大麻里--知本--初鹿--鹿野--關山--池上--花蓮--富里--花蓮東里。計106公里。</h1><h1><br></h1><h1>小鎮金侖緊挨著太平洋,一早便走去海邊,浩瀚的太平洋,總是那么的深邃而悠遠</h1> <h1>晨曦微露,遠遠望去只見金侖溪口有幾十號人在鬧著什么,便走過去探個究竟,原來是當地居民沿用一種古老的傳統-搶潮頭,撈一種叫“司馬寧”的和我們太湖銀魚相仿的晶瑩剔透的小魚,全島就這金侖溪口有這魚。</h1> <h1>辛勤的撈海人</h1> <h1>當第一縷陽光投射在撈海人的臉上,當太平洋的柔情傳遞到岸邊,那是幅優美獨特的生動畫卷</h1> <h1>金侖,原居民墻畫</h1> <h1>濱海公路臺東段, 爽爽的騎行路,只是,熱,太熱,實在熱。</h1> <h1>臺東這邊以產釋迦出名,路邊攤上的釋迦盡可當飯</h1> <h1>路牌</h1> <h1>過鹿野,轉去“鹿野高臺”兜了一圈,高臺有很多運動項目,其中以空中滑翔最為知名。</h1><h1>留一張</h1> <h1>荔枝路</h1> <h1>一路向北,東部這樣直到極目的路比較少</h1> <h1>池上,臺灣的糧倉</h1> <h1>D10:7月22日:環島第八天:東里--安通山--石梯坪--新社--花蓮市區。計120公里。</h1><h1><br></h1><h1>翻越安通山</h1> <h1>快樂堅韌的徒步環島者</h1> <h1>在”7ELEVEN”店,與二位加拿大騎手簡單交流</h1> <h1>石梯坪魚港</h1> <h1>車到北回歸線地標塔</h1> <h1>看,這位老兄在享受日光浴</h1> <h1>太平洋之戀</h1> <h1>特別記憶:本次環島考慮到行李重量和攜帶便利糾結再三還是沒背上單反,帶了成像還過得去攜著夠方便的微單尼康J1.這寶貝一路都還算好使,大概一直熱下來沒地方投訴來了情緒,按下這張片就罷工了,再也不肯干了。后來回到這邊,大陸沒有罷工權這搗蛋鬼才復工。 后面幾天只得純手機記錄,再險美的蘇花公路也沒有辦法。</h1> <h1>在我看來這差不多等同朝圣</h1> <h1>翻越~夜幕已拉開,距目的地花蓮還有幾十里</h1> <h1>D11:7月23日:環島第九天:穿越蘇花公路,花蓮--清水斷崖--和平--南澳--東澳。計82公里。</h1><h1><br></h1><h1>太魯閣大橋上,往左進入臺灣中央山脈,游阿里山便由此轉入。</h1> <h1> 蘇花公路被稱為最美最險的濱海公路,其險有二,一是峭壁巖體隨時都可能會有落石滾下 ,二是公路窄車流量大特別是有大量的工程車,很多路段沒有單車通道,你只能擠在前后二車中間登踏。也難怪,一路過來好多當地人勸我們別騎蘇花而改乘火車。</h1><h1><br></h1><h1><br></h1> <h1>哈,隧道口豎著一塊單車免通行的牌子,對不起,既來環島怎么可以不騎蘇花公路呢。</h1> <h1>蘇花公路清水斷崖段</h1> <h1>公路全段稍有幾個小小的停車駐足點,一組剽悍的洋妞置身這峻美之地似乎像打了雞血滿臉興奮</h1> <h1> 蘇花有浩瀚蔚藍的太平洋溫柔的親吻著可謂越險越美,當然,請仔細看,只有騎行才有可能拍到真切的蘇花公路,旅游觀光車是沒法駐停的。</h1> <h1>南澳,泰雅族人的故鄉</h1> <h1>優雅風情的東澳海濱,當天終于跳進太平洋暢游太平洋了</h1> <h1>D12:7月24日:環島第十天:東澳--蘇澳--宜蘭--礁溪--北宜公路--坪林。計82公里。<br></h1><div><br></div><h1>當天上午東澳至蘇澳線路示意</h1> <h1>回望美麗的東澳海濱。頭天傍晚我們在海邊游泳時見有不少釣客車開到岸邊早早擺開架勢,湊近一問才知道全島只有這地方可以釣到一種白帶魚。</h1> <h1>再見了,美麗東澳。</h1><h1>與同樣剛到坡頂的熱氣騰騰的影子合一個</h1> <h1>美麗的蘇澳港</h1> <h1>蘇澳港集商、軍、漁于一體,給人以捅擠又有序、繁盛又安靜的感覺</h1> <h1>車到宜蘭,照例的藍天相迎熱浪相候</h1> <h1>宜蘭,城郊風光</h1> <h1>24號下午蹬騎翻山越嶺的北宜公路</h1> <h1>看,掛滿樹梢的蓮霧。我們從北宜公路盤山而上時見路邊樹上密密麻麻的掛著熟透了的蓮霧,正奇怪于怎么沒人采摘,稍往上更見那林中的蓮霧被風吹落個滿地,并沒人管理,于是,我們一致斷定這片蓮霧果遭主人失寵或被主人遺忘了,既如是,我們不放開肚子便對不起那主人了。</h1> <h1>吃撐裝滿帶足,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的</h1> <h1>D13:7月25日:環島第十一天:坪林--臺北--桃園。計59公里。<br></h1><h1><br></h1><div><br></div><h1>北宜公路是機車黨飆車族的天堂</h1> <h1>嶺頂休息</h1> <h1>橋</h1> <h1>回到桃園11天前的出發點,留個影。15號開騎時我們預定了回來的房間,當時我告訴賓館老板說--25號下午3點我們會到。妙得很,我們并不刻意掐時間,而就是在3點差幾分鐘回到賓館了</h1> <h1> D14:7月26日:返程:桃園--香港--杭州</h1><h1><br></h1><h1>享受運動快樂,欣賞寶島美景,品味臺灣美食,感悟文化傳承, 本次共計14天總騎程1180公里的臺灣之旅收官。</h1><h1><br></h1><h1>去時這樣回時也差不多這樣,26日上午8:10,桃園機場留一個</h1> <h1> 后記</h1><h1>上面說了,同騎環島的楊方淳同學是臨安中學14級學生,今年高考,楊方淳過五關斬六將順利考取了中國民用航空學院飛行技術專業,成為東方航空公司定向培養的飛行員</h1> <h1>歡聚:朋友們為楊方淳同學送上祝福,送上寄語!</h1><h1> 苦丁茶170831</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楚县|
偏关县|
丘北县|
喜德县|
连城县|
昭通市|
德惠市|
云浮市|
巢湖市|
陇西县|
扬中市|
察雅县|
宁武县|
随州市|
杭锦旗|
上饶县|
金昌市|
外汇|
讷河市|
绵阳市|
德令哈市|
长海县|
南京市|
剑川县|
荔波县|
玉树县|
肥东县|
十堰市|
丰城市|
沙坪坝区|
武乡县|
双牌县|
武安市|
湘阴县|
天镇县|
揭阳市|
韩城市|
新民市|
阜新|
乐都县|
盐津县|